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PDF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PreciseBaltimore7151
清华大学
Tags
Summary
该文件是关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章节内容。详细描述了MOSFET的基本原理,并包含了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和MOS电容器的结构以及能带图,以及其他相关概念。
Full Transcript
第六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1. Lienfeld和Heil于上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表面场效应晶体管原理。 2. 上世纪40年代末Shockley和Pearson进行了深入研究。 3. 1960年Kahng和Alalla用热氧化硅结构制造出第一只MOSFET. 4. MOSFET是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主流器件。 5. MOSFET是英文缩写词。其它叫法...
第六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1. Lienfeld和Heil于上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表面场效应晶体管原理。 2. 上世纪40年代末Shockley和Pearson进行了深入研究。 3. 1960年Kahng和Alalla用热氧化硅结构制造出第一只MOSFET. 4. MOSFET是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主流器件。 5. MOSFET是英文缩写词。其它叫法: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IGFET)、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ISFET)、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MOST)等。 6. MOSFET的实质是用MOS电容取代了JFET的PN结。 第六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的 实 质 是 用 MOS 电 容 取 代 了 JFET 的 PN结。 MOS电容在反偏时半导体表面会出现反型层,从而成为源、漏 间的导电沟道。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MOS电容器的结构和能带图 一、理想MOS的基本假设: 无外加偏压时, 1. 氧化物及界面处无电荷; 半导体能带平直。 2. 金属和半导体间功函数差为零; 3. SiO2为良好绝缘体,可阻挡直流电流流过。即使有外加偏压, SCR也处于热平衡态,SCR中Ef与体内持平,为常数。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Na小 Na 大 加上电压VG 时MOS结构内的 电位分布.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Na小 Na 大 按照耗尽层近似,如果半导体 掺杂均匀,SCR内电势是空间 坐标的二次函数。 加上电压VG 时MOS结构内的 电位分布.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2. 理想MOS的表面类型 (以p-Si为例):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2. 理想MOS的表面类型 (以p-Si为例): 由耗尽层近似,求解Possion方程,可得: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2. 理想MOS的表面类型 (以p-Si为例):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2. 理想MOS的表面类型(以p-Si为例): (4)反型和强反型条件: ③强反型性质:强反型后, VG再增大,导带电子在很薄的强反型层中 迅速增加,屏蔽了外电场,于是SCR的势垒高度、表面势、固定的电 离受主、以及SCR宽度等基本保持不变。增大的那部分电压几乎降落 在氧化层上。 外电场 → 改变半导体表面的载流子浓度或导电型号;反型层 → 导电沟道;这种外电场控制半导体表面导电能力和性质的现象,称 为半导体的表面场效应 → MOSFET 的工作基础。 6.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 2. 理想MOS的表面类型(以p-Si为例): 对于N型半导体,情形完全类似! 6.2 理想MOS电容器 一、MOS电容的C-V关系: 1. MOS结构的电容效应: dQM 单位面积 VG → QM , QS → MOS的电容效应; C dVG MOS电容 2. MOS结构的C~VG关系: 研究半导体表面性质的重要方法 1 dVG dV0 d s 1 1 dQM dQM = = + = + Co , Cs . C dQM dQM dQM Co C s dV0 d s C o Cs C 1 C= 或 = 归一化电容 Co +Cs Co 1+Co /Cs S o 氧化层电容近似为平行板电容 M Co Co Cs x0 不随栅压变化,C由Cs决定。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1. 积累层(VG>P0 Cs >>Co C 1 积累层 C / Co = 1 1 Co 1+Co /Cs s → Cs → C/Co VG 2. 平带情况(VG=0): O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平带时:VG = 0, → ψs= 0, → Ps= P0 − ( x )/VT 平带附近: ( x) VT, P(x ) = P0 e P0 (1 − ( x) / VT ) ( x) = q(P(x) − P0 ) = −qP0 ( x) / VT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2. 平带情况(VG=0): ( x) = q(P(x) − P0 ) = −qP0 ( x) / VT d 2 ( x) ( x) qP0 ( x) 泊松方程: = − = dx 2 s sVT d 2 ( x) ( x) 令: LD = sVT / qP0 德拜长度 2 = 2 dx LD ( x) = Ae− x / LD + Be x / LD A = s ( x) = s e− x / LD () = 0, (0) = s B=0 ( x) = −qP0 s e − x / L / VT D −qP0 s s s Qs = LD = − Qs = ( x) dx VT LD 0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2. 平带情况(VG=0): s s dQs s 极板间距为LD Qs = − Cs − = LD d s LD 的平行板电容 CFB 1 1 归一化平带电容: = = Co 1+Co /Cs 1+ o L D / s xo Na LD CFB / Co 积累层 C / Co 1 xo Co CFB / Co Na CFB / Co Na 越大,或 xo 越大,归一化平带电容 VG 约接近于1。 O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3. 耗尽层(VG > 0): Qs = −qN a xd , xd = 2 s s / qN a Qs = − 2qN a s s dQs qN a s s C 1 1 Cs − = = = = d s 2 s xd Co 1+Co /Cs 1+ o xd / s xo 极板间距为 xd 的平行板电容 C / Co VG s Cs xd C / Co 积累层 1 Qs 具体地:VG =Vo + s = − + s CFB / Co 耗尽层 Co qN a qN a 2 关于 xd 的一 VG = xd + xd 元二次方程 O Co 2 s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3. 耗尽层(VG > 0): 2 s 2 sVG 2 xd + xd − =0 关于 xd 的一元二次方程 Co qN a C / Co s 2Co2 VG 积累层 解之得: xd = 1+ − 1 1 C o qN a s CFB / Co 耗尽层 −1/2 C 1 2C VG 2 VG = = 1 + o O Co 1+Co xd / s qN a s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显然: VG C / Co Na C / Co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4. 反型层(VG > 0): C与频率有关 QS = QI + QB QI: 反型层中载流子电荷; QB: 电离杂质电荷; dQS dQ I dQ B 反型层 xI SCR B− B− B− B− B− CS = − =− − − − − − − − xd d S d S d S QI B B B B B B QB P-Si QB: 由多子漂移实现,由介电弛豫时 C / Co 间 τd决定, τd ~ ps,变化很快。 积累层 耗 1 尽 QI: 由非平衡载流子产生与复合实现, CFB / Co 反型 低频 弛豫时间由少子寿命 τn决定, τn ~ μs, Cmin / Co 变化较慢。 高频 VG O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4. 反型层(VG > 0): C与频率有关 QS = QI + QB QI: 反型层中载流子电荷; QB: 电离杂质电荷; dQS dQ I dQ B 反型层 xI SCR B− B− B− B− B− CS = − =− − − − − − − − xd d S d S d S QI B B B B B B QB P-Si (1)高频: f : 104 ~ 107Hz C 形式 C / Co dQ I dQ B s 0 CS − = 与耗尽 耗 积累层 d S d S x d 层类似 1 尽 CFB / Co 反型 强反型时: xd xd max = 4 s f / qN a 低频 Cmin / Co 强反型 f = VT ln ( N a / ni ) C = Cmin 高频 VG O Cmin / Co = (1 + o xd max / s xo ) −1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6.2 理想MOS电容器 二、MOS电容随栅压的变化关系: (以M-O-(p-Si)为例) 4. 反型层(VG > 0): C与频率有关 QS = QI + QB QI: 反型层中载流子电荷; QB: 电离杂质电荷; dQS dQ I dQ B 反型层 xI SCR B− B− B− B− B− CS = − =− − − − − − − − xd d S d S d S QI B B B B B B QB P-Si (2)低频: f : 10 ~ 1000Hz SCR宽度和QB变化很小 C / Co dQ I 耗 dQ I dQ B 积累层 CS − 1 尽 d S d S d S CFB / Co 反型 低频 强反型时,QI在很薄的一层内随ψS速变化 Cmin / Co 强反型 ,因而,CS非常大,此时半导体强反型层 高频 VG 类似与金属极板。 C / C 1 O o 归一化电容随栅压的变化 6.3 沟道电导和阈值电压 一、沟道电导: 反型层 SCR xI x 1. 定义: 反型层导电沟道的电导。 QI d 微分电导(厚度为dx的薄层电导): P-Si dG I = I ( x) Zdx / L = qnI ( x) n Zdx / L 总的沟道电导: 0 qnI ( x) n Z xI G I = dG I = dx dx x xI 0 L x+dx QI = − qnI ( x)dx 沟道电荷面密度 0 G I = − Q I n Z / L 沟道电导 xI L x 二、阈值电压: z y 2. 定义: 半导体表层形成强反型时 所需要的最小栅极电压。 x 6.3 沟道电导和阈值电压 二、阈值电压: 反型层 SCR xI x 2. 定义:半导体表层形成强反型时 QI d 所需要的最小栅极电压。 Qs P-Si VG = Vo + s = − + s Co 强反型时: QI QB s = si = 2 f Qs = QI + QB VG = − − + si Co Co QB 于是: Q = − C V − − + si = − Co ( VG − VTH ) 沟道电荷 面密度 I o G Co ( 4qN a s f ) 1/2 + 2 f 阈值 QB qN a xd max VTH = − + si = − + si = − Co Co Co 电压 当VG>VTH时,沟道电荷才会出现。QI受VG控制 → 场效应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一、功函数差的影响(以Al-SiO2-Si为例): WAl Wp − Si E FM E FS 栅极电压为零时, ψS > 0,能带下弯。 若要能带平直,需在栅极施加平带电压: VFB = VG1 = ms = m − s E0 E0 qs EC EC qm Ei EFM Ei E FS qVG1 qf EV E FS E FM EV Al Si (a )VG = 0 (b)VG1 = + q (m − s ) SiO2 Al-SiO2-Si结构的能带图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一、功函数差的影响(以Al-SiO2-Si为例): 影响后果:1. C-V特性曲线沿电压轴向左平移 VG1 ; QB QB 2. 阈值电压变为: VTH =VG1 − + si =ms − + si Co Co VG1 < 0,所以,与理想情况相比,实际阈值电压减小了。 思考:要想半导体表面反型,能带 C / Co 积累层 必须下弯,即:VG > VTH; 由于功函 1 实际 CFB / Co 理想 数差的影响,未加栅压时,半导体 VG1 强反型 Cmin / Co 高频 表面能带已经下弯,所以只需更小 VG VG1O 的阈值电压就可以反型。 金属功函数差对C-V特性的影响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二、界面陷阱和氧化物电荷的影响: 1. 界面陷阱电荷Qit 与半导体表面的悬挂键有关 金属 金属 可动离子 N a+ + 可移动离子电荷 ++++ ++ (1){100}面:Qit ~ 1010 cm-2 - −- − -− Na Qm 电荷Qm K+ + K (2){111}面:Qit ~ 1011 cm-2 氧化物固定电荷 Q 氧化物陷阱电荷Q 氧化物陷阱电荷 Qitot 氧化物 SiO 2 + ++ + + 氧化物固定电荷Q f f 2. 氧化物固定电荷Qf + + 位于Si/SiO2界面附近3nm范围 × ××× × × × × × (1){100}面:Qf ~ 1010 cm-2 界面陷阱电荷 Qit 半导体 (2){111}面:Qf ~ 5 × 1010 cm-2 界面陷阱电荷Qit Si Si-MOSFET多采用{100}晶面衬底 3. 氧化物陷阱电荷Qot 与高能离子辐射造成的缺陷有关 MOS结构氧化物中各种类型电荷 4. 可动离子电荷Qm 图 6-13 热氧化硅形成的 Si − SiO 2 系统中 与碱金属离子沾污有关,在高 的各类电荷 温、施加电压下工作时刻移动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二、界面陷阱和氧化物电荷的影响: 5. 四种电荷的综合影响: 可看做是Si/SiO2界面处的正电荷 (1)设QO为氧化层中位于x处一薄层中的单位面积正电荷,在金属和半 导体表面感应出负电荷,分别为QM和QS。 ρ QO QO = QM + QS QS < 0,半导体表层能带下弯 要使能带平直,需施加负栅极电压VG2,使得: Metal Si QO = QM 于是: VG2 = −QO / C, C = O / x O x xO x QO x Oxide QS 所以: VG2 = − 若 x → 0, 则 VG2 → 0。 QM Co xo + - + VG2=0 + VG2< 0 - + + - + + - + + - + + - + + - + + - + Q M QO QS Q M QO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二、界面陷阱和氧化物电荷的影响: ρ(x) (2)设氧化层中正电荷连续分布,电荷体密度ρ(x). x 则:x—x+dx 薄层内正电荷的面密度为ρ(x)dx. o xo x x+dx x—x+dx 薄层内正电荷对平带电压的贡献为: M O S 1 x dVG 2 = − ( x)dx Co xo 1 xo x Qo 总的平带电压: VG 2 = dVG 2 = − Co 0 xo ( x) dx = − Co xo x 其中: Q o = ( x)dx 有效面电荷密度 0 x o 影响效果:相当于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Si/SiO2界面处,且面电荷密度Qo. Qo 氧化层电荷引起的平带电压: VG 2 = − Co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三、阈值电压和C-V曲线: Qo (1)总的平带电压: VFB =VG1 +VG 2 =ms − Co Q Q Q (2)总的阈值电压: VTH =VFB − B + si =ms − o − B + si Co Co Co 第一项Φms :消除金属和半导体功函数差影响所需的外加栅压; 第二项-Qo/Co: 消除氧化层中正电荷影响所需的外加栅压; 第三项-QB/Co: 刚出现强反型时,降落在氧化层上的压降; 第二项ψsi: 刚出现强反型时,降落在半导体表层SCR上的压降; (3)修正后的沟道电荷: Q I = − Co ( VG − VTH ) 这里VTH是指修正后的阈值电压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三、阈值电压和C-V曲线: C / Co 积累层 (4)平带电压对C-V曲线的影响: 1 一般 VFB < 0. 实际 CFB / Co 理想 VFB 实际MOS的有效栅极电压: VG − VFB Cmin / Co 强反型 高频 理想C-V曲线沿电压轴整体向左平移:VFB VFBO VG 【例6-1】N型Si衬底的Al栅MOSFET, 平带电压对C-V特性的影响 Nd=1015cm-3, xo=120nm,Si/SiO2界面处电荷密度Qo=3×1011cm-2, 计算阈值电压VTH. 【解】分析:这是P沟道器件。理想情况下,阈值电压VTH< 0。无论是何种沟道, 实际阈值电压的基本公式不变,即: QB Qo QB VTH =VFB − + si =ms − − + si Co Co Co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三、阈值电压和C-V曲线: 【例6-1】N型Si衬底的Al栅MOSFET,Nd=1015cm-3, xo=120nm, Si/SiO2界面处电荷密度Qo=3×1011cm-2,计算阈值电压VTH. 【解】 第一步:计算半导体的功函数及功函数差: qS = S +qVn = S +kT ln Nc Nd ( ) = 4.05 + 0.026 ln 2.8 1019 /1015 = 4.316eV qm =4.2eV ms =m − s = 4.2 − 4.316 = −0.116V 第二步:计算氧化层电容: Co = o /xo = 4 8.854 10−14 /120 10−7 = 2.95 10−8 F / cm 2 第三步:计算氧化层电荷引起的平带电压: Qo = 3 1011 1.6 10−19 = 4.8 10−8C / cm 2 −Qo / Co = −4.8 10−8 / 2.95 10−8 = −1.627V 6.4 实际MOS的C-V特性和阈值电压 三、阈值电压和C-V曲线: 【例6-1】N型Si衬底的Al栅MOSFET,Nd=1015cm-3, xo=120nm, Si/SiO2界面处电荷密度Qo=3×1011cm-3,计算阈值电压VTH. 【解】第四步:计算半导体费米势Φf和强反型时表面势Ψsi: f = ( Ei − E f ) / q = −VT ln Nd ni ( = −0.026 ln 1015 /1.5 1010 = −0.29V ) si =2 f = −0.58V 第五步:计算半导体SCR内的电荷密度及承载压降: ( ) ( ) 1/2 1/2 QB = 4 s qN d f = 4 11.8 8.854 10−14 1.6 10−19 1015 0.29 = 1.39 10−8C / cm2 −QB / Co = −1.39 10−8 / 2.95 10−8 = −0.47V 第六步:总的阈值电压: Qo QB VTH =ms − − + si = −0.116 − 1.627 − 0.471 − 0.58 = −2.794V Co Co 6.5 MOSFET 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VG >V TH ID S VD 小 (a ) L y N+ 沟道 N+ 耗尽区 (a ) p − 衬底 VD 图6-15 MOSFET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特性:(a)低漏电压时 【1】VG>VTH, VD>0, 且 VD 载流子的平均自由程 l。漂移速度受散射 机制影响。 2. 实际情况:短沟道器件,L< l,部分载流子不经散射直接由源端到达漏端, 称为载流子的弹道输运。 (1)弹道输运速度远大于平均漂移速度和饱和速度; (2)可应用于高速器件;在亚微米和纳米器件中弹道输运现象更加明显。 电场 电场 电场 S D S D S D (1) L > l,漂移运动 (2) L ~ l,漂移与 (3) L < l,弹道输运 弹道混合输运 6.9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随着器件沟道长度的缩小,器件的其他参数如何改变? 一、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 (1)器件尺寸和电压等比例缩小,保持沟道内水平和垂直方向电场不变, 以保证器件的可靠性不会因尺寸较小而显著变差。 (a)原始的NMOSFET剖面图;(b)按比例缩小后的NMOSFET剖面图。 一般,比例因子k≈0.7,晶体管面积减小1倍,集成度提高1倍。 6.9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一、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 (a)原始的NMOSFET剖面图;(b)按比例缩小后的NMOSFET剖面图。 (2)沟道长度:L → kL; (3)漏极电压:为了保证水平电场恒定, VD → kVD. (4)栅极电压:为了保证栅压和漏极电压匹配, VG → kVG. (5)氧化层厚度:为了保证垂直电场恒定, xo → kxo. 6.9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一、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 (a)原始的NMOSFET剖面图;(b)按比例缩小后的NMOSFET剖面图。 (5)衬底掺杂浓度:为了保证源、漏PN结空间电荷区宽度与沟道长度匹 配, Na → Na/k. xd = 2 s ( 0 +VD ) / qN a xd = 2 s ( 0 +kVD ) k / qN a 1/2 1/2 kxd 6.9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一、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 (a)原始的NMOSFET剖面图;(b)按比例缩小后的NMOSFET剖面图。 (6)单位沟道宽度的饱和漏电流: 基本 I DS /Z =n o (VG − VTH ) / 2 Lxo I DS /Z =n o ( kVG − VTH ) / 2k 2 Lxo 2 2 不变 沟道宽度:Z → kZ; 器件面积:A→ k2A;漏极电流:IDS→ kIDS;功率:P → k2P. 芯片的功率密度基本保持不变 6.9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一、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 (a)原始的NMOSFET剖面图;(b)按比例缩小后的NMOSFET剖面图。 (7)阈值电压: VTH = VFB + 2 f + QB / Co f = VT ln ( N a / ni ) → ( − ln k ) f Q B = 2 s qN a ( 2 f ) → ( − ln k ) / k Q B 所以,阈值电压不直接按照比例因子k变化。 6.9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一、恒定电场按比例缩小: 恒定电场器件按比例缩小的总结 器件和电路参数 比例因子(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