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AI-Generated Podcasts Turn your study notes into engaging audio conversations. Learn more

2017文学史修订版.pdf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Document Details

RefinedAntimony

Uploaded by RefinedAntimony

2017

Tags

Chinese literature literary history cultural knowledge education

Full Transcript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目录 先秦文学 3-8 汉代文学 9-11 中 魏晋南北朝 12-16 国 唐代文学 17-20 文 宋代文学 21-25 学 元代文学...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目录 先秦文学 3-8 汉代文学 9-11 中 魏晋南北朝 12-16 国 唐代文学 17-20 文 宋代文学 21-25 学 元代文学 26-27 史 明代文学 28-29 清代文学 30-31 现当代文学 32-39 外国作家 40-44 马华作家 45-47 中国文化常识 48-58 附录:高中统考诗词背诵范围 59-62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一、《诗经》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共有 305 篇的诗歌。  在先秦时被称为《诗》,或者取诗篇的数目整数称《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 “五经”之一,始称《诗经》。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朝五个地区的民歌民谣,雅是朝廷里 演奏的官乐歌辞,颂则是宗庙里演唱的祭歌歌辞,而风是《诗经》中最有价值 的部分。  《诗经》的创作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直接描述,直抒胸臆;比,是 比喻、比拟;兴,是起兴,有发端、引起联想的作用。  前人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周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雎》  《关雎》是《诗经·周南》十一篇中的一篇。本诗列为《诗经》的第一篇。  这是一篇情诗,首章以雎鸠关关鸣叫为比兴,揭示诗歌君子追求淑女之诗旨。  双声、叠韵、叠字等语言运用,让诗歌的声调和谐;单章和重章的章法结构, 让诗歌有一唱三叹之旋律,也体现出诗中主人公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 《硕鼠》  推测是春秋时代,魏国受剥削的百姓之作。  《诗经·魏风》共七篇,是春秋时代魏国的诗作。《硕鼠》是魏风中之一篇。  “硕鼠”,一般认为是大老鼠,诗中借指统治者、剥削者。  《硕鼠》是一篇著名的社会嘲讽与抗议诗,诗歌表现出当时受剥削的下层百姓 对美好社会之向往与追求。  诗歌采用“比”的表现手法,层层深化地揭露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诗歌句 句押韵,加之完全叠咏体的章法结构,成为《诗经》讽喻诗的代表作。 《黍离》  推测是东周初期的周大夫之作。  《黍离》选自《诗经·王风》。王风共十篇。“黍离”,是成排成行茂盛的黍 禾,这里是以诗歌首句作为试题。  这是一篇著名的凭吊亡国之诗作。诗中主人公路过故国旧址,见茂盛的黍、稷, 触景伤情,不禁慨叹故国的昔盛今衰。  诗歌运用完全叠咏的章法结构。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蓼莪》  推测是东周初期的周大夫之作。  《蓼莪》是《小雅》中的一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小雅》共有 七十四篇。  “蓼莪”的意思是长得又高又大的莪蒿。  这是一篇追悼父母的哀歌。诗中主人公因为长年在外服兵役,无法在父母生前 尽奉养之责,以致父母病殁之后,追忆父母鞠育之劬劳,深感哀恸,表明孝道 是中华民族注重的传统美德。  这首诗是《诗经》中难得的能够将赋、比、兴完美结合的篇章。 二、辞  “辞”是起源于战国时代的一种古代诗体,也是指用这种诗体创作的诗歌。  由于产生于长江以南,“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又称为“楚 辞”。  用楚辞体写诗歌的有屈原、宋玉、景差等人,其中以屈原作品《离骚》广为世 人瞩目,楚辞因此被后世称为“骚体”或“骚体诗”。  西汉刘向收集屈原等人的作品,整理编成《楚辞》一书,因此“楚辞”又是诗 集名称。 屈原 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诗人、政治家。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是“楚辞”的代表作家。 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一生两次遭放逐,长期流浪沅 湘流域,最终自沉汨罗江而死,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  《涉江》选自《九章》,是顷襄王三年屈原第二次被放逐时的作品。他此行是 从渡江往南开始,所以诗名就叫《涉江》。  《涉江》是一首纪行诗,又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忧心国事、眷恋故 土的情怀和愤世嫉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表现了诗人至死坚持理想、维护正义 的伟大人格。  本诗句式,从四言到九言,“兮”字的用法灵活。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4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三、诸子散文  中国春秋时代,兴起了一群知识分子,称为“士”阶层。当中许多著书立论,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风气。 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先秦诸子散文指的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阐述各 自对于自然界、社会、政治等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当中以十家最为 主要,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和小说。  诸子散文的写作目的是阐述作者的主张,为使说理透彻严密,文章逐渐由简趋 繁由短变长,也因为在说理中穿插了一些寓言故事,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达 到使人信服的效果。 孔子  儒家创始人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有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年轻时曾经做过几任小官,后周游列国,宣扬个人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编 定《诗》、《尚书》和《春秋》等文化典籍。并且教授门徒,从事教育工作。  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上实行“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被后 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也是孔子衡量和评价一切人事物的最高标准。孔子 主张中庸之道,一生大力推行效法周礼,在政治上则提倡“导之以德,齐之以 礼”,就是所谓的“德治”。 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过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辑成《论语》一书,成为 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 《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语行事,是一种语录体散文作品。  全书共有二十篇,每一片又分为若干章节,是了解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资料。  《孔子论“仁”》这篇课文首章强调了人天生的本性就是“仁”,要实行“仁” 就是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孔子强调人本身就要有道德的自 觉性和主动性,只要愿意就能“择善固执”,就可以达到了“仁”的境界。  课文也传达了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意义。孔子认为只要每个人都按照“礼” 的要求来克制和约束自己,则就可以成为君子,也就可以实现大同世界。  孔子认为,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o 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 o 约束冲动的情绪。 o 克制不正确的言行。  为了要实现“仁”的重要原则,必须持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 观念。所谓的“推己及人”和“将心比心”,就是承认他人价值,关心他人生 存和发展。这就是从积极意义上去实践“仁”的方式和途径了。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5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孟子(孔子继承者)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  孟子推崇并且继承孔子的学说,后世并称他们俩为“孔孟”。  孟子主张“性善”与“仁政”,强调“舍生取义”。他认为实行仁政指的就是 统治者把善良之心推挤天下百姓。  孟子擅长言辞,滔滔不绝,逻辑性强。他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对后世 散文家韩愈和苏轼有很大的影响。  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都记载和保留在他和门人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中。  课文《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现存七篇,是儒家重要 经典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极富特色的辩论体散文专集。  《孟子》文章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论述较长,论证充实。  《鱼我所欲也》围绕了一个中心反复论述,行文流畅,逻辑严密,说理透彻。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鱼我所欲也》主要阐述“人性”。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一出生就 有了很重要的“本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是非之心”。只要一个人没有丧失这些“本心”,那么就可以在道德方面具 备了“仁义礼智”。  《鱼我所欲也》以鱼和熊掌来设喻,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 道理。提出了当生和义不可同时兼得时,则应该“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 孟子在文章中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同时 也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传达了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 “本心”的重要告诫。 荀子(儒家后期代表人物)  荀子,名况,战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时人 尊称为“荀卿”。汉代人因避讳汉宣帝刘询讳而称他为“孙卿”。 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却和孟子形成了对立的两个思想流派。荀子提出了 “人性本恶”,认为人性的“善”是后天的人为,并且由此说明人的知识和道 德也并非是先天赋予,而是经由后天的努力、学习和教育逐渐培养而成的。  荀子认为只有懂得礼仪,才能够改变本性,使之向善。所以荀子特别强调后天 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学习才是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  荀子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善用排比和譬喻。后人将他的著作 编为《荀子》一书,合共 32 篇,其中 26 篇为荀子自己所写,另外的 6 篇或为 其门人弟子所记。这部书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文章风格。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6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课文《劝学》被编在《荀子》32 篇的第一篇,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荀子在 文章中有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是古时候论述学习的 重要文章。  《劝学》的“劝”指的是“鼓励”和“勉励”的意思。《劝学》即是“劝勉和 鼓励人们勤奋学习”。文中荀子反复论证了人的知识、才能和品德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取得的。  荀子认为即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 人都应该持衡专一,脚踏实地,不停止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 发展才能,从而培养起高尚的品德。  荀子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的对偶和生动的比喻,说理透彻,论证严谨,行文简洁。 庄子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成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重要的代 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庄子》现存 33 篇,即《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一般 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部分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 《庖丁解牛》是《庄子·内篇·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养生主》主要 是阐述养生的要领和方法。文中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阐述了庄周的 “养生之道”。 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即出自本篇。 墨子  墨子,姓墨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 不生”;提出“尚贤”“非攻”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又提倡“节用”“节葬”,批判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的生活。  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 现存《墨子》53 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 编纂而成,是了解墨家学说的主要材料。  《公输》节选自《墨子》书中的第 50 篇,墨子主张“兼爱”,提倡“非攻”, “非攻”即是反对侵略,本文记叙墨子用道理说服了公输盘,迫使楚王不得不 放弃进攻宋国的侵略意图的经过,即是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非攻”主张的实 例。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7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吕氏春秋》  《吕氏春秋》,亦名《吕览》,为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 部作品。《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全书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 六十篇,二十余万言,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 等先秦诸子各派学说。  吕不韦原是阳翟大商家,他认为秦昭王的孙子异人“奇货可居”,便入秦积极 活动,助异人继承王位,后被授于秦国丞相之位。 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是一篇古代政论。“察今”,就是要 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的意思。文中引用的寓言故事有《刻舟求剑》、《循表夜 涉》《引婴投江》等三则。 四、史传散文  史传散文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是文学与史学的融合体。它以历史事件 为题材,着重描写历史人物形象,运用文学艺术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的描述,来表达一定的历史观。  史传散文于先秦时期已经初具规模。  《尚书》记言,是古代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春秋》记事,是现存最早的一 部编年体史书。这个时期还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 策》。  到西汉纪传体《史记》的出现,代表了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东汉班固的《汉 书》,是另一部史传散文名著。 《左传》  左丘明,史学家,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官,相传是《左传》和《国语》的作者。  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是战国时 的一些学者编辑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  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东周前期 240 多年间春 秋各国的事迹,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 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以记述古人辞令为主的 散文佳作。  本文赞扬了烛之武勇敢机智、善于辞令的外交才能,以及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外交斗争。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8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汉代文学 一、史传散文 司马迁《史记》 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称为“史圣”。  后世尊称他为史迁、太史公。  与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 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 狱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 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  全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括 12 本纪 (记历代帝王)、30 世家(记诸侯)、70 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10 表 (记大事年月)、8 书(记典章制度),共 130 篇,约 52 万字。  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本文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借以 抒发作者心中的郁结愤懑之情。 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最精彩的部分,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 治斗争,也是楚汉相争的序幕。  现在“鸿门宴”多用于指隐藏危机、别有企图的邀请,或是敌对双方政治谈判 斗争场合的代名词。  司马迁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战国策》  《战国策》为秦汉间人集当时各国史料编纂而成,作者已不可考,经西汉刘向 整理编辑完成,始定名。 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 33 篇,主要反映战国 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谋臣策士的策略 和言论,是战国时期政治斗争中最完整的一部著作。 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史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是《战国策》中的名篇。  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同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与 反兼并的斗争,赞扬了荆轲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政治的思想。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9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二、乐府诗与古诗十九首  中国诗歌从《诗经》与《楚辞》开始,即以抒情为主。至乐府诗出现,这种趋 势才逐渐改变。汉乐府标志中国叙事诗歌的成立。  乐府诗常运用人物的对话与动作,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东汉中后期开始大量出现文人创作的诗歌,其中《古诗十九首》有相当高的水 平,学者一般相信它们是东汉末年失意文人之作。 《陌上桑》  《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或《日出东南隅行》。  “陌”指田间小路,诗题《陌上桑》的意思是田间小路上的桑树。  诗歌主旨是书写东汉末年美貌的采桑女秦罗敷,如何运用计谋婉拒一位有权有 势的高官的威迫。  诗歌主要运用正面却不直接的写作手法,以及旁观者反应等侧面描写来体现出 罗敷的美貌、勤劳、勇敢、镇定、机智,以及坚贞的品格。 《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最长的叙事诗,代表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成就。  诗歌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纂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名《焦仲卿妻》。  后人采诗歌开始的第一句话为诗题,具有感动启发与取物比喻的比兴作用。  全诗内容大意是东汉末庐江焦仲卿母无理逼迫儿子休弃妻子刘兰芝,夫妻俩反 抗无力,最后双双以自杀了结。  作者通过诗中男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封建礼教对家庭幸福的迫害, 并歌颂主人公夫妇为了忠于爱情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行行重行行》 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诗。  诗题的意思是诗中的女主人公揣测夫君在漫长的路途中,走了又走,不曾停歇。  诗歌深刻体现出东汉末年,闺中少妇对久别未归的夫君的思念。  诗歌巧妙运用直露与婉曲两种表达情感的创作方式,营造女主人公的思念情感, 突显诗歌凄切悲凉的主调。 《东门行》  《东门行》出自宋朝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  “东门”应该是指东汉京都洛阳的上东门或中东门,当时那里盗贼特别多。  诗歌描摹了主人公由犹疑不决至最后决心“为非”的复杂心理过程。 《木兰诗》 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北朝乐府民歌的绝唱,与《孔雀东南飞》被推誉为“乐府双璧”。  诗歌歌颂木兰善良、英勇、孝顺、爱国、坚强,以及不爱功名富贵等美德。  诗歌善用铺排、夸饰、排偶、象声等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0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三、赋  “赋”本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有韵的 散文体,形成并盛行于汉代。  从渊源关系来看,辞、赋都是来源于《诗》;赋的远源是《诗》,近亲是 《辞》,可说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后人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 赋体经过长期演变,由早期的骚体赋、大赋,到东汉末期出现的抒情小赋,魏 晋南北朝的骈赋,唐朝的律赋,后来受到唐宋古文运动影响又形成了散文赋。 四、论  论主于议论、陈述事理。是一种议论文体。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将议论文文体统称为论说文。他认为“论”体的 渊源是先秦诸子的学术论文。  古议论文体中,原、辨、论、议、说、传、注、赞、评、叙、引等都是论体文。 贾谊  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汉代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散文家、辞赋大 家。  主要文学成就就是政论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 贾谊也是从骚体诗发展为汉赋这一过渡时期的代表辞赋作家,有《吊屈原赋》 《鵩鸟赋》等名篇传世。  所著作品五十八篇,西汉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 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  《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第一卷,其中个别字句参考《史记》和《文选》。  《过秦论》属于政论文,被誉为“古今第一气盛的文字”,有上、中、下三篇。 过秦,即是评论秦的过失之意。 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最大的特色,是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  作者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旨在劝谏西汉在位者必须施行 仁政,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 本文有明显的辞赋色彩,它表现在讲究铺排渲染,句式整齐,骈散结合,并且 使用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和一系列的同义词语。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1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骈文  “骈文”是受汉代辞赋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  起于东汉,魏晋开始形成,并成熟于南北朝。骈文在唐代前期仍然很兴盛,中 唐以后至宋朝逐渐被“古文”代替,晚唐称“四六”,到清代才叫“骈体文”。 丘迟  丘迟,字希范,南朝梁文学家,擅长写骈体文和山水诗,在齐梁间是一位著名 的文士。  钟嵘《诗品》把丘迟的诗列入中品,赞美其诗风“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  著有《丘中郎集》,今传明人辑《丘司空集》  《与陈伯之书》是临川王萧宏让丘迟以私人名义给陈伯之写的劝降信。陈伯之 为书信的情理所慑服,从北魏降梁。后南朝萧统将它选入《文选》卷四十三, 从此千古传诵。  这是一篇骈文书信,用典较一般骈文少。全文基本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 二、表  表,即奏章、表文,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内容多是陈 述自己的愿望和请求,也是实用性很强的议论文。 诸葛亮 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 经刘备三顾茅庐,终被打动,出仕协助建立蜀汉政权,拜为丞相。于刘备死后 辅助后主刘禅,封为武乡侯。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追谥忠武。  著作有《诸葛亮集》。 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出师,是率兵征讨,这里指蜀国军师诸葛亮出兵伐魏的事。  《出师表》传世有二。蜀汉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军汉中,行前向后主刘禅 上表辞行,即《前出师表》。翌年,再出兵散关,围陈仓,出师前再次上书, 是为《后出师表》。  《出师表》受到后代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推重,传诵千古不衰。宋陆游《书 愤》诗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句,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2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三、古代文言小说  诗歌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鲁迅《中 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唐人传奇,以及 清朝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分别代表着文言小说的几个重要阶段,呈现 各个时代丰富而多彩的社会面貌与艺术风情。 干宝 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 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晋纪》20 卷,直而能婉,时称“良史”,为后世史学 家所推崇;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  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搜神记》被称作中国文言小说的鼻祖。 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  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汉代以 后,道教和佛教逐渐盛行,神仙方术之说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特别多。  《搜神记》又名《搜神录》《搜神异记》《搜神传记》,是一部汇编性质的小 说集。此书对唐代传奇及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艺术借鉴。  《干将莫邪》选自《三王墓》,是《搜神记》中一则精彩而又令人惊异的故事。  文章通过铸剑巧匠干将被害,刻画了不畏强暴、舍身报仇的赤,侠义重信、视 死如归的客,凶狠残暴而又贪婪愚蠢的楚王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故事反映古代百姓反抗专制暴君的精神,表现了对侠义人物的歌颂。 刘义庆  刘义庆,字季伯。宋武帝刘裕侄子,袭封临川王。《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 寡嗜欲,爱好文义”。他主要的作品除了《世说新语》外,还有《徐州先贤传》 《典叙》《集林》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 《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 说”的代表作。  《世说新语》全书共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雅量等 36 门,共记载了 1130 个故事,反映了当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族的生活状况、 精神面貌以及时代风气。  《急不相弃》选自《世说新语》第 1 门《德行》。《德行》记述当时值得学习、 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美好德行,反映了当时的道德观念。《急不相弃》篇幅 短小,以“诚信”为主旨,说明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 答应别人的请求时要先慎重考虑,许诺了就要负责到底。故事人物王朗表面上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3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大方,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就露出背信弃义的真面目;华歆则一诺千金, 而且考虑问题十分周到。  《长安何如日远》选自第 12 门《夙惠》。夙惠,同于夙慧,即早慧的意思。 《夙惠》集中展现了当时一批名流在少年时过人的智慧。文中的晋明帝不仅应 对敏捷、憨态可掬,而且富有忧时伤世的情怀。后人根据故事,沿用“日近长 安远”来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可至”。  《荀陆妙语》选自第 25 门《排调》。排调,即戏谑、调笑的意思,表现一个 人的机智幽默。当时人士在交往中讲究机智和善于应付,要求做到语言简练有 味,机变有锋,大方得体,击中要害等,这也是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云间 陆士龙,日下荀鸣鹤”两字各自嵌入了姓名、字和籍贯,符合句子平仄和对仗 的要求,所以在当时被称为“名对”。  《世说新语》善用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技巧。 四、魏晋诗歌 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于东汉建安年代,直到隋的统一,鲁迅称它为“文学的 自觉时代”。  诗歌体裁有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梁代宫廷诗人的“宫体诗”和 边塞生活。诗歌的形式有五言古体诗和七言古体诗,这时期也是文学和哲理的 结合。 曹操 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文学家。  他是三国时代主要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卒后被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 祖,史称魏武帝。  曹诗主要集中抒发自己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诗风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有诗 文集《魏武帝集》传世。 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是曹操言志之作。诗 人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另一方面则表露了急欲招致贤才以早建王业的政治抱 负。 曹丕 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同时也是曹魏的 开国皇帝,死后谥“文”,故世称魏文帝。  曹丕的诗主要分为三类体裁,即宴游、抒情言志,以及征人思乡与征妇思夫。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4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曹丕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合谐和的音韵,完美地表达纤丽的情思。明人辑有 《魏文帝集》,今人编有《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 《燕歌行》是一首乐府诗,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燕是北方边地,征戍 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之情。曹丕写了两首《燕歌行》,此为第一 首,本诗是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 本诗主要反映中国古代闺中妇女思念远游迟迟不归的丈夫,独守空闺,援琴暗 泣,盼望能与丈夫早日相会。 曹植 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诗人。  曹植因与曹丕争权,屡受迫害,抑郁而终。生前封为陈王,死后谥号“思”, 因此世称陈思王。  曹植前期诗歌多书写他的理想与抱负,充满浪漫情调;后期则集中抒发自己和 朋友受迫害的悲愤。诗歌文采与风骨兼备,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谢 灵运赞誉他“才高八斗”。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 《情诗》主要叙述征夫被迫长戍,迟迟不得归家,而借诗歌来抒发对家园思念 之情,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徭役制度对广大人民的迫害。此诗善用生动的 反衬手法,达致情景交融的境界。 陶渊明 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 节先生”。 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秉持“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的理念,第四次辞官后,从此归隐田园。  他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乐天知命的老庄 思想,有“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之称。  陶渊明被视为隐逸诗人之宗,也是田园诗的鼻祖。  诗的内容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有《陶渊明集》传世。  代表作:《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组诗《饮酒》等。  陶渊明回归田园后,创作《归园田居》组诗五首,《归园田居》(其一)是第 一首,也是当中最著名的一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点出此诗的中心 思想。  陶渊明陆续创作《饮酒》二十首,组诗其实只有九首直接写道酒,然而每首都 是诗人酒醉后的心声,所以题名《饮酒》。  《饮酒》(其五)否定世俗的价值观,倡导复归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一体。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5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五柳先生为名写的自传。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 所以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  《五柳先生传》反映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可以说是陶渊明 的自画像。 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读书、饮酒、著文章。  “赞”文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  “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  赞语最后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 度赞扬。  本文多用否定句“不”。文中共有九个“不”字的句子,突出了作者与世格格 不入的志趣和坚持。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6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唐代文学 一、唐诗 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歌堪称唐代文学的代表。  在各种形式的唐诗中,成就最大者当推近体诗。严守格律,于初唐时定型,盛 唐时成熟发展,影响往后历朝诗人的创作。  目前保存的五万两千首唐诗中,有一半是以古体来创作。诗歌的平仄、押韵、 对仗等读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者,皆可以笼统地称为古体诗。 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王昌龄  王昌龄,字少伯,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 王昌龄的诗歌创作中以七言绝句的成就为最高,与李白的七言绝句并称“联 璧”。著有《王昌龄集》五卷。  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共有七首,为采用乐府旧题所写的边塞诗。主要表现 战士们保卫祖国的崇高精神。  这首绝句前三句写战争的残酷,以及环境的恶劣,后句更衬托出将士卫国,视 死如归的精神。 王维  王维,字摩诘。晚年笃志奉佛,有“诗佛”之称。  宋代苏轼誉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王维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 世称“王孟”,现存《王右丞集》。  《山居秋暝》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 全诗描摹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田园山村的风光,以及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 诗中蕴蓄了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之情。  这首诗以自然之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以及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崔颢  崔颢,盛唐诗人,在世时曾自毁其诗,因此传世著作不多,今仅存《崔颢诗》 一卷。  《黄鹤楼》是公认的歌咏黄鹤楼之名篇。  诗人首写浪漫的仙人乘鹤传说,后写眼前实景,抒发个人思乡情怀。诗人表现 了内心的感受,展示出黄鹤楼宏伟与楼外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7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李白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与杜甫合称“李杜”。 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题目意译即“劝酒歌”,传统上多写饮酒 放歌的情怀。  李白的《将进酒》用了旧题,写于天宝十一年。当时,李白与岑勋应邀到嵩山 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位好友同登颖阳山饮宴。诗人感叹自己青春已逝,功业 无成,借酒放歌,尽吐怀才不遇之悲怅,并以“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勉,渴望 能够一展抱负。  《将进酒》充分展示李白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及其慷慨自信的情怀。 杜甫 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或杜工部,为盛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杜甫的诗歌能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政治与社会情况,获“诗史”之雅称。  杜甫也被誉为“诗圣”。  后人将杜甫和李白合称为“李杜”。  他的诗文最显著的是五律和七律。最早的诗集为宋人编的《杜工部集》二十卷。  《登高》是遣怀诗,杜甫通过登高时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自己长年漂泊及老 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抒发诗人羁旅感触之情,笼罩着沉郁伤感之基调。杜 甫不只排遣自己多难的身世遭遇,也揭露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广大人民痛苦生 活的面貌,高度体现儒家悲天悯人的精神。  天宝十载,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鲜于仲通进攻南诏皆遭大败,为补充兵力,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中,送行者哀嚎不已。《兵车行》据此而 做,全诗贯穿诗人激切奔越与沉郁顿挫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 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世称白傅、白文公。为中唐著名的现实主 义诗人。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以讽喻诗最有名,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 解”。  在文学上,白居易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 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  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现存《白氏长庆集》。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8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草》一诗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前六句直接写草,着重于写草坚强 与旺盛的生命力,后两句则写出送别之主旨。 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歌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叙事中带有强烈的 抒情性。 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有“乐曲”的意 思。“行”一般七言,间杂三、五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 自由,富于变化。 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所作。诗人发出“同是天 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既同情琵琶女的遭遇,又悲叹自己的不 幸。 李商隐 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 杜”。著作有《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等。  七言绝句《夜雨寄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时,写给他在 长安的妻子的诗。  开头阐发诗人孤寂的情怀,以及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则设想来日重逢谈 心的欢悦,并述说今夜的孤寂与思念。 二、散文 韩愈  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哲学家、散文家。祖籍昌黎,世称昌黎先生,晚年 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也称“韩文公”。  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 《师说》是韩愈名篇之一,选自《昌黎先生集》,当时韩愈 35 岁,在长安任 国子监四门博士。 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畴,一般为阐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学习”的道理。  文章虽说是“赠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批评当时社会不重视从师学习的风 气,指责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学于师”,甚至讥笑别人“不耻相师” 的恶劣行为,起着针砭时弊,宣扬从师的作用。文中用“传道受业解惑”六个 字来概括老师的职能。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19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三、古代文言小说 白行简《李娃传》  白行简,字知退。唐代文学家,是诗人白居易的弟弟。他在《李娃传》中自称 “监察御史”,不是事实。他辞赋精炼,文辞简易,尤以传奇著称,今存《李 娃传》《三梦记》两篇。 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李娃传》是唐人传奇中最为后人称道的一篇。  《李娃传》虚构了男女主人公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否定了名门世族冷酷无情 的现实与门第观念,也蕴含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赞美。  故事的重点是生从开始时的踌躇满志到结尾时的一切如愿以偿,中间经历了三 次大磨难;而李娃的的行事也颇出人意料,先是对生殷勤款待,接着设计遗弃 生,继而救生,助生回复原样、考取功名,构成《李娃传》整体变化多端,又 极富层次的情节发展。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0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宋代文学 一、宋诗  宋朝诗中以江西诗派声势最大,宋诗风格,题材通俗化,诗中蕴含议论或哲理, 以及风格趋于平坦。  钱钟书指出:唐诗多以风情神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苏轼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追谥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 人和美食家。 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 苏轼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善画墨竹。 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传世。  苏轼具有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他也创作了不少关于民间疾苦的诗歌,规讽嘲 刺统治者。 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唱和诗,乃是苏轼依原韵和苏辙之著。  诗的前四句通过鸿雁叙述苏轼对人生奔波劳碌的看法,勉励苏辙要争取时机, 诗歌显露了诗人早年积极与豁达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宋诗富含哲理的特色。 陆游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 陆游是宋代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诗风自然平淡,内容以表现民族意识为 主,现今收录于其诗集《剑南诗稿》中。  《示儿》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诗作的特点乃是直抒胸臆,不着重于辞藻的优美。 文天祥 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 国诗人。  文天祥后期的诗歌多表现爱国精神,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  他把生平所遇险难和战斗事迹写为诗歌,编成诗集《指南录》。  存有《文山先生全集》20 卷。  《正气歌》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是作者被囚于大都狱中时所写。诗人热烈 歌颂了支持他顽强斗争的正气。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1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将抽象的“正气”具体化,说它“下则为河岳,上则为 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而这“天地正气”在国家民族危急存 亡的关键时刻,就表现为志士仁人的凛然气节。 二、宋词  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成了宋朝的文学代表。  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其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受到乐律牵制。  按创作风格划分,词可以分为婉约词与豪放词两大类。  婉约派词作主要侧重描述儿女风情,其结构缜密绵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 润流转,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五代词人李煜的《相见欢》、宋代柳永的《雨霖 铃》及李清照的《声声慢》,皆为婉约词派代表词作。  豪放派则大体创作视野较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法写词,不拘守音律。 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即是滥觞。 李煜 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十国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世人称李后 主。  宋太祖灭南唐,李煜被俘到汴京,封为“违命侯”。  李煜擅长填词。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宫廷中的淫靡生活;被俘后,词风大变,多 抒写对昔日生活的眷念与眼前囚徒生活的哀叹。  后人将李煜与李璟的词合编为《南唐二主词》。  《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上西楼》。  李煜《相见欢》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后的离愁别恨。上阕运用借景抒情与情景 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描摹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映现出词人 内心的孤寂凄恻;下阕以“滋味”来喻愁,更是绝妙之笔。 柳永 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 “白衣卿相”自许。  北宋婉约词派代表词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  善于运用铺叙手法、通俗语言。写羁旅行役。词作流传广泛,有“凡有井水饮 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  世传《乐章集》。 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宋人借旧曲倚新声,始见于柳永《乐章集》。相 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 采作此曲。后柳永改为词调,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时之作。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2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雨霖铃》柳永的代表作。词以凄清冷落的秋景为背景衬托出离情。首句“寒 蝉凄切”奠定了词的基调。上片先以寒蝉、长亭、帐饮等景物来渲染离别前的 气氛;后以兰舟、烟波、暮霭等景物来抒发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情。下片侧 重想象离别后思念的伤感情景。 李清照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 李清照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南渡前,其词内容狭窄,多些儿女相思别离,题 材局限于个人生活。南渡后,词风大变,作品多反映国破家亡之痛和故土故人 的思念之情。  其词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  著有《词论》一书,另有《漱玉词》传世。  《声声慢》,词牌名。历来作家多用平声韵,而李清照改用仄声韵,能更好地 表达忧郁的情怀。 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名作,写的是她在一个凄清冷清的秋天黄昏里的愁 感。反映着她国破家亡,沦落天涯,形影相吊的孤寂落寞和萧索悲凉的愁境。 全词首句即连下 7 组 14 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反映词人所处的环境与心理状态。 苏轼 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苏轼所游所写的赤壁是黄州 赤壁,一名赤鼻矶。由于苏轼所写的赤壁词和赋都很有名,后人便称黄州赤壁 为“文赤壁”,称赤壁之战的蒲圻赤壁为“武赤壁”。  这阕词是元丰五年七月,苏轼 47 岁,功名未成,反被谪居黄州时之作。上阕 歌咏赤壁,下阕则缅怀周瑜,最后以自身的感慨作结。  本词具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特色。  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三国英雄、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酹江月的豪华,共同 和谐地营造出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体现了之前从未出现过的豪放风格,故 《念奴娇》被视为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 三、散文 范仲淹  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 《范文正公集》。 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写景、抒情的成分居多。  《岳阳楼记》作者记楼、记事,更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胸怀。他也提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事态度。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3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欧阳修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也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 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等,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 欧阳修借《醉翁亭记》表现了他“乐民之乐”的胸怀。 全篇的中心线索就是一个乐字。 写作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了”和“而”字。 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短序。  序这种文体,相当于现今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 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 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合传。 欧阳修写此序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应当借鉴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 防危杜渐,同时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以议论为主,意在警戒,通过对比,表达出国家“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 王安石 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 王文公。  他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后世称他“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主张为文应 “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 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 司马谏议——司马光在王安石推行新法的第二年写了一封三千余字的长信《与 王介甫书》,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课文《答 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复信,内容对司马光的种种指责(侵官、生事、征利、 拒谏、致怨)断然驳斥,并反击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的“习于苟且”“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最后表示变法是义之所在,“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就算举世责难也不会放弃的坚定立场。 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4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司马光 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 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宋神宗降职。 哲宗即位后,取消王安石的新法,任用司马光为宰相。 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苏轼 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  《前赤壁赋》的句式多用对偶句。  本文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出一场主客对话,既从 客的口中说出了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也从苏轼的答话中反映了他 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和他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作 者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襟怀。  苏轼的不少作品以借景立论,阐明哲理为主,《前赤壁赋》就是一篇代表作。 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散文赋的佳作,其兼具赋的情韵和散文的笔调,打破了 赋的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形式体现了韵文优美、绵长的 特色。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5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元代文学 元曲  中国古代戏曲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艺术形式,是一 门综合性的艺术。 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 中国古代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而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 唐,形成于宋,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  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又称套数、 散套),是用作清唱的歌词;“杂剧”是专指舞台上演出用的剧本,有完整的 艺术形态,主要由曲词(曲文)、宾白和科介(表演)三部分组成。  散曲盛于元明,可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 套曲由两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组成,一韵到底,一般都有尾声,可任意 增加句数。  小令《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双调·沉醉东风·渔夫》,散曲《般涉 调·哨遍·高祖还乡》以及杂剧《窦娥冤》,都是元曲的代表之作。  元曲、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张养浩 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卒封滨国公,谥文忠。元代散曲作家,诗、文兼擅, 而以散曲著称。  著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简称 《云庄乐府》)。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名,“潼 关怀古”是题目,“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  张养浩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以《潼关怀古》的 韵味最为沉郁,感人至深,兼有山水诗的意境和历史家的眼光。  《中吕 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 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文的主旨。 白朴  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 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所作杂剧 16 种,今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 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三种,而以《梧桐雨》为代表作。另有词集《天籁 集》,集后附有散曲小令 37 首,套数 4 套,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录。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6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 白朴《双调 沉醉东风 渔夫》,选自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双调”是元曲 宫调之一,其中前两句须构成两对。“沉醉东风”是曲牌名,“渔夫”是这首 小令的题目。  “傲杀万户侯”的志趣,是作者寄情山水不愿做官,甘心淡泊宁静的思想反映。 睢景臣  睢景臣,名舜臣,字景贤,一作嘉贤。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  著有《睢景臣词》,所作散曲仅保留套数三篇,代表作《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 乡》。  “般涉调”是宫调(乐调)名;“哨遍”是曲牌(曲谱)名,为本宫调第一支 曲的曲牌,与同宫调的“耍孩儿”“煞”“尾”等八支曲组成套曲。“高祖还 乡”是这一套曲的题目,也是这一套曲的中心命题。  作者通过一个没有见过世面,而又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口吻,生动勾勒了他还 乡时稀奇古怪的盛大排场,以及装腔作势的丑陋嘴脸,撕下了封建统治者神圣 崇高的面具,否定了他的无上权威,同时也无情地嘲讽那些趋炎附势,忙着接 驾的乡绅和村民装模作样的丑态。 关汉卿 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代表作家。有“梨园领袖”“杂剧班头”之誉。  一生创作丰盛,为元代剧作家之冠,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 《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 关汉卿借杂剧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表现古 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精神。  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 在世界戏剧史上也享有盛誉,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誉。1958 年,入选为 “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后人辑有《关汉卿戏曲集》《关汉卿戏剧集》行世。 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又名《六月雪》,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优 秀作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誉它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 愧色”。 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楔子”相当于故事的序幕; “折”是杂剧划分演唱场次的单位。一般一本四折,每折唱同一宫调的一个套 曲,也是故事的一个段落,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四折分别是故事的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  课文选的是第三折,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窦娥性格发展的高潮。本折的 宫调是“正宫”。 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歌 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7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明代文学 一、古代白话小说  古代白话小说包括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代四大奇书和清人小说。 施耐庵  施耐庵,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编著了 长篇小说《水浒》,文笔精工,状物肖妙。  《水浒》又名《水浒传》,是一部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书名源自文中起义英 雄聚义之地“梁山泊”。“浒”是水边的意思。当时,民间长期流传着演述北 宋末年农民领袖宋江事迹的话本,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加工 创作而成《水浒》。  全书主要讲述以宋江为首的 108 位英雄好汉和女中豪杰,因不堪官府压迫而群 起反抗,最后尽会于梁山泊的事迹。小说歌颂英雄豪杰的反抗与斗争精神,揭 露北宋朝政的黑暗腐败,故事性强,情节紧张。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写林冲被解至 沧州后,高太尉仍派遣陆虞候前来加以逼害,最后林冲终于杀了陆虞候等人, 投奔梁山的事件,展现“官逼民反”的典型主题意义。 罗贯中 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 章回小说的鼻祖。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代表作是《三国演义》。 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是以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为依据,再吸收民间流传的故事、戏曲、 平话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写成此书。这部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魏、 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也塑造了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  《群英会蒋干中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讲的是赤壁之战前的序 曲。此文描述周瑜利用蒋干前来劝降的机会,巧施反间计,使得曹操错杀蔡、 张二将,让东吴除去大患,从而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下基础。此文也借此赞美 周瑜卓越的军事才干,进一步说明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8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二、散文 归有光  归有光,字熙甫,著名散文家,称为“震川先生”。  他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 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  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著有《震川文集》等。  “先妣”,是孩子对已过世母亲的称呼。  “事略”,即死者生平事迹的概略,为传记文的一种,一般多为死者的家人或 学生所撰述,以备他人给死者作传或墓志铭时,有所根据。  《先妣事略》选自《震川文集》。文中抒写作者对死去的母亲的怀念与哀思, 言情真挚,极为后世所称道。  本文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29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清代文学 一、古代白话小说 曹雪芹 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诗人。曹雪芹出 生繁华,卒于零落,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红楼梦》吸引 了不少人潜心研究,从而形成一门学问——红学。 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据说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 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兴衰历史的叙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趋 势。 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 按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目睹、耳闻、心感,介绍了贾府的环境气派 与大批人物,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也显示了这个贵族家庭许多 “与别家不同”之处。作者对文中众多人物的刻画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肖 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式,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古代文言小说 蒲松龄 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 史氏,是清朝杰出文学家。他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旧志称其“性厚朴, 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代表作是著名的文言短篇 小说《聊斋志异》。  口技,是一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表演技艺。表演者主要运用口腔发音技巧和一些 辅助用具,来模仿各种声音。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俗称“隔壁 戏”,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进行声音的演绎。  《口技》选自《聊斋志异》。文章记叙一名奇女子以口技技艺“售其医”的奇事, 揭示江湖骗子的行骗伎俩,对女子借口技行医、卖药骗人的做法和平庸的医术稍 有嘲讽,但也真心赞扬她精湛而绝妙的口技技艺。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0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三、散文 方苞  方苞,字灵皋、凤九,晚号望溪。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 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著有《望溪先生文集》。  本文选自《望溪先生文集》。 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遗直。左光斗被明福王追谥为“忠毅”。  逸事,指散失而不见于正史的事迹。  《左忠毅公逸事》是一篇记人的散文。  本文对左光斗着重写了两件事:一是写他对史可法的赏识、提拔和期望;二是 写他对权势迫人的阉党头目魏忠贤的坚决斗争。  左光斗身陷囹圄而坚毅不屈,表现了他锄奸救国的高尚节操。  文章还写了在左光斗的影响下,史可法为国效忠的精神和对老师的尊敬。  在写作上,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重点突出。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1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现当代文学 梁实秋 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  梁实秋创作最初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 书店,一度主编《新月》月刊。 40 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并以散 文小品称著,风格朴实隽永,风趣幽默。  梁实秋的代表作有《雅舍小品》(4 辑)、《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 梦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编撰 《远东英汉大辞典》,晚年用 7 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选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 而成的,  通过一次精彩的演讲情景来表现梁任公(即梁启超)的精神与学养,并从字里 行间表达对梁任公的敬仰之情。 梁启超 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政治活动家(维新派领袖)、教育家、思想家学家和史学家。  梁启超是清光绪举人,跟随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时人并称“康梁”。 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堪称一代宗师。曾撰写《中国 史叙论》和《新史学》,发动“史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 创作的新局面。  梁启超也是近代文学的倡导者,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第一位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 命”。  梁启超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  欧洲归来后,梁启超投身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了《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 梁启超一生著述宏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 术、文学音韵学等领域,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敬业与乐业》是 1922 年,梁启超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之邀,对该校学生的 一次演讲。  课文为演讲稿的节选篇,相当于一篇议论文。文中提出“敬业与乐业”的生活 原则,以劝勉一般已有职业或预备就业的青少年。  本文围绕“敬业”与“乐业”及相互间的关系展开论述,提出了“我确信‘敬 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论点。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2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余光中 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 诗人常说自己“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 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  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 法,因此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缪思》等。  《乡愁》这首诗感情真挚,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 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 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  诗人为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 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  这首诗构思巧妙,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露出诗人那浓浓 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无限感慨。 郑愁予  郑愁予,台湾当代诗人,原名郑文韬。  代表作品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莳花刹那》等。  他有“浪子诗人”之称,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 “美丽的错误”是《错误》诗中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也是学习领悟诗中主人公 的感情的重要诗眼。  作者大量使用象征和比喻的修饰技巧,而且运用倒装句法,使诗中意向更为鲜 明深刻。 朱自清  朱自清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等是他的名篇。  《荷塘月色》选自散文集《背影》。 本篇表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以荷自喻、洁身自好的心态。 徐志摩 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 他和闻一多、梁实秋等组织“新月社”,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 《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是他的代表作品。  《再别康桥》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 《再别康桥》是 20 世纪中国最出色的抒情诗。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3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戴望舒  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有“雨巷诗人”之称誉。  在诗歌《雨巷》中,作者以各种意象(油纸伞、雨巷、姑娘、丁香等)表达了 自己既迷惘感伤又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忧伤又朦胧的美感。  本诗运用了复踏、叠句、重唱的手法,造成强烈的音乐感,被叶圣陶誉为“替 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一首诗。 舒婷 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  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 一股“朦胧诗”大潮。  他们的诗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 述的余地,使诗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气氛。  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审慎思索与批判。 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 《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 《致橡树》是作者的爱情诗的代表作。  在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木棉树,把对方比作橡树,热情而坦诚地宣告自己的爱 情观——那是双方性格独立,观念平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姿态深情相 对,富有新时代新女性形象的爱情宣言。  诗中否定了传统式单方仰视“攀附”“痴恋”,甚至牺牲自我,一味“奉献” 的两性观念。  本诗的写作特色,一是使用了托物寓意的比拟手法,借物以抒情言志,塑造了 木棉与橡树两种人物鲜明形象;第二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强,采用大量整齐匀 称的对偶句式,使得诗歌既有新诗的自由奔放,又能整齐、对称,具强烈的节 奏感。 洪永宏  洪永宏,中国著名作家。  著有长篇小说《海囚》,长篇传记文学《陈嘉庚外传》等。 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 动家。  《倾家兴学—陈嘉庚》改编自《陈嘉庚外传·出洋记》。文章集中表现了他一 生无私为教育奉献的牺牲精神。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4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鲁迅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 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热风》。  《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彷徨》内。  小说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旧社会中劳动妇女在封建思想和封建 礼教摧残下的悲惨命运。作者以“祝福”作为故事的环境背景,把祥林嫂的人 生悲剧串联起来。小说运用倒叙手法,一开始就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  “祝福”是中国旧社会过年时的一种民间习俗,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 天内举行,用牲醴和香火供奉祖先和天神,祈求来年的幸福。  《祝福》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叙事、写景充满感情,沉郁的色调传达出悲哀 的情调;此外,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 《药》最初发表于 1919 年《新青年》杂志,后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内。 故事以 1907 年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 现实。 吴刚  吴刚,原名吴保刚。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自报告文学《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被辑录在《2001 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一书中。  “泊”即是湖泊。罗布泊的蒙古语为“罗布诺尔”,即“汇入多水之湖”之意。 它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古称“盐泽”。  文章揭示人类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悲剧的主因,并警示世人要树立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 写作手法:对比、列数字、拟人、排比、直抒胸臆。 林清玄  林清玄,台湾作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曾获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 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等台湾文学大奖。 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等。  《生命的化妆》是一篇哲理散文,选自《星月菩提》。本文通过和化妆师的对 谈,把本来专业性较强的化妆和人们对文章的品评进行类比,运用比喻的写法, 提出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5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邢舟  邢舟,《亚洲周刊》编辑。  《蔡国强引爆奥运进步脚印》刊登于 2008 年 9 月 7 日出版的《亚洲周刊》, 专访北京奥运会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蔡国强。  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记录方式。  人物访谈属于实用类文体,最突出的特征是实写。  蔡国强的艺术创作对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西方媒体称之为“蔡国 强旋风”。  本次的采访充分显示蔡国强独有的创作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时代精神。  他所设计的 29 个奥运脚步烟火,穿过北京城的中轴线,穿越历史的荣耀与耻 辱,把世界带到中国,也让中国走向世界;并对中国举国上下在这次的奥运会 中所表现的成熟和努力,深感自豪。 林觉民 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 少时厌恶科举,遵父命应考童生,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第一 个交卷了事。1907 年留学日本,不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 年初 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从容就义,年仅 24 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 著有论文《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 《六国宪法论》等。  《与妻诀别书》是林觉民 1911 年 4 月 24 日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时在一帕 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的遗书。  本文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 散文。  作者思绪澎湃,委婉曲折地叙说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 深沉的大爱。写得情真意切,字字泣血,撼人魂魄。那种“以天下人为念”, 舍生取义的气度风范,令人动容。 杨子  杨子,本名杨选堂,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 著有散文《感情的花季》,小说《浸酒的花朵》,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 等作品。  杨子的《十八岁和其它》取自《台湾散文精粹》,是一篇父亲写给儿子的“书 信体”散文,选入课文稍作删节。  杨子在孩子十八岁生日之际写下这封信,全文洋溢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意和殷切的希望,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理解与尊重”之下心声的自然流露。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6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黄永武  黄永武是一位学者型散文家,学术与创作并重,所著《中国诗学》四册,荣获 台湾第五届“国家文艺奖”;后以散文驰名,所著《爱庐小品》再获第十八届 “国家文艺奖”。  这两篇论说文《游山如读书》《磨》节选自《爱庐小品》。  作者位于阳明山的书屋,背山面海,幽深静寂,他师法陶渊明“吾亦爱吾庐” 的情怀,命名为“爱庐”。  《游山如读书》题目来至南宋陆游的诗句:“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议 论“游山如读书”的道理。文章表面上固然是在畅谈游山的种种清趣,实际上 在字里行间处处暗示治学的门径,提示作者个人读书的经验。  《磨》透过生活实例,说明琢磨物品使之成器的中心论点,深刻而鲜明地提出 “先有过人的自我磨练的苦功,才可能超越别人”的道理。 朱光潜  朱光潜,笔名孟实、孟石。中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有“美学老人”之 称誉。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 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等。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节选自《谈美》第二篇。  通过几种人们生活共有的经验来印证“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 的距离”,并进一步阐明持“实用态度”看人生和持“美感态度”看人生的不 同。  《谈美》是谈论美学书简结集而成的美学名著。 曹禺  曹禺,原名万家宝。“曹禺”是他在 1926 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  代表作除了《雷雨》,还有《原野》《日出》《北京人》,以及后期的《胆剑 篇》(和于是之、梅阡合著)、《王昭君》等。 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他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 度。  四幕话剧《雷雨》写于 1933 年,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 代表作,更是中国戏剧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一部现实主义悲剧作品。  文本以 1925 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 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腐朽罪恶的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的 黑暗现实。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7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季羡林 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翻 译家、佛学家、作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东方学大师。被称为“学界泰斗”。 2006 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 主要作品有《天竺心影》《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等,译有《罗摩衍那》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著作汇编成《季羡林全集》。  《漫谈散文》选自《三真之境:季羡林散文精选》。这是一篇专门论述散文文 体特征的议论文,作者认为优秀散文应该具备“真情”“语言优美”“结构严 谨”和“风格多样,不平板”等要素。 吴中杰  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于鲁迅研究用力尤勤, 兼写杂文随笔。  作品有学术著作《论鲁迅的杂文创作》《鲁迅文艺思想论稿》《鲁迅传略》 《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散文集《人生大戏场》《海上学人漫记》等。  吴中杰在《点评》中,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表现手法和作 品主题这五个方面对鲁迅的这篇小说进行点评。 钱钟书 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杰 出学者、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在当代学术界被誉为文化家。 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谈艺录》《管锥编》(五卷)等。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 《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管锥编》曾获第一届中国国家 图书奖。  《读是钱钟书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  文中作者以九则故事为主体,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每个新的寓意都讥刺了某 些丑陋人物,这包括:文人、武夫、政客、小市民、医生等,描绘了现代社会 獐头鼠目的众生相。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8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龙应台  台湾著名作家、社会评论家。1999 年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12 年担任 台湾第一任文化部部长。  她的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中国、台湾三个文化圈中,成为一个 罕见的档案。  作品《野火集》对 80 年代的台湾民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余光中称为“龙 卷风”。另著有《龙应台评小说》《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来》《请用文明 来说服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目送》等作 品。  《什么是文化》节选自 2005 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化是什么》一文。 是一篇杂文。作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教育等条 件中形成,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观。 吕叔湘  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 是中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堪称“中国语言学界泰斗”。  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学术著作。作品收编于《吕叔湘 文集》《吕叔湘全集》。  《语言的演变》选自吕叔湘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语言长谈》一 书,全书共收文章八篇,本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篇名为《古今言殊》。原文 分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言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 四个部分。  《语言的变化》是一篇介绍汉语演变规律的说明文。作者抓住汉语的三个要素: 即语音、语汇、语法,说明了汉语从古到今的演变。 谈家桢  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 建立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第一个生命科学 院,有“中国遗传学泰斗”之称。  2008 年获选“赛默飞世尔特约之年度生命科学十大科技风云人物”。  《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1997 年第 4 期。这是一篇科普文学作品, 阐明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与其作为“无性繁殖”的奥秘。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39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外国作家 星新一【日本】  星新一,本名星亲一,日本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著 作有《星新一作品全集》。  《喂——出来》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  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 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 科幻小说的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 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科幻小说的三要素。  《喂——出来》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法人深省,文章以不顾环境污染为 题材,告诉我们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他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如下: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 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列宁称颂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 《穷苦人》这篇小说反映穷人生活的悲惨,也表现了穷人向往幸福,追求美好 境界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环境的恶劣及桑娜等待丈夫打 鱼归来。第二部分详写桑娜探访西玛,第三部分写最终决定收养两个孤儿。 居伊·德·莫泊桑【法国】  居伊德莫泊桑,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特出。他被 尊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 《项链》原题《首饰》。反映了当时法国日趋败坏的社会风尚,“上流社会” 骄奢浮华的生活是小资产阶级中不少人的憧憬。 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故事,写出了当时社会 的上中下三等人贫富分化的生活状况,从中勾勒玛蒂尔德这样一个向往豪华舒 适生活,并为此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 小说嘲讽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及其对人们的毒害。同时,它也侧面 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丑恶本质,并透露当时上流社会的物欲和享乐的价值观。  小说也展示了主人公讲信誉、不轻易被厄运压倒的性格。  文中采用了许多空白的艺术手法。  文章的结局是“实在”的,但同时又是“空白”的,“实在”是指玛蒂尔德明 了项链是假的;“空白”则指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到底会怎样想。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40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威廉·华兹华斯【英国】  威廉·华兹华斯,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是“湖畔派”诗人的 主要代表者。被宫廷授予“桂冠诗人”的美称。  诗人和柯勒律治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崛 起。  其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被称为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的风景画家”。  重要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组诗《鲁西》及《抒情歌谣集》等。著 名诗作有《我们是七个》、《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等。 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一名《水仙》,是作者写的最美的自然诗。 诗歌以水仙花代表了大自然的欢快和美好,暗示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 寻找安慰、寻找人性归宿的真挚情怀。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  罗伯特·弗罗斯特,20 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 诗人。  其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 著作有《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诗集。 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阐明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 诗歌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手法引起读者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 出“人生岔路”这具有哲理意义的象征,进而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主 题。 马丁·路德·金【美国】  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有金牧师之称。  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主张非暴力主义,于 1964 年获诺贝尔和平 奖。美国政府将每年 1 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1987 年起他的诞辰亦成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 马丁·路德·金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获选为近百年来八大 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 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作品。  《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于 1963 年 8 月 28 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 堂发表的热情洋溢的演讲。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之“毕生致力于和平和 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 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41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艾比 罗森塔尔【美国】  艾比·罗森塔尔,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记者。1960 年他凭《奥斯维辛没有 什么新闻》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名《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原载于 1958 年 8 月 31 日《纽约时报》。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译文选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被誉为“美国新 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 作者把二战时期,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地狱般的生活再现给世人,激励人们对事 件的反思、对死难者的悼念,并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这是一篇鞭鞑暴力与邪 恶,呼喊和平与幸福的文章。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  亚伯拉罕·林肯是政治家、思想家。  他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  当选美国第 16 任总统后,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 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  1863 年 11 月 19 日,联邦政府隆重地举行了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 纪念在葛底斯堡战役中为国捐躯的烈士。林肯为此发表了这篇《在葛底斯堡国 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这篇演说词以精练的语言著称于世,历来被称 为“演说史上的珍品”。 威廉 莎士比亚【英国】  威廉·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  他的创作大部分是戏剧,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 罗》《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 之梦》等。 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是“英国戏剧之父”,被誉为“人类 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同时代的英国抒情诗 人与剧本家木·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 有的世纪”。  《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因无法化解的世仇(维洛那 城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世代为仇)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 会美好的爱情理想和伦理道德之间尖锐的矛盾。在西方,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 爱情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成了浪漫爱情的代名词,一直被后人奉为赞美 青春与爱情的经典颂歌。 2017 年修订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华文科编印 42 高三华文文学与文化常识讲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相对 论的创立者,他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1921 年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1999 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被誉为“现代物理 学之父”及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 著有《相对论的意义》《广义相对论基础》等书,有《爱因斯坦全集》传世。  课文《我的世界观》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这一篇演说词,最初发表 在 1930 年出版的《论坛和世纪》“论坛”丛书的《当代哲学》上。当时用的 标题是《我的信仰》。 布莱斯·帕斯卡尔【法国】  布莱斯·帕斯卡尔是法国 17 世纪最具天才的数理科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 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计算器,并且是概率论的创立者之一。  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被?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