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西方哲学史笔记 PDF

Summary

这份笔记涵盖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它详细介绍了各时期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并分析了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Full Transcript

清华大学西方哲学史笔记 一、古希腊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 古 希 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 泰 勒 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华大学西方哲学史笔记 一、古希腊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 古 希 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 泰 勒 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 阿 那 克 西 曼 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 阿 那 克 西 美 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5 赫 拉 克 利 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A 火本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B 逻各斯(log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C 生成辩证法/对立面同一/对立面冲突/相反者相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6 毕 达 哥 拉 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7 克 塞 诺 芬 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8 巴 门 尼 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9 芝 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0 恩 培 多 克 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1 阿 那 克 萨 戈 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2 德 谟 克 利 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原子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必然性与偶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伦理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3 智 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简述智者运动在哲学史上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4 普 罗 塔 戈 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人是万物的尺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5 高 尔 吉 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怀疑哲学的三个命题的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6 苏 格 拉 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A 认识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B 德性与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C 精神助产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D 苏格拉底思想述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7 犬 儒 学 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8 柏 拉 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A 柏拉图哲学的理论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B 区分两个领域(分离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C 知识与存在的对应(三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D 分有和摹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E 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F 通种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G 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H 理想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I 宇宙创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9 亚 里 士 多 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A 物理学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B 形而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C 认识论(灵魂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D 伦理学(实践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20 伊 壁 鸠 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21 斯 多 亚 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22 怀 疑 派 皮 罗 主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23 新 柏 拉 图 主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第一本体 太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流溢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二、中世纪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24 中 世 纪 哲 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25 奥 古 斯 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A 哲学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B 反驳怀疑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C 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认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D 光照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E 时间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F 神正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G 原罪、恩典(恶的原因、自由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H 三位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H 上帝之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补充:说明奥古斯丁思想中的柏拉图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26 安 瑟 尔 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A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27 唯 名 论 与 实 在 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A 波菲利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B 唯名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C 实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D 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争鸣述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28 托 马 斯 · 阿 奎 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A 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B 上帝存在的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C 存在与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D 实体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E 认识论(感觉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F 伦理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29 阿 伯 拉 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共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30 奥 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A 新唯名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B 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C 奥康的剃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D 神学与哲学的分离和意志主义神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E 伦理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F 社会政治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31 罗 吉 尔 · 培 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A 罗吉尔·培根认为掌握真理的四大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B 实验科学的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32 司 各 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A 司各脱的个性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B 意志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33 库 萨 的 尼 古 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A 有学问的无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B 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分类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34 文 艺 复 兴 运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35 人 文 主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36 马 丁 路 德 和 加 尔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路德的宗教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宗教改革对近代哲学与近代科学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三 、 近 代 哲 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37 弗 朗 西 斯 · 培 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A 四假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B 知识就是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C 科学归纳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38 霍 布 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A 机械论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B 自然法(自然律)和社会契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C《利维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39 笛 卡 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A 方法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B 怀疑的方法、普遍怀疑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C 我思故我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D 清楚明白、真理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E 上帝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F 广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G 实体(心物二元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40 斯 宾 诺 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B 真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C 实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D 属性和样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E 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F 身心平行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G 人性与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41 莱 布 尼 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A 二迷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B 充足理由律(逻辑与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C 单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D 神正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补充:《人类理智新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42 洛 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A 批判天赋观念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B 白板说和双重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C 莱布尼茨批判洛克的白板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D 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E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F 洛克的认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G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43 贝 克 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B 对物质实体的批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C 视觉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D 心灵(精神)实体存在的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44 休 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A 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B 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C 对实体存在的怀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D 对因果关系的怀疑(休谟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E 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F 温和怀疑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G 情感主义的道德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45 启 蒙 运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46 卢 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A 人间的不平等状态经过的几个什么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B 社会契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C 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47 贝 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在贝尔看来,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论遇到哪方面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48 孟 德 斯 鸠 ( 法 的 精 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49 百 科 全 书 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四、德国古典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50 总 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51 康 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52 费 希 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 A 知识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 B 实践知识学:自由与义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53 谢 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A 先验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B 绝对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C 历史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54 黑 格 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A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B 一堆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 C 精神现象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D 逻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E 应用逻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 55 费 尔 巴 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 A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 B 人本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 C 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主要书目: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 张志伟 《西方哲学史(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西方哲学史》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辅助书目: Blackwell 系列 《古代哲学》 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吉尔松《中世纪的精神》 复旦编组《十七世纪形而上学》 复旦编组《德国古典哲学》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6 清华大学 05、07、10、11、12、13 六年 真题统计 一重点(7) ( 一 ) 柏 拉 图 ( 05,07,10, 10 大 , 11 大 , 12 大 , 13 大 ) 柏拉图的“洞穴喻”的哲学思想。 理念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 柏拉图关于知识、意见、无知的划分的哲学意义 柏拉图的知识论 ( 二 ) 亚 里 士 多 德 ( 05,07,10, 13, 13 大 )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 ( 三 ) 奥 古 斯 丁 ( 05, 10 大 , 11 大 ) 奥古斯丁是如何提出并论证自由意志的并将其与罪相关联? 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说 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的哲学、神学意义 ( 四 ) 阿 奎 那 ( 05, 07, 13 大 ) 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 ( 五 ) 休 谟 ( 05, 05 大 , 07, 11 大 , 13 大 )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休谟的因果论 休谟得出“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的理论过程 休谟的因果论 ( 六 ) 康 德 ( 05 大 , 07 大 ,10, 10 大 , 11, 12 大 , 13 大 ) 康德哥白尼革命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和后果 简要说明一下康德的“行而上学如何可能”的思路 物自身 康德是如何在休谟的挑战和启发下提出论证“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康德哲学中经验、先验、超验的含义 康德先验哲学中先验概念的意义 康德的道德论 ( 七 ) 黑 格 尔 ( 07) 实体就是主体 二次重点(18) 1 赫拉克利特(11) 逻各斯 2 巴门尼德(12 大) 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残篇的哲学意义 3 苏格拉底(05)知识即美德 7 4 安瑟尔谟(05)上帝本体论证明 5 唯名论与实在论 6 奥卡姆(10) 奥卡姆的剃刀 7 弗朗西斯·培根(05)培根的“洞穴说” 8 笛卡尔(05,07,10)我思故我在 心物二元论 9 霍布斯(05)自然状态说 10 卢梭(07,11)社会契约论 11 洛克(07 大)论述莱布尼茨和洛克关于“天赋观念”的争论及其意义 洛克的观念理论 12 斯宾诺莎(05,10)斯宾诺莎是如何克服笛卡尔的关于身心关系的观点。 13 莱布尼茨(05,07 大)论述莱布尼茨和洛克关于“天赋观念”的争论及其意义 14 贝克莱(10) 贝克莱如何论证“存在即被感知”的? 15 谢林(07) 16 费希特(05) 17 费尔巴哈(07,11)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2 18 经验论与唯理论(11)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理论分歧 一般知识点(39):古希腊、泰勒斯、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克塞 诺芬尼、芝诺、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留基波、德谟克利特、智者、普罗泰戈拉、高 尔吉亚、犬儒主义、伊壁鸠鲁、斯多亚、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教父哲学、经院哲学、阿 伯拉尔、罗吉尔·培根、司各脱主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文艺复兴、库萨的尼古拉、启 蒙运动、文艺复兴、贝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孔狄亚克、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青年黑格尔、新黑格尔 8 9 一、古希腊哲学 1 古希腊 A 自 然 :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的“本性”,特指事物变化的本性。 B 本原:“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本义“太初”,希腊哲学 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 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因而被译成“基质”或“原则”。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 毕达哥拉斯的“数”、泰勒斯的“水”等都可以称为“始基”。 C 世 界 ( 宇 宙 ) :意近于“自然界”,有两层意思:!指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总和,"指这些事物的秩序。 D 始 基 vs 宇 宙 :宇宙是本原(最初状态)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 特定秩序的原因。 E 理智: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希腊文“nous”(奴斯),又译作心灵。阿那克萨戈拉最早提出心灵 是万物的本质,经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提倡,最明显突出体现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理智 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散在整个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与 人的灵魂相通时,是人的灵魂中纯粹的部分,支配认识、意志与欲望。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理智是灵 魂的能动力量,后来的理智主义使身体\灵魂,感觉\理性相对立,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 早期希腊哲学家关于本原的两条线索: (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希腊哲学的特点: 1、朴素直观性只能用感性表现去表达抽象。 2、经验主义只能由经验出发通过经验去说明经验。 3、宇宙论自然哲学希腊人把宇宙、自然、城邦、国家和人看做是同制同构的。 2 泰勒斯 水 本 原 : 由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提出,(问题)他针对“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试图借助经验 观察和理性思维来作答。(内容)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对此可作两方面阐释:!水是一切事物由此 产生和构成的基质,是一切变化和流转中的根本元素和不变元素;"“水是万物的灵魂”,灵魂是指万 物能动的力量,因此得出“万物都充满神灵”的物活论思想。他强调水的运动和变化转化,强调万物之 本来面目和运动变化的原因与力量是水。(依据)这个理论的依据一方面来源于经验证据中水滋养万物 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传承至远古的水神崇拜习俗。(评价)它对整个自然界发问,寻求对世间万物的理 解,体现出哲学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因而是哲学史的开端的标志。 3 阿那克西曼德 无定说: “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背景)他看到了水本原学说的局 限性,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为了保证万物性质转 化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故提出“无定”本原说,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是“无定”。 (内容)无定没有任何 规定性,其中包含了无尽的彼此对立的属性,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无定”分化为万物形成 各自的特性的过程是生成,万物归复于“无定”是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并遵循“补 10 偿原则”,即一切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评价)无定过于抽象;补偿原则第一次 明确地表达出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是一种分离生成观。 4 阿那克西美尼 气 本 原 说 :(背景)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本原必有一定的形象和属性,认为“无定”的分化转化理论不圆 满,同时也认为本原也不能像水那样具有有限性,因此本原应当有一定属性同时又兼具无限性,由此他 提出了“气”本原说。(内容)气具有冷热两种性质,以及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根据运动状态的不同 依次为火、云、水、土、石。(评价)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 1、2、3、4. 米利都学派是如何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的。 米利都学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米利都学派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 泰勒斯、阿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这三位哲人都以朴素的和简单的思想来解释万物始基或始基与 万物的关系。 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之所以有这一论断,可能是他看到了物都要水 分来滋润,所以万物由水而生。“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自 然元素,因为它表现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而生化万物而且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即无限定,无定形或无规的意思。在“无定”和万物生 成的关系上,他认为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对立的力量。本原虽无确切的规定和限定,但却包含着 热与冷、干与湿等对立物。由于永恒的运动,这些对立物从“无定”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 在他看来,万物生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万物毁灭之后复归“无定”。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生成,气蒸发生成火,凝结变 为风,而后形成云,再凝结为水,继之为土,最后变成石头。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切。 评价:!没有实验验证理论,具有独断性 "没有提到关于精神和身体间关系 #第一次提出事物的 最终本性问题并做出探究 ④这一时期哲学传统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在探索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 执着精神。 5 赫拉克利特: (1)时代生平:500BC,隐居,箴言文风,伊奥尼亚学派 (2)著作:《论自然》 “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火的内 在原则) “承认一切是一就是智慧的”(逻各斯) “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辩证法)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事物的生成和转化的过程,下坡路是事物的生成,上坡路是事物的消 亡,但这个过程没有东西会真正消失,而是无休止的转化) “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战争(对立面的统一,斗争是变化的本 质,是一切事物的条件) “自然喜欢隐藏自己”(事物运动的内在本性是看不见的) (3)继承和影响:继承:米利都学派 影响:柏拉图 (4)重要概念:火本源、逻各斯、生成辩证法 A 火本原: 处理问题:①什么是世界的本原(预设:世界存在) ②什么是世界的原则(预设:世界有统一的原则) 11 意义:不仅试图描述我们世界的构成要素,并且把注意力转向变化的问题 回答:火是万物的本原。 理解:“本原”:①世界的原初状态 ②事物的活动状态 ③事物的活动分寸,即世界秩序 “火”:与逻各斯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 【为什么是火: ①火的运动是符合自身本性的运动,受一定原则的支配 ②火转化为万物,变成各种形态,但不同的形态都保留了火的本性原则 ③万物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是火的运动 ④火不同于水、气、无定,具有改变他物状态的能力 ⑤赫拉克利特认为,一事物转化成另一事物的原因是一事物的多余和另一事物的不足,火的多余和不足 程度直接可见,故事物转化的原因呈现于火的特性。 】 具体内容: ①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转化为火 ②火的活动状态即燃烧和熄灭,喻意事物的活动状态 ③火活动的分寸,即世界秩序,是永恒不变原则,在所有事物中保持自身的同一 总结:因此,根据上述分析,火本原说认为两个方面: ①世界的外在本原是火的状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外在本原可生可灭,是可感的 ②世界的内在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 万物之间的循环往复转化。内在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是不可感的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火的形态) 的事物中起作用。 ③火作为唯一的基本实在,是一或称神。火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因此也存在于人类灵魂中,而智慧是火 的最重要属性,故也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因为火是理性,又弥漫于所有事物,故火统一了所有事物,命 令它们根据思想和理性的原则运动和变化,而理性的原则即内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的本质,所有有 思想的人存在着一个可以达到的共同宇宙,所有人都分享了神的普遍理性或普遍规律。 意义: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与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质 B 逻各斯(logos) 处理问题:什么是世界的原则,即世界的本原变化生成万物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变化的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世界理性的产物,世界理性即逻各斯 理解:逻各斯:原义话语,就其是客观本原意义来说,被理解为“道”“原则”“规律”,就其主观意义 而言,是人所认识的道理,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 具体内容: 就世界秩序(客观的逻各斯)而言: ①世界的内在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即逻各斯,它是不变的同一原则,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 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往 复转化。其外在表现为火。 ②火的运动是可感的,逻各斯是不可感的,只有思想才能发现它 就普遍理性(主观的逻各斯)而言: ③火作为唯一的基本实在,是一或称神。火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因此也存在于人类灵魂中,而智慧是火 的最重要属性,故也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因为火是理性,又弥漫于所有事物,故火统一了所有事物,命 令它们根据思想和理性的原则运动和变化,而理性的原则即内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的本质,所有有 思想的人存在着一个可以达到的共同宇宙,所有人都分享了神的普遍理性或普遍规律,即符合客观逻各 斯的思想和真理。 意义:赫拉克利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并赋予它新的意义。 12 ①逻各斯概念的引入和阐述是赫拉克利特对于哲学的一大历史功绩,对他本人的哲学和后来思想的发展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逻各斯使知识有了可能性:逻各斯作为运动变化的尺度,亦即我们所说的规律,就使知识有了确定性, 得以在运动变化中立足 ③由于逻各斯的介入,亦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具有了某种二元式的结构:始终处于生灭变化之中的自然 万物,和永恒不变的逻各斯。这些在后来的巴门尼德、阿那克萨戈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 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反映 ④在后来西方哲学、神学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逻各斯概念及其衍生的“逻辑”(logic)一直起着重要 的作用 ⑤逻各斯作为普遍规律的理性,是斯多葛学派世界主义思想的基础,为后世自然法理论奠基。 C 生成辩证法/对立面同一/对立面冲突/相反者相成 处理问题:按逻各斯原则,万物变动不居,永恒生成变化,而生成变化的事物间有怎样的关系? 回答:逻各斯是事物之间转化的根本原则,是对立面之间对立统一的原则,有转化、和谐、同一、相对 的关系 理解:生成:意思是变成某物,A 事物变成 B 事物时,即非 A 也非 B,而是处于 AB 之间 具体内容:赫拉克利特坚持运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且从大量的现象中,概括出对立面之间的同一, 并觉察到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斗争,将和谐和统一看作运动变化的归宿,即把变化的总体理解为循环和 平衡。 1 转化关系:事物无时不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 和谐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 3 同一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4 相对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价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意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显著特色。 !承前:在他之前,米利都学派、毕达戈拉斯学派已经谈到对立等问题,但是真正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 斗争和统一是运动变化的根源,是赫拉克利特的贡献。 "启后:辩证法的一般表达形式为“A 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这种表达方式成为后来哲学家的一个重要 话题,巴门尼德否认变化观,柏拉图认为它只适用于不可靠的感觉对象,亚里士多德则以形式逻辑的矛 盾律否定了它的可能性。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毕竟是朴素的、直观的和单纯论断性的,还没有上 升到自觉的概念的高度,但后人却从中发掘出辩证法的源头。 #总体上看,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亦具有相对主义因素和循环论的色彩,这就为后人对其思想的片面发挥 留下了余地 D 总述赫拉克利特的哲学: 总体框架:提出了“火”本原说,以火的剧烈性来论证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他提出“火”在一 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种“一定分寸”即“逻各斯” (Logos)可以说开创了西方“逻 各斯”中心主义的源流。Logos 相当于“道”,本义是话语。Logos : ①word ;②reason 理性;③规律(客 观的)。他以理性的客观规律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始终。Logos 体现了变化事物背后的规定性与不变性, 还因为这种 logos 使事物处于变化中,使万物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即是他物又不是他物,这样万物处 在无尽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世间万物的外在表现是火,A 世间万物的内在本性是逻各斯,B 逻各斯作为对立面之间对立 统一的原则,有转化、和谐、同一、相对的关系,C 意义:!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Ⅰ他对逻各斯和运动绝对性的强调,对认识论的探讨,从正反两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巴门尼德、柏拉图等 人; Ⅱ他的火与逻各斯学说直接为斯多亚学派所继承和发挥; 13 Ⅲ黑格尔则根据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之中 Ⅰ他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的无定形性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合乎逻辑地得出了“一切皆流,无物常 住”的结论。就此而言,火作为万物的本原,或许更多地是以其富于变化的特点而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Ⅱ他认识到,由于自然万物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而真正不变的东西唯有变化本身,但是变化亦是 有规律可寻的(逻各斯),这就为关于自然的认识提供了根据。 Ⅲ然而,由于自然惯于掩盖自己,所以在如何使 人们认识逻各斯的问题上,赫拉克利特似乎没有多大的 把握,这就使他的辩证法思想潜藏着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因素。 6 毕达哥拉斯 数 本 原 说 :(内容)“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他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 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是万物的原型,万物都是模仿数的,是 数的摹本,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 (依据)其理由是:!数学的规定性要比物理规定性更加普遍。"几何与数字的对应性,一切几何体都 可以还原为数字。#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与数学的数字相对应,可以归结为数的比例关系、数学中的对立 关系、和数字的类比关系。 (评价)亚里士多德批评他混淆了抽象的数字单元与有体积的物理质点的关系。毕达哥拉斯派的本原观 蕴含着一个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矛盾的结果。其中某些理论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简述毕达哥拉斯将 “数 ”作 为 世 界 本 原 的 意 义 !数本原说 "在他们看来,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运动是有数的关系的,这种数的关系又并非任意的, 而是表现为一定的比例,这里孕育着规律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毕达哥拉斯学派可以说比米利都学派要 略胜一筹,也可以说为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学说提供了思想基础。 #同时,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中也包含有某些自然辩证法的因素。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一”中引出 奇与偶、有限与无限的对立,提出了十组对立的范畴,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宇宙中的对立关系。 ④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提出数的观念,在人类认识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看作是第 一性的东西,把数加以绝对化、神圣化,直接影响到后来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以至近代的唯理论和康德 黑格尔的唯心论。 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朽观 7 克塞诺芬尼 理 神 论 :(依据)据依对其他民族的信仰的观察,(内容)克塞诺芬尼主张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具有绝对 性、普遍性与唯一性。神没有形体,是唯一不变的本原,其力量是无形的思想。这是在原则意义上所说 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评价)借助理神论,克塞诺芬尼批评神人同形同性论,动摇 了神话世界观的基础。它划清了哲学所探计的最根本的原则与宗教崇拜的神的区别,开创了西方哲学学 风传统。 除了极少数例外,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是统摄世界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性所 能认识的最高对象。 8 巴门尼德 (1)时代生平:500BC,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学生,诗人 (2)著作:《论自然》 存在与非存在 14 处理问题:有什么东西存在 回答:有且仅有是者存在,即整个宇宙仅有一个东西,它从不变化,没有任何部分,永远不可毁灭,完 满的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 理解:!巴门尼德的观点也许是针对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即事物即存在又不存在的主张。 "巴门尼德的结论是依靠纯粹的严密推理得出的。 #理解是者: “是者”being 来自于动词“是”;巴门尼德用“是”动词的普遍用法,说明是者的普 遍性;巴门尼德的是者是克塞诺芬尼“神”的概念,但比克的“神”更具概括性和思辨性。 具体内容: !论证过程: Ⅰ(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同 一 性 :)“是”具有表述思想和指示存在双重功能,因此是的双重功能可归结为同一 意义、同一对象,故能够被把握和言说的只能是存在,因此非是者不能思想和表达。【评价:把是的系 词功能与实际功能混为一谈,把思想的形式等同于思想的对象】 Ⅱ(真 理 之 路 与 意 见 之 路 的 区 分 :)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遵循真理的确信的途径;存在者 不存在,则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这是既不能认识又不能说出的意见之路。 【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的区分。】 【区分的内容:!两者是根本不同的认识能力:意见之路依靠众人的习惯、感觉,真理之路则依靠理智 进行辨析和思考 "两者是理智和感觉所认识的两种不同对象: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动摇的中 心”,而意见的对象不真实可靠 #两者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意见之路上的人心中不知所措,而真理是 人确定知道所学的事情 ④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归根到底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分歧,即“存在者存在,非 存在者不存在”和“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巴门尼德主张遵循真理之路,但 却没有完全否定意见。他说,应当学习从真理到意见的一切,直到如何把不真的、但被相信的意见变成 确定的、无所不在的道理。】 Ⅲ(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分:)因此,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Ⅳ(存在者与非存在者的区分:)存在者与非存在者没有共同之处,之间没有联系,不可转化 Ⅴ因此,存在者不可能成为非存在,非存在者不可能成为存在,变化是经验领域的幻像,真理之路的认 知中,只有不变的、没有部分的、永恒存在的一。 "是者的属性: 第一,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存在的唯一性或单一性在于它的连续性和不可分性。 【论证: 系词“是”在所有判断中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因此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再某一位置 上或大或小。】 第二,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论证:!从来源上看,存在无生成。假如存在是生成的,只有两种可能,或生于存在,或生于非存在。 前者导致无穷后退;后者自相矛盾。"从时间上看,存在亦无生成。如果存在是生成的,就只可能在过 去或将来生成,如果它是过去,则它现在不复存在,如果它是将来,则它尚待存在,在这两种情况下, 它什么都不是。存在只能是永恒的。】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它保持着自身同一,居留在同一个地方,被在它所在的地方固定。 第四,存在是完满的。存在有如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边都距离相等,它不应当在任何地方多 一些或少一些。 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即是说,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知识 与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 【论证:一方面,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不能是非存在。 另一方面,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靠感 觉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既不要屈从来自众人的经验习惯和感官认知,而要用理智把有关的争辩判明。】 【评价:这个命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对概念性认识的本质的第一次规 定,而且后来被简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 总结:巴门尼德把“是者”作为真理的对象,用以代替克塞诺芬尼“神”的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 15 思辨性。 “是者”在古希腊文中既可做系动词,起表述作用,又可以单独使用,指示事物的存在。巴门尼德利用 “是”动词的普遍用法,说明“是者”的普遍性。他说,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 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不是的东西必定是,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 “所是的东西 不能不是”相当于后来建立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而“不是的东西必定是”违反了矛盾律(A≠ ~A)。巴门尼德通过对“是”的意义的分析,说明了逻辑判断必须表达思想、指示存在的哲学道理。当 他说“不是的东西必定是”走不通时,意思是说“非是者”是不能被思想和表达的。因为“能够被说和 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这句话缩写为“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由于思想内容需要由“是”来表 述,思想对象即“是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巴门尼德以“是”具有表述思想和 指示存在双重功能为理由,进而把“是”的两种功能归结为同一意义,同一对象,得出了上述结论。巴 门尼德否定了“是者”与“非是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巴门尼德又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的性质,包括: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 假设是者是被生成出来的,则只有两个可能:是者生成是者,或非是者生成是者。是者生成是者是一个 自相矛盾的说法。而非是者什么都不是,不可能生成任何东西。因而是者不生。又由不生推导出不灭。 “是者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是全部的现在”。如果是者是过去,那么它现在不复是,如果它 是将来,那么它尚有待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什么也不是,是者只能是现在,并且永远保持着同样 状态。过去不曾有,将来也不会有与是者不同的状态,即非存在的状态,因而,是者是不灭的。 巴门尼德说,是者是“连续的一”,这是指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是者不可分割,各个部分都完全相同, 分割与其他不同于球体的形状都妨碍是者的联结。 当巴门尼德说是者是一,其意义即包括:连续的一和整体的一。当他说是者是不变的时,其意义包括: 不生不灭和静止不动。按照希腊人的观点,只有不变的一才是完满的。 巴门尼德所说的“是者”是表述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 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滚圆的球体。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既不是超时间的本质, 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 巴门尼德是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推理出“是者”,这种逻辑诞生为成就出一套科学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 它是最先将逻辑与物理相联系的。 意义:巴门尼德对哲学的伟大贡献是多方面的 !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其深远意义直到苏格拉底后显现出来。 Ⅰ首先,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 本方向 Ⅱ其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Ⅲ再次,他不再象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而开始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 方向发展,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Ⅳ然后,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 式。 Ⅴ最后,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 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 索的一系列问题。 Ⅶ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 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尽管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时却没有为大多数哲学家所 接受。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虽然新颖、深刻,但是却由于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明显抵牾,从而使他 的思想很难为整体水平尚处于直观表象阶段的同时代哲学家们所理解和容忍,因此难免遭到非议。当时 人们攻击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存在”的两个要害之处,即单一和不动。 16 9 芝诺 四个悖论:以归谬法来制造运动的悖论、多的悖论 “二分法”:运动着的东西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须先完成行程的一半,而在完成行程的一半后,还须完成 行程的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割,乃至无穷,因而它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是无限的,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地。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 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 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 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指飞矢在一段时间 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 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运动场”: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数目相等,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 当它们以相同的速度作方向相反的运动时,就会在时间上出现矛盾。芝诺认为这可以证明一半的时间等 于一倍的时间。 评价:这是希腊人首次运用悖论方法进行诘难,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观念中提出连续和间断、无限和 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因此,芝诺 被亚里士多德推为辩证法创始者。 爱利亚派:7-9 因意大利南部城市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元前 6 世纪至 5 世纪。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 本原是不变的一。主要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和芝诺。 克塞诺芬尼认为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他也划清了哲学所 探求的最根本的原则,将哲学与宗教崇拜的神区别开来,指出了与人同形同性的神的荒谬性,开创了西 方哲学学风传统。 巴门尼德是克塞诺芬尼的学生,是爱利亚派的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他对真理之路和意见之 路进行了区分,并且从逻辑和语言中抽象出“是者”作为不变的一的世界本原,并且通过思辨规定是者 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 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二分 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10 恩培多克勒 元 素 :原义是指“字母”,自然哲学家用它来表示性质的不可分性,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最小单元,它的 性质是物理性质。 四 根 说 :(内容)恩培多克勒认为水火土气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 而消失。四根都是微粒,可分可合,不生不灭,但自身没有组合和分离的能力。四根分合依靠外部原因, 即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 。众根组合在一起产生可感事物,可感事物分解为单 独的根则是事物的消亡。这种运动无止休的循环,并呈现出周期性。 (评价)首次将“善恶”加入本原。 流 射 说 :(问题)针对人们何以认识可感事物。恩培多克勒的本原论认为,人的内体器官有四根构成, 外部事物也有同样的本原构成,因此同类根触类相通,人体器官产生感觉,该过程称作“流射”。 (评价) 他第一次把感觉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生理结构,认为思想是清晰地感觉, 因此,流射说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 17 11 阿那克萨戈拉 A 种 子 说 :(依据)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未分化的整体,产生分化的数量应当无止境, 因此组成事物的终极单元应当符合以下属性:数量上无限多,体积上非常细微,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这些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他称为种子。“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 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同类相知: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 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 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评价)强调思想和感觉的分别,承认思想 的主导和感觉材料之间的一致性,接近现代认识论立场 B 心 灵 ( 努 斯 ):(内容)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概念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与万物相分离的纯粹 的不可见的能动性的本原,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的概念。有两个特征 1 外在独立性。 心灵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力量(vs 灵魂存在于万物的内部,与万物不可分割)。2 无形的 精神特征,心灵具有可感性质。心灵弥散在世界之中,甚至是超越在世界之外的精神。 同类相知与异类相知:10,11 同类相知(恩培多克勒):事物与事物相似,因此,对一事物的感觉与对另一事物的感觉相似。认识内 容与认识对象相符合。 异类相知(阿那克萨戈拉):事物与事物相对立,所以感觉与事物相反。认识是有相反性质造成的的相 反活动。认识包含着思想和感觉的对立。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 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 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12 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 (依据)原子论者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更加看重常识经验。认为!充实可分割"分割充实需要虚空, 因此充实和虚空都是本原。#可分割的充实物体由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充实就是 原子。 (内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充实的最小微粒。 “虚空”则与“充实”相反, 是不同于存在的非存在。原子的性质取决于:形状不同,位置不同,顺序不同。原子在虚空中无序的漩 涡运动,万物因其结合而产生,因其分离而消失,这便以偶然的运动解释万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 ( 意义) 原子论对物理学影响深远,但它的数学特征不能解释物理运动,使其长期停留在思辨阶段,阻碍了经验 研究。 原子论者对感觉性质的解释: A 流 射 说 :感觉是有可感事物的影像流射到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 廓。印象是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 B 约 定 论 :认为感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约定”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认为造就 的并非依事物本性。 “不一致”,不能达到绝对无误性,并不是说感觉是虚假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感觉仍 不失为判断的标准。 必然性与偶然性 原子论的宇宙是无目的的、机械论的、决定论的,任何事情都有原因,而原因必然产生结果,世界中的 万物都是作为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成的。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无始无终,过程中的任何个别阶段 都是前一阶段按照因果关系的必然产生的。基此,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与碰撞和运动等同起来,这样碰 撞和运动便取代了传统上归之于必然性的决定力量,而这种决定力量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神圣之力。 18 于是,没有什么是纯粹的碰巧发生,任何事件发生因为它不得不发生,也就是说,因为它由于在发生碰 撞和在先的运动而被迫发生。因此不可能有偶然的事件。在偶然性上,德谟克利特把最初的一切宇宙漩 涡的形成归因于偶然性。宇宙形成论的原子运动也是随意的。偶然性不是任何事物的原因,对特殊类型 的事物和个别事件的解释是由如下原则支配的:不存在偶然的事件,但也无法给出对根本的宇宙过程本 身的解释。 伦理观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与自然观相吻合。按照他的自然观,一切都遵循必然性而发生,遵照必然性的生活 才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他称之为幸福,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幸福,下面是他的一些建议。 照顾好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人的善恶秉性所在,追求灵魂才是神圣的目标,追求身体的好处只是凡 俗的行为。 追求智慧。因为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智慧使人善于思想,善于说活,善于行动。 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要做超越自己的事情,只关心力所能及的事情,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 过节制的生活,使灵魂保持宁静状态。不要追求过多的财富,只要一份中等的财富,把精力放在幸福必 须的事情上面。 做正义和合法的事情,这样才能无所畏惧,无忧无虑,不要内心的谴责。不过,知错而改悔的人能重新 获得愉快,这等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内容:1-13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关注的焦点是本原,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构成事物的基质,二是事物运动变 化的原则。他们关于本原的思考有两条线索:一和多以及变和不变。这两对矛盾产生了四种立场:伊奥 尼亚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本原是不变的多,爱利亚派认为本原是不变的一,元素 论者认为本原是不变的多。 伊奥尼亚派由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组成。米利都派的泰利斯的水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 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把本原归结为可变的一。其中,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和阿那克 西美尼的转化生成观,分别代表二人对世界形成的不同观点。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同样是可变的一。 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 动的方向,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毕达哥拉斯派则支持数本原说,是不变的多。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 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爱利亚派的克赛诺芬尼认为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将哲学与宗教的神区别开来,称为理神论。 巴门尼德则用逻辑和语言中抽象出来的“是者”代替克赛诺芬尼的“神”的概念,具有更高的思辨性。 芝诺则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爱利亚派具有思辨的精神,体 现了抽象思维的提高。 元素论则由元素派和原子论者组成。元素派代表人物是提出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和提出种子说的 阿纳克萨戈拉。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分离而生成消失, 组合分离的原因则是爱和恨。阿纳克萨戈拉则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其性质与可感事物相同, 元素之外,还有心灵这个能动的本原。原子论者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以偶然的运动结果解 释万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不论四根,种子还是原子都是不变的多,元素论皆认为本原是不变的多。 试论古希腊自然哲学始基学说的演化过程:1-13 在某种意义上,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本原(始基)学说是宇宙论形成、兴盛继而衰落的过程。虽然此后 的希腊哲学中,仍然有宇宙论的一席之地,但是它不再是构成哲学思考的重心所在了。而爱利亚学派的 巴门尼德就构成了这一过程的转折点。 宇宙论(始基学说)的形成是以这样的追问开端的:“超越时间变化的万物始基是什么,万物始基如何 19 变成特殊事物,特殊事物如何变成了万物始基” 对这个问题首先试图解答的是纪元前六世纪的米利都自然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 尼。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一方面是自然的一种元素,它体现了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说明自然的哲学原则。另一方面不仅仅是特殊的自然元素。“水”体现了早期希腊自 然哲学朴素、直观、辩证的有机自然观。 阿那克西曼德把始基引到了经验之外,他设想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概念,即“无限”并借此脱离了对事 实的研究。而走向概念的思考。继而阿那克西米尼永无规定性和“气”来充当世界的本原,并靠气的 凝聚和疏散生成万物。 可以看出米利都学派的思想是朴素的和简单的,但却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抛弃了神创说的传统观念, 坚持用自然本身的东西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成和存在。并借此寻求万物统一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本原有形的传统,也吸收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某些思想。其思想既具有 综合性,更富有原创性。他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或转化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且火本身在运 动的过程中也要受一定的原则限制和支配。这个规范万物变化的尺度就是“逻各斯”。 可以说赫拉克 利特的“火”第一次把世界的本原规定为一种辩证性的运动。这对后世辩证法影响深远。但赫拉克利特 的本质处在朴素直观的有形物上。与前自然哲学相反,在西南部的意大利一带则出现了较为思辨的元形 体本原和强调规定性的“始基”说,主要体现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强调 “数”的规定性或限定性。所以与伊奥尼亚学派相比, 数具有更高的普遍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更能体现在然万物的统一性。但还是没有彻底的摆脱感觉经验 的限制。可见他们的思想具有某种过渡性。 在克塞诺芬尼和毕达哥拉斯过渡的基础上,巴门尼德提出 “存在说”,“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 规定存在唯一性,永恒性,不动性、完满性以及存在是思想的对象。所以“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 性的概括和抽象。是以前有形本原说所无法比拟的,因而能够成为西方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巴 门尼德是希腊自然哲学的转折点。他确立了存在本体论的思想基础。 于是巴门德尼摒弃了自然哲学的道路,以“存在”为哲学研究对象,从而迫使其后的自然哲学采取了多 元论的方式。“始基”也就到此有了一个终点。以后的自然哲学只是从动力本质层面去探讨万物运动和 存在的根据。 13 智者 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直到公元前 5 世纪后期,智者才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 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智者传授青年知识、智慧,主要是修辞学、论辩学。但这些学问 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术”,着重培养学生演讲和论辩的技艺,而不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智者的 职业带有商业性质,学生缴纳学费,教师则保证学生获得事业成功所需的能力。他们的目标是在政治和 诉讼中取胜,而非追求真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其批判精神的原则是:怀疑主 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智者运动一方面动摇了传统思想及习俗,一方面对哲学发展有害,使时人失 去了对真理的执着。 简述智者运动在哲学史上的影响 智者打破以往狭隘的学派界限,让哲学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借以提高公民的实践能力。他们不以构 思学说体系为目标,但是在论辩和教学活动中毕竟形成了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新的学说,是西方思想史 上最早产生的一次启蒙运动和人本主义思潮。他们的学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同他们的教育实践 有直接关联的修辞、论辩和语言的学说;其次是他们的论辩和教学必然涉及的有关经验、法律、人神关 系、城邦奴隶制等社会学说和人生哲理;第三是观察这些社会问题的基本历史观;第四是指导他们言行 的哲学准则,即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高尔吉亚提出的三个命题。 智者学派终结了希腊哲学传统的以宇宙生成论为主体的自然哲学,开阔了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的新的 哲学领域。智者的“人”主要指个人,因为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地位在智者看来远远超过以往哲学中以 20 认识自然为目的的理性。智者提倡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与怀疑论助长了社会的破坏和堕落。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智者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不过他们以人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人的感觉和体 验。 智者提倡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经过小苏格拉底学派、犬儒学派和昔勒尼学派以后,到晚期 希腊和罗马时期的人生哲学和宗教哲学中又重新出现。 14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问题)普罗塔戈拉的感觉主义的真理观。(内容)按照柏拉图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就是对 我呈现的样子”,照此理解,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并把感觉归结为个人感觉。一切都是相对的, 所谓相对,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因此事物没有纯粹的客观标准,以一个人的感觉感性认识为标准,离 此无以言事物。作为主体的人是产生所谓客观事物的协同因素,主体也是一个重要本原,是所谓客观事 物存在的条件之一。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失误,既然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 们必然不能就事物的存在和性质作出不变的共同判断。再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 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相对主义的结论。按照这种相对 论,对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 (评价)贬!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人类整体 "太强调感性而忽视理性 #太强调感性的个人区别,而忽 视感性的共同基础。④该命题被后人赋予了各种意义,成为表达人类中心主义、唯我主义等的命题。⑤ 是智者所强调的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人们奉为规矩 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的代表。褒对神的质疑,用新的尺度(人)代替旧的尺度(神)。同时也是 针对传统的法律道德规范。它的相对主义虽然滥用了逻辑,但也因此提醒人们注意去研究逻辑、思维。 对于存在的批判体现了怀疑主义的方法。 15 高尔吉亚 怀疑哲学的三个命题的证明 (内容)第一,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那么它有三种可能:存在;非存在;既存在又非存在。!可推 知非存在就不存在,"可推知存在不可能从存在中生成,也不可能从非存在中生成,所以存在不存在。 #因为既然第一、二两种可能情况皆不成立,那么,由它们合成的第三种可能情况自然不成立。既然某 物存在只有上述三种可能,而它们无一成立,结论就只能是:无物存在。 第二,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这个命题的实质是:思想和存在不同一。首先,我们所思想的东西 并不因此而存在。其次,如若我们所想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不存在的东西就思想不到了。然而, 这是不成立的。所以,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不能被思想。 第三,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认识存在要靠各种感觉,而告诉别人则要靠语言。 感觉不能互相替换,语言更不能和存在替换。 既然存在不能变成语言,即使我们认识了存在,也不能 告诉别人。 (评价)!从内容看,这个命题及其论证具有浓厚的怀疑论色彩,从形式看有牵强之处。"这三个命题 不仅从否定方面证明了存在与非存在的不可分割性,力图消除爱利亚派在二者之间设置的障碍,而且也 说明了思维矛盾的必然性,在客观上揭示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语言与内容等矛盾,从而推动了 哲学思考的深入。#他在论证过程中对抽象概念和辩论技巧的运用亦训练了人们的思辨能力,丰富了逻 辑学的内容。④对于本体论来说,这三个命题的确是它难以回避的难题,直到今天仍然以各式各样的形 式困扰着哲学家们。 21 16 苏格拉底 (1)时代生平:469-399BC,雅典,生平在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著作中 (2)著作:自撰无,色诺芬: 《家政篇》、 《申辩篇》、 《会饮篇》、 《回忆录》;柏拉图: 《申辩篇》、 《克力 同篇》、《尤西弗洛篇》、《拉克斯篇》 A 认识你自己 提出背景: !批判自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 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 作原因,因而自以为是,众说纷纭。 "批判智者:智者们虽然注重社会和人生问题,扭转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但是却高扬个体,推崇感觉, 导致了对普遍、理性和确定性的贬低或否定,由此走向了诡辩论或怀疑主义,因而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 更违背了哲学爱智慧求知识的初衷。 内容: !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而哲学的目标应当是公众利益,因而哲学的的真正对象不 是自然而是人自己。 "又因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因此应当首先在心灵内部寻找这些 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同样,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为使灵魂不致盲 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 #内在的心灵原则是德性,因此我们要认识的自己,即心灵内部的内在原则,即人自身中的善。 意义: 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开始正本清源,摒弃感觉高扬理性,使哲学从求胜求智转 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之本性,从而竖起了理性主义大旗,划时代地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 的一次重大的转折。 B 德性与知识 (1)德性即知识 处理问题:根据苏格拉底的理论,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 回答: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的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是 每个人都能学会或确定知道的原则,因此,在此意义上德性就等于知识。 理解: !“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 而人的 arete 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 "“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潜在地拥有德性,如果在理性指导下认识 自己的德性,使之实现出来,就能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 ④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 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具体内容: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 “无人有意作恶”的 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 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这一命 题强调了: !知识的确定性。苏格拉底相信,只有通过定义表达的德性才是普遍的知识,反之,不能够上升为定义 的个人意见,并不是针对德性的看法。“德性就是知识”为知识规定了一个可靠的不变标准,这就是善。 22 "真理的实践性。真理的实践性系指真正知识有这样的动能;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没有知识,便没 有德性。知识是德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道德的可教性。“德性就是知识”的一个推论是:德性是可以传授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可授性。开 始学习德性的人的灵魂里已经有关于德性的原则,因此他对德性并非毫无所是。 意义: !这个命题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 "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 理学的创始人” #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有失偏颇,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苏格拉底在把德 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现实的经验也显现出,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 不意味着有德性。 (2)什么是知识 处理问题:如果说德性就是知识,那么认识德性所认识的是什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看 作是真正的知识? 回答: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亦即我们所说的“本 质规定”。唯有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意义: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整个西方哲学史确定了基本的方向。 !从本体论上说,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生灭不已的,唯有其中普遍性的东西是永 恒不变的,正是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并且是其存在的根据。 "从认识论上看,知识与意见有别:知识是确定的、绝对的、普遍的,而意见则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和 个别的。对于始终处于流变之中的感性事物而言,我们只能有意见而不可能形成知识,唯有认识事物的 “是什么”即确定的、普遍的本质,我们才能形成知识。 #从方法论上看,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定了基本的形式。 ④对以后的哲学家产生重要影响:Ⅰ亚里士多德将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归功于此,并认为这两者都涉及 科学知识的出发点。Ⅱ苏格拉底对概念定义的探索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不过他并没有把普遍从 特殊事物中分离出来。 Ⅲ从巴门尼德到苏格拉底,围绕着知识问题,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路越来越清 晰起来了。 C 精神助产术 内容: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称为“辩证法”,在施行时所采用问答法的方式,即通过发问与回答 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 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认识真理。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 义。 !“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到达以“自知我无知”的心 态。 "“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 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 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这是苏格拉底助产术的精髓所在,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 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 ④“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 并牢牢掌握它。 意义: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对哲学也对后来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 23 法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更是将这种对话内在化于精神之中,将其发展为详尽完善的辩证法体系。 "不过亚里士多德也指出,苏格拉底并没有把普遍或定义从特殊事物中分离出来,是他的后继者才使它 们分离并称之为理念,而这种分离,正是我们在理念论中所发现的种种困难的根本原因。 D 苏格拉底思想述评 与前自然哲学家追问世界本原不同,苏格拉底把研究转向现实人的问题。他摆脱自然哲学的研究, 并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的困境和原则,这就是以心灵为本的原则。苏格拉底“认识你自 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还包含着一些 与世界本原相结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全部外部世 界。苏格拉底说,为了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以此,他转向道德 实践领域的研究。 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 并且以下定义的形式认为“德性就是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 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认识,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这件 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作出 的,即“无人主动作恶”。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并没有仔细 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和可传授的,但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自己承 认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承认自己无知,正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没有真诚的无知, 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它的作用。 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能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 习变成不断探索知识的主动过程。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苏格拉底把 自己的方法比作母亲从事的“助产术”,两者有这样一些可比之处: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 正确答案,正如助产术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否定好比是临产前 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须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的真理,正如产 妇从自己体内产生出新的生命。苏格拉底方法有朝向真理的意义。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蕴含着真理, 但人们未加考察,便加以接受的偏见和谬误蒙蔽了已有的真理。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但不制造真 理,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无需别人越俎代庖地教导什么是真理。 17 犬儒学派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弟子中形成了三个派别,犬儒学派或昔尼克学派、快乐学派或昔勒尼学派,麦加拉 学派。这些学派通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伦理或道德的问题。苏格拉底说过“美 德就是知识”,但这个命题的含义实际上是很含糊的。对于德究竟是什么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苏格拉 底的弟子们一致承认德是人生的目的,但对什么是德各有不同的主张。 得名由来有两说:一,因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在雅典城外“快犬运动场”讲学而得名;二, 因主要代表西诺帕的第欧根尼自称“犬”。所以把不同程度追随安提西尼,特别是第欧根尼的人成为犬 儒学派。该名称象征一种道德上的警觉性,像猎犬似地吠叫提醒人们节制情欲。 (内容)主要主张:!该学派的成员主张美德就是关于任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的欲望的知识。能够 自制者就是有德的人;不能自制,不能抑制自己欲望的便是恶,就是无德的人。他们提倡“回到自然” 去,主张哲学家对诸如名、利、苦、乐科学、婚姻、家庭、国家、法律乃至宗教、文化生活、社会生活 等等凑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视为都非必要,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无所谓的,不自然的。因此他们宣扬和 践行一种像狗一样最简单粗鄙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不动心,即对自己遭受的苦难泰然处之,“自立” 即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漫谈”即不受拘束地发表大胆言论, “无耻”即毫无顾忌地行动,抛弃任何荣 誉感。 "他们反对当时的文明生活,反对任何的文化约束,包括对社会生活和宗教文化生活都采取 24 漠不关心的态度,把文明看成本性的堕落,提倡“回到自然”。 #犬儒学派并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 他们相信德性即幸福,德性在于自由地做理性所要求的事情,对欲望和感情以及财富、社会地位、快乐、 痛苦漠然处之。 犬儒学派的首创者为雅典的安题斯泰纳。安题斯泰纳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说,他说,我只能看见个别的 马,不能看见一般的马。我们所能讲的只是个别的东西,一般的概念与规律都是不可能的;他升值认为 只能说 A 是 A,不能说 A 是 B,也就是说只有同义反复的判断才是可能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怀疑主义的 倾向。安题斯泰纳鄙弃自然科学和数学,认为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就是自制、自主、 自足,反对享乐。 犬儒学派的最有名的代表是西诺布的第欧根尼。他把动物的生活比作人类的楷模,以动物和野蛮人的 生活方式来反对希腊世界的物质文明。据说他还称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宣扬四海一家,鼓吹积极地禁 欲主义,以达到自由。 (评价)犬儒学派的主张和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一些穷苦的自由民对于奴隶制社 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对当时希腊“文明”生活的厌倦。但是,他们的思想是十分消极的,只要 求回到“自然”状态去,回到原始生活中去,缺乏积极的进取型,而且带有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怀疑主义的倾向。 18 柏拉图 (1)时代生平:427-347BC,雅典,对话体,学园 (2)著作:四个时期:(a)苏格拉底时期:《申辩》 、《克力同》、《普罗泰戈拉》 (b)过渡时期:《高尔吉亚》、《曼诺》 (c)成熟时期:《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 (d)晚期:《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斐利布》、 《法律》 (3)理论框架: 世界 人 事物 Metph & Epi: 中期理念论 :分离学说 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三个比喻) 分有和摹 仿 灵魂 晚期发展: 宇宙创造论 灵魂回忆说 通种说 ========== 政治哲学: 理想国 正义的灵魂 哲学王 ========== 艺术哲学:略 A 柏拉图哲学的理论来源 柏拉图对前人的继承:柏拉图的思想是对以前希腊哲学,包括早期自然哲学、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 苏格拉底的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创造性综合。其理论来源有: ① 爱利亚派:(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 (2)赫拉克利特:(现象)世界经常变化。 25 (3)阿那克萨哥拉: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 (4)原子论者:存在是多。 (5)智者派: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 (6)苏格拉底: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 其中苏格拉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原则的发展: !从苏格拉底继承: Ⅰ从心灵研究入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原则 Ⅱ反对智者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诡辩的基本立场 Ⅲ以普遍定义为认识目标的对话方法 "对苏格拉底发展: Ⅰ苏格拉底提出从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但并没有把这些原则外在化,也没有说这些 原则对应于独立于心灵的外部存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 而且将心灵内在原则外在化,使之成为独立于心灵的理念世界 Ⅱ苏格拉底只是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普遍定义使用的对象不能与人的思 想和行为相分离而独立存在;柏拉图确定理念型象独立于可感事物存在,设定了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 念领域 Ⅲ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中已有潜在的真理,但他没有说明潜在的真理的来源,没有解释他的方法何以 能够奏效;柏拉图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即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 Ⅳ柏拉图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为他的方法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 B 区分两个领域(分离学说) 观点:在肯定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和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真实普遍的理念世界。 论证:为什么会有两个世界 大前提:不同的认识能力与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知识对应是者,意见对应非是者,意见是关于东西 的意见,而非是者是无) 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感觉和理智的区分) 结 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意见的对象既不是是者,也不是非是者) 具体内容: !从本体论角度看:一方面,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 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 说的现象。另一方面,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 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 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 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 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 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认识能 力与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前提,将感觉与理智所认识的对象分属不同的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分离, 即可感领域、可知领域。所得到的认识分别是意见、知识。 框架: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 i.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 知识形式:低级知识——数学;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ii.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 主体:囚徒。知识形式: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信念——对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意义:Ⅰ它是柏拉图主义的要义,是柏拉图在总结过去各派哲学的基础上,运用思辨论证的产物。 Ⅱ 从哲学史上看,这个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它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 26 的对象必须为“是者”, “非是者”是无法被认识的;它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 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这种认识是次之的意见 C 知识与存在的对应(三比喻) 线喻 四线段喻 具体内容:柏拉图用“线喻”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这种区分,由于意见是介于 知识和无知之间的状态,所以意见与知识的比例是 1:2。再将这一条线按照 1:2 的比例分成两个不相 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感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 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可感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具体事物;可知世 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第二部分是理念,最高的理念是善。前两者为意见,后两者为知识。如图: 可感领域 可知领域 影像 自然物 数学型相 本原 幻想 信念 数学知识 理性知识 意义:? 太阳喻: 1、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可感领域中最崇高、伟大的是太 阳,可知领域中则是善。 2、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 足以使心灵知道理智对象,而善则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对应的对象。 3、在认识对象方面,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使可感对象显现出来,善则决定可知对象的所是, 使之向心灵显示,善是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 4、善是安排、规定可知领域的秩序的外在原则和原因。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能反过来用知识和真 理规定善。 洞穴比喻: 具体内容: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说,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 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 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对面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 一位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炫目,但经 过适应后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 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像,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 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意义: !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即那个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 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太阳。如果你把上 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可见,洞穴比喻与 27 线段比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登记层次的划分。 "通过一些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 然,他的目的是要人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