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翻譯歐化:結構調整策略 (Week 2)

Choose a study mode

Play Quiz
Study Flashcards
Spaced Repetition
Chat to Lesson

Podcast

Play an AI-generated podcast conversation about this lesson
Download our mobile app to listen on the go
Get App

Questions and Answers

根據文章,以下哪項最能描述早期中國譯者對中文的態度?

  • 他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歐化,力求保持中文的純潔性。
  • 他們對中文的改革持謹慎態度,只在必要時才引入新的表達方式。
  • 他們普遍認為中文需要革新,以更精確、更合邏輯地表達西方的思想。 (correct)
  • 他們認為應該完全放棄文言文,全面推廣歐化的白話文。

文章中提到,中文和歐洲語言的一個基本不同點是什麼?

  • 中文在表面上更傾向於不連接的結構。 (correct)
  • 中文缺乏像歐洲語言中那樣豐富的介詞短語。
  • 中文更多地依賴連接詞來連接句子。
  • 中文的句子結構比歐洲語言更為複雜。

根據文章,以下哪種情況下在中文中使用英文的“when”會顯得不自然?

  • 在翻譯複雜的法律文件時。
  • 在需要強調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時。
  • 在描述某個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時。
  • 在一句話中多次使用“當…的時候”。 (correct)

文章中提到趙元任在臺灣講語言學時使用“兩個一個”的例子,這主要說明了什麼現象?

<p>過度使用歐化的表達方式。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中提到“劣幣驅逐良幣”的法則,並詢問是否適用於語言,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p>惡劣的語言表達可能會取代優秀的表達方式。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根據文章,以下哪種情況下中文可以省略主語(subject)?

<p>當下一句的主語與上一句相同時。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中提到“童子軍”一詞,說明瞭什麼語言現象?

<p>中文不區分單數和複數。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根據文章,以下哪項關於中文被動語態的描述是正確的?

<p>過度使用被動語態是歐化的表現之一。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中提到“我的家”等表達,主要說明以下哪個語法現象?

<p>中文的所有格可以省略。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中提到,辛亥革命以前的中文書籍標點符號使用情況如何?

<p>只有句號和逗號。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作者对于翻译欧化现象持何种态度?

<p>态度既有批判也有肯定,认为既有破坏也有创新。 (E)</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以下哪项描述符合文章中对滥用名词的观点?

<p>滥用名词是不良的翻译造成的,应该避免。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根据文章,语言的纯净性如何维持?

<p>通过广泛的社会共识和选择。 (C), 语言的纯净性是不可能保持的。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中对比了中文和英文,关于代词的使用有何不同?

<p>英文比中文更依赖代词来避免歧义。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文章中提到翻译欧化结构,“也变得累赘,音调刺目”,这是表达了什么观点?

<p>欧化结构改变了中文原有的和谐美感。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根据文章,英文里的系词(copula)在中文里通常如何处理?

<p>根据上下文可以省略。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关于前缀和后缀,文章表达了什么观点?

<p>英文的前缀和后缀比中文的更灵活。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若要避免不良翻译影响,作者建议如何做?

<p>翻译时,了解并使用纯正的中文表达。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结合全文,作者认为翻译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

<p>既是文化传播者,也是文化改造者。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如何理解作者将早期翻译者和作家称为“ 죄인 (罪人)也 是 功臣 (功臣)”?

<p>是作者对两种翻译作用的调侃。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Flashcards

歐化結構

原文在譯文裏借屍還魂,英文逼譯者把譯文英文化。

歐化產生

中文本來不容有歐化的情形

譯者心態

譯者採用新奇寫法討好讀者,同時受到外文影響。

中文連貫

中文句子用詞序來連貫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時間交代

中文不需交代時間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省略系詞

中文省略系詞be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省略冠詞

中文省略定冠詞和不定冠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避免濫用

中文不濫用前綴和後綴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節制名詞

中文不用過多名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省略主詞

中文可省略主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單複數

中文名詞不需表明單複數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慎用被動

中文慎用被動語態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所有格簡潔

中文可用簡潔所有格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性別區分

中文本來不分性別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代名詞簡潔

避免多用代名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標點符號

中文使用西式標點符號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歐化難免

語言潮流難以避免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Study Notes

翻譯歐化結構探討

  • 翻譯作品不應完全照譯原文,需考慮目標讀者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
  • 不應將譯文過度「英文化」,以免破壞中文的自然表達方式。

譯文歐化現象的成因

  • 早期譯者或作者可能認為中文需要革新,以更精確、合邏輯地表達西方思想。
  • 譯者可能受到原文(尤其是文法精確的語言)影響,仿照外文結構,力求創新。

歐化中文的結構特點

連接詞的運用

  • 中文句子多以意合為主,不像歐洲語言那樣依賴連接詞。
  • 過多使用 "that"、"which"、"where" 等詞會使中文句子糾纏不清。
  • 聰明的譯者應重新排列詞序,以達到連貫的效果,而非依賴字眼。

"when" 的翻譯

  • 中文不常像英文那樣使用 "當…的時候" 來交代時間。
  • 過多使用 "當…的時候" 會讓讀者感到不耐煩。

系動詞的省略

  • 英文中的系動詞 "be" (is, are, am) 用於連接主語和表語,中文在很多時候並不需要。
  • 例如,"He is clever" 可簡潔地翻譯為 "他聰明",省略 "is"。

冠詞的使用

  • 英文中的定冠詞 "the" 和不定冠詞 "a" 常被濫用在中文翻譯中。
  • 中文裡,很多情況下不用冠詞更自然。

前綴和後綴的濫用

  • 英文前綴(如 non-)和後綴(如 -ness, -ty)不應隨意照搬到中文。
  • 生硬翻譯可能導致彆扭的表達,如 "非牟利"、"積極性" 等。

濫用名詞

  • 過度使用名詞會使中文表達變得冗長和生硬。
  • 例如,"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不宜直譯為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省略主詞

  • 中文常常可以省略主語,尤其是在上下文連貫的情況下。
  • 不應為了遷就英文文法而硬性補出主語。

單複數的使用

  • 中文名詞一般不用標明單複數。
  • 濫用 "們" 字會使表達不自然。

被動語態的使用

  • 中文有被動語態,但不像英文那樣廣泛使用。
  • 過多使用 "被" 字會使句子彆扭,應注意某些動詞本身就帶有被動意味。

所有格的使用

  • 中文裡,所有格不是絕對必需的。
  • 例如,"我的家" 可以簡潔地說成 "我家"。

女性的 "妳"

  • 中文本來不分性別,"妳" 字是受西方影響後產生的。
  • 在面對面交流時,性別通常是明確的,因此 "妳" 的使用並不總是必要的。

需要注意

  • 要避免過度歐化,但不應因此冤枉了歐洲語言本身。
  • 翻譯和寫作應在保持語言純正的基礎上,適當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

結論

  • 完全避免歐化是不可能的,但應儘量保持中文的自然和簡潔。
  • 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起初生硬的表達可能會逐漸變得自然。
  • 翻譯者和作者應在促進語言發展的同時,避免破壞其本質。

Studying That Suits You

Use AI to generate personalized quizzes and flashcards to suit your learning preferences.

Quiz Team

Related Documents

More Like This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