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PDF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ImprovedWonder9449
Tags
Summary
This document is a PPT presentation containing basic knowledge about mental illness. It likely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mental disorders, their symptoms, and potential treatments aimed at providing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Full Transcript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编辑版 ppt 1 精神病( psychosis ) p 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 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 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 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编辑版 ppt 2 编辑版 ppt 3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编辑版 ppt 1 精神病( psychosis ) p 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 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 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 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编辑版 ppt 2 编辑版 ppt 3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编辑版 ppt 4 一、生物因素 p 遗传: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精神分裂症、情 感障碍、儿童孤独症、神经性厌食症、儿童 多动症、焦虑症等 p 感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 编辑版 ppt 5 二、心理社会因素 p 精神应激因素 定义: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 和难以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 p 社会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p 个性因素 定义:指个体在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分裂样性 格 / 强迫性格等。 编辑版 ppt 6 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即内因 和外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共同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但两者的作用并非平分秋色, 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不同的致病因素起 的作用大小不同。 编辑版 ppt 7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编辑版 ppt 8 目的: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各自的特 点和从属关系划分出病类、病种与病型,并 列成系统,这样不但可加深对疾病的研究与 认识,也有利于诊断、治疗与护理。 编辑版 ppt 9 n对世界精神病学影响最大且为许多国家所 采用的分类系统有: ◇WHO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 计分类》( ICD-10 )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四版( DSM-Ⅳ ) ◇ 中国:《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 准》( CCMD-Ⅲ ) (各种诊断标准主要依靠症状间的组合,病程 的演变,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特点来制定。) 编辑版 ppt 10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Ⅲ )分类: 1 、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2 、精神活动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5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6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7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9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10 、其它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编辑版 ppt 11 -3 》编号 0 器质性精神障碍中, 02 其他脑病所致精神障碍[ F02 其他疾病所致痴呆],进一步分类如下: 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 F02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疾病所致痴呆] 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F02.8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21 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F02.8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22 克 - 雅 (Creutzfeldt-Jacob) 病所致精神障碍[ F02.1 克 - 雅病痴呆] 编辑版 ppt 02.23 脑炎后综合征[ F07.1 脑炎后综合征] 3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 F02.8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3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F02.8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32 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 F02.8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12 CCMD-Ⅲ 中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定义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编辑版 ppt 13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脑部疾病或躯体疾 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 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 器 染、脑外伤、脑瘤等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 质 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只是原发躯体疾病症状的 组成部分,也可与感染、中毒性精神障碍统 性 称为症状性精神障碍。 【症状标准】 精 (1) 有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据; (2) 有脑病、脑损伤,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 神 的躯体疾病,并至少有下列 1 项:①智能损 障 害综合征;②遗忘综合征;③人格改变;④ 意识障碍;⑤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碍 紧张综合征等);⑥情感障碍综合征(如躁 狂综合征、抑郁综合征等);⑦解离(转 换)综合征;⑧神经症样综合征(如焦虑综 合征、情感脆弱综合征等)。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 病程与原发器质性疾病相关。 【排除标准】缺乏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如 编辑版 ppt 14 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足够证据。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编辑版 ppt 15 u精神症状的本质 ⑴ 大脑结构的改变所致 ⑵ 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⑶ 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⑷ 颅脑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⑸ 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⑹ 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⑺ 目前病因或发病机制不明的所谓“功能性 精神病”的症状 编辑版 ppt 16 u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地位 p 精神症状的特点: ①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合 ② 精神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③ 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p 精神症状在诊断中的地位: 精神症状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中其地位远远高于 内科疾病症状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地位。 编辑版 ppt 17 u怎样判断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判定方法: 1 、纵向比较 2 、横向比较 3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 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编辑版 ppt 18 u人正常的心理活动 意志、 行为 心理活动 知 意 情 感知觉、注 意、思维、 情感 智能等 编辑版 ppt 19 u认知障碍 编辑版 ppt 20 p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n感知觉的定义 ◆ 感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如形状、颜色、重量、气味等) 的反映。 ◆ 知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总体属性的反映。 特性:整体性、恒常性。 ◆ 表象:指从前感知过的东西不存在于眼前时在 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既往被感知过的事物 留在脑中的形象)。 编辑版 ppt 21 u感知觉障碍分类 感觉过敏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感知觉障碍 错觉 知觉障碍 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编辑版 ppt 22 u感觉障碍( disorders of sensation ) 1 、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高。 2 、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3 、内感性不适:病人感觉体内有不舒服或不能忍 受的感觉。(病人不能明确指出体 内不适的部位)。 编辑版 ppt 23 u知觉障碍( disorders of perception ) ◆ 错觉:指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为与实际完全不 相符的事物(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 幻觉: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 感知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编辑版 ppt 24 u幻觉( hallucination ) 幻听:是临床最常见的、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幻觉。 主要是语言性幻听。 幻视:内容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 有时比较模糊。 幻嗅:病人闻到环境中或体内有难闻的气味。 幻味: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 幻触:病人感到皮肤上有麻木感、虫爬感、电击感 等。 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躯体某部位或内脏有异常的 感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 编辑版 ppt 25 u 幻听 命令性幻听:命令病人做某事,病人往往无法违 抗而执行。 评论性幻听:几个人直接评论病人。 议论性幻听:几个人意见不一致的议论病人。 思维化声: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思想的 同时变成声音,且这种言语声音来自 于脑内或心灵中。 思维鸣响: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思想的 同时变成声音,这种言语声音来自于 外界。 编辑版 ppt 26 : 托品中毒患者,某日傍晚突然大叫:“不得了,我爸被刺得稀烂,这儿净是戴铜帽子的人,你们看,正在刺我爸……”说完 : 神分裂症患者对医师说:“我肚子里有一男子说话的声音:‘冬娥,你太懒了!’ ‘冬娥,你快把手中的东西扔掉。’” : 编辑版 ppt 神分裂症患者,由其父陪同入诊室,患者突然神色较紧张地说:“爸,我闻道了毒气味。”停顿了一下又说:“唔,这房间 出诊室。 27 感知综合障碍( 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 )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视物显大 / 显小症、视物变形 症、周围环境和事物的距离改变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对时间的快慢出现的不正确的 知觉体验 运动感知综合障碍:对外界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的 歪曲知觉体验,感到运动的物体静止了, 静止的物体运动了。 非真实感: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和事物变得模糊不清 、不鲜明、不真实。 编辑版 ppt 28 p 二、思维障碍 n 思维的定义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 映,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思 维是用概念、判断(句)和推理的形式并以 语言为工具表达的。 编辑版 ppt 29 u思维障碍的分类 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编辑版 ppt 30 医生请病人读当天的报,标题是“朝着光明的 道路前进”,病人边读边加以说明:“朝即朝廷的朝, u思维联想障碍 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家的门是坐南朝北,朝字 上下有两个 + 字,中间有个日字,子曰学而时习之, 朝字左半有日字,有半有月子,两个字合起来念 1.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明…”此时,进来一位老医生,病人马上站起来让 坐,说向白衣战士学习,向白衣战士致敬。 n联想奔逸(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的增多 和转变快速。 n联想迟缓(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 ,联想困难,思考问题感到困难, 反应迟钝。 n联想贫乏(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概 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 明确应答反应。 编辑版 ppt 31 2. 联想连贯性异常 思维松弛:指每句话都通顺,结构完整,可理解, 但段与段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因此其 主题和用意不容易理解,交谈困难。 思维破裂:每个句子的语法正确,能理解其意, 但句与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 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出现破裂性思 维的表现,但言语更杂乱,语句片段, 毫无主题。 编辑版 ppt 32 3. 联想途径异常 病理性赘述:思维过程抓不住主要问题,不厌其 烦地作不必要的累赘的细节描述。 “ 啰嗦”、“无主题”、“东拉西 扯”。 但最终还是会回到主题。 病理性简述:陈述过于简单,可利用的概念减少。 思维中断(思维阻滞、思维被夺):话说半句, 突然中断,停顿片刻再开口已换了 别的内容。 编辑版 ppt 33 4. 联想形式障碍 如医生问:“你多大 了?”患者答:“ 56 岁,”又问他职业, 持续言语:思维活动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表现 仍答:“ 56 岁”, 为给患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每次重复 第一次回答时所说的话。 重复言语:与持续言语类似,思维展开的灵活性受 如病人长时间地吟 损害,表现说话时多次重复 —句话最未 道:我去旅游、我 的几个字或词。 去旅游,……, 刻板言语:思维在原地踏步,概念转换困难,并且 脑中概念相对较少,表现机械地、刻板 地重复一些没意义的词或句子。 模仿言语:刻板地模仿周围人的言语。 编辑版 ppt 34 5. 思维自主性异常 强迫性思维(强迫观念):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 同一内容的思维,患者明知此观念没有必要, 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总是挥之不去。且有 明显压抑此观念的观念产生,因此常痛苦不堪。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脑中涌现大量的杂乱无 章的联想,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往往突然出 现,迅速消失,但内容是病人自己的,患者欲 罢不能的感受不明显。 思维被强加(思维插入):病人认为头脑中某些思 想不是自己的,是别人强加于他的,即脑子里 插入了别人的思想。编辑版 ppt 35 u思维逻辑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概念转换,将一个具体概念与 抽象概念混淆,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但二者间有某种联系。 语词新作:病人自创符号、图形、文字、语言并赋 予特殊意义,不经病人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逻辑倒错:违反思维同一律,推理缺乏逻辑性,既 患者解释为什么不吃肉时说:因为 人是动物,因为肉时动物的尸体, 无前提也无根据;甚至因果倒置,离奇古怪, 所以我不能吃自己的尸体。 不可理解。 矛盾观念(矛盾思维,对立思维):指同一时间脑 中出现两种相反的、矛盾的、对立的概念,互 相抗衡而相持不下。 编辑版 ppt 36 u思维内容障碍 -- 妄想( delusio n) 1. 定义 妄想 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 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 实与理性的纠正。 2. 特征 ① 信念歪曲:妄想无关于事实存在与否,而在于 信念偏离常理或专业知识的程度。 ② 坚信不移:妄想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③ 内容为个人所独有:与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某 些共同信念不同,如迷信思想。 编辑版 ppt 37 3. 分类 原发性妄想 关系妄想 按发生 被害妄想 的背景 影响妄想 继发性妄想 被洞悉感 按内容 释义妄想 夸大妄想 系统性妄想 罪恶妄想 按结构 嫉妒妄想 非系统性妄想 钟情妄想 编辑版 ppt 38 关系妄想:将环境中与其无关的事物坚信为与其有 关。如指桑骂槐、话里藏针。 被害妄想:患者认为自己受到迫害、诽谤、造谣中 伤、放毒等,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 影响妄想:坚信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受到外界某 种特殊东西或仪器的干扰与控制,患者 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被迫感。 被洞悉感:患者坚信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 字表达就被别人以某种方式知道了。 释义妄想:指对外界发生的事物赋予特殊的意义, 并坚信不移。在事物的印象与病人理解 的意义之间毫无联系,病人做解释后他 人也不能理解,从而与象征性思维不同。 编辑版 ppt 39 夸大妄想:患者坚信自己具有明显超过实际的能力。 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因 时间、环境、病人的文化水平和经历而 有很大不同。如认为自已是国家主席,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无数的财产等。 罪恶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罪行。 嫉妒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不忠另有外 遇,因此对爱人行为加以检查和追踪。 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因 而对这种爱情进行回应,即使遭到对方 严词拒绝仍毫不悔改而认为对方是在考 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而纠缠不已。 编辑版 ppt 40 来觉得上下班路上好几个人装扮为便衣警察跟踪自己,说:“我乘公交汽车他们跟着我骂 , 我换乘地铁,他们 们也下车” 并认为这些人在监视自己的行动,说: “他们怀疑我是特务,盗窃国家机密,吓得我不敢外出。” 他身上安装了特殊的发射装置,自己头脑中想的事,周围人都知道,他说:“我想去南京路,出门就看到一辆 等我;我在一家饮食店吃小笼包子,想要一碟醋,服务员就将醋送到我的餐桌上;在家我想听一首某人的歌, 妄想 她在唱… 编辑版 ppt 妻子有外遇,认为妻子和单位同事有染,经常打电话了解妻子是否上班,有时到妻子单位,在窗外张望,看到 回家就盘问妻子,并叫她交待,弟弟劝告患者不要多疑,患者怀疑弟弟和妻子有“暧昧”关系。 41 u与其他心理活动相关的思维障碍 妄想性知觉:为思维和感知觉的相关障碍。 指病人对当时的客观现实中某一事物突然出 现妄想意义的理解,坚信周围的现象意味着 或预兆着即将发生尚未肯定的事件;也指在 真实的知觉过程的同时,病人赋予特殊的意 义,做异常的解释。 妄想性情绪:为思维和情绪的相关障碍。 指病人突然出现惶惶不安,焦虑紧张情绪, 感到周围环境的气氛不对,坚信灾难即将降 临,世界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出 现妄想性知觉,产生原发性妄想观念。 编辑版 ppt 42 妄想性回忆:为思维和记忆的相关障碍。 指病人对发病前的事件给予妄想性解释,与 目前的妄想内容相互联系在一起。病人目前 存在妄想,把回忆出来的既往经历用现在的 妄想去解释,从而认为妄想内容很久以前就 发生了。 编辑版 ppt 43 p 三、注意障碍 1. 定义 注意( attention )并非独立的心理结构,而是 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的精神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集中性和指向性。 2. 分类 主动注意(随意注意):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定 向反射。即定目标的注意。 被动注意(不随意注意):是由外界刺激被动引 起的注意,没有自觉的目标。 编辑版 ppt 44 3. 注意障碍的分类 分 类 特 点 注意增强 对既定目标的注意增强。 注意涣散 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 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 注意减退 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 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很容 注意转移 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 换。 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 注意狭窄 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 编辑版 ppt 45 p 四、记忆障碍 记忆( memory ) 是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精神活动,为既往客观事物或经验 的重现。 既往客观事物或经验包括感知过的映象、思考过的问 题、体验过的情绪与练习过的动作。 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 使这些痕迹免 留下痕迹的过程,是 识记 保持 于消失的过程 反复感知的过程。 痕迹的重新 现实刺激与以往 活跃或复现 回忆编辑版 ppt 再认 痕迹的联系过程 46 记忆障碍的形式 记忆增强: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不 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 轻者表现为回忆减弱,重者远记忆也减退。 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经验,即主 要指回忆过程障碍。 编辑版 ppt 47 @ 遗忘的分类 顺行性遗忘:即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 所经历的事件。 逆行性遗忘:即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以前某一段时间 的事件。 心因性遗忘:病人在应激或经历创伤性生活事件后, 对某一特定的情境或创伤性情境的遗 忘。 进行性遗忘:主要见于老年性痴呆,其影响较大的 不是直接的识记和保存,而是再认和 回忆,即病人除有遗忘外,同时伴有 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淡漠。 编辑版 ppt 48 记忆障碍的形式 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的事件,在 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 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 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 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似曾相识感:新感知的事物有似曾感知过得体验, 有一种熟悉感,属认知错误。 编辑版 ppt 49 p 五、智能障碍 智能( intelligence )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 神活动的功能,反映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方面的 差异,是指利用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 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 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智能障碍分为 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两大类型。 编辑版 ppt 50 1.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 是指个体生长发育成熟以前( 18 岁以前),大 脑发育不良或受阻碍,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 未达到同龄儿童水平。 编辑版 ppt 51 2. 痴呆( demention ) 是指个体由于器质性病变,患者虽没有意识 障碍,但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 损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创造思维受损, 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 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 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其他精 神症状,如感情淡漠、行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 等。 编辑版 ppt 52 轻度痴呆:无临床可见的症状,仅通过智商测查才能 发现在注意、记忆、理解和推理能力等方 面的轻度损害。 中度痴呆:注意力难于集中,记忆力差,定向障碍, 理解,判断,推理能力出现障碍,学习困 难,可出现虚构与非系统妄想。 重度痴呆:不能进行交谈,对周围不关心,行为紊乱, 记忆力低差,定向障碍,生活能自理,情 感失禁,有时出现兴奋状态。 编辑版 ppt 53 假性痴呆:临床上可见在强烈精神创伤后产生的一 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 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 刚塞综合征( Ganser syndrome ):又称心因性 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 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如 2+3=4 。 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即成人患者表现为类似儿童一般稚气的样子,学 幼童的声调说话,见人叫叔叔、阿姨。 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 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降低,表现为类 似痴呆早期的症状,如记忆力、计算力下降等。 编辑版 ppt 54 p 六、定向力障碍 定向力是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 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1. 对环境的定向障碍 ① 时间定向障碍 ② 地点或空间定向障碍 ③ 人物定向障碍 2. 自我定向障碍 包括对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 的认识出现错误 编辑版 ppt 55 p 七、意识障碍 意识 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 反应能力。 u 意识的维持 ① 大脑皮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② 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完整 编辑版 ppt 56 意识障碍常见的临床表现 v 感知觉清晰度降低、迟钝、感觉阈值升高; v 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 v 思维变迟钝、不连贯; v 理解困难,判断能力降低; v 情感反应迟钝、茫然; v 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 v 出现定向障碍。 编辑版 ppt 57 1. 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 u 嗜睡 somnolence 最轻的意识障碍 病理性倦睡 可唤醒,正确回答与反应 刺激去除后很快入睡 u 意识模糊 confusion 意识水平轻度下降 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 定向力发生障碍 编辑版 ppt 58 1. 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 u 昏睡 stupor 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 处于熟睡状态 在强烈刺激下可唤醒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u 昏迷 coma :意识状态中断或丧失 以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 浅昏迷 深昏迷 编辑版 ppt 59 1. 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 u 浅昏迷 v 意识大部丧失,无自主活动 v 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v 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 反应 v 角膜反射、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 可存在 编辑版 ppt 60 u 深昏迷 v 全身肌肉松弛 v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v 深、浅反射均消失 编辑版 ppt 61 2. 以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意识障碍 u 谵妄( delirium )状态 v 意识清晰度下降,同 时有意识内容障碍 v 定向力丧失 v 感觉错乱 v 躁动不安 v 言语杂乱 编辑版 ppt 62 u 梦样状态 意识清晰度降低,同时伴有梦样体验 沉湎于幻觉妄想中,与外界失去联系 外表好像清醒 幻觉内容过后并不完全遗忘 持续数日或数月 编辑版 ppt 63 u 朦胧状态 患者意识范围缩窄,同时伴意识清晰度下降 范围内意识相对正常,对范围外事物缺乏正 确感知判断 思维障碍(联想困难、妄想) 情感障碍(表情呆板、情感淡漠、焦虑等) 定向障碍 感知觉障碍(幻觉、错觉) 突发突止,反复发作 事后遗忘或部分遗忘 编辑版 ppt 64 3. 自我意识障碍 人格解体:病人对自己有一种不真实的体验,觉察 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或躯体的存在,丧 失了“自我”,觉得自己已经“魂飞魄散”。 人格转换:病人否认原来的自我,说自己已变成另 外一个人或动物,但没有相应的言语或 和行为变化。 交替人格:在不同时间体验到两个不同的自我。 双重人格:在同一时间体验到完全不同的两种自我。 编辑版 ppt 65 p 八、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 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 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Ø 自知力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① 对疾病的认识:承认有病。 ② 对症状的认识:正确分辨和描述疾病的 症状。 ③ 对治疗的认识:存在治疗的依从性。 编辑版 ppt 66 情感障碍 ( affective disorder ) 编辑版 ppt 67 情感( affect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 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 情绪( emotion )在精神 医学中与情感属同义词,但仍有区别: 情绪:较低级的、生物性的、与满足欲望直接 相关的体验。 情感:较高级的、社会性的、与行为的社会评 价相关的体验。 心境:一段时间内持续性保持的某些情绪状态。 编辑版 ppt 68 情感反应 内心体验:喜、怒、哀、乐、 1 爱、憎、忧、思、恐等。 外部表情动作:面部表情、 2 体态表情、言语表情等。 内部生理变化: 5- 羟色氨、 3 去甲肾上腺素等。 编辑版 ppt 69 1. 情感性质的改变 u 情感高涨( elation ) : 指病人的情感活动较长时 间内持续地显著增高,表现得欢欣喜悦、轻松愉 快、自我感觉良好,显得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谈话时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生动,联 想丰富、话多、夸大、语音高昂,兴趣广泛,对 一切都感到非常乐观,好象从没有什么忧愁和烦 恼。但病人此时易激惹,对事稍不如意即勃然大 怒,或遇伤心事立即哭泣流泪,这可在瞬息间恢 复原状。它往往与思维奔逸与活动增多同时出现, 构成躁狂状态。 编辑版 ppt 70 u 欣快( euphoria ) : 一般指在脑器质性疾病的基础 上出现的一种快乐心情,患者自觉良好、幸福、面 部呆傻、愚蠢、幼稚,没有丰富的内心体验,显得 单调刻板,不能引起正常人的共鸣。 u 情感低落或抑郁( depression ) : 指负性情绪在较 长时间内持续增高。它与情感高涨相反,患者心境 抑郁、悲观厌世、整日忧心忡忡、兴趣索然、对自 我评价过低,有度日如年之感,常自责自罪、出现 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情绪低落常伴有思维缓慢、 言语及动作减少,意志要求下降,反应迟钝。这种 心情与周围环境有密切联系。 编辑版 ppt 71 u 焦虑、惊恐发作 : 焦虑( anxiety )指在缺乏充分 根据或明显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自身状态或周 围环境作过分严重的估计,担心自身健康和生命 受到威胁。患者感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顾虑 重重,以致搓手顿足、唉声叹气,有如大祸临头、 惶惶不可终日。也可伴有心悸、出汗、四肢发冷 及胃肠功能失调症状。 惊恐发作( panic disorder ) : 指突然的、自发的、 无法理解的惊恐体验、恐怖、焦虑,伴有呼吸困 难、头晕、心悸、濒死感等躯体症状。 编辑版 ppt 72 u 恐惧( phobia ) : 指一类病人遇到特定的境遇或 某一事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明知 这种恐惧感是不正常的,却无法摆脱。恐惧的内 容有 : 如怕脏、怕空旷的广场、怕见人、怕脸红、 怕上学等。 编辑版 ppt 73 2. 情感稳定性障碍 u 情感淡漠:对外界平时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 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表情淡漠,缺 乏相应的内心体验与外部的非语言情绪表现。 u 情感麻木( emotional paralysis ) : 指在长期 情绪压抑状态下(如长期拘禁)或突然遇到紧 急情况时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表现既无恐惧, 也无痛苦,麻木不仁。 编辑版 ppt 74 u 情感脆弱( emotional fragility ) : 指患者极易 伤感,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泣或兴奋激动,难 以自我克制。 u 情感爆发:指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突然出现短 暂的情感宣泄状态,整个症状杂乱无章,变化很 大,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也呈戏剧性的表演色 彩,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u 病理性激情( empathema insane )指患者无明显 诱因或在心境恶劣的背景上,突然发作非常强烈, 为时短暂的暴怒情绪;并由此产生残暴冲动行为 而严重伤害他人,发作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 障碍,事后可能出现遗忘。 编辑版 ppt 75 u 易激惹( irritability ):患者对刺激的反应性 增高,一般刺激即引起强烈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常指患者的情绪容易激惹、愤怒、稍遇刺激暴跳 如雷,激怒,易于人发生矛盾冲突。 编辑版 ppt 76 3. 情感协调性障碍 u情感倒错( parathymia )是指患者的情感反应与 客观刺激的性质不相称。如遇悲哀的事件表现欢 乐,遇到高兴的事反而痛哭。 u情感幼稚( emotional infantility ) : 是指患者 的情感缺乏节制,极易流露出来,如同小孩一般 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而强烈,稍遇刺 激则嚎啕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抚则破啼为 笑。 编辑版 ppt 77 u矛盾情感( ambivalence )是指同一患者对同一事 件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情感体验。 如既爱又恨或 既悲又喜。 u被强加的情感:患者体验到的情感并不是自发产 生的,而是外界力量强加的,他与其他被动体验 一起构成精神自动症。 u病理性心境恶劣:指无外界任何原因而出现的短 暂的心境低沉、苦闷、怨恨,可伴有强烈的敌意、 攻击、自伤和自杀行为,持续数日。 编辑版 ppt 78 行为意志障碍 编辑版 ppt 79 几个相关概念 意志 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 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行为 是指有动机、有目的而进行的复杂随意 运动。 意志行为 在意志过程中,受意志支配和控制 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 动作 简单的随意和不随意行动称为动作。 编辑版 ppt 80 u 意志障碍 1. 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 2. 意志减弱 意志活动减少。一种是抑郁状态, 另一种是意志减退;两者均有意志活动减少, 但两者内心情感体验不同。 3. 意志缺乏 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行为被动,生活极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 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自卫、摄食及性本能都丧 失。 4. 矛盾意向 指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 反的意向和情感,表现遇事缺乏果断,常常反复 编辑版 ppt 81 考虑,不知如何是好。 u 动作与行为障碍 1. 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动作和行为增多。 p 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 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 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时有目的的,可理解 的。 p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患者的动作、行为增 多与思维及情感不协调。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 动作的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 编辑版 ppt 82 2. 精神运动性抑制 指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减少 木僵 (stupor) 指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 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抑制状态。 Ø紧张性木僵 (catatonic stupor) :木僵对见于精 神分裂症紧张型而言。 Ø抑郁性木僵:临床上见于抑郁症导致。 Ø心因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碍导致。 Ø器质性木僵: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导致。 编辑版 ppt 83 蜡样屈曲( waxy flexibility ) 患者不仅表现为 木僵状态,并且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放在 一个很不舒适的姿势,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 样维持不动。如“空气枕头”。 缄默 ( mutest )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 有时可以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过写字与 别人进行交流。 违拗 ( negativism ) 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 ,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 称为主动性违拗。如果患者对别人的要求不做任何 行为反应,称作被动性违拗。 编辑版 ppt 84 刻板动作 ( stereotyped act ) 指患者机械刻板地 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 模仿动作 ( echopraxia ) 指患者无目的的模仿别人 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的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 裂症。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作态 ( mannerism ) 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 的姿态、动作、步态、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 春型。 编辑版 ppt 85 飞跃疯人院 - 精神障碍患者治疗 编辑版 ppt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