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课资料 PDF

Summary

这份文档是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的备考资料,为2025年考研学生提供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点总结和历年真题分析。文档包含了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重难点提醒和高分秘籍等信息。

Full Transcript

**声明** 新范式考研团队制作了这份资料,专为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及专业课程辅导的会员学员提供内部学习支持。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确保会员学员能享有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此手册仅限已注册的新范式考研会员免费使用,禁止向非会员或未经授权群体分享、复制或传播。本手册的解释权归新范式考研所有。 团队呼吁所有会员学员...

**声明** 新范式考研团队制作了这份资料,专为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及专业课程辅导的会员学员提供内部学习支持。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确保会员学员能享有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此手册仅限已注册的新范式考研会员免费使用,禁止向非会员或未经授权群体分享、复制或传播。本手册的解释权归新范式考研所有。 团队呼吁所有会员学员尊重学长学姐的辛勤付出,切勿利用此手册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若发现有任何违规使用,如擅自复制、分发、传播或用于盈利等,我们将依法采取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同时,违规者需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作为曾经和你们一样在这条考研路上奋斗过的学长学姐,我们深知这条路的艰辛与不易。现在,我们已成功上岸,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的上岸历程和编写动机,为你们提供一份宝贵的资料使用指南,帮助你们更好地前行。 回想起那段备考的日子,我们曾无数个夜晚埋头苦读,为了梦想不断拼搏。我们深知,考研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毅力和心态的考验。因此,我们决定编写这份资料,将我们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你们,希望能够为你们的备考之路增添一份助力。 这份资料使用指南,是我们用心整理和总结的精华所在。它涵盖了考研的方方面面,从备考方法到答题技巧,从知识梳理到心态调整,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建议。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能够帮助你们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料,更加有针对性地备考。 在使用这份资料时,我们建议你们首先了解整体框架和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我们也鼓励你们多与我们沟通交流,分享你们的困惑和收获,我们会尽力为你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们想对你们说,考研之路虽然艰辛,但只要有信念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上岸。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份资料,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祝愿你们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前言 ---- 各位报考2025年华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农业管理的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在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都有招生,并且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的考试大纲要求和考试要求均一致,此份资料对于上述招生专业均适应。为了帮助大家在备考期间更加系统、准确、深入地把握知识点和历年真题,故编写此份资料,资料包括但并不局限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重难点提醒、高分秘籍等。 下面我简要介绍本科目的考试情况及所需参考书: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二、342农业综合知识四、844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对于公共课本资料不赘述,介绍342和844的参考书目。如下图所示。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1)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第4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1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张培刚、张建华主编.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44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1)高洪深主编.区域经济学(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2)佟光霁主编,农业政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人民出版社,2018-10-01 ![](media/image2.png)![](media/image4.png)![](media/image6.png) **342试卷结构**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是为招收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农村发展与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并用于分析我国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涵盖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基本内容。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等方向的考生。 (一)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所占比例 农业经济学约占总分的33.3%(50分左右),发展经济学约占总分的33.4%(50分左右),管理学约占总分的33.3%(50分左右)。 (二)试卷的结构 **1、基本概念辨析:占总分的16%(24分),内容为四到六组有关联但涵义又有显著不同的基本概念的辨析,主要覆盖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各**部分基础知识要点。 2、简答题:约占总分的36%(54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要点掌握程度。 3、论述题:占总分的28%(42分),主要考察考生运用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4、案例分析题:约占总分的20%(30分)。综合考察考生运用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基本分析方法解释我国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844试卷结构**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是为招收农业推广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农村经济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对农村区域与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涵盖区域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课程的基本内容。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农村发展与农业管理领域等方向的考生。 (一)区域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所占比例 区域经济学约占总分的50%(75分左右),农业政策学约占总分的30%(45分左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占20%(30分左右)。 (二)试卷的结构 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30分左右,主要内容为基本概念,主要覆盖区域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各部分知识点。 2.简述题:占总分的50分左右,主要覆盖区域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本原理。 3.论述题:占总分的40分左右,主要内容覆盖区域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需要理解并运用的知识点。 4.案例分析:占总分的30分左右,考察考生运用区域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基本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对于初试来说,经验就是华南农业大学出题并不难,大部分都是考纲里面的要求的。但是每年大概每套卷子会出两道左右超纲题,题目可能是时政可能是其他,无法预测到。对于考生来说,只要把大纲要求的背熟背会,基本分100肯定是有的,如果要达到120左右,就需要对知识点特别熟悉并且会运用。另外就是答题过程中文字有逻辑,这涉及答题技巧方面,等到后期可以具体跟我们上几节答题技巧的课程。 这份资料编写是按照书的顺序以及大纲的顺序,农业经济学的内容以及管理学的知识点会多一点,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内容会稍微少一点,并有部分知识点重合。农业政策学内容会更少一点,并且背起来也是很符合认知逻辑。乡村振兴的知识点参考书现成有的并不多,考试内容也更多是结合一些题目来考。其中管理学和农业政策学因为书本上的内容很详细,并且也很清楚明了,有一些只是列出框架,具体的解释需要对应课本背完整。 特别强调,本书资料是基于作者考研经验和个人特点编写,知识点覆盖的全面,但是资料代替不了课本,在学习的过程中仍需要对应课本学习,切勿过度依赖本资料。因资料内容为纯手打,虽一再核对,但不可避免存在错别字。为各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目录** {#目录.25} ======== 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I [前言 III](%5Cl) [农业经济学 2](%5Cl) [(一)农业产业的特点 2](%5Cl) [(二)农业的作用 2](%5Cl) [(三)农业的地位 4](%5Cl) [(四)农产品供给、需求、均衡 5](%5Cl) [(五)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及类型 8](%5Cl) [农业生产要素 8](%5Cl) [(一)土地 9](%5Cl) [(二)劳动力 21](%5Cl) [(三)农业技术 33](%5Cl) [(四)资金 38](%5Cl)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41](%5Cl) [(一)农业家庭经营 41](%5Cl) [(二)农户兼业化 43](%5Cl) [(三)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 46](%5Cl) [(四)农业合作社 49](%5Cl)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 52](%5Cl)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56](%5Cl) [(一)农业保护政策 56](%5Cl) [食品安全 59](%5Cl) [(一)食品质量安全 59](%5Cl) [(二)良好操作规范(GMP) 63](%5Cl) [(三)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64](%5Cl) [(四)ISO9000族国际标准体系 66](%5Cl) [(五)食品可追溯体系 67](%5Cl) [农业产业结构 69](%5Cl) [(一)农业产业结构 69](%5Cl) [(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71](%5Cl) [农业现代化 75](%5Cl) [(一)传统农业 75](%5Cl) [(二)现代农业 77](%5Cl) [(三)农业现代化 78](%5Cl) [农业可持续发展 81](%5Cl) [发展经济学 83](%5Cl) [(一)发展中国家 83](%5Cl) [(二)经济发展的内涵 85](%5Cl) [(三)经济增长模型 86](%5Cl) [(四)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88](%5Cl) [(五)经济起飞论 89](%5Cl) [(六)发展的要素 92](%5Cl) [(七)工业化 103](%5Cl) [(八)城市化 105](%5Cl) [管理学 109](%5Cl)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09](%5Cl)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厄威克的主要贡献 110](%5Cl) [(三)行为科学学派、霍桑试验及其主要观点、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X、Y理论、Z理论与方法 111](%5Cl) [(四)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14](%5Cl) [(五)决策的定义、类型、特点、理论与方法,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117](%5Cl) [(六)计划的定义、类型、计划的实施、组织设计的概述、部门化、集权与分权 123](%5Cl) [(七)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与培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管理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130](%5Cl) [(八)领导的性质、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激励的性质与理论、组织中的沟通、冲突与谈判 141](%5Cl) [(九)控制原理、过程与方法、创新及其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技术创新的内涵与贡献、源泉、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148](%5Cl) [区域经济学 159](%5Cl) [区域经济基本概念 159](%5Cl) [(一)区位 159](%5Cl) [(二)区域 160](%5Cl) [(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160](%5Cl) [(四)地域分工理论 160](%5Cl) [(五)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160](%5Cl)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64](%5Cl) [(一)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64](%5Cl) [(二)梯度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65](%5Cl) [(三)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166](%5Cl) [(四)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68](%5Cl)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71](%5Cl)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171](%5Cl) [(二)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关系 172](%5Cl) [(三)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174](%5Cl)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 176](%5Cl)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179](%5Cl) [(一)城市群概念及功能及形成机制 179](%5Cl) [(二)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 182](%5Cl) [习近平"三农"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 184](%5Cl) [农业政策学 190](%5Cl) [(一)农业政策学导论 190](%5Cl) [(二)农业政策分析 193](%5Cl) [(三)农业政策制定 201](%5Cl) [(四)农业政策的执行 209](%5Cl) [(五)农业政策的监控、调整、终结 220](%5Cl) 农业经济学 ========== (一)农业产业的特点 {#一农业产业的特点.ListParagraph} -------------------- **【考纲要求】**农业产业的特点、功能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章节导论】**农业产业的特点、地位、作用在考试中属于基础知识,有简答题或是论述跟其他知识点考试结合起来。考频较高。 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农业是利用生物由机体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的生产,是生命物质的再生产因而也是有机体的自然再生产过程。(eg:森林-植物、动植物-家畜鱼类。农业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人类通过劳动改变这些有机体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直接干预其过程,从而获得自己生活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 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农业生产者在特定的社会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借助于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具体的生产活动,以获得所需要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生产资料进入下一个农业生产过程+通过交换换取生产者所需要的其他消费和生产资料。经过交换的农产品可能有一部分进入消费过程+进入下一个生产过程/进入其他生产领域。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经过交换的来的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不断进入下一个生产过程→保持农业生产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二)农业的作用 ---------------- 【新范式小提示】:这个题2020结合乡村振兴为论述真题,2017简答单独也出过。 **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贡献** (1)产品贡献。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农产业部门的食品消费主要来源于农业部门。只有农业生产者生产的食品超过维持自身生存需要而有剩余的时候,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部门才能得以发展。农业除了对国民的食品贡献以外,还有对国家工业发展所做的原料贡献。在工业化早期阶段,一般国家的工业是以农业原料加工业为主。 (2)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所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3)市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农民作为买者,对工业品的消费扩大了工业品的市场→刺激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扩张。②农民还是一个卖者。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销售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提高了农业自身的市场化程度,而且满足了非农产业生产者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量增加以后,不但可以促进相关运销业的发展,而且使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也有利于农业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 (4)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用农业赚取的外汇,购买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武装本国工业,从而促进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外汇贡献的份额一般会下降。 【新范式小提示】:助记:有要素之后有产品,产品到市场上去售卖,在国外市场上售卖就获得外汇。 **2、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 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 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一般认为农业所具有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可分为环境、社会、粮食安全、经济、文化五个方面。 (1)粮食安全功能。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和偏好。粮食安全有四个要素构成: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靠自己生产,二是依赖进口,三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供给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即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确保家庭粮食安全的功能。 (2)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等功能。 (3)社会功能。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以及农村社区的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的功能。 (4)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 (5)环境功能。农业及其相关土地的利用对环境可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新范式小提示】:课本上对于每个条目的解释有详细的例子,可以适当记几个。 (三)农业的地位 ----------------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1)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 的最主要生产部门,其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工 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 (2)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因)**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发展壮 大起来,农业逐步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而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 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实现社会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四)农产品供给、需求、均衡 ---------------------------- **【考纲要求】**农产品的供给、需求与均衡,蛛网模型,恩格尔定律 **1、农产品的供给** 定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第二,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二缺一,都不能形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2、农产品的需求** 定义: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构成农 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 第一,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第二,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农产品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吉芬农产品是指低档生活必需农产品,其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反而上升。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就增加低档农产品的需求) **3、均衡** 农产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农产品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实际上就是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表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4、蛛网模型** (1)理论分析:由于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其供给需求的调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当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时,需求会立刻做出反应,而供给却不能立刻进行调整,致使生产者的供给与市场价格信号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为此,需要考虑时间因素,运用蛛网理论,对农产品的供求均衡进行动态分析。 (2)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均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 (3)分类: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不同,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需求和供给必将发生波动,从而形成不同的蛛网类型。 收敛型蛛网: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大于对供给的影响 V需<V供 ![](media/image8.png) 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价格变动对供给影响大于对需求的影响 V供<V需 在连续时期内,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大,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震荡发散,不再回归均衡,无法恢复到均衡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是不稳定或不存在的。 封闭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价格变动对供给需求影响相等 价格与产量总是对等波动从而形成一个封闭型循环。 ![](media/image10.png) (4)启示 蛛网理论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与产量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如果要运用市场机制来克服这种波动,就要利用期货市场来确定未来价格,以指导生产,减少波动。 **5、恩格尔定律**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 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 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 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五)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及类型 -------------------------------- **【考纲要求】**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及类型 **【章节导论】**考频较低。 **1、农产品市场发育** 市场主体多 上市商品种类多 市场交易形式多 交易范围扩大 基础设施变好、环境好 【新范式小提示】:助记:人和物通过市场交易,交易条件好,范围扩大,环境好 **2、类型** (1)农产品现货市场 ①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指将以粮米油等农产品以及加工品为交易对象,为交易双方提供批发交易的设施设备以及综合服务的场所。 ②农产品零售市场:农产品零售市场位于流通的最终环节,是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的场所。 农贸市场: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 超级市场:大规模、低成本、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 (2)农产品期货市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 农业生产要素 ============ 【**新范式小提示**】这一节是学习农业的基础,务必要认真背熟。 **【章节导论】**这一章是学习农业管理的基础,其知识点较为繁杂且零碎,较少以单一题型的形式出题,一般为小的名词解释或是跟其他的知识点结合起来。 (一)土地 ---------- 【考纲要求】1.土地概念的内涵、土地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的理解、土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概念的内涵与类型,如何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水平。 2.地租及其决定因素、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的含义与特征、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含义与内容及其流转、土地确权的影响。 **1、土地概念内涵** 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 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在有的情况下,土地仅指地球上的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面。 **2、土地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理解** (1)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自然属性的反映,是土地所固有的,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 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资源, 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②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的。要求合理改造、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决策绝不能草率,必须重视长远规划,讲求投资的长期效果。 ③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因此为解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土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④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生产力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土地的经济价值、利用方向和经营方式,在农业生产中不应忽视。 【新范式小提示】:助记:自顾利益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在人类诞生之前尚未对土地进行利用时这一特性是不存在的。 ①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定义+规律以及以此为依据的边际分析法对于指导选择集约经营的方向和追加投资的适合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②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变现为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的不平衡+某些地区和某些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要求人们珍惜土地,节约利用土地和集约经营土地。 ③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位置的差别造成用途不同和生产力的差异,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土地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区位选择,发展最适宜的生产项目,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④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要求人们在确定土地的用途时,必须慎重考虑,作全面长远的规划,避免人财物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农业生产不能迅速地适应市场价格的变动进行调整。 ⑤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各个生产部门对土地利用的后果,不只是影响本部门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国家必须对土地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 **3、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经营概念内涵类型** **(1)土地的集约经营** **概念** 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集约类型** ①活劳动集约型: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活劳动去获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方式。具有劳动直接创造价值、成本低、效益高、易实行的特点。可投入较多劳动力实行精耕细作、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等方式。 ②技术集约型:指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分为基础技术集约、应用技术集约和管理技术集约。 ③资金集约型。无论是活劳动节约还是技术节约,最终都表现为资金节约。表现为在技术一定/进步条件下,通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更多物化劳动或劳动/使用更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来获得更高产出或更高收入的生产方式。 **集约意义** ①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②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 ③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 **集约途径** 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应当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有区别、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农业仍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充分地利用这些农业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果树、蔬菜、花卉、畜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增加和改善农产品供给。 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措施: a.实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以及用其他先进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b.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包括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改良土壤等. c.普遍采用良种,增加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数量,不断提高肥料的质量。用现代技术防治病虫害和杂草,合理密植,改进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等。 ③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适当的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是中国开展土地集约的一条重要途径。 ④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主要措施: a.逐步实现农业的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 b.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第一,改变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林、牧、渔密切结合的农业结构;第二,不断提高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在生产结构中的比重。 c.改革与完善农村经济政策,特别是土地制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d.改善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果 **(2)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内涵** 是指农户或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活动。最佳经营效益的取得,不能够破坏生产环境,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规模扩大,要建立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而不能够对农民采取超经济强制。总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作用(包含在内涵里)**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降低土地、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等固定成本,有利于降低单位交易成本,有利于劳动分工和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从提高收益角度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最终增加收益。 **分类** 分类依据: 在我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度"取绝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经营者管理水平。经营单位拥有耕地的多少并不是衡量适度与否的根本标志,重要的是规模经营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高。据此,凡是顺应市场经济需求和农业经济巩固与发展的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都可以并存和试行。 具体分类: 一是家庭经营型,包括种田大户、家庭农场、联户农场等。这种类型的规模经营具有组织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便于经营管理等特点。 二是集体经营型,包括村办农场、站办农场、农业车间等。这种规模经营的特点是由社区集体把全部或绝大部分土地集中起来,并由集体统一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机械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专业化、企业化、机械化的经营管理。 **意义** 中国农业在土地利用上存在土地规模狭小、地块零碎等问题,导致农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差、规模极不经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逐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作用 **影响因素** ①农业生产要素。指农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 ②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作用:可以在土地经营规模不扩大情况下,提高土地生产率。可以在劳动力不变甚至减少情况下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功能,降低成本价格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管理技术进步有助于生产者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并根据市场变化趋势确定生产项目和生产时机以及生产组织形式和协同关系。③农业相关产业。发达的相关辅助产业有助于减少短缺生产要素的约束,促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产品需求,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④政府政策。在政府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工业剩余被转移到农业中去,将有助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一系列具体的农业保护政策将有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提高规模经营水平途径**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农业产业特性,在短期内全面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慎重,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循序渐进。 ①要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a.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应鼓励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其他农业经营单位集中。 b.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措施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c.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对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各类组织形式,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工商、信贷、法律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保护,给予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有关方面的服务与支持。 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 a.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农业开发活动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按照适度规模的原则进行生产布局和要素配置,才能取得较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效果。 b.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从而解决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使分散的农户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 c.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通过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带动种养加贸一体化经营,促进分工分业和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生产经营全程化、效益增值连续性和农业经营质的飞跃。 d.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 本着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使土地向一些生产项目集中。 ③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发展种田大户,联合办农场,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办集体农场,城市的工商企业也可到农村办农场或农业车间。 **4、地租** **概念** 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马克思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级差地租,是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垄断地租,是指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 **决定因素** 土地的价格在土地市场上表现为地租,地租的高低取决于土地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整个土地市场,土地的供给取决于可供使用的土地的数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内,土地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供给曲线。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因此,两条曲线相交的地方即为该时期的地租。 **5、土地制度** **含义**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狭义的土地制度 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特征** ①地位的基础性 在社会处于农业阶段的时候,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财富形式。这时土地的占有形式基本上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形式。 ②构成复杂性 土地作为一种财产,其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及管理等构成一系列复杂的财产关系与产权体系。 ③各国(地区)差异性 土地制度除了受一个国家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影响外,同时还受土地资源的状况、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 **6、土地产权** **含义** 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总和。即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权能构成**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 处理其土地的权利。 土地占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可以结合也可以分离。 土地使用权是指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土地收益权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利。包括收获土 地生长的农作物,收取地租等。土地收益权是拥有土地产权的最基本目的。 土地处置权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包括土地的买卖、出租、抵 押、入股、馈赠等。 **特征** ①土地产权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人对物的权利。 ②土地产权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确认,给予保护,所有者或占有者对产权客体才具有法律效力。 ③土地产权是明确的,产权主体客体清晰,资产归属明确、边界明晰。 ④土地产权客体必须是有价值的与可占用的。 ⑤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某一特定的土地上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容的土地权利。二是还指土地权利具有直接排除不法妨碍的性能。 **7、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1)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①土地的国家所有制 土地的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的权利。国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具有以下特点: 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国家土地所有权是通过法律规定将其中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固定给使 用者,而国家仅保留土地的处分权。国有土地的收益权能一部分由土地使用者实现,一部分由国家通过收取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费来实现。 ②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 益和处分的权利,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 包括: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③土地所有权的行使 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是指国家或农民集体依法实现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能的行为。 **(2)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现行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基础,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均分到户,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作用**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和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使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适应了农业生产需要灵活决策的特点,使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家庭经营劳动激励多样,不仅将监督成本降低为零,而且家庭的半、副劳动力都得到充分利用。 **国家法律规定** 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属于集体成员的农民,以户为单位,通过承包经营形式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目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承包期长期不变。土地承包权的继承制度。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四荒地"使用制度。林地使用制度。牧草地使用制度。 (3)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 农村土地利用是人类占有农村土地的最终目的。农村土地管理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土地。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农村土地合理利用与耕地保护。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农村土地征用等。 **8、农村土地经营权及其流转** **(1)"三权分置"** **原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为了更好地破除妨碍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地位** "三权分置"既与"两权分置"制度一脉相承,更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又一重大创新。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有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的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新范式小提示】:三权分置是之前大纲要求旧版本书与新版本书区别大的地方之一,也是今年2023年考过名词解释的题,无比特别注意。 (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承包方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并向发包方备案。 土地经营权转包: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在约定的期限内全部或部分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农户耕种。土地经营权转包并不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 土地经营权转让:是指在承包期内,土地经营权人将其依法享有的土地经营权依法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土地经营权出租:是指承包方将自己承包期内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 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 土地经营权互换:是指土地承包方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交给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他人处换来的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互换表现为互换双方当事人依法承包的承包地。互换的目的是便于生产。 土地经营权入股:是指允许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股份合作经营。 土地经营权托管:是指承包农户将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时期内委托其他农户或者社会化服务组织代为经营管理,委托方向受委托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原土地承包关系和收益权不变。 土地经营权反租倒包: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反租倒包原承包方出租的只是其承包土地使用权,而承包权不变。 **(3)流转原则** 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优先原则。 **9、土地确权** **定义**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影响** ①农村土地确权制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土地确权,农民的土地产权得到保障,农民的投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得农民能更加愿意投资和经营自己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②农村土地确权制度还有助于解决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农民可以依法流转士地、抵押土地,实现城市就业和创业。缓解了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压力。 ③农村土地确权制度还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的完善。有了土地确权,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护,农村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交易,监管和制约了土地流转中各类违法行为,有效打击了土地承包、流转等领域的腐败行为,构建了一个清朗的土地市场秩序。④土地确权打破了农民对土地"小产权"的束缚,使其能够更加自由地流转土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⑤农村土地确权制度推动了农民的资本积累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拥有土地确权,农民可以将土地作为抵押物,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农业生产资金,从而进行农业现代化经营,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和种植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土地确权还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等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 总之,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入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农村土地确权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突破,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0、土地产出率** **概念** 土地产出率是指单位土地上的平均年产值,是反映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 ①行业结构影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土地产出率一 般高于传统产业,如我国的食品行业、工艺品行业产出率都比较低。另外一些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受开工时间的限制,土地产出率也不会很高。 ②规模效应影响。同等条件下,规模较大企业业务比较稳定,非生产性占 用土地相对较少,组织生产的行政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而小规模企业支撑企业运转的必要部门依然存在,生产的稳定性不如大中型企业,因此与大中型企业比较土地产出率相对较低。 ③企业体制影响。国有、集体老企业遗留问题多、企业负担重、生产不景气,虽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产出率低于其它各种经济类型企业。 ④企业经营组织方式影响。现在企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协作化程度越来 越高。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可以自己从每一个零部件开始生产到成品完成, 也可以选择与其它企业合作生产,自己作为终端企业注重关键技术控制和品牌建设,相对而言后一种经营组织方式土地产出率会较高。一些占地小的企业由于用地受限制,只有通过经营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创新等各种办法,扩大企业生产,产生较高的产出率。 ⑤企业主的意识影响。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反映出产出率不高,其原 因之一在于这两大类型企业资本大都由个人资本组成,企业主对产值上报并不热衷,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影响土地产出率指标。另外,外向型企业的土地产出率较高,原因之一也在于外贸销售必须开票,无法隐瞒,企业反映出的生产和销售与实际比较接近。 (二)劳动力 ------------ **【考纲要求】1**.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运用。 2.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①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农业劳动必须遵循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按照生产对象本身自然生长规律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及时投入劳动。这就造成了不同季节农业劳动的项目、劳动量、劳动的紧张程度的巨大差异。 ②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由于适宜条件的地域差异以及空间上的位置固定性,使得农业劳动不得不在广大空间上分散进行,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③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生产包括众多的生产部门和项目,即使同一生产项目,在整个生产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和作业方式,使农业劳动具有多样性。 ④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农业生产的各个劳动过程不直接形成最终产品,但各个农业劳动过程却相互关联,上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对下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或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至影响最终的生产成果,甚至给下一个生产周期带来影响。加之农业生产对外界自然条件的依赖,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或效益具有不稳定性。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总称。 **特点**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人口资源的状况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综合状况决定的。 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 农业扩大再生产主要是依靠多投入简单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来实现的,农村通过增加家庭人口数增加农业劳动力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②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在农村人口资源中,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也不严格。主要原因包括:60岁以上的老人和16岁以下的儿童仍可以从事农业生产;长期在外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可以参加农业生产活动;每个农户都需要一个较为固定的从事家务劳动的成员;农业自然资源承受农业劳动的耐力较为强韧。 ③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进程在加快,要求农业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形成的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决定因素** ①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主要来自于农村人口资源。 ②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为了谋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在就业选择中偏爱那些劳动报酬高的产业部门。 ③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多少。 ④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多少,同样是决定对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农业劳动力时间供给有两个来源,一是参加农业劳动的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天的农业劳动时间和全年农业劳动时间的总和。二是非农业劳动力在农忙季节或其他时间参与农业劳动的时间。 **3、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基本特点** ①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生产季节或不同的生产时期,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和劳动时间长短的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劳动力的基本利用形式。 ②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农业内部各行业对于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的要求极不相同,即使在一种行业内部,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生产时期,对于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的要求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③农业劳动力需求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 在农业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农产品社会总需求量的扩大,要求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与之相协调的增长速度。农业劳动力需求的核心,是需求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数量上的扩大。 **决定因素** ①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 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成反比。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也就是有限的。在一定范围内,农业自然资源数量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成正比。社会可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最终数量是农业劳动力需求的潜在极限。 ②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 人口状况是决定农业劳动力宏观需求的基本因素。首先,总人口的规模越大,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多,相应的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就越多,反之越少。其次,人们的食物构成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影响。生产畜牧业产品比生产种植业产品所需要的农业劳动力要大得多。如果人们的食物构成以植物产品为主,则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就少。反之就多。 社会经济状况是决定农业劳动力宏观需求的根本因素。以农产品为生产原料非农产业部门,需要相应规模的农业劳动力为之生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科学、教育、非农产业部门发达,则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好,资本有机构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高,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就少;反之就多。 ③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政府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规模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会随之扩大。 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劳动力的资源素质状况比较好,人口规模以正常的速度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会在合理的环境中适宜变动。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特别是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会降低。 **4、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 ①数量大,质量低 中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程度低,而且大多数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以及市场经济观念,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②老龄化兼业化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流入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出现老龄化现象。非外出农民工基本采取兼业形式,兼顾农业生产和打工。这是由于农业劳动时间不均衡的季节性特征造成的。农民老龄化和兼业化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与土地利用率的下降。 ③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农业劳动力还会剩余出来,农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仍会继续甚至更加突出。 ④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各地的人口密度相差十分悬殊,由此导致了中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5、农业劳动力转移** **概念**: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 **方式**: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转移的一般规律** 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③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新范式小提示】:转移的规律就是现象+速度+变化趋势。 **转移的理论模式(这部分建议结合课本有自己的理解)** **(1)刘易斯模式** **【新范式小提示】:刘易斯模式是无敌大重点,真题考了无数次。** ①基本含义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并存)。 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②优点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无限劳动供给模型,对许多发达国家来说基本上是适用的。二元结构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在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社会劳动力确实大量存在。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必须改造二元结构使其一元化,必须鼓励农业社会劳动力向外流动。 ③不足 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事实上,工业部门在扩大在生产时往往倾向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应用,以致就业机会增加的速度会落后于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流入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将不可能得到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机会。 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 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事实上,随着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城市工资必然会相应的上升。 **(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 ①认为刘易斯模型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重要条件。 ②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劳动力供给弹性无限大,他们可以由农业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不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由于他们的流出,使农业部门形成的剩余农产品正好成为流入工业部门就业人口的粮食供应。 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阶段。在农业部门存在隐蔽性失业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继续流入城市工业部门,而农业总产量却不能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同步增长。粮食短缺必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上涨。因此工业部门不得不提高工资。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阶段。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按照分配原则取得收入。这意味着传统农业已转化为商业化农业。由此开始进入稳定增长发达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消失。 ③缺点 首先,它与刘易斯模型一样,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并且工业工资水平是不变的。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其次,还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也是不合理的。 **(3)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 ①主要观点 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重要条件。而不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当农业剩余出现后,才有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增长。 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因为工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及其变化。随着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无论是品种、质量还是数量均在不断增长。消费结构这一变化,一方面使工业扩张,不仅催生了新的工业部门,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剩余的出现具备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的条件,致使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 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工资水平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提高的。农业与工业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都决定于技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 ②缺点 乔根森模型强调农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重视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假设在存在农业剩余时,粮食需求收入弹性为零,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4)托达罗模型** 基本含义+缺陷 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个人理性"假设、"经济人"假设;没有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所谓预期收益差异,一个是收入水平,一个是就业概率。如果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1倍,只要城市失业率不超过50%,人口就会不断涌向城市。 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没有考虑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和市场分割的问题 **(5)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 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 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计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主要指心理成本等。只有迁移的预期收益大于迁移成本,使人们在产业间或地区间的迁移才会发生。 **(6)斯塔克的新迁移理论** 主要观点:是否迁移的决策不是由相互孤立的个人单独做出的,而是由相互关联的人所构成的较大的单位,比较典型的是家庭做出的。在这种单位里,人们集体行动寻求的不仅是最大化预期收入,而且是其风险最小化,缓解与消除劳动力市场之外的各种各样的市场失败相关联的各种约束。 主要论点:工资差异不是导致城乡迁移发生的必要条件。当地经济发展一般会降低迁移压力;即使地区间不存在工资差异,但只要迁出地要素产品市场处于不完善、不均衡状态,向外迁移的动机就不会消失;政府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措施等均可影响迁移动机。 **(7)吉佛的引力理论** 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 这一理论实质是人口迁移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资的地方,从劳动力过剩的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城乡人口迁的动机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越大,留着城市人口。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越大。 **(8)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观点: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或称排斥力。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或称吸引力。 隐含两个假设:人的迁移行为是理性选择。迁移对迁入迁出地的信息有较完全的掌握。农村并非只有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还有留住人口的拉力因素,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发展快于农村,农村收入远低于城市。 **6、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即使这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农业的产出量也不会减少,也不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农业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结构等条件的变化,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供给量也将发生变动。 **类型** 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将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绝对剩余;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相对剩余。区分这两种类型剩余的意义在于: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首先将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安排他们常年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其次,相对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潜能,安排一些临时性的非农生产活动。 按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①积累型剩余。积累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增长过快,超过非农产业吸收量,以及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过量结合,其超出部分逐渐积累的一种剩余劳动力类型。 ②结构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 ③替代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替代型剩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对农业投入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能源,从而置换出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过剩;二是由于用工业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等于用工业劳动力替代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农业劳动力过剩。 ④季节性剩余。农业由于有农忙和农闲强烈的季节性差异,在农忙季节,既使农业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有时还感到缺乏。到农闲季节又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季节性剩余。 **剩余产生的原因** ①以往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借助于农业机械电力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一些劳动力。 ③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 ④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转移。严格的户籍制度;高企的房价和不稳定的就业机会。 **转移的特点** 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速减缓,新生代农业转移劳动力过半。 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随着我国大力倡导产业结构转型着重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 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 ④农业转移劳动力收入提高,但不同行业及地区存在差异。 ⑤农业转移劳动力相关保障增强。居住情况;随迁儿童教育情况 ⑥多数农业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程度偏低,城市规模越大,归属感越低。 ⑦农业转移劳动力回流,家乡就业意愿变强。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基数大,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素质低。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 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①改革户籍制度及其相关联的各项制度,消除阻滞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遗留的与现实生成的各种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这是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措施。(进一步开放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市场、提供居住、子女上学等方面相关待遇,支持和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择优扶持与引导有规模优势和区域优势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不仅可降低生活成本,而且可以兼顾农业和家庭生活。为此,国家应择优对乡镇企业在财政、税收、信贷及其公共物品的供给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③支持和加强对待转移和已转移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农业劳动力到非农业就业,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仅靠市场机制,绝大部分农民无力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对职业教育进行财政补贴,扶持农业转移劳动力尽快掌握城市务工所需技能,使其尽快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居住尽快融入城市,才能加快市民化进程,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①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大量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兴修与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可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 ②大力发展大棚等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设施农业,这不仅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而且还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③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渔业,促进农业劳动力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的转移; ④要努力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拉长产业链条,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 **7、农业劳动生产率** **概念**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 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意味着在单位劳 动时间内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单位农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减少。 **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利、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条件优越,就可以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高。 ②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关系、经济形势、劳动报酬、劳动态度、劳动者素质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等。通过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提高经济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③技术因素:主要指科学技术状况、劳动的物质技术装备以及现代管理手段等。技术因素实际上就是指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程度。 ④社会条件:包括人口的增长速度、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速度以及非农部门对农业的影响力等。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①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生产更多农产品;增加农产品产量途径有二:增加社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意味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等水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就高。 ③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从农业中解放大量劳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劳动力的需要。 ④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积累。为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奠定物质基础。腾出时间学习科技和文化,以及从事体育、娱乐活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和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农业保护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②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开展农业基本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可以通过人的劳动进一步改善自然力,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③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在农业中,采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及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程度,特别是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节约活劳动和有效提高土地生产率。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情况,使用机器设备必须在地区、作业项目上有所选择,而且使被替代劳动力能够得到合理安排。 ④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中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必须加强农民的智力开发,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操作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增加他们运用科技成果的意识和能力。 ⑤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实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虽然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狭小,不可避免地同时存在着某些生产要素的不足和闲置。通过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形式,会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使不足的生产要素得到补充,闲置生产要素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农业技术 -------------- **【考纲要求】**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内容、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构建、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及其道路选择。 **内涵** 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内容** ①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包括良种选育技术的进步、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土壤改良技术的进步、化肥和平衡施肥技术的进步、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畜禽饲养技术的进步、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等。 ②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具体包括农业机械技术、农用能源的进步、农业基础设施技术的进步等。 ③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包括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科学技术知识的丰富、劳动技能的提高及管理技能的进步等。 ④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包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特别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传统的管理手段等。 **特点** 周期性:一是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使其淘汰的时间过程。二是科学技术转变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复杂性:产生的环境、内容、结构、推广复杂。 外生性: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 渐进性: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无数大小不等的改进,使技术本身不断完善,带来经济效益提高的技术进步。 系统性:任何一项农业技术进步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其他一系列技术及相关因素相互依存,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作用** ①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可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可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可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栽培技术、灌溉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平。 ③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农业用具和设施,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比率。 ④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先进的农业科学文化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运用,必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⑤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更好地弥补市场机制出现的失灵,并促进农业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和农户通过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和农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新范式小提示】:利用农产品装备发展经济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构建** 【新范式小提示】:此部分需了解课本上的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和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的相应知识点。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有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来支配农业科研活动。 原因: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是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品种新配方新工艺等。他们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具有使用上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非独占性或外溢性,难以避免搭便车等问题的困扰。农民对一种新的知识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他人所能利用的信息数量。而信息使用不扩大,也不会增加其研究成本的补偿。社会利益最大化要求,知识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应该是让所有潜在使用者没有任何代价的加以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政府政策提供了适当制度环境,否则一个潜在的创新者就不可能有生产新知识的激励。一般来说,能够物化成商品的农业科技成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而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的科研和推广,则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资金来支持。还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地位,对于盈利性单位的农业科研活动应该予以支持。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一般是由那些受公共资金资助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进行的。公共部门的研究机构在决定他们研究方向时,还必须考虑地区差异。因此,建立分散的研究机构体系是较为可取的做法。 **动力机制** **内部动力** ①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需要。要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农产品的供给,不仅要不断追加各种要素,更需要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只有技术的变革才使得生产曲线不断扩张,同样的投入才能带来更大的产量。 ②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只有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农产品良好的销路。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是靠运用良种技术、栽培或饲养技术、产品加工包装,贮藏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开发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 ③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只有技术的变革,才使得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不断外移,生产要素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利润水平得到提高;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的采用往往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利润得以增加;率先采用新技术的农户与企业,往往能获得暂时的超额利润;在农业不断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总利润水平。 ④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实现以质取胜;同时使产品成本降低,使产品在价格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 **外部动力** ①农业产业结构变革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对农产品的需求趋向多样化、优质化、高效化,这就促使有更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②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表现为企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表现为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因此,农业技术进步远远超出了生产领域。向前延伸到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向后延伸到农产品的加工运销。农业需要不断的吸纳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必然要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现代化的最高理念和指导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还包括社会科学的技术进步。 ④城镇化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这些非农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农业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与城镇的崛起要求,农业为其提供更多优质原材料。两方面共同作用结果就会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⑤农产品国际贸易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主要问题是非关税技术性壁垒。要增加农产品出口主要靠提质增效;不断增加的进口农产品质优价廉,迫使国内农业生产要采取以标准化为代表的农业技术措施来提高竞争力。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选择** 劳动节约型技术是指主要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活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优点:可大量节约活劳动消耗,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资源节约型技术使或劳动以外的其他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可大大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能力,解决某些国家或地区农业资源不足的矛盾,使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中性技术是指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应用的技术。它进步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同时得到提高。但这类技术的创新应用需要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需要较多的投资,并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 **不同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1)西方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选择 A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B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C中性技术进步的道路 (2)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大致可划分为二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劳动节约型为辅。对中国农村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业技术进步应以采取生物化学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有限资源生产出更多农产品,同时有步骤、有选择的发展劳动节型技术,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来说,在采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同时,可积极发展劳动节约型技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和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四)资金 ---------- 【考纲要求】农业资金及其运动规律、农业资金的来源,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市场特点。 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农户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可以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 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即农业资金循环周转的规律,依次经过储备、生产、销售等阶段: 第一阶段,即在每一个生产过程开始之前,资金处于贮备阶段,其表现形态为各种生产资料和一定的现金和存款。 第二阶段,即生产过程开始之后,资金即进入生产阶段,此时原处于贮备形态的资金即转化为在生产中起作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借助劳动将其价值向新产品转移,形成价值更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形态的资金。 第三阶段,即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资金进入流通阶段或销售阶段,此时资金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由产品出售而变成的货币形态的资金和再次转化成企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物形态的资金。这些都将形成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储备阶段的资金。 农业中资金运动的快慢决定了农业生产中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一般来说,资金运动得越快,其经济效益就会越高;反之,经济效益就越低。 因此,加速资金周转,即尽可能缩短资金周转所占用时间,就成为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农业资金来源** **(1)农业财政资金** 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在内容上,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农业财政资金大致:支援农林生产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其他农业财政支出。 **(2)农业信贷资金** **概念**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各个环节的单位或个人的各种信贷资金。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中的信贷资金。 **分类** ①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大部分属于商业性的农业信贷资金。 ②合作性农业信贷资金。由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合作性农业信贷组织一般是由农业信贷的需求者按照合作制原则组建的信贷组织。中国目前某些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大致具有这种合作性质。 ③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政府的农业政策性信贷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属于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④民间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民间个人农业信贷供给者利用其自有资金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⑤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通常通过委托国内金融机构以长期农业贷款的方式进行投资,如世界银行的金融贷款等;也有小部分国外资金以小额信贷方式进行投资。 **(3)农户资金** 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它收入中可以用于农业投资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农户资金是农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私人投资的主体。 **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农村金融市场特点** 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管理较难 风险较高 ①首先农村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因此即便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仅在主要城镇设有网点,但现有的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金融服务都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 ②虽然互联网金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能够解决地域、时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互联网金融的这一利器却也是当前农村地区的劣势。目前我国众多农村等地区人口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的共性问题,在互联网运用、电脑终端使用等方面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 ③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发展较为缓慢,由于农村的历史原因,没有使用过信用卡、没有电商购物经历、没有在银行贷过款的人比比皆是。 ④在推广和提供金融服务时,如何来判断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如何保证贷款资金的按时回收,不仅是长久以来困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问题,同样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需要面对的。 ⑤再者就是成本。正是因为客户信息获取的途径、来源远不及城市人口来得便捷,所以也就意味着无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服务农村市场时必定所付出的成本较高,成本的增加也势必连带着提供给客户的贷款利率增加,对于原本就利润空间有限的农业而言是否能够承受是一个问题。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 (一)农业家庭经营 ------------------ **【考纲要求】**农业家庭经营的内涵、农业的产业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与农业家庭经营。 **【章节导论】**这一章内容非常重要,农业家庭经营的选择原因为高频题目。农业兼业化考频较低,农业合作社可能出案例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型等都有可能考到。 **概念** 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农业家庭经营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相适应,可以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它突出了主要经营对象的产业特征,即农业,而不是其他产业;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主要实行的是家长制或户主制管理,不存在管理分层的内部治理结构;它强调以使用家庭劳动力为主,而不是以雇工经营为主。 **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 【新范式小提示】:这部分也是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2024年刚考过的真题。 (1)农业的产业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 ①农产品是不可间断的生命连续生长过程的结果。各个生产环节只有继起性,不可能像工业那样具有并列性。在工业中,可以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集中很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出大量产品,并取得很高的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各种作物的生长有各自的季节和周期。生长的各个阶段,有比较严格的间隔和时限,只能由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依次而不间断地进行。 ②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的生产时间劳动时间的不一致,复杂交错。因此,农业劳动支出具有不均衡性。另外,各种农产品都有它们最适宜的自然生产条件,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自然的优势,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不能随意改变生产地点。 ③在光照条件下,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农业生产具有广阔的地域性,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生产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一般情况下不能够叠加。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劳动和经营管理有较强的分散性,其成果有很大差异性。农民劳动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各个农民对生产性进行合理的安排,靠其对全过程细心的作业和管理,以及对市场的精准预测。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一种较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2)分工协作与农业家庭经营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劳动者之间没有固定分工的协作叫做简单协作。劳动者之间有比较固定分工的协作叫做分工协作。分工协作,使劳动者积累了经验、改进劳动技能,提高劳动强度,生产工具更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更加具有连续性、划一性、规划性、秩序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同一时期的作业比较单一,不同时期不同作业多数又可以由同一劳动者连续完成。农业生产工中的协作多是简单协作。对农业的协作方式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将工业中的协作方式生搬硬套到农业中。由于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作业不能实行严格的分工协作,甚至是一些简单协作也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农业生产不适合采用工厂化劳动,而更适合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 (3)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家庭经营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农业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技术,包括各种机械设备,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农业机械技术的本质是以物力代替人畜力,扩大每个劳动力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和数量,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类是生物化学技术,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这类技术主要是直接改变生物本身,为动植物创造良好生长环境,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动物的生产率来增加经济效益。 ①多数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由单个人进行。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机械不可能像工业机械那样形成大型化的生产线,只能小型化才便于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②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关联性较小,农业机械技术、生物化学技术虽然都作用于同一生物,但并不一定同时使用。因此,农业技术进步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