Summary

這份文件是唐詩三首的練習題,涵蓋了三首唐詩的內容和練習題。

Full Transcript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 唐詩三首 (一) 《山居秋暝》王維 空 山 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 月 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 喧 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 意 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唐詩三首 (二) 《月下獨酌 (其一)》李白 花 間 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 杯 邀明月,對...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 唐詩三首 (一) 《山居秋暝》王維 空 山 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 月 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 喧 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 意 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唐詩三首 (二) 《月下獨酌 (其一)》李白 花 間 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 杯 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 既 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 伴 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 歌 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 時 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 結 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唐詩三首 (三) 《登樓》杜甫 花 近 高 樓 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 江 春 色 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 極 朝 廷 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 憐 後 主 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01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山居秋暝》王維 1. 作者如何透過《山居秋暝》第三至六句中的句子刻畫第一、二句中「空山」 一詞,以表達山中的氣氛幽靜?試摘錄兩句句子並加以說明。 2. 試摘錄本詩使用了倒裝手法的句子,並加以說明這些句子對主旨表達產生的 作用。 02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3. 在頸聯一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作者為何使用「竹」和「蓮」 兩種植物? 4.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兩句中明明有浣女和漁舟兩種事物在山 中,詩人為什麼說是「空山」呢? 03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月下獨酌》李白 5. 試填寫段落大意 部分 詩句 內容大意 一 二 三 四 6. 《月下獨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兩句,描寫了甚麽景物,並藉此 發了甚麽情懷? 04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7. 《月下獨酌》反映李白怎樣的人生觀?試舉出兩項並加以說明。 8. 李白被譽為「詩仙」,你認為在《月下獨酌》中如何能體現他有「仙」的特 質並加以析述。 05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9. 試舉出文章使用襯托手法的例子並加以說明。 06 唐 詩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登樓》杜甫 10. 《登樓》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觸發起作者甚麼感情?試引詩句作答。 11. 綜合《登樓》全詩,杜甫運用了甚麼手法表達他對時局的擔憂? 07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山居秋暝》王維 1. 作者如何透過《山居秋暝》第三至六句中的句子刻畫第一、二句中「空山」 一詞,以表達山中的氣氛幽靜?試摘錄兩句句子並加以說明。 句子:竹喧歸浣女 效果:以聲襯靜 說明:在幽靜的晚上,一羣剛去洗衣服回來的女子的喧鬧聲從竹林傳來, 打破山間的寧靜。透過聽覺描寫,反襯山間的幽靜。 句子:清泉石上流 / 蓮動下漁舟 效果:以動襯靜 說明:萬物於晚上處於靜止狀態,但詩中描寫了石上流動的清泉 / 因漁舟 划過而搖動的蓮葉。透過動態描寫,反襯出環境的平靜。 2. 試摘錄本詩使用了倒裝手法的句子,並加以說明這些句子對主旨表達產生的 作用。 倒裝句:「竹喧浣女歸」和「蓮動漁舟下」 作用:強調「歸」和「下」的動作。 說明: 本詩的主旨是王維抒發對世俗官場的厭惡,並表達他對歸的渴望。 山村傍晚時婦女洗衣回來和漁舟順流而下的景象,是山中人民生活勤勞純 樸的例證。通過描繪這些簡單的鄉間生活,反映作者對寧靜純樸生活的嚮 往,以及歸隱的決心。 08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3. 在頸聯一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作者為何使用「竹」和「蓮」 兩種植物? 竹:虛心而具氣節 說明:唐朝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詩曰︰「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 我師。」詩中隱喻以竹莖中空的特質來表示人要謙虛,竹節的分明則代表 人要有節操。而常年不凋、直節中空的翠竹、堅貞挺拔的竹子,常被用作 象徵君子高風亮節的品格。 蓮花:清淨,不被塵世污染,指熱愛純淨恬淡的君子。 說明:蓮花是佛教常見的象徵物,表示由消除煩惱以達至清淨。它生於淤 泥,但在水面上放,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殊內涵。同時蓮花多在炎熱的夏 季在水中盛開,炎熱代表煩惱,反之水代表清涼,也就是說,在煩惱的塵 世煩嚣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以蓮花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 的聖人化身。此處暗指王維自認為有出於淤泥而不染的特質,不與黑暗的 官場打交道,並有隱居,遠離煩惱塵世的心。 4.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兩句中明明有浣女和漁舟兩種事物在山 中,詩人為什麼說是「空山」呢? 因為山中人煙稀少,樹木繁盛,把人們活動的痕跡掩蓋了。「空山」二字 點明此處異常寬廣空曠,幽清寧靜,有如世外桃源,使詩人的心境空明清 靜,產生在此歸隱的念頭。 09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月下獨酌》李白 5. 試填寫段落大意 部分 詩句 內容大意 花間獨酌,反映孤寂的情懷,想像 與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對飲,以開解 自己,令本來冷清的環境頓時熱鬧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起來。但又慨嘆月、影不能真正地 一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明白自己。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此外亦交代了季節(春天)、時間 (晚上)、地點(花間)、也回應 了詩題。 承接上句的想像,想到要及時行樂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二 ,心情豁然開朗,描寫月影隨我歌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舞的歡樂。 但想到醉後月、影會離開自己,感 三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到孤清無奈,不禁又感到悲傷。 作者自我開解,幻想與月影結為無 四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情之交,達到精神昇華的境界,表 現作者鄙棄世俗,追求高潔的心意。 6. 《月下獨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兩句,描寫了甚麽景物,並藉此 發了甚麽情懷? 這兩句所寫的景物是月和影。這兩句抒發作者自覺醒時尚能與月影一起作 樂,但醉後就分離道別,他為此感到孤清無奈。 10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7. 《月下獨酌》反映李白怎樣的人生觀?試舉出兩項並加以說明。 句子:及時行樂 說明:雖然他心知月亮並不懂得飲酒,影子也只能跟隨着自己而擺動,但 他認為「行樂須及春」,所以把月和影當作暫時的友伴,一起唱歌和跳舞 ,熱鬧一番。 句子:豁達超脫 說明:他相約月和影在遙遠的天上仙境會面,體現出李白自我紓解的能力 ,不為現實所拘限的豁達積極人生觀。 8. 李白被譽為「詩仙」,你認為在《月下獨酌》中如何能體現他有「仙」的特 質並加以析述。 李白被譽為「詩仙」,有以下理由: a) 李白的詩作表現出他豐富的想像力,詩中往往描寫奇妙的意境。例如 在《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兩句,從孤獨的「無相 親」到談笑風生的「成三人」,把現實的孤寂無伴寄託於虛無縹緲的仙景 中。詩人自我開解,忘情脫俗,深具浪漫色彩。 b) 李白的詩作常揉合道家思想中順其自然的精神和適性的人生態度。例 如「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兩句,作者願與月和影結為無情之 交 , 表現作者自我開解,忘情超脫的情操。 11 唐 詩 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9. 試舉出文章使用襯托手法的例子並加以說明。 襯托手法:以景襯情 說明:作者在花間月下飲酒,伴有良辰美景,又有美酒當前,本應是盡情 歡暢的美好時光,但他卻「獨酌無相親」。眼前的景物雖漂亮,卻無朋友 知己與他分享此刻的快樂,反襯出作者心中的孤寂和苦悶。 襯托手法:以物襯情 說明:作者為了排遣憂愁,及時行樂,於是邀請月和影共飲。「三人」載 歌載舞的喜,反襯出自己孤寂難耐的悲,以熱鬧寫孤獨,尤其深刻。同時 也突顯了詩人在現實中對於知音難覓的無奈。 12 唐 詩三首 《唐詩三首》練習題 《登樓》杜甫 10. 《登樓》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觸發起作者甚麼感情?試引詩句作答。 a) 「花近高樓」、「錦江春色來天地」描寫春天氣色,百花齊放的景象 。作者面對美好的春景卻未感到快樂,反而想到自己在外,但國家正面臨 危難,心裡感到悲傷。 b) 詩中又寫「玉壘浮雲」,即是天上的浮雲變幻莫測。作者因浮雲而想 到從古至今世情多變,興亡難料,於是感歎萬分。 c) 詩中「可憐後主還祠廟」寫作者登樓看見附近的後主廟。「後主」指 三國時期蜀國後主劉禪,他昏庸無能,繼位後敗壞朝政,終至亡國的境地 。作者由眼前所見的後主廟想到這個亡國之君,暗諷當時的統治者,抒發 憤慨之情。 d) 「日暮」表示天色已晚,已近黃昏。作者從時間的流逝感嘆自己年華 老去,在國家正值危難之時卻又未能報國,因而到傷心。 11. 綜合《登樓》全詩,杜甫運用了甚麼手法表達他對時局的擔憂? 手法:反襯 說明:以繁花盛放的錦江春色,反襯對國家多災多難的擔憂和傷感。 手法:象徵 說明:以變幻不斷的「浮雲」象徵世事變遷不定,寄託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13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