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作用-生物科 陳郁淳 PDF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Deleted User
陳郁淳
Tags
Summary
This document covers excretion in biology,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excretion, types of nitrogenous wastes, the structures for animal excre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excretory system in maintaining homeostasis. It also explains the workings of excretion for organisms like flatworms and earthworms.
Full Transcript
3-3 排泄作用 生物科 陳郁淳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01 排泄作用 & 代謝廢物の種類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排泄作用 (exc...
3-3 排泄作用 生物科 陳郁淳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01 排泄作用 & 代謝廢物の種類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排泄作用 (excretion) ◆ 介紹:cell進行代謝時,除了產生能量,也會產生許多代謝 產物(代謝廢物)。累積過多→cell傷害 排出以維持恆定 ※代謝作用: 生物體內所進行的化學反應伴隨著物質與能量的轉換過程。 異化代謝 (分解): +水→ + 能量 同化代謝 (合成): + → +水 排泄作用 (excretion) C、H、O、N、P ◆ 定義:動物體排除細胞代謝產物的過程。 ※無法被動物體利用的代謝產物,包括: C、H、O C、H、O、N、S ⚫ CO2 (e.g. 皮膚、鰓、肺) 呼吸器官 ⚫ 水 排 泄 ⚫ 鹽類 器 ⚫ 含氮廢物 (氨、尿素、尿酸) 官 (e.g. 腎、皮膚、鰓) (含氮廢物) ⚫ 膽色素 (腸道、腎) Q. 什麼是「排遺」?和「排泄」一樣嗎? A. X 排遺:動物體的消化系統將無法消化吸收的 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的過程,又稱排便。 →無法被cell吸收代謝 排泄:動物體排除細胞代謝產物的過程。 02 含氮廢物の 種類&特性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蛋白質 含氮廢物 (nitrogenous waste ) 胺基酸 ◆由蛋白質(胺基酸)和核酸(核苷酸) 脫胺作用 代謝後所產生。 (脫去胺基) 胺基(-NH2-)與氫離 子(H+)結合成NH3 ◆可以氨、尿素或尿酸的形式排除。 ◆動物排除含氮代謝產物的形式各 不相同。→與演化過程和生存環 境有關 含氮廢物の種類&特性 胺基酸 核苷酸 (可由細胞膜擴散進出cell ) 毒性高,易溶於水 氨 尿酸 毒性低,不易溶於水 排泄時需大量水稀釋 + (形成所需能量最高) (稀釋毒性) CO2 排泄時所需的水最少 常以固態結晶排出 肝臟-尿素循環 *人體的代謝物中含有少量的尿酸,是核苷酸中嘌呤代謝後的產物 2NH3 + CO2 → CO(NH2)2 + H2O 尿素 毒性較低,可溶於水 (毒性為氨的10萬分之一) 肝昏迷 ◆ 若肝臟功能受損時,氨無法代 謝,造成氨中毒。氨中毒的症 狀包含顫抖、口語不清、視覺 模糊、嚴重者昏迷死亡。嚴重 的肝病使氨積留在血液中,而 傷害到腦細胞引起昏迷。 痛風 ◆ 嘌呤(purine)代謝後產生尿酸,當血中尿酸濃度過高時常 形成結晶,易沉積於關節引起發炎,俗稱「痛風」 ◆ 痛風患者應減少攝取富含嘌呤的高普林食物 關節發炎處 取自花蓮慈濟醫院網路資料 含氮廢物の種類&特性 ◆ 動物排除含氮代謝產物的形式取決於「演化來源」及「棲息環 境」這兩個因素。例如: (1) 蝌蚪生活於水中,含氮代謝產物以氨為主;轉變為蛙後, 以排除尿素為主。 (2) 鳥類或爬蟲類其卵中胚胎產生的含氮代謝產物累積在卵殼 內,以毒性最低的尿酸形式排除,利於胚胎存活 。 Q. 居住在沙漠地區的生物,含氮廢物最可能以何種形式排除? 03 動物の 排泄構造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排泄構造 ◆ 生物在演化的過程中,形成多樣的排泄構造。 (1) 構造簡單の水生動物 e.g. 草履蟲(單cell原生動物)、海綿、水螅(腔腸動物) →直接利用體表「擴散作用」排泄氨等代謝廢物 (2) 構造較複雜の動物 (∵cell數目多、個體體積大) e.g. 脊椎動物 → 通常需要特化の排泄器官,排除代謝廢物&多餘的水or鹽類 草履蟲 – 伸縮泡 (contractile vacuole) 一種液泡(液胞) ◆ 排泄方式: (1) 藉擴散作用直接由體表排出代謝廢物(e.g. CO2、NH3) (2) 藉伸縮泡排出過多的水分 中央腔 輻射管(收集管) *主動運輸(耗能)收集細胞內多餘的水分,並排出體外 周圍粒線體供能 (收集管) 草履蟲 – 伸縮泡 ◆ 排泄方式: (1) 藉擴散作用直接由體表排出代謝廢物(e.g. CO2、NH3) (2) 藉伸縮泡排出過多的水分 →調節滲透壓 (以防吸水過多而脹破) ◆ 生活在淡水の原生生物(e.g. 變形蟲、草履蟲)、淡水海綿、水螅具有 *淡水環境中,細胞內滲透度高於胞外的滲透度,水不停注入細胞內, 如果不能將過多的水泵浦出胞外,細胞就會充脹直至破壞。 渦蟲 – 原腎(管) (protonephridium) ◆ 一些扁形動物門(e.g. 渦蟲)具有 ◆ 排泄方式: (1) 大部分の代謝廢物(e.g. 氨)以擴散方式經體表排出。 (2) 特化的排泄構造—原腎管: 由網狀分布身體兩側的排泄管&焰cell所構成。 →排除稀薄の液體(多餘的水分、鹽類、代謝廢物) 原腎管:由網狀分布身體兩側的排泄管&焰cell所構成。 (具有纖毛) *路徑:焰cell→排泄小管→較大的排泄管→排泄孔(開口於體表) 排泄管的管壁細胞經再吸收(耗能),將管內的有機養分、鹽類等物質運輸 回體內,其餘物質(e.g. 多餘的水、鹽類、代謝廢物) 則從排泄孔排出體外。 焰cell纖毛擺動將水往前推, 造成負壓→將組織液引入 排出稀薄液體 主動運輸 (耗能) 蚯蚓 – 腎管(後腎管) (metanephridium) ◆ 大多數環節動物 (e.g. 蚯蚓) 具有 ◆ 排泄方式 - 腎管 (1) 蚯蚓除前端三節及最末的體節外,其他各體節皆具一對腎管。 (2) 前一體節的體液→有纖毛的腎口→彎曲の腎管(經微血管網 再吸收有機養分與部分鹽類、分泌體腔&血液中的代謝 廢物形成尿液) →排泄管→位於體表開口の腎孔 (排除多 餘的水&尿素) →體外。 蚯蚓 – 腎管(後腎管) (metanephridium) 體節 腎口 微血管 再吸收 有機養分、鹽類等 收集體液 排泄管 腎管 排 腎孔 泄 水、尿素等 蚯蚓 – 腎管(後腎管) (metanephridium) (再吸收 &分泌) (腎管) 腎口 (有纖毛) (後) (前) 昆蟲 – 馬氏管 (Malpighian tubule) ◆ 昆蟲&其他陸生節肢動物(e.g. 蜈蚣、蜘蛛)具有。 (盲管) (胃) 迴腸 後腸 昆蟲 – 馬氏管 (Malpighian tubule) 收集體液 水、鹽類等 中腸 再 吸 後腸 收 食物殘渣、 尿酸等 馬氏管 04 人體の排泄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人體の泌尿系統 腎臟(2個)→輸尿管(2條)→膀胱→尿道 左高右低 (右) (左) 人體-腎臟(縱切面) (顏色淺) 腎小體+腎小管 腎皮質 外 (顏色深) 腎髓質 內 由多個腎錐體 動脈 構成 靜脈 腎盂 腎門 匯集腎錐體流 血管、神經、淋巴管、 出的尿液 輸尿管等進出腎臟處 腎錐體 輸尿管 內有許多集尿管 與腎元相接 腎臟の構造 ▼豬腎解剖圖 人體-腎臟(縱切面) (renal hilum) (nephron) 腎盞(calyx) 輸尿管 (renal pelvis) 腎乳突 (Renal papillae) 腎柱 (Renal column) (medulla) (cortex) (renal pyramid) (ureter) 人體-腎臟の位置(俯視圖) 背面 腎臟 脊柱 腎臟 輸尿管 膀胱 腹腔 尿道 腹面 人體-輸尿管(ureter) 2條細長小管,將尿液由腎盂→膀胱。 *輸尿管平滑肌蠕動 人體-膀胱(bladder) ◆ 位於骨盤中(骨盆腔),恥骨聯合後。 ◆ 由平滑肌所構成,具伸縮性,為暫時 儲存尿液の場所。(*容量約為500 mL) 累積約150 mL→產生尿意 累積約300 mL→不適感 *膀胱壁有逼尿肌(平滑肌)→收縮可將尿液擠入尿道 人體-尿道(urethra) 排尿反射 ◆ 膀胱下接尿道。→尿液排出體外の管道 *尿道長度:女性約4 cm,男性約20 cm *排尿反射中樞: 腦部&脊髓薦部 輸尿管 膀胱 逼尿肌 (平滑肌) 感覺神經元 尿道內括約肌 收縮 (平滑肌) 輸尿管口 尿道 副交感神經 尿道外括約肌 舒張 (骨骼肌) 舒張 人體の泌尿系統 功能 產生尿液 腎臟 輸送尿液 輸尿管 儲存尿液 膀胱 排出尿液 尿道 人體-腎臟(縱切面) ⚫ 腎臟構造與功能の基本單位 ⚫ 每個腎臟約含100萬個腎元 (renal hilum) (nephron) 腎盞(calyx) (renal pelvis) 腎乳突 (Renal papillae) 腎柱 (Renal column) (medulla) (cortex) (renal pyramid) (ureter) 人體-腎元(nephron) 腎 出球小動脈 皮 腎 小 入球小動脈 質 體 動脈 腎 元 靜脈 腎 腎 髓 小 鮑氏囊腔 質 管 鮑氏囊 腎小體 腎絲球 鮑氏囊(Bowman’s capsule) ◆ 由單層扁平上皮cell構成。 ◆ 腎小管盲端膨大並向內凹陷,形成杯狀の雙層構造。 ⚫ 由單層立方上皮cell組成 人體-腎元(nephron) 近曲小管 遠 (微絨毛最多) 曲 腎 腎 出球小動脈 小 皮 入球小動脈 管 質 小 體 動脈 集 腎 元 靜脈 尿 腎 腎 尿 管 髓 小 鮑氏囊腔 液 質 管 鮑氏囊 流 腎小體 向 腎絲球 腎 亨耳環管 盂 →再吸收最主要の場所 Q. 為什麼「集尿管」不屬於「腎元」? 疏鬆間質(loose mesenchyme) 後腎間質 A. 輸尿管芽 集尿管&腎元的胚胎發生起源不同, 故不屬於腎元。 但功能上兩者關係密切,且集尿管的 早期腎元 管壁對水&其他物質仍具有再吸收or 分泌の功能。→其內的溶液仍屬於 「濾液」而非「尿液」 集尿管 腎元 Q. 請由數量多→少排序:腎元、輸尿管、集尿管、肺泡。 A. 肺泡>腎元>集尿管>輸尿管 ⚫ 一個肺臟中有上億個肺泡。 ⚫ 一個腎臟有一百萬個腎元。 ⚫ 多個腎元共用一個集尿管。 ⚫ 輸尿管2條。 腎元の種類 ◆ 皮質腎元(cortical nephrons) 約占80%,其亨耳環管退化,鮑氏囊位於皮質外 圍區,腎元幾乎完全位在皮質,極少穿過髓質。 ◆ 近髓質腎元(juxtamedullary nephrons) 約占20 %,腎元各部分均很發達,鮑氏囊靠近 皮質與髓質交界處,亨耳環管會深入髓質。 粗、短 腎臟內の循環途徑 血 血壓高、 液 高通透性 細、長 環腎小管微血管 [尿素]低、[CO2]高 [尿素]高、O2&養分多 血 排 液 尿 腎 環腎小管微血管 小 管 Q.出球小動脈是門靜脈? A. 出球小動脈位於腎絲球與第二套微血管之間,沒有 直接與心臟相連,亦屬於門脈系統。但出球小動脈 管壁富含平滑肌,可因生理狀態而收縮管徑,可提 供較大的阻力,此為小動脈的性質;此外,出球小 動脈內的血液為充氧血,與體循環中的動脈性質相 似。故出球小動脈屬於小動脈而非靜脈。 尿液の形成 腎小管 (腎小管、集尿管→ 環腎微血管) 過濾作用 再吸收作用 分泌作用 腎小體 腎小管 (腎絲球→鮑氏囊) (環腎微血管→ 腎小管、集尿管前段) 主動運輸(耗能) 1. 過濾作用 鮑氏囊 細 腎絲球 出球小動脈 鮑氏囊腔 濾液成分:水、鹽類、 粗 葡萄糖、胺基酸、尿素、 入球小動脈 尿酸(少量) 腎絲球 鮑氏囊 壓力 高 低 大分子 小分子 不消耗ATP 1. 過濾作用 濾液=血液-血球-大分子蛋白質 鮑氏囊足細胞所伸出の突起與微血管內皮細胞の小孔組成一過濾網, 只要分子小於濾網孔隙,便可自由通過成為濾液の溶質。 足突 足細胞 足突 裂隙隔膜 基底膜 微血管 初級突起 腎絲球微血管 內皮cell 通透性高 1. 過濾作用 ◆腎絲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單位時間內,由兩個腎臟所有腎小體過濾出的液體總量,估計正 常成年人的腎小體過濾率約為125毫升/分鐘,亦即每天可形成約 180公升的濾液。(125×60×24) 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約1~1.5 L, 只占總濾量的1%? ∵99%再吸收回環腎小管完血管網 2. 再吸收作用 ◆ 腎小管(主要為近曲小管)、集尿管管壁細胞回收濾液中的物質。 管中濾液 管壁細胞 腎小管外的微血管網 葡萄糖 主動運輸 胺基酸 大部分鹽類 滲透作用 水 2. 再吸收作用 ◆ 腎小管(主要為近曲小管)、集尿管管壁細胞回收濾液中的物質。 ◆ 正常狀況下濾液中的葡萄糖、胺基酸等養分在近曲小管完全被 再吸收 →主動運輸,腎臟是人體內單位體積耗氧量較多的器官 ◆ 近曲小管管壁細胞近管腔面的細胞膜附有許多微絨毛,可增加 吸收面積 2. 再吸收作用 – 濾液成分 物質(單位) 每日過濾量 每日排出量 再吸收比例 吸收方式 水(L) 180 1.8 99.0% 被動運輸 鈉離子(g) 630 3.2 99.5% 主動運輸 葡萄糖(g) 180 0.0 100% 主動運輸 尿素(g) 54 30.0 44% 被動運輸 →有用物質(e.g. 水、、葡萄糖)被再吸收的比例高,幾乎完全被再吸收; 廢物(e.g. 尿素)被再吸收的比例低,大部分被排出至體外。 腎小管對物質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 3. 分泌作用 ◆ 腎小管的管壁細胞亦可行主動運輸,將微血管內的某些物質(藥物、 K+、H+ ),運送到腎小管腔中,隨尿液排出。 管中濾液 管壁細胞 腎小管外的微血管網 主動運輸 藥物 K+ H+ 血流方向 出球小動脈 入球小動脈 1 腎絲球 鮑氏囊腔 過濾作用 腎小管 腎小管外的微血管網 管壁細胞 主動運輸 血流方向 葡萄糖、胺基酸、Na+ (鹽類) 腎靜脈 集尿管 滲透作用 再吸收 2 水 3 形成尿液 主動運輸 藥物、K+、H+ 分泌作用 尿液組成 絲球體中的血漿 三者 過濾作用後的濾液 成分不同 再吸收、分泌作用後的尿液 正常尿液中水分約占 95%,含有含氮代謝產物和無機鹽類 ◆不含血球、蛋白質、葡萄糖或身體所需的有機養分 (大分子無法過濾→濾液) (完全被再吸收) ★血漿 vs. 濾液 vs. 尿液 成分 血漿(mg/dL) 濾液(mg/dL) 尿液(mg/dL) 說明 蛋白質 7000 0 0 無法過濾 葡萄糖 100 100 0 完全被再吸收 胺基酸 30 30 0 尿素 25 25 2000 濃縮 尿酸 3 3 30 (再吸收水、Na+) Na+ 300 300 450 再吸收、濃縮、 Cl- 350 350 500 分泌 K+ 15 15 200 個人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尿液成分,例如:服用維生素B2後,尿液通常會呈現深黃色。 Q. 請說明檢查項目中的 血中尿素氮 血中肌酸酐 肌酸酐清除率(CCR) 分別能反應身體的哪 些狀況? A. 尿素氮(BUN) 血中的尿素氮濃度與人體的代謝作用及泌尿、腎臟系統功能有關。一般因 人體代謝造成的血中尿素氮濃度升高不會超過40 mg/dL (*正常範圍約8~ 23 mg/dL)。但由於腎臟損壞、腎血流減少、尿路系統阻塞等疾病,將造成 血中尿素氮濃度較大幅度升高。 A. 肌酸酐 肌酸酐是人體肌肉的代謝物(男性每一公斤體重會代謝 18~20 mg 的肌酸酐, 女性則為每公斤體重會代謝 16~18 mg 的肌酸酐)。肌酸酐是腎功能的重要 指標之一,數值較尿素氮更敏感,而且不會受飲食及類固醇影響。肌酸酐是 小分子物質,可以被腎絲球完全過濾出來,而且在腎絲球中不會被再吸收, 所以收集尿液的肌酸酐和血液的肌酸酐,經公式運算後,可以求得肌酸酐的 清除率(又稱肌酸酐廓清率,CCR 或 Clcr),代表腎絲球的過濾率,腎絲球的 過濾率下降可代表腎臟實質損害的程度。 須收集 24 小時的尿液, 肌酸酐廓清率的計算=(尿液中肌酸酐濃度/血液中肌酸酐濃度)× 每分鐘的尿量。 Q. 尿酸是一定要排泄的廢物嗎? A. 濾液中的尿酸,98%被再吸收回血液,其 餘2%占排泄量的約20%,其餘的80%尿酸 排泄量來自腎小管分泌作用。尿酸具有抗 氧化劑與調節免疫反應的功能,因此尿酸 在人體內需維持一定的濃度。 Q. 人體尿液中有沒有蛋白質? A. 健康的人體,其尿液中存在有少量的蛋白質,在一般的健康檢查報告 中也可發現這個現象。腎絲球の滲透性約為骨骼肌微血管的50倍,直 徑小於4 nm的中性物質可以自由過濾,直徑大於8 nm的中性物質過 濾率接近零,以白蛋白(albumin)為例,其分子大小約7 nm,白蛋 白在腎臟濾液中的濃度通常為在血漿中的0.2%。 洗腎(血液透析) →避免血液中尿素濃度過高造成毒性 ◆ 腎臟失去功能的病患,須定期將血液抽出體外,經血液透析機 (人工腎臟)的半透膜,將血液中尿素等小分子排出。 過濾後的血液 高→低 尿素濃度 半透膜 血液流向 血液透析機 尿素 高低 廢液 透析液 亨耳環管の逆流倍增 80 皮質 低 Na+Cl- U形結構造成下降支&上升支 內液體の流動方向相反,而 外髓質 上升支&下降支對水和氯化 鈉的通透性不同。 內髓質 高 滲透壓 05 體液の恆定 Illustration by Smart-Servier Medical Art 體液の恆定 ◆ 動物體液中各溶質必須維持正常濃度,以維持穩定生理機能。 2/3 1/3 細胞內液 細胞外液 (+) K+ Na+ HPO42-、 (-) Cl-、HCO3- 蛋白質 體液の恆定 ◆ 泌尿系統可協助體內的恆定: (1) 血液中の水 影響滲透壓、血壓 (2) 血液中の礦物質 (3) 血液の酸鹼值 水分(滲透壓)の恆定 ◆ 可協助由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共同維持。 (1) 神經:下視丘 分泌 (2) 內分泌:抗利尿素( ADH ) (3) 泌尿系統:遠曲小管、集尿管對水分の再吸收 可增加細胞膜上の水通道蛋白數量 下視丘(hypothalamus) ◆ 屬於間腦。 ◆ 調節體溫、血壓、食慾、飲水和睡眠等。 ◆ 分泌多種激素,如:抗利尿素(ADH) 由下視丘的神經細胞合成→經軸突運輸至 腦垂腺後葉暫存,需要時由腦垂腺後葉釋出 →血液循環送至腎臟→作用於標的cell:遠曲小 管&集尿管→增加水通道蛋白數量→水再吸收↑ 滲透壓受器 降低 釋放 ADH濃度 滲透壓 過 刺激 腦垂腺 滲 高 下視丘 + 增加 後葉 ADH 透 口渴中樞 壓 引發 引發 口渴 水的再吸收增加 喝水 適 下降 排尿量減少 當 負回饋控制 拮抗 滲 排尿量 水的再吸 透 上升 收減少 壓 增加 ADH 範 濃度下降 滲透壓受器 圍 腦垂腺 ADH 刺激 下視丘 升高 過低 後葉 減少釋放 滲透壓 時間 水分(滲透壓)の恆定 ◆ 其他影響滲透壓の調節: (1) 咖啡與酒精 → 抑制身體分泌抗利尿素 → 排尿量增加。 (2) 冬季氣溫低時 → 排汗減少、蒸散量低、抑制抗利尿素 分泌 → 使排尿量增加。 (3) 水位超過心臟(泡溫泉或游泳)→下肢承受水壓使回心血 量增加→抑制ADH分泌→使排尿量增加。 電解質(礦物質)の恆定 *以Na+恆定為例 ◆ 由內分泌&泌尿系統共同維持,可間接影響血壓恆定。 (1) 內分泌: 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AAS) 心房排鈉肽(ANP) (2) 泌尿系統:遠曲小管、集尿管對Na+の再吸收 (JGA) 偵測入球小動脈血壓變化, 分泌腎素 JGA 偵測遠曲小管[Na+]變化 過 刺激 右 分 心房排鈉肽 引發 血 高 心 (ANP) 壓 房 泌 腎臟對Na+與 血液體積減少 下降 H2O再吸收減少 適 負回饋控制 當 腎臟對Na+與 醛 腎上腺皮質 血 H2O再吸收增加 固 分泌 上升 壓 血管收縮 酮 範 引發 + 圍 刺激 分 腎 引 血管收縮素 過低 時間 近腎絲球器 泌 素 發 增加 活化血管收縮素原 降低 過 刺激 右 分 心房排鈉肽 引發 血壓 血 高 心 (ANP) 壓 房 泌 抑制RAAS 腎臟對Na+與 血液體積減少 下降 H2O再吸收減少 適 負回饋控制 腎臟對Na+與 拮抗 當 醛 腎上腺皮質 血 H2O再吸收增加 固 分泌 上升 壓 血管收縮 酮 範 引發 + 圍 刺激 分 腎 引 血管收縮素 升高 過低 時間 近腎絲球器 泌 素 發 增加 血壓 Homework Q. (1)為何高血壓患者不宜吃太鹹? A. 血液若因Na+ 濃度過高,造成滲透壓過高,會使得血液吸收水 分而增加血量,使血壓增加。 Q. (2)失水過多 vs. 失血過多的調控? A. 失水→血液滲透壓&血量(血壓)改變→ADH調控 & RAAS調控。 失血→滲透壓不變,但血量(血壓)下降→RAAS調控 血液中の酸鹼恆定 cell外液 cell內液 ◆ 血液中有許多酸鹼緩衝物質 (最主要為:HCO3- 和 HPO42- ), 故血液屬於酸鹼緩衝溶液 當酸或鹼加入某溶液時,此溶液的 pH 值不 會產生明顯的起伏 pH 酸鹼緩衝溶液含有緩衝物質: 緩衝物質 + H+ 化合物 其反應方向可受H+ 濃度所決定 [ H+ ] [H+]高→增加H+の分泌(次級主動運輸) 鈉鉀幫浦 3 [Na+]低 反向協同運輸 2 過量H+和濾液中のNH3、Na2HPO4結合 (酸鹼緩衝) H++ NH3 NH4 H++ Na2HPO4 (HPO42–) NaH2PO4 (H2PO4–) H+の來源: H2O + CO2 H++HCO3–(腎小管細胞內碳酸酐酶的催化) Cell代謝產生 [H+]高→增加HCO3-の再吸收 此側不具HCO3-通道蛋白 刺激 中樞化學受器 呼吸 呼吸頻率與 降低 H+ 過 + 引 H +濃度 高 周邊化學受器 中樞 發 深度增加 濃 引發 腎臟 H+分泌作用增 度 肺 加 CO2排出 下降 [H ]減少 + 速率增加 適 負回饋控制 拮抗 當 CO2排出 肺 的+ 上升 [H+]增加 H 速率減少 呼深 引發 腎臟 H 分泌作用減少 + 濃 吸度 度 呼吸 引 頻 減 升高 刺激 中樞化學受器 率 過低 周邊化學受器 中樞 發 與 少 H+濃度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