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測驗 PDF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EnergeticAutoharp
陳襄
Tags
Summary
這份文件包含了中國經典文本《禮記》、《論語》、《中庸》和陳襄的《杭州勸學文》的節錄。這些文本探討了為學、立學、為師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意義,並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
Full Transcript
**為學** 《禮記.學記》 重點:為學、立學之因與為師之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1\]命》曰:「念終始典\[2\]于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3\]也;知困,...
**為學** 《禮記.學記》 重點:為學、立學之因與為師之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1\]命》曰:「念終始典\[2\]于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3\]也;知困,然後能自強\[4\]也。故曰,教學相長\[5\]也。《兌命》曰:「學(斆)\[6\]學半。」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7\]之謂豫\[8\],當其可\[9\]之謂時\[10\],不陵節\[11\]而施之謂孫\[12\],相觀\[13\]而善\[14\]之謂摩\[15\]。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16\]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1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18\]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1\]兌:當為「說」,音悅。 \[2\]典:經常,作副詞用。 \[3\]自反:求諸己也。 \[4\]自強:修業不敢怠也。 \[5\]教學相長:教學相得而互有進益。 \[6\]斆:教導,音效。 \[7\]未發:邪念未發之前。 \[8\]豫:防備。 \[9\]可:恰可受教之時。 \[10\]時:合時宜。 \[11\]陵節:超越等級。 \[12\]孫:順,音遜。 \[13\]相觀:學者彼此觀察學習。 \[14\]善:改善獲益。 \[15\]摩:切磋。 \[16\]扞格:互相牴觸。扞,音汗。鄭玄云:不能勝其情慾。 \[17\]修:修治。 \[18\]燕辟:燕,狎笑。辟,讀譬。鄭玄云:褻師之譬喻。 語譯 玉不雕琢,就不會成為器物;人不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所以古代君王建立國家,治理人民,總以教學為首務。《尚書.兌命》中說:「要自始至終常常想到學習。」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雖然有好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善的道理,不學就不明白它的好處。所以經過學習然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貧乏。知道不足然後才能夠自我反省,知道貧乏然後才能夠奮發自強。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長進的。《尚書.悅命》中說:「教別人,自己也能收到一半成效。」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大學的教育方法:邪惡的念頭未發生之前,就通過教育加以禁止,叫做預防;當學生可以接受教育的時期而加以教導,叫做時宜;不超越學生的學習階段而講授,叫做循序;組織學生互相觀看學習方法、成績,從而吸取別人優點,叫做觀摩。這四項,就是促使教育興盛的原由。 罪過已經發生,然後加以禁止,那教育就格格不入,不能戰勝邪惡;就學時期已過,然後才去學習,那麼就相當勞苦而難有成就;雜亂施教而不遵循進度,那就破壞了知識的系統而不可收拾,獨自學習而沒有學友一起切磋、交流,那勢必造成孤陋寡聞;結交不正派的朋友,會違背老師的訓誨;染上不良的癖好(另可解為輕視老師的譬喻),會荒廢自己的學業。這六項,是致使教育失敗的原由。 題解 〈學記〉是《禮記》的篇名 - 據郭沫若考證,〈學記〉應出於孟子學生樂正克手筆,或成於戰國晚期。 - 總結了先秦時代的教育經驗 - 記述了古代學制建立的原因 - 說明學習的功用、目的、方法、效果 - 闡釋了教學為師的道理 - 中國古代以至世界最早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論文 學習好處 - 明白道理 - 人需要通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 - 所以古代君王建立國家,治理人民,總以教學為首務。 - 反思不足,教學相長 - 通過學習,人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 - 通過教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貧乏。知道貧乏然後才能奮發自強。 - 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長進的。(王文錦,2001,頁51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 - 這句話強調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如同玉石需要雕琢才能成為器具,人也需要通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 **為什麼古代的君王重視教育?** - 因為教育是治理國家和管理人民的基礎,通過教育可以提高人民的道德和知識水平。 **「教學相長」的意思是什麼?** - 意指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通過教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大學之法中的四個教學原則是什麼?** - 豫(預防)、時(適時)、孫(循序漸進)、摩(互相觀摩學習),這四者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哪些情況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 包括發後才禁、過時才學、雜施無序、獨學無友、朋友不敬師長、放縱不學等六種情況。 《論語》 重點:孔門教育,兼論中國傳統「為學與處世修身」之道 子夏(1)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1\]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比孔子少四十四歲。他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羊、穀梁二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子夏說:「做官了,有餘力便去學習;學習了,有餘力便去做官。」 為學與從政須互相兼顧 [古人學以求道,仕以行道,三者事雖不同,理實一致。若仕有餘力以求學,則所以資助其從仕者益深;若學能有餘力以從仕,則所以驗證其為學者益廣。可見學仕二者,是相互為用,不可偏廢的。(潘重規,2000,頁425)] 子曰:「先進\[2\]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論語.先進》 \[2\]先進、後進:孔子是主張「學而優則仕」的人,對於當時的卿大夫子弟,承襲父兄的庇蔭,在做官中去學習的情況可能不滿意。《孟子.告子下》引葵丘之會盟約說,「士無世官」,又說,「取士必得」,那麼,孔子所謂「先進」一般指「士」。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未曾有過爵祿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卿大夫子弟。如果要我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應該先學習而後從政 [孔子以六藝教人,六藝以禮樂為重,故以禮樂概括其餘諸藝。野人,未曾有過爵祿的人。先進於禮樂,野人也,是說先學習禮樂然後做官的,是未曾有過爵祿的野人。君子,一般卿大夫的子弟。當時官位世襲,一般卿大夫的子弟,因其父兄的庇廕,往往是先已有了爵祿,然後纔學習禮樂。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主要是任用真才。那些「野人」因為出 地寒微,故有強烈的求知慾;有強烈的求知慾,纔可以「學而優」,而成為真正的人才。如用之,則吾從先進,是說如果選用他們,那麼我要從先學習禮樂的「野人」用起。(潘重規,2000,頁219)] [此記孔子對學習禮樂的看法。孔子以為當時的卿大夫子弟,因世襲制度而生來就有其特殊地位,不學禮樂即已做官,所以治理國家政事常出問題;不如平民出身的學生,雖多來自鄉野,但天性質樸,學了禮樂以後,學而優則仕,反而做得中規中矩。(吳宏一,2010,頁352)] 子夏曰:「賢賢易色\[3\],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 \[3\]賢賢易色:謂以尊敬賢者之心去替代愛好美色之心。另據楊伯峻之見:「這句話,一般的解釋是:『用尊貴優秀品德的心來交換(或者改變)愛好美色的心』照這種解釋,這句話的意義就比較空泛。陳祖范的《經咫》、宋翔鳳的《樸學齋札記》等書却說,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關係;那麼,『賢賢易色』也應該是指某一種人事關係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把夫妻間關係看得極重,認為是『人倫之始』和『王化之基』,這裏開始便談到它,是不足為奇的。我認為這話很有道理。『易』有交換、改變的意義,也有輕視(如言『輕易』)、簡慢的意義。因之我便用《漢書》卷七十五〈李尋傳〉顏師古注的說法,把『易色』解為『不重容貌』。」譯文取楊氏之說。 子夏說:「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4\]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4\]子游:言偃,字子游,春秋吳國人。孔子弟子,仕魯為武城宰,習於禮,以文學著稱,孔門四科中列於文學科。 孔子到了(子游作縣長)的武城,聽到了彈琴瑟唱詩歌的聲音。孔子微微笑著,說道:「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治理這個小地方,用得著教育嗎?)」子游答道: 「以前我聽老師說過,做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容易聽指揮,聽使喚。(教育總是有用的。)」孔子便向學生道:「二三子!言偃的說話是正確的。我剛才那句話不過同他開頑笑吧了。」 學習禮樂有利管治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意思是官吏學習禮樂,就會愛護人民;百姓學習禮樂,就會聽從差遣。子游之意,以為治理人民,無論在甚麼地方,都應用禮樂之教。(潘重規,2000,頁380)]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孔子說:「古代學者的目的在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現代學者的目的却在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古之學者為己,是說古代學者的目的在修養自己的道德學問。今之學者為人,是說現代學 者的目的在要別人知道,以求取得功名富貴。] [為己,是為了充實自己的學識和修為;為人,是說只為了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 [為己之學著重提升品格、充實心靈,是為個人道德修養而學習,但此說可能陳義太高;為人之學可能較切合現今社會實況,因其目的是為了令自己增值,有好學歷才能有好的就業機會,便於立足社會,照顧家庭,故讀書是為了方便就業。] **孔子在文中對古今學者的看法有何不同?** - 孔子指出古代學者為了自身修養而學,而現代學者則為了取悅他人而學。 《論語》 - 收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問答之言,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書。 - 書中紀錄當世平民教育情況,也充分體現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張。 《中庸》(節錄) 重點:古代知識分子求學後所領悟到的生命理想 君子素其位而行\[1\],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難\[3\],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7\],小人行險以徼幸\[8\]。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9\],反求諸其身。」** \[1\]素其位而行:素,一向的、平日的。朱注:「素,猶見在也。言君子但因見在所居之位,而為其所當為。」 \[2\]夷狄:古以稱四境未開化的民族。 \[3\]難:去聲(naan6),患難也。 \[4\]陵:侵侮也。 \[5\]援:牽引也。 \[6\]尤:歸咎之義。 \[7\]居易以俟命:居易,即居平正坦蕩之境,不矯情行險以立名。俟命,等待天命,即聽天由命。朱注:「易,去聲,平地也。居易,素位而行也。俟命,不願乎外也。」 \[8\]徼幸:徼,即僥,音僥(hiu1)。徼幸,非分的貪求。朱注:「徼,求也。幸,謂所不當得而得者。」 \[9\]正鵠:射之的也,即箭靶的中心,引申為目的。正,平聲,音征(zing1)。鵠,音谷(guk1)。朱注:「畫布曰正,棲皮曰鵠,皆侯之中,射之的也。」 君子就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他應該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地位所應該做的事;處在貧賤的地位,就做貧賤地位所應該做的事;處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地位所應該做的事;在患難的地位,就做患難地位所應該做的事。君子人守道安分,無論在甚麼地位都是自得的。 處在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對別人無所要求,自然沒有甚麼怨恨。上不怨恨天,下不歸咎他人。所以君子人安於平易的地位等待天命到來的驅使,小人却要冒險去妄求非分的利益。 孔子說:「射箭很像君子的做人之道,射不中正鵠,不怪別的,只反求諸己怨自己的工夫不夠。」 《中庸》 - 原為《禮記》篇名,相傳為子思所作,宋朱熹將其從《禮記》中抽出。 - 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 闡述中庸之道。 **君子在不同境遇中應如何行事?** - 君子應該在不同的境遇中保持本分:在富貴中行富貴之道,在貧賤中行貧賤之道,在夷狄中行夷狄之道,在患難中行患難之道,做到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自得其樂。 **君子對於地位的態度是什麼?** - 君子在上位時不會欺凌下位者,在下位時不會攀附上位者,正身自律而不求於人,因而不會有怨恨。 **君子與小人在面對命運時有何不同?** - 君子安然居於現狀,等待命運的安排,小人則冒險行事以求僥倖。 **孔子為何說「射有似乎君子」?** - 孔子以射箭比喻君子,認為君子如射箭般,若未能射中靶心,應反思自身,而非責怪外界。 陳襄\[宋\]〈杭州勸學文〉 某嘗謂學校之設,非以教人為辭章\[1\]取祿利而巳,必將風之以德行、道藝之術,使人陶成君子之器,而以興治、美俗也。杭東南之會藩也,其山川清麗,人物秀穎,宜有美才 生於其間。然自建學以來,絃歌\[2\]之聲蕭然,士之卓然有稱於時者蓋鮮,反不迨\[4\]於支郡\[5\],何也?豈非渤海之民罕傳聖人之學,習俗浮泊,趨利而逐末。顧雖有良子弟,或淪於工商釋老之業,曾不知師儒之道尊,而仁義之術勝也。某之至是邦也,固當以教育為先,務而必致學者。首明《周官》三物\[6\]之要,使有以自得於心,而形於事業,然後可以言仕,此所謂學之序也。雖然自以為愚蔽弗明,而力不足,且勝其任責不逮。思得明誠篤行之士,相與講議,其道而推行之。 作者資料:陳襄(1017-1080),字述古,北宋福建侯官人;學者稱為古靈先生。篤學行厚,為政務實清廉,於地方修築學校,興學聚講。提倡「好學以盡心,誠心以盡物,推物以盡理,明理以盡性,和性以盡神」,力主「無近名,無躐學,無急于奔競」。著有《易義》、《中庸義》、《古靈集》二十五卷。 \[1\]辭章:詩、詞、曲、文章等的總稱。 \[2\]絃歌:泛指音樂。 \[3\]蕭然:空寂的樣子。 \[4\]迨:音代(doi6),等、及的意思。 \[5\]支郡:杭州位於浙江省,這裡指浙江其他屬郡。 \[6\]《周官》三物:《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據毛傳《詩 經》之解釋,三物指豕、犬、雞。 作者認為設立學校的目的,不僅僅是教人寫文章以謀取功名利祿,更重要的是以德行和技藝來引導學生,使其成為有道德修養和技能的人,以促進社會的治理和風俗的美化。杭州市是東南地區的重要城市,它的山川美麗,人才應該也很優秀,理應有優秀的人才誕生於此。然而,自從建立學校以來,學校的教學活動很冷清,能夠在當時有卓越名聲的士人很少,甚至不如一些小縣城。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當地的人很少傳授聖人的學問,習俗浮躁,追逐利益而忽視根本。即便有優秀的子弟,也可能從事商業、佛教、道教的職業,卻不知儒家學說的尊貴與仁義之道的優越。我到這個地方來,自然應該把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推動學習者的積極性。首先要講明《周官》中的三項重要內容,使學生能在內心有所體悟,並在事業中有所表現,這樣之後才可以談論做官,這就是所謂學習的次序。然而,我自認為愚昧不明,力量不足,難以承擔這份責任。因此,希望能找到明智而誠懇的人,一起研究討論這些道理並推行它。 **學校設立的真正目的為何?** - 陳襄認為學校的設立不僅是為了教人寫文章以謀取功名利祿,而是應該以德行和技藝來引導學生,使其成為君子之器,促進社會治理和風俗美化。 **為何杭州自建學以來,少有卓越之士?** - 陳襄指出,這可能是因為當地人少傳授聖人之學,風俗浮躁,追逐利益,忽視了儒家學說和仁義之道的優越。 **陳襄對教育的看法是什麼?** - 他認為應將教育作為首要任務,強調學習的次序和內心的修養,並希望找到明智而誠懇的人共同研究和推行這些道理。 **《周官》三物的重要性為何?** - 陳襄強調明確《周官》三物,使學生在內心有所體悟,並在事業中有所表現,這樣才能談論做官,這被稱為學習的次序。 沈祖堯〈向錢看的教育〉 誦軒: 這是一個崇尚物質主義的時代。前一陣子,我在面書看到一則內地新閒,把我嚇呆了。話說一個十來歲的中學生,為了買一部最新型號的蘋果手機,把自己的腎臟賣掉。出賣器官的價錢是兩萬人民幣,但經過幾個中介者七除八扣,只剩下六千元,還好可以買一部手機加一部 iPad,非常荒唐。我想,學校的教育徹底失敗了。不然,怎會有這樣的年青人! 今天的高等教育,以畢業生的工資來評估教育成效。因此,報章會把每所大學畢業生頭一年的平均收入作比較。此外,今天的大學最關注排名,特別是金融及市場管理課程(MBA 和 EMBA),且愛比較這些課程的畢業生薪酬上升幅度。一位在國內頂尖大學任教多年的老師,退休後在一次演講中說:「我記得幾年前,母校開什麼紀念會,有一個人說部長以上有多少是出自我校的。我相信除此之外,高科技的企業家、富豪榜上的也一定有很多出自本校。如果一所學校,不管多高智商的學生,他的注意力和引導的方向都是往這個方向走,我覺得就屬於精神上的摧毀。今天社會面對的危險不在於揭竿而起的動亂,而在於道德與價值觀的潰爛。全民族精神的墮落是很可悲,一代人的失落很可怕。」 記得我當校長的第二年,大學決定把原本三小時長的畢業典禮一分為二,因此要求我在典禮上給畢業生說幾句勉勵的話。於是,我便隨意寫了一段兩分鐘的講辭,題目是「不負此生」,用意是勸導同學不要盲目崇拜金錢、物質和權力。當中有這樣的一段: 今天早上我翻閱了畢業禮的典禮流程。當我見到畢業生名冊上你們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頭為你們每一位禱告。 我祈求你們離校後,都能過著「不負此生」的生活。你們或會問:「怎樣才算是『不負此生』的生活呢?」 首先,我希望你們能儉樸地生活。在過去的三至五年間,大家完成了大學各項課程,以真才實學和專業知識好好裝備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學以致用,前程錦繡。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樂與金錢和物質的豐盛並無必然關係。一個溫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地追求奢華,遠不如儉僕生活那樣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過高尚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陰暗面:不公、剝削、詐騙等等。我籲請大家為了母校的聲譽,務必要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勢的人,也不可以做損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對一己的良知無悔,維護公義,事事都以道德為依歸。這樣高尚地過活,你們必有所得。 其三,是我希望你們能過謙卑的生活。我們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心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全人類出力。一個謙卑的人並不固執己見,而是會虛懷若谷地聆聽他人的言論。偉大的人物也不會整天仰望山巔,他亦會蹲下來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擁有高尚的情操,過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存謙卑的心,那麼你的生活必會非常充實。你會是個愛家庭、重朋友,而且關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會著意於社會能給你什麼,但會十分重視你能為社會付出什麼。 當時我說這番話,只覺得是老生常談,沒有想過這麼簡單的訊息,竟然被轉載在香港的多份報章,繼而在內地的社交網站上廣泛流傳。聽說網上點擊率逾一百萬次。四年後的今天,我在國內大學校長的交流會上,仍會不時討論這段畢業典禮講辭。大家都認同一個事實,今天的教育,太強調經濟和影響力的效益。社會似乎已接受了教育制度價值觀之轉變,實在令人惋惜。學生報考大學或主修範疇時,不是基於興趣,而是考慮該課程的出路和專業地位。家長為子女選校選科時,不是基於教育素質和思維培育,而是大學的名氣和學科的就業導向,以致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甚至物理、化學等都成為冷門學科。僱主招聘大學畢業生時,不是基於他們的才幹和品德,而是他們所讀的大學。因此,排名最前的學府,如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學費,怎樣提高也不成問題,而該校畢業生的身價亦不斷提高。再者,有時候,社會人士對大學提供的贊助和捐獻,不一定基於他們對提升教育素質的認同,而是大學排名採用的表面化研究指標和經濟效益。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畢業後所追求的,就側重於個人在金錢和地位上的回報。 我們常常慨嘆教育制度因市場價值而扭曲,可是我們(學生、家長、老師和僱主)卻要為這個問題負責。要改變這個現象,整個社會、家長和政府的價值取向都要有所改變。試想我們的金融和風險管理專才,著重個人入息而非社會整體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們的醫護人員,關心的是超時補貼和生活素質而非病人健康和專業精神;我們的法律專業,強調的是他們代表的客戶能負擔多少訴訟費而非事實與公義,那我們的社會會變成怎樣?向錢看的教育,會把我們的社會推到一個因利忘義、弱肉強食的文明沙漠裡。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段出自孔子的話,林語堂譯得太好了。他說:「高等教育的目標在於保存人高尚的品格,在賦予人民新的生命,在止於完美之境。知道止於完美的境界之後,對人生才有固定的宗旨。對人生有了固定的宗旨,才能得到心境的寧靜。得到心境的寧靜之後,才能安然自處。能安然自處,才能用心思考。能思考,才能有所知。而每件事務之演變上也是有其開始,有其終結的。因此了解事物之正常關聯的順序,乃是智慧之始。」沒有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算不上是教育。 **文章中提到的那個中學生事件反映了什麼問題?** - 事件反映了當代教育的失敗以及年輕人對物質的極端追求,顯示出道德與價值觀的潰爛。 **沈祖堯對於當今高等教育的看法是什麼?** - 他批評高等教育過於看重畢業生的工資和學校排名,忽視了道德與價值觀的培養,導致精神上的摧毀。 **沈祖堯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辭核心是什麼?** - 他勸導畢業生過著儉樸、高尚和謙卑的生活,不要盲目追求金錢和物質,而應重視對社會的貢獻。 **為何沈祖堯認為教育制度扭曲?** - 因為教育被市場價值影響,學生、家長和社會更重視經濟回報而非真正的教育價值。 **孔子的「大學之道」在文中有何意義?** - 強調高等教育應保存高尚品格,追求完美境界,沒有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不算真正的教育。 **親情**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節錄) 唐君毅 重點:新儒家宗師眼中的中國親情觀 由中國先哲之重人禽之辨,重對於人之異於禽獸之人性之自覺,而依之以建立人倫人文之 世界,所以中國之道德倫理,首重家庭中之倫理。相傳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首即為父子有親,長幼有序。自孔門弟子起,即以孝悌為仁之本。原來人之對人之情感,正當從最親近之人開始。中國儒家特重孝悌者,則以孝悌尤為人與禽獸之異之所在。禽獸能愛其子女,然兄弟恆不相親,尤罕有能孝者。人之孝,表示人之生命精神之能返而顧念其所自生之本。由孝父母,而及於父母之父母,及於祖宗,於是人之生命精神,可上通於百世,宛若融凝無數之父母祖宗以為一。由弟而敬兄以及於一切同族之長兄,以融凝一宗族中一切兄弟以為一。孝之擴充,為孝於整個之民族,而忠於民族之歷史與文化。悌之擴充,為視四海之內之人皆兄弟。故孝慈之道之擴充,即縱面的維繫民族生命於永久。友愛之道之擴充,即橫面的啟發民胞物與、天下一家之意識。中國先哲所謂仁之最高表現,從橫面看是極於民胞物與之精神。自縱面看,則是慎終追遠,上承祖宗之心與往聖之志,而下則求啟迪後人,以萬世之太平為念。而此種仁之最高之表現,其開始茁芽之處,則在家家戶戶所有之孝悌。故曰孝悌為仁之本。仁至難而孝悌則極易。人誠能從至易處,先下培養工夫,求難於易.而後難乃不難。此即中國先哲之倫理道德之所以首重家庭之孝悌。封建宗法之制,雖衰亡於周秦以後,而孝悌之倫常,至今不改。此皆由於中國先哲之能洞見至仁之大德之本源,乃本此至平凡之孝悌之故也。 **中國先哲重視的倫理觀念是什麼?** - 中國先哲重視家庭中的倫理,以孝悌為仁之本,強調家庭中父子有親、長幼有序。 **中國儒家為何特別重視孝悌?** - 儒家重視孝悌,因為這是人類與禽獸之區別所在。禽獸雖能愛其子女,兄弟間卻不常相親,少有孝順者。孝悌能將人與禽獸區分,顯示人之生命精神能回顧其根源。 **孝悌的擴充對於民族和人類的意義是什麼?** - 孝悌的擴充在縱面上維繫民族生命於永久,在橫面上促進民胞物與、天下一家之意識。孝慈擴充為對整個民族的孝,而悌之擴充則視天下人為兄弟。 **文章中提到的「仁」的最高表現是什麼?** - 仁的最高表現,橫面上是極於民胞物與之精神,縱面上是慎終追遠,承繼祖先的心志,啟迪後人,以萬世太平為念。 **為什麼中國先哲以孝悌為仁之本?** - 因為孝悌是最平凡且容易實行的道德行為,人若能從易處下工夫,便能達成仁之大德。此觀念使得孝悌成為中國道德倫理的基礎,至今未改。 《論語》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 **《論語》中孔子對兒女如何對待父母有何建議?** - 孔子建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父母健在時,不要遠離家鄉,即使外出也應有明確的去處和理由,以便隨時能夠照顧父母。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祖先,自然會讓老百姓歸於忠厚老實了。」 《孟子》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離婁上〉) 孟子說:「仁的主要內容是侍奉父母;義的主要內容是順從兄長。」 **孟子如何解釋仁義的實踐?** - 孟子認為仁德的實踐在於侍奉父母,而義的實踐在於遵從兄長,強調家庭中的倫理實踐為仁義的具體表現。 引按:孟子)曰:「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1\],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2\]。』」(〈告子下〉) \[1\]磯:本義是水衝擊岩石,引申為激動 \[2\]慕:據楊伯峻之見,「〈萬章上〉第一章云:『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下文又云:『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舜於父母,因慕而怨,『慕』字雖無怨義,但在此實包涵有怨恨之意,以與上文諸『怨』字相照應。」 父母的過錯大,却不抱怨,是更疏遠父母的表現;父母的過錯小,却去抱怨,是反而激怒自己。更把父母疏遠是不孝,反而使自己激怒也是不孝。孔子說,「舜是最孝順的人吧,五十歲還依戀父母。」 《荀子》 請問為人兄?曰:慈愛而見友。請問為人弟?曰:敬詘而不苟。 《荀子.君道》 \[1\]詘:音屈(wat1),通「訥」。吐詞艱澀、言語鈍拙。 \[2\]不苟:不輕易、不草率。 請問如何為人兄?曰:慈愛而能友。請問如何為人弟?曰:恭敬而不苟且。 《禮記》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1\],昏定而晨省\[2\],在醜夷\[3\]不爭 \[4\]。(〈曲禮上〉) \[1\]凊:音靖(zing6),寒涼、寒冷之意。《說文解字.冫部》:「凊,寒也。」。據王夢鷗之見:「凊,陸德明所見別本寫作『清』字。清是『㵾』字的簡寫。使物涼冷曰㵾。 \[2\]昏定而晨省:晚間服侍父母就寢,早晨向父母請安。「定」是安其床袵,「省」是問其安否。代指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 \[3\]醜夷:同儕、平輩。醜,同輩的意思。夷,作「平」字講,醜夷就是平輩之人。 做兒女之禮,要使父母冬天溫暖,夏天清涼,晚上替他舖床安枕,清早向他 問候請安。而且在平輩共處,絕無爭執 **《禮記》中描述為人子應如何表現孝道?** - 《禮記》指出,為人子者應在冬季使父母溫暖,夏季使父母清涼,晚上安定父母休息,早晨問候父母起居,與人交往時不爭強好勝。 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而不敢弗盡也。(〈祭義〉) 因為君子之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來,所以要極盡敬意,發抒感情,拿出所有的能力來工作,用以報答親人生我之恩,並且只怕報答的不夠周到。 **君子對於父母的態度在《禮記》中有何描述?** - 君子應不忘其來處,致敬於父母,發自內心情感,竭盡全力侍奉,以報答父母之恩,不敢有絲毫怠慢。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常棣》 先秦民歌所記的親情片段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 兄弟鬩牆,外禦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家室,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1\]常棣:即棠棣薔薇科「郁李」、「庭梅」的別名,是一種薔薇科落葉小灌木,子櫻桃可食。 \[2\]華:花。 \[3\]鄂:通「萼」,托住花朵的部分。 \[4\]不:花萼上的蒂。 \[5\]韡韡:粵音「偉」(wai5),鮮明的樣子。 \[6\]威:通「畏」,即可怕、恐怖。 \[7\]孔懷:極為思念。後指兄弟之情。孔,即甚、最之意;懷,即思念、關心。 \[8\]原隰裒矣:原指高原,隰指低濕之地。隰,粵音「習」( zaap6)。裒,粵音「掊」(pau4),原指聚集,這裡有仆倒、仆斃之意。 \[9\]脊令:脊令,一種水鳥。飛翔時相互共鳴、共擺尾。當脊令失去居處而棲止於高原,便鳴叫尋其同類。牠們飛則共鳴,行則搖尾,有急難相共之意,故借之喻兄弟有急難。 \[10\]每:雖也。 \[11\]況:據馬持盈之見:「朱子訓為發語詞。有人訓為『滋』。」 \[12\]永歎:長歎息也。 \[13\]鬩牆:於牆內爭吵。鬩,音益(jik1),鬥狠,互相爭訟之意。牆,即指家門內。 \[14\]禦:抵抗。 \[15\]務:同「侮」,欺侮、侵侮。 \[16\]烝:音「晶」(zing1)。據馬持盈之見:「朱子訓為發語詞,有人訓為『久』。」終久之意。 \[17\]戎:戎,援助。 \[18\]友生:即朋友。 \[19\]儐:音「殯」(ban3),陳列。 \[20\]籩豆:籩和豆。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裝果脯的兩種禮器。竹製為籩,木製為豆。這裡 代指宴席用來盛食物的器皿。 \[21\]飫:音「淤」(jyu3),飽食、飽足。 \[22\]具:同倶,到齊。 \[23\]孺:愉快親愛。 \[24\]翕:音「泣」(jap1),和睦。通「吸」,有感情和諧、關係順服之意。 \[25\]湛:音「耽」(daam1),長久、盡歡之意。 \[26\]宜:妥當。 \[27\]帑:音「奴」(nou4),兒子、子孫。通「孥」。 \[28\]是究是圖:究,深思、研究;圖,考慮。整句意思為:「言兄弟如能照這種道理去研究去實行。」 \[29\]亶:音「坦」(taan2),作副詞用,誠然、真實、實在的意思。 棠樹的花開得鮮艷美麗。如今的人們,沒有什麼比得上兄弟的情誼。 當面臨死亡和喪失的威脅時,兄弟之間更是懷念彼此。田野上長滿莊稼,兄弟們會一起尋找食物。 脊令鳥在原野上鳴叫,兄弟們在急難時互相扶持。即使有好朋友,仍會長久地感歎。 兄弟們在家裡爭吵,但在外面共同抵禦困難。即使有好朋友,也不會發生爭執。 當動亂結束,恢復平安安寧時,雖然有兄弟,但不如朋友來得親近。 宴席上擺滿了美食,大家一起飲酒飽食,兄弟們聚在一起,和樂融融。 妻子和睦相處,如同琴瑟和鳴。兄弟們和睦相處,和樂而且安詳。 願你的家庭美滿,妻子和孩子都感到快樂。這樣的生活是否理想可期? 此詩強調兄弟情誼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困難和變故時,兄弟之間的支持和團結更顯得珍貴。最後則提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詩中「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寓意何在?** - 這句描繪棠樹花開得鮮艷美麗,象徵兄弟情誼的珍貴和美好。 **詩中提到兄弟面臨困境時的表現是什麼?** - 當面臨死亡和喪失的威脅時,兄弟之間更加懷念彼此,並在急難時互相扶持。 **詩中兄弟與朋友的關係如何表現?** - 詩中提到即便兄弟在家中爭吵,卻能在外共同抵禦困難;而動亂過後,兄弟的親密不如朋友。 **詩中如何描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 詩中提到妻子和睦如同琴瑟和鳴,兄弟和睦則全家和樂安詳,強調家庭和睦帶來的幸福。 **詩中所謂「宜爾家室,樂爾妻帑」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這句話希望家庭美滿,妻子和孩子都感到快樂,反映出對和諧家庭生活的嚮往。 《墨子》選錄 故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墨子.親士》) 孝,利親也。孝。以利親為分\[1\],而能能利親,不必得。(《墨子.經上》) \[1\]據譚家健、孫中原之見:「『利』字舊脫,據上下文義增。分:職分。據王闓運、高亨說。」 知親之一利,未為孝也,亦不至於知不為己之利於親也。(《墨子.大取》) 所以即使有賢明的君主,也不會偏愛沒有功績的臣子;即使有慈愛的父親,也不會偏愛對父母無益的子女。(出自《墨子·親士》) 孝,就是讓父母得到利益。孝道的職責在於利益父母,然而即使有這樣的能力,也不一定能夠真正利益父母。(出自《墨子·經上》) 只知道為父母謀取一點利益,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孝順;也不至於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父母的利益。(出自《墨子·大取》) 此段文字強調了對於父母及君主的功績與利益的重要性,並指出真正的孝道在於如何讓父母真正受益,而非僅僅表面上的孝順。 **在《墨子·親士》中,墨子如何看待賢君與慈父的用人之道?** - 墨子提到,即使是賢明的君主,也不會偏愛沒有功績的臣子;即使是慈愛的父親,也不會偏愛對父母無益的子女。 **《墨子·經上》中,墨子如何定義孝道?** - 孝就是讓父母得到利益。孝道的職責在於利益父母,然而即使有這樣的能力,也不一定能夠真正利益父母。 **根據《墨子·大取》,墨子認為什麼樣的行為算不上真正的孝?** - 只知道為父母謀取一點利益,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孝順;同時,也不應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忽視父母的利益。 **墨子對於孝道的觀點與其他儒家學者有何不同?** - 墨子強調孝道在於實際利益父母,而非僅止於表面上的孝順,這與儒家更注重倫理和情感的孝道觀有差別。 〈說孝〉 吳虞 我讀《漢書.惠帝紀》,顏師古在「孝惠皇帝」下注道︰「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漢家之諡,自惠帝以下皆稱孝」。漢朝的禮儀制度,都是叔孫通所定的。他因為起朝儀,使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都無敢讙嘩失禮,把那位大流氓劉邦弄來也曉得皇帝的尊貴,所以把這和禮相表裡的「孝」字,拿來做皇帝的諡法,以為天下倡。後來唐明皇就深曉得他這種妙用,你看明皇《孝經》的序內說道:「朕聞上古其風樸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資敬之禮猶簡。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由此就忠孝並用,君父並尊,教立於家,效著於國了。所以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集解》說︰上,是凡在己上的。孝弟的人,必然恭順,犯上必少。程子說︰孝弟是順德,所以不好犯上,自然不會有逆亂的事。就這樣看來,他們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順順的聽他們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亂,把中國弄成一個「製造順民的大工廠」。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 何以說禮與孝是相表裡的呢?《大戴禮‧禮三本》篇說道︰「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無天地焉生?無先祖焉出?無君師焉治?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把宗祀先祖和隆君師同認為是禮的三本,是孝與忠與禮,都算是一氣相連的。又《大戴禮·曾子大孝》篇說:「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把《大孝》篇載在《大戴禮》內,也就可見孝與禮是相表裡的。並說事君不忠,就是不孝;戰陣是與君主爭城爭地,若果不奮勇盡力,也算是不孝。這個孝字的範圍越發推廣,不但是以孝行而言,簡直是人生百行的動機了。《禮記·曲禮》又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往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他講禮的作用處,和《大孝》篇都有互相補助的地方。所以《孝經》說:「孝為天之經,地之義,德之本,教之所由生。」看得非常重大。其實他們就是利用忠孝並用、君父並尊的籠統說法,以遂他們專制的私心。君主以此為教令,聖人以此為學說,家長以此為護符。卻怕有人看破他們的手段,揭開他們的黑幕,於是又把嚴厲囫圇的話來威嚇壓制一般在下的人,說是:「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這因為以禮教孝,有時而窮,又拿刑來補助禮的不足,孝與禮相表裡,禮又與刑相表裡了。 我不明白三千的刑,何以不孝的罪便獨自這樣的大?《正義》說:「君命宜奉而行之;敢要之,是無心於遵上。聖人垂範,當須法則;今乃非之,是無心於法聖人。孝者百行之本,事親為先;今乃非之,是無心愛其親。卉木無識,尚感君政;禽獸無禮,尚知戀親;況在人靈,而敢要君不孝?」這種解釋,純是片面的說法,模糊籠統,太不分析,徒養成君主聖人家長的威勢。以家族的基礎為國家的基礎,人民無獨立之自由,終不能脫離宗法社會,進而出於家族圈以外。麻木不仁的禮教,數千年來不知冤枉害死了多少無辜的人,真正可為痛哭呀! 孝字最初的意義,是屬於感恩。《論語》︰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三年之喪,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從這個意思說來,是因為當兒子的非三年不得免於父母的懷抱,所以父母的喪也必以三年去報他,如買賣之有交易一樣。所以孔子又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集解》說:「必能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乃見其孝;不然,則所行雖善,不得為孝。」因為要報恩,所以要行三年的喪;因為行三年的喪,於是三年也必不能改父之道;章淳、高拱就利用這種邪說起來了(1)。父母的喪,是孝之最重者。要行孝道,於是子而若為官吏,往往因有三年喪服的原故,必須拋棄一切;而孝心深重的人,在這三年中,又有設廬於墓側,全廢其職業,止為悲哀以送日的;其結果如何,卻多置而不問。這類孝行,既為人所尊重,於是虛偽的也就因此發生,以沽一時的稱譽。如《後漢書.陳蕃傳》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鄉邑稱孝。陳蕃與相見,問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據此看來,宰我、墨翟,都主短喪。近日胡適之君主張用《易傳》「喪期無數」的古禮。他主張的理由,真是透闢極了。 孝之意義,既出於報恩,於是由「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的理由,必自孝而推及於養。所 以孟子說,不孝者五︰「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五項之中,說養的就有三項。孔子也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可見孔子、孟子時候,講孝道的人都是以養為主了。所以郭巨的妻產男,怕養男有妨供養,乃命妻抱兒,欲掘地埋之;劉向把他列入《孝子傳》內。郭世道事後母,勤身供養。婦生男,夫婦共議,養此兒所費者大,乃瘞之;蕭廣濟把他列入《孝子傳》內。殷惲得瓜果可啖之物,懷持進母,未嘗先食。陸績懷橘墮地,袁術曰:「陸郎作賓,而懷橘乎?」績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都在孝子之列。可見以養為孝,不但孔子、孟子時候已成為習慣,就由古至今也都是如此。所以《禮》說:「孝者畜也,畜者養也。」都以孝字作養字解了。 由孝養之意義,推到極點,於是不但做出活埋其子、大悖人道的事,又有自割其身,以奉 父母為孝的。趙士麟的《汪氏孝友傳》說:「汪灝父患血病,灝刲股和藥進,血止而霍然加健。父足患瘡,其弟晨為父割左股,煉末敷之,愈。其後父疾大作,灝再割右臂以進,弗廖,欲割肝,母奪刀泣守之,父遂卒。」這類事實,歷史及現在社會尚不為少,政府且從而褒揚,文士亦為之歌誦。孝養的方法,也算得淋漓盡致,⎯⎯卻由今日看來,真是糊塗荒謬極了。 《孝經》既說︰「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又說︰「為之宗廟,以鬼享之。」因為要承先 祖、共祭祀,必須子孫綿延,是為人生最大之義務,所以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孝非有後不可,所以生子不待成年,已有家有室。因有後之必要,妻苟無子,即犯「七出」之條,而納妾的制度,又因之而起。生男則寢床弄璋,生女便寢地弄瓦。男女的貴賤輕重,都由於能為後不能為後的關係,而溺女之風氣又因之而起。男女的人格,初生便有不同,於是又置為妻的女子於最劣弱的地位。所以《禮記》說︰「子宜於妻,父母不悅,則出之。子不宜於妻,父母苟曰︰『是善事我。』則子當禮之終身。」因為男子娶妻,乃是求有後,有後所以免不孝的罪名;然而一方面妻如不宜於父母,男若容納他,這不孝的罪名,還是不能免。這樣看來,男子娶妻是一方面為父母娶的,一方面為子孫娶的,自己全不能做主,那自由戀愛的婚姻,更說不上了。這種主張,便生出以下的幾種大病來了:(一)以有後為孝,凡無子的人,無論他有養育子女的智識能力與否,都必不可不養子。(二)以有後為孝,凡無有養妻子的財力,早已娶妻,使數千萬男女常陷於貧困,辛辛苦苦,苟全性命,以度無聊的生活。(三)以有後為孝,即必行一夫多妻和蓄妾的制度。(四)因崇拜祖先而以有後為孝,遂流於保守,使四萬萬人作億兆死人之奴隸,不能自拔。 就這樣看來,孝的弊病是很多很大的了。講片面的孝,「父母在,不遠遊」,美洲就沒人發現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朝鮮就沒人鬧獨立了。「不登高,不臨深」,南北極就沒人探險,潛艇飛機也就沒人去試行了。 講到父子的關係,我也不敢像孔融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 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的話(2),卻也不認儒家所主張種種的孝道。我的意思,以為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觀念,卻當有互相扶助的責任。同為人類,同做人事,沒有什麼恩,也沒有什麼德。要承認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從前講孝的說法,應該改正。新刑律四百一十條,不見一個「孝」字。我今天卻說了一大篇,是與不是,且請大家下一個批評罷了。 注釋︰ \(1) 章淳(字應寫作章惇,宋代人)、高拱(明代人): 章惇(1035---1105),字子厚,浦城(今福建省浦城縣)人。嘉祐二年(1057),章惇進士及第,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秉政,賞識章惇之才,用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協助推行新法。荊湖溪峒諸蠻為患,熙寧五年(1072),章惇受命察訪荊湖北路,經制蠻事三年有餘,開拓境土數百里。元豐八年,高太后垂簾聽政,召回反對變法最堅決的司馬光;章惇反對廢除新法,多次與司馬光辯論,後被貶,知汝州。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改元紹聖。章惇拜相,攻擊舊黨,恢復熙豐新法。在軍事上多次戰勝西夏;外交上招降吐蕃諸部,拒絕遼朝請和。元符三年(1100),章惇罷相。崇寧四年(1105),去世,享年七十歲。《宋史》以他:「盡復熙豐舊法,黜逐元祐朝臣;肆開邊隙,詆誣宣仁后。」列入〈奸臣傳〉。 宋哲宗趙煦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的第六子。哲宗對司馬光、高太后的執政與壓制感到不滿,親政後起用新黨的章惇,章惇以紹述之名(繼承神宗皇帝),恢復新法,排斥舊黨,重用新黨。《宋史.奸臣傳.章惇》載「哲宗親政,有復熙寧、元豐之意,首起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於是專以『紹述』為國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復之。」 高拱(1512-1578),字肅卿,河南新鄭人。年幼聰穎,「五歲善對偶,八歲誦千言」。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選庶吉士,一年後授翰林院編修。穆宗為裕王時,任侍講學士,後升太常寺卿,在裕邸九年君臣形同密友。嘉靖四十五年(1565)因首輔徐階推薦,拜文淵閣大學士。然性情高傲,與徐階相抗,竟至相互攻訐,後為胡應嘉、歐陽一敬所逼退。隆慶二年(1568)七月,徐階退休歸鄉,隔年冬天,張居正與李芳等奏請復起高拱,以內閣兼吏部尚書領吏部事,盡改徐階舊制。隆慶二年(1568)五月,穆宗病危,召高拱、張居正及高儀三人為顧命大臣。明神宗即位後,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禮監之權,還之於內閣。與張居正謀,張居正與司禮太監馮保交好,馮保進讒太后責高拱專恣,謀擁立藩王,被勒令致仕。萬曆六年死於家中,萬曆七年贈復原官。 高拱得到重用,與他曾教導裕王(後來的穆宗)有關。《明史.高拱傳》載︰「拱侍裕邸九年,啟王益敦孝謹,敷陳剴切。王甚重之,手書『懷賢忠貞』字賜焉。累遷侍講學士。」高拱應著重教授孝道。 (2) 孔融與曹操素有矛盾:建安十三年,孔融私下會見江東來使,時值曹操南征劉表前夕,於是曹操決定誅殺孔融,授意路粹啟奏,列舉孔融四大罪狀。後來朝野對孔融之死反應強烈,為平息輿論,曹操再宣示孔融罪狀,內容與路粹所奏罪狀的敗壞倫理部分,大致相同。本文所引用孔融的怪論,實際上出自曹操的指控,建基於傳聞,與本傳對孔融的描述有很大差異。既出於政治傾軋,是否真實可信,存有疑問。史籍原文如下︰ 曹操既積嫌忌,而郗慮復搆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欲規不軌,云『我大聖之後,而見滅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與孫權使語,謗訕朝廷。又融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於言,云『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缻中,出則離矣』。既而與衡更相贊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荅曰:『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弃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後漢書.鄭孔荀列傳》) 融有高名清才,世多哀之。太祖懼遠近之議也,乃令曰:「太中大夫孔融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採其虛名,少於核實,見融浮豔,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此州人說平原禰衡受傳融論,以為父母與人無親,譬若缻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饑饉,而父不肖,寧贍活餘人。融違天反道,敗倫亂理,雖肆市朝,猶恨其晚。更以此事列上,宣示諸軍將校掾屬,皆使聞見。」(《三國志.魏書.崔琰傳》注引《魏氏春秋》) 吳虞對傳統孝道的批判及其主張的改進方向 **吳虞對「孝」的看法是什麼?** - 吳虞批判了傳統孝道的片面性,認為孝被用來維護專制和愚弄人民,並指出其產生了許多社會弊病。 **傳統孝道如何被用來支持專制統治?** - 吳虞認為孝道被用來教導忠於君父,製造順民,限制個人自由,使人無法擺脫宗法社會。 **孝道在歷史上如何演變成為社會的壓力?** - 文章指出,孝道的實踐如三年喪期、活埋子女、自割其身等,都是過於極端和不合理的,成為社會壓力的來源。 **吳虞對於父子關係的理解是什麼?** - 吳虞主張父子之間應該是互相扶助的平等關係,而非尊卑有序的關係,並強調子女應有獨立人格。 **文章如何批評孝道對女性和婚姻的影響?** - 文章批評孝道導致重男輕女、妻子地位低下,以及一夫多妻制度的不公。 **吳虞認為孝道應如何改進?** - 吳虞認為應該改變傳統孝道的片面性,承認子女的獨立人格,並以互相扶助為責任。 **友情**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節錄 唐君毅 新儒家宗師眼中的中國友情觀 中國五倫中最後為朋友。朋友一倫,自一方面說亦是最重要的。父子兄弟之倫,乃生而即有,乃出于天。夫婦之倫一半依自然之男女之情欲,一半依于自覺之愛敬。此乃一半天一半人。而君臣朋友之倫之成立,則純由人之自覺的選擇。但人不參加政治系統,人即可與他人無確定的君臣之關係。而朋友之倫,則是人在社會中與人接觸時不可免的一倫。一切同事、同業、同志、同道,皆是朋友。中國古所謂朋友一倫中,即包括師生朋友之關係,重在以道義事業相勉。人對家庭之愛,恆不免夾雜私心。君臣關係恆夾雜利害。然真正朋友之關係,則可為一純粹之精神上人格上,超乎一切私心與利害之關係。師生之在朋友一倫中,更使朋友一倫,即為學術文化之傳承延續之所依據之一倫。中國古人對于朋友之道,重在彼此互信。朋友之間相規以善,故彼此可和而不同。朋友之道,重在互尊其所以異。故朋友之切磋,即所以培植人之寬容異己之精神。朋友之範圍,愈大愈好。一鄉之善人,友一鄉之善士,天下之善人,友天下之善士。朋友師生之倫之擴大,人可尚友千載,神交古人。不僅聖人為百世之師,而人類歷史文化之世界中,一切我所欣賞、讚美、佩服、崇敬愛戴之人物,皆可在我們發思古之幽情時,成我們之師友。唯我們之師友之範圍,可以橫面擴至天下之善士,縱面擴至古今之賢哲;然後吾人之精神乃能日趨于博大與敦厚;然後民族之各地之學術文化,乃更能交流而互貫,以趨于充實,而過去之學術文化,能不斷獲得新生命之滲入,而日新其光輝。 朋友一倫的重要性及其對個人和社會的深遠影響 **為何「朋友」一倫被視為最重要?** - 因為朋友之倫是在人與人之間純粹由自覺選擇形成的關係,並且在社會中不可避免,強調道義與事業上的相互勉勵。 **文章如何描述朋友關係的特點?** - 朋友關係被描述為超乎私心與利害的純粹精神與人格關係,彼此互信,相規以善,和而不同,互尊其異。 **朋友之道對個人精神與社會文化有何影響?** - 朋友之道能培植寬容異己的精神,擴大交友範圍,使個人精神趨於博大敦厚,促進學術文化的交流與更新。 **師生關係在朋友一倫中有何重要性?** - 師生關係被視為學術文化傳承的依據之一,擴大了朋友一倫的範圍,讓人得以與過去賢哲交流。 **如何理解「尚友千載,神交古人」的意義?** - 此意指透過學習與欣賞歷史中的人物,人可以與古代賢哲建立精神上的聯繫,從而豐富自身的思維與視野。 **文章對於民族學術文化交流的期望是什麼?** - 期望透過朋友一倫的擴大,使各地學術文化得以交流互貫,從而充實並賦予新生命。 先秦諸子論朋友選讀 影響中華民族深遠的先秦儒、墨友情觀 《論語》部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諒:據楊伯峻之見:「《說文》:『諒,信也。』『諒』和『信』有時意義相同,這裡便如此。」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諂媚奉承的人交友,同當面恭維背面毀謗的人交友,同誇誇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里仁〉) \[3\]子游:言偃,字子游,春秋吳國人。孔子弟子,仕魯為武城宰,習於禮,以文學著稱,孔門四科中列於文學科。 \[4\]數:據楊伯峻之見:「音索(sok3),密,屢屢。這裡依上下文意譯為『煩瑣』。〈顏淵篇第十二〉說:『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也正是這個意思。」 子游說:「對待君主過於煩瑣,就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過於煩瑣,就會反被疏遠。」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 \[5\]足恭:足,音最(zeoi3),作副詞用,過分之意。足恭,即過於謙恭。\[6\]左丘明:春秋魯國的太史。一說孔子作《春秋》,左丘明述夫子之志,依據春秋而作傳,名《左氏春秋》,又作《國語》。另一說或謂左丘明為孔子以前的賢人。據楊伯峻之見:「歷來相傳左丘明為《左傳》的作者,又因為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過:『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又說他是《國語》的作者。這一問題,經過很多人的研究,我則以為下面的兩點結論是可以肯定的:(甲)《國語》和《左傳》的作者不是一人;(乙)兩書都不可能是和孔子同時甚或較早於孔子(因為孔子這段言語把左丘明放在自己之前,而且引以自重)的左丘明所作。」 孔子說:「花言巧語,偽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順,這種態度,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藏著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這種行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 \[7\]子貢: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料事多中。 子貢問對待朋友的方法。孔子道:「忠心地勸告他,好好地引導他,他不聽從,也就罷了,不要自找侮辱。」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鄉黨〉) \[8\]殯:停放靈柩叫殯,埋葬也可以叫殯,這裏當指一切喪葬事務而言。 朋友死亡,沒有負責收歛(斂)的人,孔子便說:「喪葬由我來料理。」 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鄉黨〉) 朋友的贈品,即使是車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的時候,不行禮。 **孔子對待朋友的饋贈有何特別之處?** - 孔子對朋友的饋贈,無論是車馬等珍貴之物,若非祭祀用的肉,他是不拜受的,這顯示了對祭祀禮物的重視。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 \[9\]曾子:曾參,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我培養仁德。」 **曾子所說的「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是什麼意思?** - 曾子認為君子通過文化和學問來結交朋友,並通過朋友來輔助自身的仁德修養。 《孟子》 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朋友有信」在交友中有何重要性?** - 這句話強調朋友之間應該互相信任,信是友誼的基礎。 孟子曰:「責善,朋友之道也。」 以善相責,這是朋友相處之道。 **孟子所說的「責善,朋友之道也」有何意義?** - 孟子認為朋友之道應是彼此勉勵向善,指出對方的不足以促其改進。 《荀子》部分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濕,夫類之相從也,如此之箸也,以友觀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詩》曰:『無將大車,維塵冥冥。』言無與小人處也。」(〈大略〉) \[1\]相有:猶相益也。 \[2\]不同:謂不同類也;善惡邪正,是最顯著之不同。 \[3\]均:同也。 \[4\]箸:同「著」。 \[5\]以友觀人:觀其友之賢愚,可以知其人。 \[6\]善人:謂使人為善。 \[7\]將:猶扶也,謂扶之使進也。 \[8\]冥冥:昏晦不見也。 人君治國,不可不慎重擇取良臣;匹夫自治,不可不慎重選取良友。友者,所以相益也。邪正善惡不同其道,何以相益也。均等之薪火,火必就燥;均平之地,水必就濕。彼同類之相從也,如是其顯著也。其友賢,其人必賢,以友觀人,何用多疑;取友所以同進於善,不可。 **在這段文字中,為什麼君主和普通人都需要謹慎選擇臣子和朋友?** - 君主需要謹慎選擇臣子,普通人需要謹慎選擇朋友,因為朋友是用來互相幫助的。道不同的人無法互相幫助。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類之相從」比喻了什麼?** - 比喻同類事物自然相吸,比如火會往乾燥的地方燃燒,水會往低濕的地方流去,這說明同類事物之間的吸引與影響。 **如何通過朋友來觀察一個人?** - 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朋友來判斷其品德,因此選擇朋友要謹慎,選擇善良的人作為朋友,因為這是品德的基礎。 **引用《詩經》的「無將大車,維塵冥冥」意味著什麼?** -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與小人交往,因為與小人處,會使自己陷入困擾與不義之中。 《墨子》 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墨子.修身》) \[1\]遍:當為「別」。 \[2\]辯:判別、分別,通「辨」。 佔據財物而不能分施給別人的,不值得與他交友;不能信守原則,辨別事物不廣博,對是非分辨不清楚的人,不值得與他交遊。 《莊子.徐无鬼》 莊子跟惠子的友情故事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為質矣,吾无與言之矣。」 \[1\]堊:音惡(ok3),白善土。 \[2\]斲:音啄(doek3),砍削。 \[3\]斤:斧。 \[4\]聽:任意。 \[5\]質:對象。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向跟隨他的人說:「有個郢地人捏白善土把一滴泥點濺到鼻尖上,如蠅翼般,請匠石替他削去泥點,那小滴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匠石說:『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對象了。」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1\]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第一.十一》) \[1\]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員才可以乘軒服冕。後借指官位爵祿或顯貴的人。 黃初\[2\]中,詔公卿舉獨行君子,歆舉管寧,帝以安車徵之。明帝即位,進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戶,并前千三百戶,轉拜太尉。歆稱病乞退,讓位於寧。(《三國志.魏書十三華歆傳》節錄) \[2\]黃初:三國時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號。 文帝即位,徵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公孫恭送之南郊,加贈服物\[3\]。自寧之東也,度\[4\]、康\[5\]、恭\[6\]前後所資遺,皆受而藏諸。旣已西渡,盡封還之。詔以寧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受。 \[3\]服物:衣服及器物。 \[4\]度:公孫度,字升濟,幼名阿豹,幽州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漢末割據遼東的軍閥。 \[5\]康:公孫康,遼東郡襄平縣人。東漢末年,割據於遼東地區的軍閥。 \[6\]恭:公孫恭,東漢末三國初年人物。父為公孫度,公孫康之弟。公孫康死後因二子尚幼而繼承遼東郡太守的職位,獲封永寧鄉侯。 **管寧和華歆在園中鋤菜時,對於看到的金片有何不同反應?這反應說明了什麼?** - 管寧將金片視同瓦石,毫不動心,而華歆則捉起金片後擲去。這顯示管寧淡泊名利,而華歆對金錢仍有所觸動。 **管寧和華歆在讀書時遇到乘軒冕過門者,他們的反應有何差異?** - 管寧繼續如常讀書,未受影響;而華歆則放下書本出去觀看。這表明管寧專注且不為外物所動,而華歆則易受外界干擾。 **管寧為何割席分坐,並說「子非吾友也」?這行為表達了什麼?** - 管寧因華歆對外物的關注而認為兩人志趣不同,故而割席分坐,表達了對友誼中道義和專注的重視。 **在黃初年間,華歆如何舉薦管寧?管寧的反應是什麼?** - 華歆舉薦管寧為獨行君子,但管寧婉拒了朝廷的徵召,顯示其不慕名利之心。 **管寧面對朝廷的征召和他人贈予之物有何反應?** - 管寧拒絕接受朝廷的官職,並將他人贈予的物品全部封還,表現出其清高自守的品格。 〈談友誼〉 梁實秋 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所謂友誼實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係,其中包括瞭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如果以友誼作基礎,則其他的各種關係如父子夫婦兄弟之類均可圓滿地建立起來。當然父子兄弟是無可選擇的永久關係,夫婦雖有選擇餘地,但一經結合便以不再仳離為原則,而朋友則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過,說穿了,父子夫婦兄弟都是朋友關係,不過形式性質稍有不同罷了。嚴格地講,凡是充分具備一個好朋友的條件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過來亦然。 我們的古聖先賢對於交友一端是甚為注重的。《論語》裡面關於交友的話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羅馬的西塞羅有一篇著名的〈論友誼〉。法國的蒙田、英國的培根、美國的愛默生,都有論友誼的文章。我覺得近代的作家在這個題目上似乎不大肯費筆墨了。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誼沒落的徵象呢?我不敢說。 古之所謂「刎頸交」,陳義過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 Damon 與 Pythias,David 與 Jonathan,怕也只是傳說中的美談罷。就是把友誼的標準降低一些,真正能稱得起朋友的還是很難得。試想一想,如有銀錢經手的事,你信得過的朋友能有幾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難之中還肯登門拜訪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幾人?你出門在外之際對於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顧而又不照顧得太多者又有幾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報李,莫逆於心,能維持長久於不墜者,又有幾人?總角之交,如無特別利害關係以為維繫,恐怕很難在若干年後不變成為路人。富蘭克林說︰「有三個朋友是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與現款。」妙的是這三個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最乾脆:「我的朋友們啊!世界上根本沒有朋友。」這些話近於憤世嫉俗,事實上世界裡還是有朋友的,不過雖然無需打著燈籠去找,卻是像沙淘金而且還需要長時間的洗煉。一旦真鑄成了友誼,便會金石同堅,永不退轉。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為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縱不必像九品中正那麼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於「自輕肥」之餘還能對著往日的舊遊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麼?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於富春山,則尤為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說:「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說得很漂亮,看看他後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說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並沒有說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便永遠交不起來。 好像是王爾德說過,「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是不可能有友誼存在的。」就一般而論,這話是對的,因為男女之間如有深厚的友誼,那友誼容易變質,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誼。過猶不及,那分際是難以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禰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但似乎是也以同性為限。並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賴於興趣之相近與互相之器賞,但年長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點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顯著幾分老成。老氣橫秋則令人望而生畏,輕薄儇佻則人且避之若浼。單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為他的情感無所寄託,漂泊流離之中最需要一個一傾積愫的物件,可是等到他有紅袖添香稚子候門的時候,心境便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為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Mark Twain 說:「神聖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久,可以終身不渝,如果不開口向你借錢。」這真是慨乎言之。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認為最倒霉的事又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 規勸乃是朋友中間應有之義,但是談何容易。名利場中,沆瀣一氣,自己都難以明辨是非,哪有餘力規勸別人?而在對方則又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誰又願意讓人批他的逆鱗?規勸不可當著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傷他的顏面,不可在他情緒不寧時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我總以為勸善規過是友誼之消極的作用。友誼之樂是積極的。只有神仙與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個人獨自升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群星的美麗,他並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說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梁實秋如何看待朋友在五倫中的地位?** - 梁實秋認為朋友雖居五倫之末,但實際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倫,因為友誼涉及許多美德,如瞭解、欣賞、信任、容忍和犧牲。 **文章中提到的古代及西方哪些著名人物對友誼有論述?** - 古代的孔子,《論語》中有許多關於交友的話;西方有羅馬的西塞羅、法國的蒙田、英國的培根、美國的愛默生,他們都曾論述友誼。 **梁實秋對「刎頸交」的看法是什麼?** - 他認為「刎頸交」的標準過高,大多只是傳說中的美談,現實中真正能稱得上朋友的人很難得。 **什麼是梁實秋所認為的友誼的挑戰?** - 他認為友誼的挑戰在於信任與金錢的關係,借貸可能會破壞友誼,並提到友誼的透支問題,應保留幾分距離和敬意。 **梁實秋如何看待男女之間的友誼?** - 他引用王爾德的觀點,認為男女之間難以存在純粹的友誼,因為容易變質或不夠深刻。 **梁實秋對於友誼中的規勸有何見解?** - 他認為規勸是朋友間應有的義務,但要避免當眾進行,以免傷害對方面子,且應選擇合適的時機。 **文章中提到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何含義?** - 這句話強調友誼應該淡泊以維持長久,避免過度親密而導致膩煩和距離感的喪失。 生死 《莊子‧至樂篇》(節錄) 中國傳統道家生死觀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 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 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 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 乎命,故止也。」 \[1\]箕踞:蹲坐。 \[2\]盆:瓦缶,古代樂器。 \[3\]長子、老、身死:長養子孫,妻老死亡。 \[4\]概然:概,通「慨」,感觸哀傷。 \[5\]芒芴:同恍惚。 \[6\]偃然:安息的樣子。 \[7\]巨室:指天地之間。 \[8\]噭噭然:音叫(giu3),叫哭聲。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弔喪,看到莊子正蹲坐著,敲著盆子唱歌。 惠子說:「和妻子相住一起,為你生兒育女,現在老而身死,不哭也夠了,還要敲著盆子 唱歌,這豈不太過分了嗎?」 莊子說:「不是這樣。當她剛死的時候,我怎能不哀傷呢?可是觀察她起初本來是沒有生 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還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還沒有氣息。在若有若無之間,變 而成氣,氣變而成形,形變而成生命,現在又變而為死,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好像春夏秋 冬四季的運行一樣。人家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還在啼啼哭哭,我以為這樣是不通達 生命的道理,所以才不哭。」 顧炎武\[清\]〈病起與薊門當事書〉 清代知識分子於國變、戰亂時的正向心態──珍惜生命 天生豪傑,必有所任,如人主於其臣,授之官而與以職。今日者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 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故一病垂危,神思不亂,使遂溘焉長逝, 而於此任已不可謂無尺寸之功。今既得生,是天以為稍能任事而不遽放歸者也,又敢怠於其 職乎?今有一言而可以活千百萬人之命,而尤莫切於秦、隴者,苟能行之,則陰德萬萬於於 于公矣。 \[1\]溘:倏忽、突然,音合(hap6)。 \[2\]秦、隴:秦為陝西簡稱,隴為甘肅簡稱。 \[3\]「于公」,其人難考。據學者考證,一說為清康熙「一代清官」于成龍。 天生英雄豪傑, 必定有他的用處,就像人君對他的下臣,授給他 們官銜而讓他們擔負一定的職責一樣。把苦難的老百姓拯救出來, 爲子孫後代開創太平盛世,這是我們的責任。志士仁人以國家太 平爲己任,直到死爲止。故此一旦病重垂危,心神思緒不亂,即 使突然死去,我於此責任不可以說是毫無功勞。如今既然得到生 命,是上天認為我還有才能可以擔當這個任務,才不讓我死去, 我又怎麼敢怠慢? 張介賓\[明\]《景岳全書.避疫法》 「瘟疫乃天地之邪氣,若人身正氣內固,則邪不可干,自不相染。故避之之法,惟在節慾節 勞,或於房室勞倦之後,尤不可近,仍勿忍饑以受其氣,皆要法也。」 吳子存\[清\]〈避疫說鼠疫治法〉 古代傳統避疫之法──盼望遠離死亡 吳子存曰:「避之之法,當無事時,庭堂房屋,洒掃光明,廚房溝渠,整理潔淨,房閒窗戶, 通風透氣,凡黑溼處切勿居住。聞近鄰有鼠死,即要時時照察,埋鼠時掩鼻轉面,勿觸其氣, 如誤觸其氣,急取逆風吹散之。此《内經》所謂避其毒氣,天牝\[1\](鼻也)從來,復得其往 之法也。並宜時常用如意油\[2\]拭鼻,以避邪氣,家中人不可坐臥貼地,奴婢小兒俱要穿鞋, 農人亦宜穿草鞋,以隔地氣。(分界各村,赤脚者多死,後俱穿鞋遂安。)疫勢稍急,即宜遽 避,得大樹下陰涼當風處為妙,(樹下避疫,外夷法也驗之,本地屋在樹下俱平安。)或泛舟 水上尤妙,否則居近水當風處亦佳。雷廉十餘年,凡船戶及蜑家,即漁戶棚,從無犯此證者, 可知也?水以大江大塘為勝,若止水小塘,當疫發時,無不翻底黄濁者。然仍勝於無水處, 若不得近水,則嶺頂四面當風處亦好。(各鄕避居嶺坳者有禍,居嶺頂者安得風故也。)居城 者能上城堞\[3\]避之亦可。(高州居城堞者俱平安。)倘無處可避,則每日全家男女,俱出屋 外有樹木處高坐吹涼,夜間回家,仍要開窗透風。且用極幼細之沙,厚鋪牀底,將房間屋瓦, 拆開見天,自然平安。(此神授方,用之有驗。)設避居他宅,必須清凉疏爽,不可眾人擁雜 一處,反易致病。倘或感病,即時移出大樹下當風處,必要高牀高櫈,切勿近地。若近地則 感受毒氣,更速之死。觀避出而睡平地者,死反多於在家,其故可知也。平時不可食煎炒太 熱物,不可飲冷凍湯水,男女或因房事感起者難救,尤宜戒愼節慾爲是。」 \[1\]牝,音臏(pan5),原指雌性動物,這裡指鼻。 \[2\]如意油,清代一種中成藥名。 \[3\]城堞,城上的矮牆。堞,音蝶(dip6)。 〈中國古代的生/死禮儀〉 看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