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PDF
Document Details
2011
叶德培, 施昌彦, 金华彰, 戴润生, 宣湘, 陈红, 韩建平, 罗新元
Tags
Summary
This document, JJF1001-2011, details common metrology terms and definitions. It's a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for metrology, published in 2011, covering various aspects of measurement concepts and units, providing definitions for metrology related elements. It is aimed at professional audiences, as an essential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measurement-related terminology and standards in China.
Full Transcrip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F1001—2011 J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ene ralTe rmsi n Me tro logyandThe irD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F1001—2011 J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ene ralTe rmsi n Me tro logyandThe irDe fin iti ons - 2011 - 1130 发布 - 2012 - 0301 实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JF1001—2011 J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췍췍췍췍 JF1001—2011 J 췍췍췍췍췍췍 Gene ralTe rmsi n Me tro logy JF1001—1998 代替 J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andThe irDe fin iti ons 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 草 单 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F1001—2011 J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叶德培 施昌彦 金华彰 戴润生 宣 湘 陈 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 参加起草人: 韩建平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合作司) 罗新元 (中国计量协会) JF1001—2011 J 目 录 引言 ……………………………………………………………………………………… (Ⅸ ) 1 范围 …………………………………………………………………………………… (1 ) 2 引用文件 ……………………………………………………………………………… (1 ) 3 量和单位 ……………………………………………………………………………… (1 ).1 量 …………………………………………………………………………………… (1 ) 3.2 量制 ………………………………………………………………………………… (2 ) 3.3 国际量制 …………………………………………………………………………… (2 ) 3.4 基本量 ……………………………………………………………………………… (2 ) 3.5 导出量 ……………………………………………………………………………… (2 ) 3.6 量纲 ………………………………………………………………………………… (2 ) 3.7 量纲为一的量 ……………………………………………………………………… (3 ) 3 3.8 测量单位 计量单位 …………………………………………………………………………… (3 ) 3.9 测量单位符号 计量单位符号 ……………………………………………………………………… (4 ).10 单位制 …………………………………………………………………………… (4 ) 3.11 一贯导出单位 …………………………………………………………………… (4 ) 3.12 一贯单位制 ……………………………………………………………………… (4 ) 3.13 国际单位制 ( 3 SI) ……………………………………………………………… (4 ).14 法定计量单位 …………………………………………………………………… (5 ) 3.15 基本单位 ………………………………………………………………………… (5 ) 3.16 导出单位 ………………………………………………………………………… (6 ) 3 3.17 制外测量单位 制外计量单位 …………………………………………………………………… (6 ).18 倍数单位 ………………………………………………………………………… (6 ) 3.19 分数单位 ………………………………………………………………………… (7 ) 3.20 量值 ……………………………………………………………………………… (7 ) 3.21 量的真值 ………………………………………………………………………… (7 ) 3.22 约定量值 ………………………………………………………………………… (8 ) 3.23 量的数值 ………………………………………………………………………… (8 ) 3.24 量方程 …………………………………………………………………………… (8 ) 3.25 单位方程 ………………………………………………………………………… (8 ) 3.26 单位间的换算因子 ……………………………………………………………… (8 ) 3.27 数值方程 ………………………………………………………………………… (9 ) 3.28 序量 ……………………………………………………………………………… (9 ) 3 Ⅰ JF1001—2011 J.29 量-值标尺 ………………………………………………………………………… (9 ) 3.30 序量-值标尺 ……………………………………………………………………… (9 ) 3.31 约定参考标尺 …………………………………………………………………… (9 ) 3.32 标称特性 ………………………………………………………………………… ( 3 10) 4 测量 …………………………………………………………………………………… ( 10).1 测量 ………………………………………………………………………………… ( 4 10).2 计量 ………………………………………………………………………………… ( 4 10).3 计量学 ……………………………………………………………………………… ( 4 10).4 测量原理 …………………………………………………………………………… ( 4 10).5 测量方法 …………………………………………………………………………… ( 4 10).6 测量程序 …………………………………………………………………………… ( 4 10).7 被测量 ……………………………………………………………………………… ( 4 11).8 影响量 ……………………………………………………………………………… ( 4 11).9 比对 ………………………………………………………………………………… ( 4 12).10 校准 ……………………………………………………………………………… ( 4 12).11 校准图 …………………………………………………………………………… ( 4 12).12 校准曲线 ………………………………………………………………………… ( 4 12).13 校准等级序列 …………………………………………………………………… ( 4 12).14 计量溯源性 ……………………………………………………………………… ( 4 12).15 计量溯源链 ……………………………………………………………………… ( 4 13).16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 ( 4 13) 5 测量结果 ……………………………………………………………………………… ( 13).1 测量结果 …………………………………………………………………………… ( 5 13).2 测得的量值 ………………………………………………………………………… ( 5 14).3 测量误差 …………………………………………………………………………… ( 5 14).4 系统测量误差 ……………………………………………………………………… ( 5 14).5 测量偏移 …………………………………………………………………………… ( 5 14).6 随机测量误差 ……………………………………………………………………… ( 5 14).7 修正 ………………………………………………………………………………… ( 5 15).8 测量准确度 ………………………………………………………………………… ( 5 15).9 测量正确度 ………………………………………………………………………… ( 5 15).10 测量精密度 ……………………………………………………………………… ( 5 15).11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件 ……………………………………………………… ( 5 15).12 期间测量精密度 ………………………………………………………………… ( 5 16).13 测量重复性 ……………………………………………………………………… ( 5 16).14 重复性测量条件 ………………………………………………………………… ( 5 16).15 复现性测量条件 ………………………………………………………………… ( 5 16).16 测量复现性 ……………………………………………………………………… ( 5 16) Ⅱ JF1001—2011 J.17 实验标准偏差 …………………………………………………………………… ( 5 16).18 测量不确定度 …………………………………………………………………… ( 5 16).19 标准不确定度 …………………………………………………………………… ( 5 17).20 测量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 ( 5 17).21 测量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 ……………………………………………………… ( 5 17).2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 5 17).23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 5 17).24 定义的不确定度 ………………………………………………………………… ( 5 18).25 不确定度报告 …………………………………………………………………… ( 5 18).26 目标不确定度 …………………………………………………………………… ( 5 18).27 扩展不确定度 …………………………………………………………………… ( 5 18).28 包含区间 ………………………………………………………………………… ( 5 18).29 包含概率 ………………………………………………………………………… ( 5 18).30 包含因子 ………………………………………………………………………… ( 5 18).31 测量模型 ………………………………………………………………………… ( 5 18).32 测量函数 ………………………………………………………………………… ( 5 19).33 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 …………………………………………………………… ( 5 19).34 测量模型中的输出量 …………………………………………………………… ( 5 19).35 测量结果的计量可比性 ………………………………………………………… ( 5 19).36 测量结果的计量兼容性 ………………………………………………………… ( 5 19) 6 测量仪器 ……………………………………………………………………………… ( 20) 6.1 测量仪器 计量器具 …………………………………………………………………………… ( 20).2 测量系统 …………………………………………………………………………… ( 6 20).3 指示式测量仪器 …………………………………………………………………… ( 6 20).4 显示式测量仪器 …………………………………………………………………… ( 6 20).5 实物量具 …………………………………………………………………………… ( 6 20).6 测量设备 …………………………………………………………………………… ( 6 20).7 测量传感器 ………………………………………………………………………… ( 6 21).8 敏感器 ……………………………………………………………………………… ( 6 21).9 检测器 ……………………………………………………………………………… ( 6 21).10 测量链 …………………………………………………………………………… ( 6 21).11 显示器 …………………………………………………………………………… ( 6 21).12 记录器 …………………………………………………………………………… ( 6 21).13 指示器 …………………………………………………………………………… ( 6 21).14 测量仪器的标尺 ………………………………………………………………… ( 6 21).15 标尺长度 ………………………………………………………………………… ( 6 21).16 标尺分度 ………………………………………………………………………… ( 6 22) Ⅲ JF1001—2011 J.17 标尺间距 ………………………………………………………………………… ( 6 22).18 标尺间隔 ………………………………………………………………………… ( 6 22).19 测量系统的调整 ………………………………………………………………… ( 6 22).20 测量系统的零位调整 …………………………………………………………… ( 6 22) 7 测量仪器的特性 ……………………………………………………………………… ( 22).1 示值 ………………………………………………………………………………… ( 7 22).2 空白示值 …………………………………………………………………………… ( 7 22).3 示值区间 …………………………………………………………………………… ( 7 22).4 标称量值 …………………………………………………………………………… ( 7 23).5 标称示值区间 ……………………………………………………………………… ( 7 23).6 标称示值区间的量程 ……………………………………………………………… ( 7 23).7 测量区间 …………………………………………………………………………… ( 7 23).8 稳态工作条件 ……………………………………………………………………… ( 7 23).9 额定工作条件 ……………………………………………………………………… ( 7 23).10 极限工作条件 …………………………………………………………………… ( 7 23).11 参考工作条件 …………………………………………………………………… ( 7 24).12 测量系统的灵敏度 ……………………………………………………………… ( 7 24).13 测量系统的选择性 ……………………………………………………………… ( 7 24).14 分辨力 …………………………………………………………………………… ( 7 24).15 显示装置的分辨力 ……………………………………………………………… ( 7 24).16 鉴别阈 …………………………………………………………………………… ( 7 25).17 死区 ……………………………………………………………………………… ( 7 25).18 检出限 …………………………………………………………………………… ( 7 25).19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 ( 7 25).20 仪器偏移 ………………………………………………………………………… ( 7 25).21 仪器漂移 ………………………………………………………………………… ( 7 25).22 影响量引起的变差 ……………………………………………………………… ( 7 25).23 阶跃响应时间 …………………………………………………………………… ( 7 25).24 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 ( 7 25).25 零的测量不确定度 ……………………………………………………………… ( 7 26).26 准确度等级 ……………………………………………………………………… ( 7 26).27 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 ( 7 26).28 基值测量误差 …………………………………………………………………… ( 7 26).29 零值误差 ………………………………………………………………………… ( 7 26).30 固有误差 ………………………………………………………………………… ( 7 26).31 引用误差 ………………………………………………………………………… ( 7 26).32 示值误差 ………………………………………………………………………… ( 7 26) 8 测量标准 ……………………………………………………………………………… ( 26) Ⅳ JF1001—2011 J.1 测量标准 …………………………………………………………………………… ( 8 26).2 国际测量标准 ……………………………………………………………………… ( 8 27).3 国家测量标准 ……………………………………………………………………… ( 8 27).4 原级测量标准 ……………………………………………………………………… ( 8 27).5 次级测量标准 ……………………………………………………………………… ( 8 28).6 参考测量标准 ……………………………………………………………………… ( 8 28).7 工作测量标准 ……………………………………………………………………… ( 8 28).8 搬运式测量标准 …………………………………………………………………… ( 8 28).9 传递测量装置 ……………………………………………………………………… ( 8 28).10 核查装置 ………………………………………………………………………… ( 8 28).11 本征测量标准 …………………………………………………………………… ( 8 28).12 测量标准的保持 ………………………………………………………………… ( 8 29).13 校准器 …………………………………………………………………………… ( 8 29) 8.14 参考物质 标准物质 ………………………………………………………………………… ( 29).15 有证标准物质 …………………………………………………………………… ( 8 29).16 标准物质的互换性 ……………………………………………………………… ( 8 30).17 参考数据 ………………………………………………………………………… ( 8 30).18 标准参考数据 …………………………………………………………………… ( 8 30).19 参考量值 ………………………………………………………………………… ( 8 30) 9 法制计量和计量管理 ………………………………………………………………… ( 31).1 法制计量 …………………………………………………………………………… ( 9 31).2 计量法 ……………………………………………………………………………… ( 9 31).3 计量保证 …………………………………………………………………………… ( 9 31).4 法制计量控制 ……………………………………………………………………… ( 9 31).5 法定计量机构 ……………………………………………………………………… ( 9 31).6 测量仪器的法制控制 ……………………………………………………………… ( 9 31).7 计量监督 …………………………………………………………………………… ( 9 31).8 计量鉴定 …………………………………………………………………………… ( 9 31).9 型式评价 …………………………………………………………………………… ( 9 31).10 型式批准 ………………………………………………………………………… ( 9 31).11 有限型式批准 …………………………………………………………………… ( 9 31).12 批准型式符合性检查 …………………………………………………………… ( 9 32).13 型式批准的承认 ………………………………………………………………… ( 9 32).14 型式批准的撤销 ………………………………………………………………… ( 9 32).15 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 …………………………………………………………… ( 9 32).16 预检查 …………………………………………………………………………… ( 9 32) 9.17 测量仪器的检定 计量器具的检定 ………………………………………………………………… ( 32) Ⅴ JF1001—2011 J.18 抽样检定 ………………………………………………………………………… ( 9 32).19 首次检定 ………………………………………………………………………… ( 9 32).20 后续检定 ………………………………………………………………………… ( 9 32).21 强制周期检定 …………………………………………………………………… ( 9 33).22 自愿检定 ………………………………………………………………………… ( 9 33).23 仲裁检定 ………………………………………………………………………… ( 9 33).24 测量仪器的禁用 ………………………………………………………………… ( 9 33).25 检定的承认 ……………………………………………………………………… ( 9 33).26 测量仪器的监督检查 …………………………………………………………… ( 9 33) 9.27 [加] 标记 ……………………………………………………………………… ( 33).28 检定标记 ………………………………………………………………………… ( 9 33).29 检定标记的清除 ………………………………………………………………… ( 9 33).30 型式批准证书 …………………………………………………………………… ( 9 33).31 检定证书 ………………………………………………………………………… ( 9 33).32 计量鉴定证书 …………………………………………………………………… ( 9 33).33 不合格通知书 …………………………………………………………………… ( 9 33).34 禁用标记 ………………………………………………………………………… ( 9 33).35 封印标记 ………………………………………………………………………… ( 9 33).36 型式批准标记 …………………………………………………………………… ( 9 34).37 法定受控的测量仪器 …………………………………………………………… ( 9 34).38 可接受检定的测量仪器 ………………………………………………………… ( 9 34).39 获准型式 ………………………………………………………………………… ( 9 34).40 获准型式的样本 ………………………………………………………………… ( 9 34).41 型式评价报告 …………………………………………………………………… ( 9 34).42 预包装商品 ……………………………………………………………………… ( 9 34).43 定量包装商品 …………………………………………………………………… ( 9 34).44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 …………………………………………………………… ( 9 34).45 计量标准考核 …………………………………………………………………… ( 9 34).46 检测 ……………………………………………………………………………… ( 9 34).47 实验室认可 ……………………………………………………………………… ( 9 34).48 能力验证 ………………………………………………………………………… ( 9 34).49 期间核查 ………………………………………………………………………… ( 9 34).50 计量检定规程 …………………………………………………………………… ( 9 35).51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 ( 9 35).52 国际建议 ………………………………………………………………………… ( 9 35).53 国际文件 ………………………………………………………………………… ( 9 35).54 OIML 计量器具证书制度 ……………………………………………………… ( 9 35).55 OIML 合格证书 ………………………………………………………………… ( 9 35) Ⅵ JF1001—2011 J.56 计量确认 ………………………………………………………………………… ( 9 35).57 测量管理体系 …………………………………………………………………… ( 9 35).58 溯源等级图 ……………………………………………………………………… ( 9 35).59 国家溯源等级图 ………………………………………………………………… ( 9 35).60 量值传递 ………………………………………………………………………… ( 9 35) 中文索引 ………………………………………………………………………………… (36) 英文索引 ………………………………………………………………………………… ( 40) Ⅶ JF1001—2011 J 引 言 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的修订。 本规范是对 J 本次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际标准: SO/ I IECGUIDE99:2007 国 际 计 量 学 词 汇———基 础 通 用 的 概 念 和 相 关 术 语 ( Int erna tiona lvo cabu lar yofme tro logy—Ba sicandgene ralc onc ept sanda sso cia tedt erms ( VIM)) SO/ I IEC80000:2006 量和单位 ( Quanti tie sandun i ts) SO/ I IEC98-3 测量 不 确 定 度 第 三 部 分: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表 示 指 南 (Uncer tai nty o fmea sur ement—Pat3:Gu r i detot heexpr essi ono func ertai ntyinme a sur t) emen 本规范中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其定义大部分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国际法制计 量术语汇编》(修订版草案,2009)( Int erna tiona lvo cabu lar yoft ermsi nlega lme tro logy ( VIML),2009)。 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的章节。 本规范在修订中保持了 J 本规范中术语的定义原则上与 VIM 和 VIML (修订版) 保持一致 (引用 VIM 条款 时,在词条后表明 VIM 中的相应条款;鉴于 VIML 为修订版草案,在引用时 没 有 标 注 相应条款),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做适 当 调 整 或 文 字 处 理, 并 且 通 过 增 加 注 解 使 词 条 更 加 易懂。 术语的名称除推荐使用的名称外,又有简称、又称和全称。 JF1001—1998 共收录词条 158 个,本次修订中增加到 215 个,同时删减了一些不 J 常用的词条。 计量与测 量 含 义 不 尽 相 同, 但 在 本 规 范 中, 根 据 我 国 的 国 情, 英 文 me asur emen t 既译作 “测量”,有时也译作 “计量”。因此,计量单位与测量单位、计量器具与测量仪 器分别为同义术语。测量标准包含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英文 me tr ology 计量学,有时 也 称作 “计量”,如:计量法 LawonMe tro logy、法定计量机构s ervi ceoflega lme tro lo- gy、计量监督 me tro log ica lsupe rvi sion、 计 量 鉴 定 me tro log ica lexpe rti se 等。 同 理, 在 本规范中,标准物质与参考物质也为同义术语。请使用时予以注意。 JF1001—1998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 ———J JF1001—1991。 Ⅸ JF1001—2011 J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计量工作中常用术语及其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计量领域各项工作,相关领域亦可参考使用。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SO/ I IEC983 测量 不 确 定 度 第 三 部 分: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表 示 指 南 (Unc - er tai nty o fmea sur ement—Pa rt3:Gui detot heexpr essi onofuncert aintyinme a sur t) emen SO/ I IECGUIDE99:2007 国 际 计 量 学 词 汇———基 础 通 用 的 概 念 和 相 关 术 语 ( Int erna tiona lvo cabu lar yofme tro logy—Ba sicandgene ralc onc ept sanda sso cia tedt erms ( VIM)) SO/ I IEC80000:2006 量和单位 (Quanti tie sandun its)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 件, 仅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规 范; 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规范。 3 量和单位.1 量 quan 3 tiy【 t.1】 VIM1 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 注: 1 量可指一般概念的量或特定量,如表 1 所示。 2 参照对象可以是一个测量单位、测量程序、标准物质或其组合。 表1 一般概念的量 特 定 量 半径,r 圆 A 的半径rA 或r ( A) 长度,l 波长,λ 钠的 D 谱线的波长λ 或λ ( D;Na) 动能,T 给定系统中质点i 的动能 Ti 能量,E 热量,Q 水样品i 的蒸汽的热量,Qi 电荷,Q 质子电荷,e 电阻,R 给定电路中电阻器i 的电阻,Ri 实体 B 的物质的量浓度,cB 酒样品i 中酒精的物质的量浓度,ci ( C2H5OH) 实体 B 的数目浓度,CB 血样品i 中红血球的数目浓度,C ( Erys;Bi) 洛氏 C 标 尺 硬 度 ( 150 kg 负 荷 下 ), 钢样品i 的洛氏 C 标尺硬度,HRC ( 150kg ) HRC ( 150kg) 3 量的符号见国家标准 《量 和 单 位》 的 现 行 有 效 版 本,用 斜 体 表 示。 一 个 给 定 符 号 可 表 示 不 1 JF1001—2011 J 同的量。 4 国际理论与应用物理联合会 ( IUPAC)/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 ( IFCC) 规定实验室医学的特 定量格式为 “系统—成分;量的类型” 例:血浆 (血液)—钠离子;特定人在特定时间内物质量的浓度等于 143 mmo l/L。 5 这里定义的量是标量。然而,各分量是标量的向量或张量也可认为是量。 6 “量”从概念上一般可分为诸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2 量制 s 3 yst emo fquan tit ies【.3】 VIM1 彼此间由非矛盾方程联系起来的一组量。 注:各种序量,如洛氏 C 标尺硬度,通 常 不 认 为 是 量 制 的 一 部 分, 因 它 仅 通 过 经 验 关 系 与 其 他 量相联系,见 3.28 条。.3 国际量制 I 3 nte rna tiona lSy stemo fQuan tit ies,I SQ 【.6】 VIM1 与联系各量的方程一起作为国际单位制基础的量制。 注: 1 国际量制在ISO/ IEC80000 系列标准 《量和单位》中发布。 2 国际单位制 ( SI)(见 3.13 条)建立在国际量制 ( ISQ)的基础上。.4 基本量 ba 3 sequan tiy【 t.4】 VIM1 在给定量制中约定选取的一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注: 1 定义中提到的 “一组量”称为一组基 本 量。 例 如 国 际 量 制 ( ISQ) 中 的 一 组 基 本 量 在 3.3 条 中给出。 2 基本量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量,因其不能表示为其他基本量的幂的乘积。.5 导出量 d 3 eri vedquan tiy【 t.5】 VIM1 量制中由基本量定义的量。 例:在以长度和质量为基本量的量制 中, 质 量 密 度 为 导 出 量, 定 义 为 质 量 除 以 体 积 (长 度 的 三 次方)所得的商。.6 量纲 d 3 imen siono faquan tiy【 t.7】 VIM1 给定量与量制中各基本量的一种依从关系,它用与基本量相应的因子的幂的乘积去 掉所有数字因子后的部分表示。 例: 1 在国际量制中,力的量纲表示为 d im F=LMT-2 imρB =ML-3 是成分 B 的质量浓度的量纲,也是质量密度ρ (单位体积的质 2 在同一量制中,d 量)的量纲。 3 在自由落体加速度为 g 处的长度为l 的摆的周期 T 是: l 或 T =2π T =C( g)l g 式中,C ( 2π g) = ,因此,d im C ( g) =L T。 -1/2 g 注: 1 因子的幂是指带有指数 (方次)的因子。每个因子是一个基本量的量纲。 2 基本量量纲的约定符号用单个大写正体字母表示。导出量量纲的约定符号用定义该导出量的 im Q。 基本量的量纲的幂的乘积表示。量 Q 的量纲表示为 d 2 JF1001—2011 J 3 在导出某量的量纲时不需考虑该量的标量、向量或张量特性。 4 在给定量制中, ———同类量具有相同的量纲; ———不同量纲的量通常不是同类量; ———具有相同量纲的量不一定是同类量。 5 在国际量制 ( ISQ)中,基本量的量纲符号见表 2。 表2 基本量 量纲符号 长度 L 质量 M 时间 T 电流 I 热力学温度 Θ 物质的量 N 发光强度 J im Q=LαMβTγIδΘεNξJη , 其 中 的 指 数 称 为 量 纲 指 数, 可 以 是 正 数、 负 数 由此,量 Q 的量纲为 d 或零。.7 量纲为一的量 quan 3 t ityofdimens i e【 onon.8】 VIM1 又称无量纲量(d imens ionle ssquant ity) 在其量纲表达式中与基本量相对应的因子的指数均为零的量。 注: 1 术语 “无量纲量”使用广泛,且由于历史原因而被保留,因为在这些量的量纲符号表达式中 所有的指数均为零。而 “量 纲 为 一 的 量” 反 映 了 以 符 号 1 作 为 这 些 量 的 量 纲 符 号 化 表 达 的 约定。 2 量纲为一的量的测量单位和值均是数,但是这样的量比一个数表达了更多的信息。 3 某些量纲为 1 的量是以两个同类量之比定义的。 例:平面角、立体角、折射率、相对渗透率、质量分数、摩擦系数、马赫数。 4 实体的数是量纲为 1 的量。 例:线圈的圈数,给定样本的分子数,量子系统能级的衰退。.8 测量单位 me 3 a surementunt【 i VIM1.9】 me 计量单位( a surementunt, i un ito fme a sur t) emen un 简称单位( t) i 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 的 标 量, 任 何 其 他 同 类 量 可 与 其 比 较 使 两 个 量 之 比 用 一 个 数 表示。 注: 1 测量单位具有根据约定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2 同量纲量的测量单位可具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即使这些量不是同类量。例如,焦耳每开尔 /K 既是热容量的单位 名 称 和 符 号 也 是 熵 的 单 位 名 称 和 符 号, 而 热 容 量 和 熵 并 非 同 类 文和 J 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 具 有 专 门 名 称 的 测 量 单 位 仅 限 用 于 特 定 种 类 的 量。 如 测 量 单 位 3 JF1001—2011 J “秒的负一次方”( 1/s)用于频率时称为赫兹,用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时称为贝克 ( Bq)。 3 量纲为一的量的测 量 单 位 是 数。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这 些 单 位 有 专 门 名 称, 如 弧 度、 球 面 度 和 分 贝;或表示为商,如毫摩尔每摩尔等于 10-3 ,微克每千克等于 10-9 。 4 对于一个给定量,“单位”通常与量的名称连在一起,如 “质量单位”或 “质量的单位”。.9 测量单位符号 s 3 ymbo lofmeasu remen tun i t 计量单位符号(s ymbolofun ito fme a surement) 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例:m 是米的符号;A 是安培的符号。.10 单位制 s 3 yst emo funi ts【 VIM1.13】 又称计量单位制( s ystemofmea sur emen tun its) 对于给定量制的一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其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及使用这些单位 的规则。 例:国际单位制;CGS 单位制。.11 一贯导出单位 c 3 ohe ren tde riv edun it【.12】 VIM1 对于给定量制和选定的一组基本单位,由比例因子为 1 的基本单位的幂的乘积表示 的导出单位。 注: 1 基本单位的幂是按指数增长的基本单位。 2 一贯性仅取决于特定的量制和一组给定的基本单位。 r/d 例:在米、秒、摩尔是基本单位的 情 况 下, 如 果 速 度 由 量 方 程 v=d t 定 义, 则 米 每 秒 是 速度的一贯导出单位;如果物质的量的浓度由 量 方 程c=n/V 定 义,则 摩 尔 每 立 方 米 是 物 质 的量浓度的一贯导出单位。在 3.16 条 的 例 中, 千 米 每 小 时 和 节 都 不 是 该 单 位 制 的 一 贯 导 出 单位。 3 导出单位可以对于一个单位制是一贯的,但对于另一个单位制就不是一贯的。 例:厘米每秒是 CGS 单位制中速度的一贯导出单位,但在 S I中就不是一贯导出单位。 4 在给定单位制中,每个导出的量纲为一的量的一贯导出单位都是数一,符号为 1。测 量 单 位 为一的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通常不写。.12 一贯单位制 c 3 ohe ren tss ytemo fun its【.14】 VIM1 在给定量制中,每个导出量的测量单位均为一贯导出单位的单位制。 例:一组一贯国际单位制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注: 1 一个单位制可以仅对涉及的量制和采用的基本单位是一贯的。 2 对于一贯单位制,数值方程与相应的量方程 (包括数字因子)具有相同形式。.13 国际单位制( 3 SI) In terna tiona lSy stemo fUn its( SI)【.16】 VIM1 由国际计量大会 (CGPM) 批准采用的基于国际量制的单位制,包括单位名称和符 号、词头名称和符号及其使用规则。 注: 1 国际单位制建 立 在 ISQ 的 7 个 基 本 量 的 基 础 上, 基 本 量 和 相 应 基 本 单 位 的 名 称 和 符 号 见 表 3。 4 JF1001—2011 J 表3 基本量 基本单位 名称 名称 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 (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 [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 [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 [尔] mo l 发光强度 坎 [德拉] cd I的基本单位和一贯导出单位形成一组一贯的单位,称为 “一组一贯 S 2 S I单位”。 3 关于国际单位制的完整 描 述 和 解 释,见 国 际 计 量 局 ( BIPM) 发 布 的 S I小 册 子 的 最 新 版 本, 在 BIPM 网页上可获得。 4 量的算法中,通常认为 “实体的数”这个量是基本单位为一、单位符号为 1 的基本量。 I词头见表 4。 5 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 S 表4 词头 词头 因子 因子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1024 尧 [它] Y 10-1 分 d 1021 泽 [它] Z 10-2 厘 c 1018 艾 [可萨] E 10-3 毫 m 1015 拍 [它] P 10-6 微 μ 1012 太 [拉] T 10-9 纳 [诺] n 109 吉 [咖] G 10-12 皮 [可] p 106 兆 M 10-15 飞 [母托] f 103 千 k 10-18 阿 [托] a 102 百 h 10-21 仄 [普托] z 101 十 da 10-24 幺 [科托] y.14 法定计量单位 l 3 ega lun ito fme asu remen t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的测量单位。.15 基本单位 ba 3 seun it【.10】 VIM1 对于基本量,约定采用的测量单位。 注: 1 在每个一贯单位制中,每个基本量只有一个基本单位。 5 JF1001—2011 J 例:在 S I中,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在 CGS 制中,厘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2 基本单位也可用于相同量纲的导出量。 例:当用面体积 (体积除以面积)定义雨量时,米是其 S I中的一贯导出单位。 3 对于实体的数,数为一,符号为 1,可认为是任意一个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6 导出单位 d 3 eri vedun it【.11】 VIM1 导出量的测量单位。 I中,米每秒 ( 例:在 S m/s)、厘米每秒 ( cm/s) 是速度的导出单位。千米每小时 ( km/h) 是 S I单位一起使用。节 (等于一海里每小时)是 S I制外的速度单位,但被采纳与 S I制外的速度单位。.17 制外测量单位 o 3 ff- sys tem me asu remen tun it【.15】 VIM1 制外计量单位 o 简称制外单位(ff -ss ytemun it) 不属于给定单位制的测量单位。 例: 1 电子伏 (约 1.60218×10-19J)是能量的 S I制外单位。 2 日、时、分是时间的 S I制外单位。.18 倍数单位 mu 3 lti pleo faun it【.17】 VIM1 给定测量单位乘以大于 1 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 例: 1 千米是米的十进倍数单位。 2 小时是秒的非十进倍数单位。 注: 1 S I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的 S I词头在 3.13 条的注 5 附表中给出。 2 S I词头仅指10 的幂,不可用于2 的幂。例如1024b it( 210 b it)不应用1k ilob it表示,而是 用 1k ibi bit表示。 二进制倍数词头见表 5。 表5 词 头 因 子 名 称 符 号 ( 210) 8 尧比 Yi ( 210) 7 泽比 Z i ( 210) 6 艾比 Ei ( 210) 5 拍比 P i ( 210) 4 太比 Ti ( 210) 3 吉比 Gi ( 210) 2 兆比 Mi ( 210) 1 千比 k i 6 JF1001—2011 J.19 分数单位 s 3 ubmu lti pleo faun it【.18】 VIM1 给定测量单位除以大于 1 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 例: 1 毫米是米的十进分数单位。 2 对于平面角,秒是分的非十进分数单位。 注:S I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十进分数单位的 S I词头在 3.13 条的注 5 附表中给出。.20 量值 quan 3 tit yvale【 u VIM1.19】 全称量的值( v alueo faquant ity),简称值( val ue) 用数和参照对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 例:.34 m 或 534cm。 1 给定杆的长度:5.152kg 或 152g。 2 给定物体的质量:0 3 给定弧的曲率:112 m-1 。 4 给定样品的摄氏温度: -5 ℃ 。 5 在给定频率上给定电路组件的阻抗 (其中j是虚数单位):( j)Ω。 7+3.52。 6 给定玻璃样品的折射率:1 7 给定样品的洛氏 C 标尺硬度 ( 150kg 负荷下):43.5 HRC ( 150kg)。 8 铜材样品中镉的质量分数:3μg/kg 或 3×10-9 。 9 水样品中溶质 Pb2+ 的质量摩尔浓度:1.76 mmo l/kg。 10 在给定血浆样本中任意镥亲菌素的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国 际 标 准 80/552):50 国 I。 际单位/ 注: 1 根据参照对象的类型,量值可表示为:一个数和一个测量单位的乘积 (见例 1,2,3,4,5, 8 和 9),量纲为一,测量单位 1,通常不表示 (见例 6 和 8);一个数和一个作为参照对象的 测量程序 (见例 7);一个数和一个标准物质 (见例 10)。 2 数可以是复数 (见例 5)。 3 一个量值可用多种方式表示 (见例 1,2 和 8)。 4 对向量或张量,每个分量有一个量值。 例:作用在给定质点上的力用笛卡尔坐标分量表示为 ( Fx ;Fy ;Fz)= (.5;43 -31.2;17.0) N.21 量的真值 t 3 r uequant ityv ale, u t ruev alu eofquan tiy【 t.11】 VIM2 t 简称真值(ru ev al ue) 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注: 1 在描述关于测量的 “误差方法”中,认为真值是唯一的,实际上是不可知的。在 “不确定度 方法”中认为,由于定 义 本 身 细 节 不 完 善, 不 存 在 单 一 真 值, 只 存 在 与 定 义 一 致 的 一 组 真 值,然而,从原理上和实际上,这一组值是不可知的。另一些方法免除了所有关于真值的概 念,而依靠测量结果计量兼容性的概念去评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 在基本常量的这一特殊情况下,量被认为具有一个单一真值。 3 当被测量的定义的 不 确 定 度 与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其 他 分 量 相 比 可 忽 略 时,认 为 被 测 量 具 有 一 个 “基本唯一”的真值。这就是 GUM 和相关文件采用的方法,其中 “真”字被认为是多余的。 7 JF1001—2011 J.22 约定量值 c 3 onv en t ionalquan tit yvale【 u VIM2.12】 又称量的约定值(convent ionalv alueo faquant ity),简称约定值( conv ent iona lva lue) 对于给定目的,由协议赋予某量的量值。 例: 1 标准自由落体加速度 (以前称标准重力加速度)gn=9.80665 ms-2 。.9GHzV-1 。 2 约瑟夫逊常量的约定量值 KJ-90 =483597.00347g。 3 给定质量标准的约定量值 m=100 注: 1 有时将术语 “约定真值”用于此概念,但不提倡这种用法。 2 有时约定量值是真值的一个估计值。 3 约定量值通常被认为具有适当小 (可能为零)的测量不确定度。.23 量的数值 nume 3 ri calquan tit yva lue,nume ric alv alu eofquan tiy【 t.20】 VIM1 nume 简称数值( ric alvale) u 量值表示中的数,而不是参照对象的任何数字。 注: 1 对于量纲为一的量,参照对象是一个测 量 单 位,该 单 位 为 一 个 数 字,但 该 数 字 不 作 为 量 的 数 值 的一部分。 例:在摩尔分数等于 3 mmo l l中,量的数值是 3,单位是 mmo /mo l l。单位 mmo /mo l/mo l等于.001,但数字 0 数字 0.001 不是量的数值的一部分,量的数值是 3。 2 对于具有测量单位的量(即不是序量的那些量) Q}常 表 示 成{ Q 的 数 值{ Q}=Q/[ Q],其 中[ Q] 表示测量单位。.7kg,量的数值为{ 例:对于量值 5 m}= ( 5.7kg).7。 同 一 个 量 值 可 表 示 为5700g,这 /kg=5 m}= ( 种情况下,量的数值为{ 5700g) /g=5700。.24 量方程 quan 3 tit yequa tion 【.22】 VIM1 给定量制中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它与测量单位无关。 例: 1 Q1 =ζQ2Q3 ,其中 Q1 、 Q2 和 Q3 表示不同的量,而ζ 是数字因子。 2 T= (1/2)mv ,其中 T 是动能, 2 m 是质量, v 是特定质点的速度。 t/F,其中 n 是物质的量, 3 n=I I 是电流, t 是电解的持续时间, F 是法拉第常数。.25 单位方程 un 3 itequa tion【.23】 VIM1 基本单位、一贯导出单位或其他测量单位间的数学关系。 例:.24 条的例 1 中给定的量方程而言,[ 1 就3 Q1]、[ Q2]和[ Q3]分别表示 Q1 、 Q2 、 Q3 的测量单位,当 Q1]= [ 这些测量单位均在一个一贯单位制中时,其单位方程为[ Q2][ Q3]。 2 J=kg m2s-2 ,其中 J、 kg、 m 和 s分别为焦耳、千克、米和秒的符号。 3 1km/h= (.6) 1/3 m/s。.26 单位间的换算因子 c 3 onv ers ionf act orb etwe enun its【.24】 VIM1 两个同类量的测量单位之比。 km/m=1000,即 1km=1000 m。 例: 注: 8 JF1001—2011 J 测量单位可属于不同的单位制。 例: 1 h/s=3600,即 1h=3600s。 2 ( km/h) /(m/s)= (.6),即 1km/h= ( 1/3.6) 1/3 m/s。.27 数值方程 nume 3 ric alval ueequat ion【 VIM1.25】 全称量的数值方程( nume ricalv alu eequat ionofquan tiy) t 基于给定的量方程和特定的测量单位,联系各量的数值间的数学关系。 例:.24 条的例 1 中给定的量方程 而 言, { 1 就3 Q1 }、 { Q2 } 和 { Q3 } 分 别 表 示 Q1 、Q2 、Q3 的 数 值,当它们都以基本单位或一贯导出单位表示时,其数值方程为 { Q1} =ζ { Q2}{ Q3}。 2 对一个质点动能的量方程 T= ( 1/2)mv2 中, 如 果 m =2kg,v=3 m/s, 则 以 焦 耳 为 单 位 的 T 的数值为 9 的数值方程为 { T}= ( 1/2) ×2×32 。.28 序量 o 3 rdi nalquan tiy【 t.26】 VIM1 由约定测量程序定义的量,该量与同类的其他量可按大小排序,但这些量之间无代 数运算关系。 例: 1 洛氏硬度 HRC 标尺。 2 石油燃料辛烷值。 3 里氏标尺地震强度。 4 腹痛从 0 到 5 等级上的主观级别。 注: 1 序量只能写入经验关系式,它不具有测量单位或量纲。序量的差或比值没有物理意义。 2 序量按序量值标尺排序 (见 3.30 条)。.29 量-值标尺 quan 3 t it- yval uesca le【.27】 VIM1 又称测量标尺( mea surements cae) l 给定种类量的一组按大小有序排列的量值。 例: 1 摄氏温度标尺。 2 时间标尺。 3 洛氏 C 硬度标尺。.30 序量-值标尺 o 3 rdina lquant it- yval ues cae【 l.28】 VIM1 又称序值标尺 ordi nalva luesca le 序量的量-值标尺。 例: 1 洛氏 C 硬度标尺。 2 石油燃料辛烷值的标尺。 注:序量-值标尺可根据测量程序通过测量建立。.31 约定参考标尺 c 3 onv ent iona lre fer enc esc ale【.29】 VIM1 由正式协议规定的量-值标尺。 9 JF1001—2011 J.32 标称特性 nomi 3 nalp rop ery【 t.30】 VIM1 不以大小区分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 例: 1 人的性别; 2 油漆样品的颜色; 3 化学中斑点测试的颜色; 4 ISO 两个字母的国家代码; 5 在多肽中氨基酸的序列。 注: 1 标称特性具有一个值,它可用文字、字母代码或其他方式表示。 2 “标称特性值”不要与 “标称量值”混淆。 4 测量.1 测量 me 4 asu r t【 emen.1】 VIM2 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注: 1 测量不适用于标称特性 (见 3.32 条)。 2 测量意味着量的比较并包括实体的计数。 3 测量的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以及根据规定测量程序 (包括测量条件)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2 计量 me 4 tro log y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3 计量学 me 4 tro loy【 g.2】 VIM2 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注: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及其不论其测量不确定度大小的所有应用领域。.4 测量原理 me 4 asu remen tpr inc ipe【 l.4】 VIM2 用作测量基础的现象。 例: 1 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效应; 2 用于测量物质的量浓度的能量吸收; 3 快速奔跑的兔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现象,用于测量制备中的胰岛素浓度。 注:现象可以是物理现象、化学现象或生物现象。.5 测量方法 me 4 asu remen tme thod 【.5】 VIM2 对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操作所给出的逻辑性安排的一般性描述。 注:测量方法可用不同方式 表 述,如 替 代 测 量 法、微 差 测 量 法、零 位 测 量 法、直 接 测 量 法、间 接测量法。.6 测量程序 me 4 asu remen tpr oce due【 r.6】 VIM2 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 的基础上,对测量所做的详细描述。 注: 1 测量程序通常要写成充分而详尽的文件,以便操作者能进行测量。 10 JF1001—2011 J 2 测量程序可包括有关目标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 3 测量程序有时被称作标准操作程序,缩写为 SOP。 4 参考测量程序 ( ref erenc eme asur emen tpr ocedu re) 【.7】 是 在 校 准 或 表 征 标 准 物 质 时 VIM2 为提供测量结果所采用的测量程序,它适用于评定由同类量的其他测量程序获得的被测量量 值的测量正确度。 5 原级参考测量 程 序 ( prima ryr efe renc eme asu remen tpr oc e) 或 原 级 参 考 程 序 ( edur prima ry r efe renc epr ocedu re)【.8】是用于 获 得 与 同 类 量 测 量 标 准 没 有 关 系 的 测 量 结 果 所 用 的 VIM2 参考测量程序。物质的量咨 询 委 员 会-化 学 计 量 ( CCQM) 对 于 这 个 概 念 使 用 术 语 “原 级 测 量方法”。两个下级概念的术语 “直接 原 级 测 量 程 序” 和 “比 例 原 级 参 考 测 量 程 序” 的 定 义 由 CCGM 给出 (第五次大会,1999)。 例:测量在 20 ℃ 时从 50 mL 吸液管放出的水量,对由吸液管流到杯中的水称重,取加水后 杯子的质量减去起始 空 杯 的 质 量, 并 按 实 际 水 温 对 质 量 差 进 行 修 正, 用 体 积 质 量 (质 量 密 度)得到被测的水量。.7 被测量 me 4 asu rand 【.3】 VIM2 拟测量的量。 注: 1 对被测量的说明要求了解量的种类,以及含有该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状态的描述,包括有 关成分及所涉及的化学实体。 2 在 VIM 第二版和IEC60050 -300:2001 中,被测量定义为受到测量的量。 3 测量包括测量系统和实施测量的条件,它可能会改变研究中的现象、物体或物质,使被测量 的量可能不同于定义的被测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 例: 1 用内阻不够大的电压表测量时,电池两端间的电位差会降低,开路电位差可根据电池和电压 表的内阻计算得到。 2 钢棒在与环境温度 23 ℃ 平衡时的长度不同于拟测量的规定温度为 20 ℃ 时的长度,这种情况 下必须修正。 3 在化学中,“分析物”或者物质或 化 合 物 的 名 称 有 时 被 称 作 “被 测 量”。这 种 用 法 是 错 误 的, 因为这些术语并不涉及到量。.8 影响量 i 4 nfl uenc equan tiy【 t.52】 VIM2 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 例: 1 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恒定幅度时的频率。 2 在直接测量人体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时,胆红素的物质的量浓度。 3 测量某杆长度时 测 微 计 的 温 度 (不 包 括 杆 本 身 的 温 度,因 为 杆 的 温 度 可 以 进 入 被 测 量 的 定 义中)。 4 测量摩尔分数时,质谱仪离子源的本底压力。 注: 1 间接测量涉及各直接测量的合成,每项直接测量都可能受到影响量的影响。 2 在 GUM 中,“影响量”按 VIM 第 二 版 定 义,不 仅 覆 盖 影 响 测 量 系 统 的 量 (如 本 定 义),而 且包含影响实际被测量的量。另外,在 GUM 中此概念不限于直接测量。 11 JF1001—2011 J.9 比对 c 4 ompa ris on 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 之间比较的过程。.10 校准 c 4 ali bra tion 【.39】 VIM2 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 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 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 注: 1 校准可以用文字说明、校准函 数、 校 准 图、 校 准 曲 线 或 校 准 表 格 的 形 式 表 示。 某 些 情 况 下, 可以包含示值的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 2 校准不应 与 测 量 系 统 的 调 整 (常 被 错 误 称 作 “自 校 准”) 相 混 淆, 也 不 应 与 校 准 的 验 证 相 混淆。 3 通常,只把上述定义中的第一步认为是校准。.11 校准图 c 4 ali bra tiond iar gam 【.30】 VIM4 表示示值与对应测量结果关系的图形。 注: 1 校准图是由示值轴和测量结果轴定义的平面上的一条带,表示了示值与一系列测得值间的关 系。它给出了一对多的关系。对给定示值,带的宽度提供了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2 这种关系的其他表示方式包括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校准曲线、校准表或一组函数。 3 此概念适合于当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见 7.24 条)大于测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时的校准。.12 校准曲线 c 4 ali bra tionc ure【 v.31】 VIM4 表示示值与对应测得值间关系的曲线。 注:校准曲线表示了一对一的关系,由 于 它 没 有 关 于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的 信 息, 因 而 没 有 提 供 测 量 结果。.13 校准等级序列 c 4 ali bra tionh ier archy 【.40】 VIM2 从参照对象到最终测量系统之间校准的次序,其中每一等级校准的结果取决于前一 等级校准的结果。 注: 1 沿着校准的次序,测量不确定度必然逐级增加。 2 校准等级序列由一台或多台测量标准和按测量程序操作的测量系统组成。 3 本定义中的参照对象可以是通过实际复现的测量单位的定义,或测量程序,或测量标准。 4 两台测量标准之间的比较,如果用于对其中一台测量标准进行检查以及必要时对量值进行修 正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则可视为一次校准。.14 计量溯源性 me 4 tro loi gca ltr ace abi li ty【.41】 VIM2 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 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注: 1 本定义中的参照对 象 可 以 是 实 际 实 现 的 测 量 单 位 的 定 义,或 包 括 无 序 量 测 量 单 位 的 测 量 程 序,或测量标准。 2 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序列。 12 JF1001—2011 J 3 参照对象的技术规范必须包括在建立等级序列时所使用该参照对象的时间,以及关于该参照 对象的任何计量信息,如在这个校准等级序列中进行第一次校准的时间。 4 对于在测量模型中具有一个以上输入量的测量,每个输入量本身应该是经过计量溯源的,并 且校准等级序列可形成一个分支结构或网络。为每个输入量建立计量溯源性所作的努力应与 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相适应。 5 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其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给定的目的,也不能保证不发生错误。 6 如果两个测量标准的比较用于检查,必要时用于对量值进行修正,以及对其中一个测量标准 赋予测量不确定度时,测量标准间的比较可看作一种校准。 7 两台测量标准之间的比较,如果用于对其中一台测量标准进行核查以及必要时修正量值并给 出测量不确定度,则可视为一次校准。 8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 ILAC) 认 为 确 认 计 量 溯 源 性 的 要 素 是 向 国 际 测 量 标 准 或 国 家 测 量标准的不间断的溯源链、文件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文件规定的测量程序、认可的技术能 力、向 S I的计量溯源性以及校准间隔。 9 “溯源性”有时是指 “计量溯源性”,有时也 用 于 其 他 概 念,诸 如 “样 品 可 追 溯 性”、 “文 件 可追溯性”或 “仪器可追溯性”等,其含义是指某项目的历程 (“轨迹”)。所以,当有产生 混淆的风险时,最好使用全称 “计量溯源性”。.15 计量溯源链 me 4 tr oloi gca ltra ceab ili tycha in【.42】 VIM2 t 简称溯源链(ra ceab ili tychan) i 用于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测量标准和校准的次序。 注: 1 计量溯源链是通过校准等级关系规定的。 2 计量溯源链用于建立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 3 两台测量标准之间的比较,如果用于对其中一台测量标准进行核查以及必要时修正量值并给 出测量不确定度,则可视为一次校准。.16 向 测 量 单 位 的 计 量 溯 源 性 4 me tro loi gca ltr ace abi li tyt oa me asu remen tun it 【.43】 VIM2 简称向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me tro loi gca ltr ace abi li tyt oaun it 参照对象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定义时的计量溯源性。 注:“向 S I的溯源性”是指溯源到国际单位制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5 测量结果.1 测量结果 me 5 asu remen tre sut,r l esu lto fme asu r t【 emen.9】 VIM2 与其他有用的相关信息一起赋予被测量的一组量值。 注: 1 测量结果通常包含这组量值的 “相关 信 息”, 诸 如 某 些 可 以 比 其 他 方 式 更 能 代 表 被 测 量 的 信 息。它可以概率密度函数 ( PDF)的方式表示。 2 测量结果通常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和一个测量不确定度。对某些用途,如果认为测量不确 定度可忽略不计,则测量结果可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在许多领域中这是表示测量结果的 常用方式。 3 在传统文献和 1993 版 VIM 中,测 量 结 果 定 义 为 赋 予 被 测 量 的 值, 并 按 情 况 解 释 为 平 均 示 值、未修正的结果或已修正的结果。 13 JF1001—2011 J.2 测得的量值( 5 mea sur edquant ityva lue)【VIM2.10】 又称量的测得值 me as ure dv a lueofaquant ity,简称测得值( mea sur edv ale) u 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 注: 1 对重复示值的测量,每个示值可提供相应的测得值。用这一组独立的测得值可计算出作为结 果的测得值,如平均值或中位值,通常它附有一个已减小了的与其相关联的测量不确定度。 2 当认为代表被测量的真值范围与测量不确定度相比小得多时,量的测得值可认为是实际唯一 真值的估计值,通常是通过重复测量获得的各独立测得值的平均值或中位值。 3 当认为代表被测量的真值范围与测量不确定度相比不太小时,被测量的测得值通常是一组真 值的平均值或中位值的估计值。 4 在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 ( GUM)中,对测 得 的 量 值 使 用 的 术 语 有 “测 量 结 果” 和 “被 测 量的值的估计”或 “被测量的估计值”。.3 测量误差 me 5 a sur emen ter ror, err oro fme asu r t【 emen.16】 VIM2 简称误差(e rrr) o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注: 1 测量误差的概念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均可使用: ① 当涉及存在单个参考量值,如 用 测 得 值 的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可 忽 略 的 测 量 标 准 进 行 校 准, 或 约定量值给定时,测量误差是已知的; ② 假设被测量使用唯一的真值或范围可忽略的一组真值表征时,测量误差是未知的。 2 测量误差不应与出现的错误或过失相混淆。.4 系 统 测 量 误 差 5 s yst ema tic me asu remen ter ror, sys tema tice rro rof me asu remen t 【.17】 VIM2 s 简称系统误差(ys tema tice rrr) o 在重复测量中保持不变或按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注: 1 系统测量误差的参考量值是真值,或是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的测量标准的测得值,或是 约定量值。 2 系统测量误差及其来源可以是已知或未知的。对于已知的系统测量误差可采用修正补偿。 3 系统测量误差等于测量误差减随机测量误差。.5 测量偏移 me 5 asu remen tbi as【.18】 VIM2 简称偏移(b ias) 系统测量误差的估计值。.6 随 机 测 量 误 差 5 r andom me asu remen ter ror,r andom e rro rof me asu remen t 【.19】 VIM2 r 简称随机误差(andome rrr) o 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注: 1 随机测量误差的参考量值是对同一被测量由无穷多次重复测量得到的平均值。 2 一组重复测量的随机测量误差形成一种分布,该分布可用期望和方差描述,其期望通常可假 设为零。 14 JF1001—2011 J 3 随机误差等于测量误差减系统测量误差。.7 修正 c 5 orr ect ion 【.53】 VIM2 对估计的系统误差的补偿。 注: 1 补偿可 取 不 同 形 式, 诸 如 加 一 个 修 正 值 或 乘 一 个 修 正 因 子, 或 从 修 正 值 表 或 修 正 曲 线 上 得到。 2 修正值是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 误差估计值。 3 修正因子是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 4 由于系统误差不能完全知道,因此这种补偿并不完全。.8 测量准确度 me 5 as u r emen tac cur acy,a ccu rac yofme asu r t【 emen.13】 VIM2 简称准确度(a ccu racy) 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 1 概念 “测量准确度”不是一个量,不给出有数字的量值。当测量提供较小的测量误差时就说 该测量是较准确的。 2 术语 “测量 准 确 度” 不 应 与 “测 量 正 确 度”、 “测 量 精 密 度” 相 混 淆,尽 管 它 与 这 两 个 概 念 有关。 3 测量准确度有时被理解为赋予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9 测量正确度 me 5 as uremen ttr uen ess,t ruen esso fme asu r t【 emen.14】 VIM2 简称正确度(t ruen ess) 无穷多次重复测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一个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 1 测量正确度不是一个量,不能用数值表示。 2 测量正确度与系统测量误差有关,与随机测量误差无关。 3 术语 “测量正确度”不能用 “测量准确度”表示。反之亦然。.10 测量精密度 me 5 as uremen tpr eci sion 【.15】 VIM2 p 简称精密度(re cis ion) 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 1 测量精密度通常用不精密程度以数字形式表示,如在规定测量条件下的标准偏差、方差或变 差系数。 2 规定条件可以是重复性测量条件、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或复现性测量条件。 3 测量精密度用于定义测量重复性、期间测量精密度或测量复现性。 4 术语 “测量精密度”有时用于指 “测量准确度”,这是错误的。.11 期 间 测 量 精 密 度 测 量 条 件 5 i nte rme dia tep rec isi onc ond iti ono f me asu remen t 【.22】 VIM2 i 简称期间精密度条件(nt erme dia tep rec isi onc ond iton) i 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以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的被测对象 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外,还可包括涉及改变的其他条件。 注: 1 改变可包括新的校准、测量标准器、操作者和测量系统。 15 JF1001—2011 J 2 对条件的说明应包括改变和未变的条件以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3 在化学中,术语 “序列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有时用于指 “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12 期间测量精密度 i 5 nte rme dia teme asu remen tpr eci sion 【.23】 VIM2 i 简称期间精密度(nt erme dia tep rec ison) i 在一组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13 测量重复性 5 me asu remen trep eat abi li ty【.21】 VIM2 r 简称重复性(ep eat abi li ty) 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14 重复性测量条件 5 me asu remen trep eat abi li tyc ond iti ono fme asu r t【 emen.20】 VIM2 r 简称重复性条件(ep eat abi li tyc ond iton) i 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并在短时 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注:在化学中,术语 “序列内精密度测量条件”有时用于指 “重复性测量条件”。.15 复现性测量条件 5 me asu reme ntr epr odu cib il it ycond it iono fme asu reme nt【.24】 VIM2 r 简称复现性条件(ep rodu cib ili tyc ond iton) i 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