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玩笑:关于幽默、喜剧和脱口秀的严肃讨论 (PDF)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Deleted User
2023
史炎
Tags
Summary
本书从幽默的宇宙观出发,探讨了幽默、喜剧和脱口秀的原理和技巧,并提供了一些脱口秀入门的建议。作者通过个人经验,讲解了幽默和喜剧创作的原则,并分析了不同喜剧演员的风格。
Full Transcript
目录 目录 2 版权信息 4 自序 5 我们都是天生的喜剧演员 5 序言 7 人生是终极笑话 7 第一部分 8 幽默一点总是好的 8 第一章...
目录 目录 2 版权信息 4 自序 5 我们都是天生的喜剧演员 5 序言 7 人生是终极笑话 7 第一部分 8 幽默一点总是好的 8 第一章 9 幽默是个宇宙 9 幽默是幽默的方式不止一种 10 用幽默建立连接 12 幽默:赶走房间里的大象 14 幽默存在于“是”和“非”之间 16 幽默:想象力的游戏 18 好奇少年欢乐多 23 第二章 28 “好笑”是怎样炼成的 28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29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29 如何优雅地听一个笑话 31 上次这么好笑还是上次 34 难听的话,夸着说 36 谐音哏好笑在哪儿 41 “内部哏”应该怎么用 44 “自嘲”是自信的最高级表现 48 幽默离不开callback 50 别那么认真,就是打个比方 54 “What if”的妙用 58 香蕉要吃几分熟 64 永远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67 永远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67 第三章 70 聊聊喜剧 70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71 喜剧中的“进攻”和“防守” 74 段子创作的长尾效应 76 喜剧信用 79 第二部分 81 人人能说脱口秀 81 第一课 82 从态度出发 82 第二课 89 洞察和观点 89 第三课 92 解释 92 第四课 95 解决 95 第五课 98 真诚和困境 98 第六课 104 陌生化和场景化 104 第七课 107 陌生化的工具:视角 107 第八课 112 陌生化的工具:类比 112 第九课 119 陌生化的工具:What if 119 第十课 122 场景化的对象 122 第十一课 127 场景化的手段 127 第十二课 132 上台:第一次和更多次 132 后记 142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不开玩笑:关于幽默、喜剧和脱口秀的严肃讨论 作者:史炎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ISBN:9787572613234 字数:136千字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4 自序 我们都是天生的喜剧演员 “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 ——林语堂 在交完书的稿子之后我得知,还要给自己的书写一篇序。这个需求既突如其来,又命中注定。 这感觉就像你回老家过完年,把自己的东西规规整整装进行李箱,临行前妈妈又给你塞了一塑 料袋的面包、水果、零食让你路上吃。 不知道为什么,“自序”这个词总能让我联想到自白,甚至是自首,感觉像是我被关在一个没有 窗户的审讯室里,一个读者给我端来一杯非常难喝的咖啡,然后在昏暗的灯光下说一句:“说说 吧,写书这个事你是怎么想的。” 我从2012年开始说脱口秀(单口喜剧) ,到现在已经11年了。从2016年开始,尤其是创立了 自己的厂牌“猫头鹰喜剧”之后,我也做了很多脱口秀和幽默表达的培训,感觉是时候做一个阶 段性的总结了。之前总觉得自己积累得还不够,还没准备好,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后来我意识 到写书和脱口秀开放麦 一样,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准备好”,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这本《不 开玩笑》。 当然,我必须承认,脱口秀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可以,但没必要”的存在。所以,在本书的 前半部分,我先探讨了一些更具有普遍性的幽默原理和技巧,像是一顿饭主菜之前的开胃菜, 或是体育训练前的热身。每一小节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关联,你可以翻开目 录,从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标题开始;你可以利用通勤、排队或者在咖啡馆等“马上就到”的朋 友的碎片化时间,日拱一卒。 幽默并不总要求一个人能说会道,更多时候,它是一个视角,一个镜头,一个你观察生活时加 上的滤镜。幽默很难改变你的生活,但至少会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糟。就像冯内古特所说的“幽默 是一种让我们远离残酷生活,从而保护自己的方式”,此时我们用幽默这块钢锻造出的是铠甲, 而非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幽默不能主动出击,恰恰相反,幽默在表达和沟通的过程中是提升 效率的利器,作用无可替代——当你把人逗笑时,对方把他的心智短暂地交给了你。幽默像是 思维的特洛伊木马,让对方门户大开地把你想要传递的信息迎进自己的心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剖析幽默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正如著名作家E.B.怀特所说,剖析幽 默就像解剖青蛙——没有人感兴趣,青蛙也死了。如果我冒着风险进行的这部分幽默探讨,能 在日常生活和创意工作中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那应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关于幽默的探讨之后,本书的后半部分正式进入脱口秀的入门课程。坦白讲,我不会期待看 完这部分课程后,每个人都真的开始说脱口秀,但我还是希望通过一些更接近脱口秀和喜剧底 层逻辑的探讨,让大家去用一些新的视角认识脱口秀、喜剧以及人生,也希望这部分课程能让 大家更好地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让脱口秀、喜剧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在脱口秀的爱好者和教学者之间,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很多爱好者想先确定自己有没有说脱 口秀的天赋,才愿意开始尝试,而教学者会告诉初学者,你需要先尝试(甚至需要尝试一段时 间),才能判断出自己有没有天赋。 为了不卡在这个小问题上,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些事实。首先,对初学者和爱好者,天赋没有那 么重要。不是每个足球爱好者都需要拥有梅西、C罗或者李毅一样的天赋,事实上,我认识的 很多朋友没什么天赋,但这不妨碍他们享受足球的乐趣。其次,对脱口秀而言,最重要的天赋 可能是每个人都拥有,或者至少曾经拥有的,那就是“不理解”和“不满足”。 “不理解”对喜剧而言很重要,对这个世界熟视无睹的理解越多,你能挖掘的荒谬就越少,能写 5 出来的喜剧素材就越少。我们在孩提时代是不理解这个世界的,没有什么理所当然,没有什么 从来如此。对小孩子来说,海尔兄弟在《雷欧之歌》里问到的“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有冬 天夏天”可能真的是难以理解,也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越来越对周遭的一切丧 失了“不理解”的能力,“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恢复“不理解”的 能力和欲望,这是一个喜剧演员的基本功之一。 除了“不理解”,还需要“不满足”。如果说“不理解”出自逻辑,那“不满足”则关乎情绪。对这个世 界的不满足感,是驱使我们表达的重要因素。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不能出去玩,吃不到糖果, 买不到喜欢的玩具,你会哭——这就是最原始的表达。脱口秀和其他形式喜剧中的很多表达相 比,虽然更复杂多元,但背后的起因或许并无二致——我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有不满的地 方。喜剧存在于你的渴望和你的局限之间。当你对生活有不满足、有渴望,但又无力改变(对 生活而言很痛苦,但对喜剧来说简直太棒了)时,喜剧就诞生了,如何在台上表现出来是技术 层面的问题,但你所拥有的这些“不满足”,是烹饪的原材料,是生活的馈赠。 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逻辑上的“不理解”和情绪上的“不满足”,便是一个喜剧演员的基本天赋 点。有些人可能会继续追问,为了开始创作脱口秀,我需要做什么准备?坦白讲,除了自己的 生活,你不需要也无法做任何其他的准备,你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准备。我在成为一个脱口秀演 员之前,做过新东方的老师,自己创过业;之前在做脱口秀训练营时,我的学员中有程序员, 有电台主播,有北大状元,有海归硕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但他们的生活经历都给他 们成为脱口秀演员提供了养分,更不用说几乎所有演员在入行之初都会或多或少从自己的儿时 经历中获取素材。事实上,从你记事甚至出生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在为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做 准备了,我们的课程只是让你意识到了这一点,让你开始尝试在记忆的沉船里寻找取之不尽的 宝藏。 所以,当有人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时,我的答案是:你天生就是,或者至少已 经做好了准备,并且天赋满满。米开朗琪罗说,大卫本来就在石头中,他只负责把多余的部分 敲掉。这本小书能做的事情也类似,脱口秀演员已经在你身体里了,课程里的技巧和工具,只 是尝试帮你敲掉多余的部分——不必要的羞耻心,想当然的态度,对笑声的执念,等等。 这段发现之旅可能比想象的要漫长,甚至第一次上台表演都看上去遥不可及,在这个过程中, 我希望你和我都不要有压力。如果你能坚持到写出一份自己的稿子上台表演,那是我们双方的 幸运;但如果你看完这本书依然迟迟无法动笔,甚至光是在前面的热身部分就已经耗尽了全部 力气,那也完全没有问题,你可以随时停下来,等合适时再继续。怕什么真理无穷,放弃一次 也有放弃一次的欢喜。 史炎 6 序言 人生是终极笑话 女士们,先生们,男孩们,女孩们,所有会笑的活物,请系好安全带,准备搭乘这趟扭曲而荒 谬、深刻又解压的心灵过山车。您的老司机,就是资深的stand-up(单口喜剧)演员兼新晋的 sit down(坐下)“坐家”,不,是作家,史炎老师。 如果你在纳闷儿是什么让一个笑话逗翻全场,或者如何将你的喜剧灵感具象化呈现,那么你上 这趟车就对了。 幽默,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它无声地潜入我们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照亮了一切荒谬。它 是宇宙的黏合剂,将我们脆弱的理智维系在一起,为这个让人无法理解的世界带来些许意义; 犹如“大道”一般,无形无色,又无处不在。所谓“道在屎溺”,最原始的幽默也在屎尿屁。 至于喜剧,它是一种表达幽默的艺术。它能将原始的、不加修饰的幽默塑造成一种武器,一把 能刺穿我们日常的麻木、压抑的迷雾、虚伪的遮羞布的利刃。它不仅能观察生活的微妙,更能 把无聊人生一块一块拆开,再重组成爆笑的段子,让人们笑到忘记自己的名字,忘记生活的烦 恼。 那么人生呢?人生就是终极的玩笑,是宇宙中最宏大的段子,充满了讽刺和挖苦,还有那些仿 佛由缺觉的编剧在咖啡因刺激下写出来的离谱人物。在这无边无际的喜剧宇宙中,老司机史炎 作为笑声的灯塔,在混乱中闪耀着光芒。 说到史炎,这位喜剧大师不仅掌握了能让人笑掉大牙的艺术,还对谐音哏有着根深蒂固的热 爱。啊!谐音哏,令人愉悦的语言杂耍,给你的脸上带来了微笑,给你的心里带来了呻吟。 老司机史炎的谐音之旅,可谓幽默风趣、令人莞尔、翻云覆雨、风景旖旎,江湖人称“幽尔翻 旎”(You are funny)。 那么请放心地钻进本书,让史炎的智慧和经验引导你穿过笑声的迷宫,教你如何创造喜剧并在 舞台上表演。因为,在这个疯狂混乱的世界里,笑声不仅是最好的良药,也是我们与望不到底 的深渊之间的唯一障碍。 喜剧,不仅能帮他人疗伤,更能治愈自我。请记住:人生是终极笑话。 你也是。 谷大白话 7 第一部分 幽默一点总是好的 8 第一章 幽默是个宇宙 我喜欢把幽默和喜剧比作一个宇宙,在幽默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星球。 9 幽默是幽默的方式不止一种 在我从事脱口秀培训的几年里,经常会有新人朋友问这样的问题:“我怎么才能像××一样幽 默?”“怎么才能写出××那样的段子?”还有一些朋友更直接,会直接在台上模仿一些演员的表演 风格、标志性动作,甚至口头禅。虽然稍显幼稚,但在我看来这些已经是尊重艺术和原创精神 了,至少从他们的表演中,你只能看到其他演员的影子,没有听到其他演员的段子。 我喜欢把幽默和喜剧比作一个宇宙,在幽默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星球——从天文 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表述是不严谨的,但足够传达我想表达的意思。天文学和娱乐业虽然相去 甚远,但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些连接,比如都有很多“星”。如果你是个“星”,一定会有人围着 你转,一颗恒星会一步一步成长为一颗“红巨星”,而红巨星的下一步,就是过气了。 抛开比方,我们回到幽默的正题。齐白石先生对学生许麟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脱口 秀的舞台上有一个史炎(或者任何一个其他演员)就够了,不可能也不需要有第二个,如果真 的有第二个,那么他们应该去说漫才 。 如果说其他一些艺术创作还可以先继承再创新,先模仿再超越,在幽默这方面,这条路则几乎 行不通。因为幽默最本质的元素,就是原创,甚至是独创。林夕在给张国荣的《我》里写 道:“快乐是,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幽默也是一样。就像每个人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声纹, 每个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幽默纹”,你独有的观察世界的视角、解读人生的方法,就构筑了 你独一无二的幽默感。 如果我们还拿恒星来打比方,每个人的故乡、家庭、阅读偏好、旅行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 历、朋友和亲密关系,甚至饮食习惯等,所有这些都是你这颗恒星的组成元素,因为有不同的 元素组成比例,所以会散发出不同的幽默光芒。 拿大家可能熟悉的国内外单口喜剧演员做例子,每个人都有鲜明的幽默风格。喜剧大师宋飞的 幽默最深入人心的特质,是以抽离的方式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路易·C.K.的幽默则更偏 爱从“我”出发——世界以痛吻我,我就把世界打倒在地;乔治·卡林的幽默则是另一个方向—— 别说“我”不重要,甚至对地球来说,人类都不重要,文明、宗教、环保……都不重要。如果大 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他关于环保的经典段子,在段子里他带领大家好好地回顾了人类在环 保方面的傲慢和自以为是,其中最大的傲慢就是“拯救地球”。最终他在雄辩的贯口之后,祭出 了振聋发聩的警句:“地球好得很,人类烂透了。” 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我之前在微博上开玩笑说,喜剧也有大乘小乘之分。在我看来,路易 ·C.K.的表演就是小乘喜剧,而乔治·卡林的则是大乘喜剧。前者用幽默度己,后者用幽默度 人。 我之前经常听到一个说法——“拓宽了喜剧的边界”。但其实在我看来,幽默是个宇宙,宇宙本 就没有边界,有的只是规律。当你尝试去看更多段子时,你就会领略安东尼·杰塞尔尼克的暗 黑、黄阿丽的劲爆、琼·里弗斯的辛辣、瑞奇·热维斯的毒舌……每一个喜剧演员都有自己独有 的幽默方式,当然,用一个形容词来诠释风格只是最迫不得已的近似,如果大家真的想(非常 值得)了解喜剧大师们幽默方式的不同,还是去看一下他们的专场,你会理解我说的,每个人 的幽默方式都符合幽默宇宙的规律,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从大家可能更熟悉的国内演员身上,我们也能看出幽默的无限可能。有人全程高能,有人冷静 深刻,有人喜欢长篇叙事,有人追求短小精悍,有人专注谐音哏30年……更不用说漫才、音乐 喜剧和其他新喜剧的形式。 很多朋友觉得自己不幽默,是觉得自己不能用“喜剧演员”的方式幽默,或者说得再直接一点, 是不能“像某些线上知名喜剧演员一样”幽默,很多人是用很小的样本总结出了局限的幽默范 式,觉得幽默一定得侃侃而谈、口吐莲花、张扬外放,但其实,大家在线上节目里能看到的只 是所有风格的冰山一角,如果大家有时间,真的可以多去看看线下的脱口秀演出,它们会呈几 何级数地拓展你对幽默的想象空间。 10 甚至所有这些,也都是幽默更外化的部分,而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洞察和思 考。我辅导过很多非专业脱口秀表演者,他们几乎没有表演技巧,仅凭自己对生活的洞察,就 征服了观众,表演技巧的欠缺此时反而成了一个优势。显露真诚,甚至包含一点点脆弱,就如 同日料里的“刺身”,吸引人的不是加工的技巧,而是食材的本味。在我作为内容策划的节目 《开麦总冠军》里,我们请过一位乳腺外科的杨医生,他关于保乳手术的段子真实、真诚,里 面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老公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是别人的了,但乳房,永远是你自己的。 所以,幽默可以是热烈的,也可以是冷峻的;可以口若悬河,也可以一针见血;可以气场全 开,也可以——用我们经常形容一些演员的话——“仿佛随时可能死在台上”。只要你愿意用自 己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就已经为自己的幽默打下了基础。 甚至,幽默都不一定要说话。2018年英国达人秀的冠军李·雷德利,是一个失语者,他用一个辅 助语音交流软件(大家可以脑补标准伦敦音英语导航的声音)和平板电脑开始了自己的脱口秀 生涯,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他的段子充满了智慧和勇于自嘲的自信: 当我知道我不能说话时,我无语了。 我一生都住在纽卡斯尔,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没能学会当地的口音。 我不喜欢现在一些用来形容残障人士的所谓政治正确的说法,大家总是在说“特殊需求”“特 殊学校”“特殊奥运会”……我很纳闷儿我到底“特殊”在哪儿,这也是为什么当我听到“特 种部队”要上前线打仗时,我超级紧张! 脱口秀行业内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叫作“找到自己的声音”,这听上去不复杂,但做起来不简 单。李·雷德利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我直观感受到了“找到自己的声音”的过程。虽然绝大多 数人能发出声音,但我们其实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语者”,“找到自己的声音”可能是每个人一 生的修行。最后,我想用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师王尔德的话作为结尾: 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做你自己,其他人已经有人做了。 11 用幽默建立连接 比尔·盖茨做过一次TED 演讲,主题是关于教师的培训。TED演讲有很严格的时长限制——18 分钟,甚至更短。比尔·盖茨这段演讲的时长是10分钟,在10分钟之内想要讲清楚一个问题是非 常不容易的,所以每一秒钟都很宝贵。而在这次演讲的开场,比尔·盖茨用40秒讲了一个段子: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教练,无论你是篮球运动员、网球运动员、体操运动员,还是桥牌运动 员…… 此时屏幕上出现了他打桥牌时的照片,照片中他对面有一个巨大的后脑勺,上面标着莎朗·奥斯 伯格的名字,观众爆发出第一次会心的笑声。比尔·盖茨接着说: 我的桥牌教练莎朗·奥斯伯格说,包含她后脑勺的照片可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的都多…… 这时观众爆发出第二次笑声,而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莎朗·奥斯伯格拿着牌的正面照,比尔·盖茨 接着说: 真对不住你,莎朗,这张应该能让你满意了。 在观众第三次会心的笑声中,比尔·盖茨开始了他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一次10分钟的演讲里,用超过5%的时间讲了一个和主题只是略微有些关联的段子,很多人会 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我参与过很多国内的论坛和分享活动,很多人的演讲内容做得很 满,PPT(演示文稿)页数很多,字数更多,从第一分钟就开始进干货,语速非常快,最后往 往还超时。这样的结果就是观众注意力非常集中——在自己的手机上。有时作为下一名演讲 者,我也会在“阅读空间”之后,在自己开场时调侃一下: 感谢上一位演讲者,讲得非常好,大家的手机应该都快玩没电了,可以认真听我讲了。 当我们仔细去理解“表达”这个概念时,你会发现“表”和“达”其实是两个词,“表”是你的阐述, 而“达”是对方的吸收、理解。纪伯伦说:“真理需要两个人发现:一个讲述,一个领悟。”其实 说的就是“表”和“达”的关系。 我了解过很多表达(甚至包括一些成功学的)培训,绝大多数的表达培训是以“表”为主。很多 培训机构会邀请播音专业的老师,从发声练起,把逐字稿背得滚瓜烂熟,上场走几步,说到哪 个字时需要做什么动作都设计得毫无瑕疵,一切都很完美,唯独缺少了一个因素——观众。完 全不考虑观众这个因素去练习、彩排,那你“表”的东西最终能不能触动你的观众,要打一个大 大的问号。 要想实现“达”,首先得和观众建立连接,就像上网一样,首先得连上Wi-Fi(无线局域网),才 能传输数据。而在建立连接方面,幽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当你把人逗笑时,对方把他 的心智短暂地交给了你”。 所以比尔·盖茨在开场时花时间讲一个段子,外行看上去可能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是磨刀不误 砍柴工,用40秒建立连接,收获的是后面9分多钟的稳定信息传输。连比尔·盖茨这样咖位的人 物,都会主动去和观众建立连接,那我觉得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去考虑和努力实现这件事情。 用幽默建立连接的方式很多,讲一个“笑话”“段子”把大家逗乐固然是一种,但其实我们也有更 多的选择。我们还是回到比尔·盖茨的例子,他能够讲好一个段子来开场,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 他的公众知名度,这个段子看似简单,但其实隐含了很多铺垫:(1)他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公 众人物;(2)他是一个桥牌爱好者;(3)他的活动行程会被相机记录。观众心里多少是有认 知的,所以他可以省去这些铺垫直接进入主题,效率会高很多。 在更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这样的公众认知,当你走进一个公众表达的现场时,很多时候台下的 人的反应是:你是谁啊?面对一群陌生的,甚至还有些防御心理的观众,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 12 来建立连接。幽默是一种洞察力的表现,幽默关乎真相,这时候幽默的体现形式不再是讲段 子,而是敏锐地发现这个现场中存在的一些事实、真相、信息点。哪怕你和观众今天是第一次 见面,这些信息也是你和观众之间的“共同文本”,认知的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可以是 大家所在的同一个时空里的任何东西——今天的天气和交通,现场空调开得太冷了,上一名演 讲者说了什么,现场有什么突发事件,等等。我会在其他章节中给大家讲更多的开场技巧,在 这里,我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展示一下现场信息的重要性。 国内公众表达“天花板”级别的人物罗永浩老师,在锤子手机Smartisan T1的发布会的开场,说了 这么一段(略有改动): 谢谢大家,请坐,实际上我很早就到了,然后在后台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工作人员说里面还 有很多人没有就座,并且比较乱,让我等一会儿再出来,这也导致我们额外地产生了一些经济 费用。(观众笑)就是……你知道,开场前的15首歌是我们精心挑选并且在网上征求大家意见 然后买的,结果因为播完了以后你们没有及时就座,我们被迫又播了两首歌。(观众笑)这两 首歌也是要付钱的。刚才工作人员甚至没有掌握好,我们买的授权只能播一次,所以我们开场 前已经出现了两起恶性的侵犯著作权的事件,我已经安排工作人员马上去跟中国音著协联系, 赶紧补交那两首歌的授权费去了。(观众掌声、欢呼声) 罗老师将开场的一个小型突发事件作为“共同文本”构建了和观众的连接,当然,还顺便表达了 一下对著作权的保护和尊重,效果是非常好的。对很多人而言,活动晚开始10分钟(两首歌的 时间)再正常不过,但罗老师可以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事件,而幽默需要的,就是对哪怕 很微小的事件给出自己的洞察结果。 如果讲段子和抓细节都没做到,还有一个更直接地和观众建立连接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和观众 互动,把“台上讲—台下听”这种机械的观看模式,变成“游戏感”更强的互动参与模式。当观众 意识到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你的表达,甚至可以影响你的表达时,他们会更专注在你的表 达内容上。 2015年,脱口秀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爆,当时噗哧脱口秀俱乐部每周都在做开放麦。2016年,我 们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旁边的源咖啡,演员奇缺,主持这种脏活累活更没人愿意做,我 记得当时连续几个月都是我在主持,新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冷场是家常便饭。为了调动气氛, 我设计了一个能让现场的游戏感更强的互动环节(这个环节后来被很多脱口秀的主持人借鉴 了)。我在开场时对观众说: 一会儿会有一些演员上台讲段子,可能好笑,可能不好笑。如果他们讲得好笑,你们就笑,万 一讲得不好笑,我教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的破解尴尬的方法——请大家一边鼓掌,一边大声地 喊“好笑”来“羞辱”一下他们!我们来练习一下——3,2,1,好笑! 这个游戏感极强的互动环节,让整场演出没有了冷场。因为在演员遭遇尴尬困境时,观众会用 鼓掌和“好笑”让现场维持住比较活跃的气氛。演员的不好笑的段子,此时变成了幽默的最好燃 料,我通过设计这样的游戏规则,引导观众完成了脱口秀现场的“废物利用”。当时我天真地以 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权宜之计,随着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个互动会成为历史,但没想到 它被经久不衰地沿用到了今天。 和观众建立连接,让观众参与进来,这是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让表达真正成为“表”“达”。 13 幽默:赶走房间里的大象 在2018年之前,我参与了《今晚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几档线上的综艺节 目,2018年之后,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人培养和线下脱口秀表演上,2020年又开始创 业,忙着做各种工作,演出也少了。几年间不管是心态还是体形,我的变化都很大,当然尤其 是体形——从2017年的65千克稳步增长到了现在的75千克。2021年底开始专场的全国巡演,这 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状况,很多现场的朋友是老粉丝,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视频里见到 我了,所以在他们心目中我的形象还是4年前65千克的样子。于是在主持人说完“让我们掌声有 请今天的主咖——史炎”后,我从后台一路小跑上台,说的第一句话基本上都是: 嘿,嘿,大家好,在你们说出伤害我的话之前,我先承认一下——我胖了。 然后基本就是全场第一次笑声和掌声了。 “喜剧是关于生而为人的真相的艺术”,从幽默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显然做到了对真相最简单 直接的阐述,但不是所有的“简单真相”都能指向幽默的结果,“我胖了”这句话显然做到了一些 其他的事情——指出了“房间里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是指那些非常明显、无法忽视,但出于某些原因,所有人都选择避而不谈的事 情。这头“大象”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具体的“大象”,比如我胖了、房间里的温度很 低、电梯里有人放屁等;抽象的“大象”,可以是一种集体情绪、一种不确定感、一种敌意、一 种紧张感等。 美剧《摩登家庭》第1季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卢克和曼尼在学校打架,在一次聚会时菲尔把他们 两个叫到一起,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觉得我们该解决一下房间里的大象了。 这里说的是卢克和曼尼有矛盾,大家都知道,但都避而不谈,都在那儿憋着,就会产生一种压 抑感,所以要解决一下。房间里的大象并不是实体的大象,它更像是一个大象形状的巨型充气 玩偶,就像我们会在某些当代艺术展或者商场的开业活动上看到的那样,体积很大且绝大多数 情况下很丑陋,并会随着紧张感的积累,越充越大,但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只要有人一 戳,它马上就破了,可能在戳破那一刹那会有人被吓到,但那是另外的事情,至少大象本身不 存在了。 我们在平时的脱口秀演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头房间里的大象,就是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 虽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会跟观众提前说明把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但还是难免出现一些突 发状况。当手机铃声响起,并且已经大到足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时,它就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因为在台上站着的你是一个真人,而不是一个角色,所以,你如果装作没听见,那会让你整个 人的状态显得不真诚。因此,我们演员会用各种方式点出这头大象。 有时前面的段子里刚好有手机相关的段子,那就可以现场抓个哏,一般效果会很好,或者先调 侃,再接一个自己关于手机的段子,也不错。如果自己没有段子,那就根据现场的气氛调侃一 句“哇哦,这年头竟然还有工作,不容易啊”“老板让你回去加班吗”“要不我等你打完再继续”之 类的话,然后再随机应变。就算不好笑也没关系,只要把大象点破,我们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2021年底,我们“猫头鹰喜剧”参与策划了一档新的线上脱口秀节目《开麦总冠军》,第一场的 录制现场就在我们自己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路的剧场——喜剧集市,来的观众很多是脱口秀深 度爱好者,有一些参与过《脱口秀大会》和其他线上综艺的录制,很多人对脱口秀和线上节目 的了解也主要来自《脱口秀大会》,所以《脱口秀大会》就成了房间里的大象。第一场节目录 制时,我觉得我作为主持人,必须点破这头大象,所以暖场时我说了这么一个段子: 大家了解脱口秀可能都是通过《脱口秀大会》和其他一些节目,我们是一个新节目,还是很不 一样的,人家录制节目都是在很专业的棚里面,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市中心。 14 有时候我们给一些演出做主持人,可能压轴的是一位咖位比较大的演员,或者这场演出就是某 位演员的专场,现场大多数的观众是冲这位演员来的,这时候作为主持人,可能就先要把这头 房间里的大象点出来——“我知道你们今天都是来看谁的”,然后再调侃一下开场的演员,这样 整场演出的氛围就会比较好。 这个小技巧在一些公司年会的场景中也用得上。大家可能都在一些年会或者其他晚宴上忍受过 嘉宾漫长的讲话,很多时候因为饿着肚子,所以等待的时间显得更加漫长,如果这时候你要上 台讲话,那我觉得可以把这头房间里的大象点出来。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们今天都是来吃 饭的,所以我尽量简短一点”,或者“我知道大家都想抽奖,所以我快点讲完下去,否则你们就 想抽我了”之类的调侃。这样就点破了房间里的大象,也会在你和听众之间建立一个更好的情绪 连接。当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仅嘴上这么说,而且要付诸行动,真的把讲话缩短一点,在 别人都饿着肚子时,简短是一种美德。 当然,上面说的例子里,点破房间里的大象的主动权,基本上都在有话语权的人手中,所以, 你如果有话语权,需要承担好这个责任;你如果不是那个有话语权的人,也可以等待机会。比 如,领导在周一早上例会的冗长讲话之后,问大家有没有问题,你可以抓住时机点破房间里的 大象,问一下领导,什么时候可以去吃午饭。 如果不点破房间里的大象,那这头大象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扭曲。关于这种大象,我可以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是关于知名联合办公企业WeWork备受争议的创始人,后来被孙正义扫地 出门的亚当·诺伊曼的。亚当是一个会在公司制造宗教式崇拜的人,关于他的故事,大家可以去 看一部纪录片《WeWork:470亿美元独角兽的崛起与破裂》。 在纪录片里,《福布斯》的资深编辑亚历克斯·康拉德讲述了自己和亚当的一段非常神奇的交往 经历。在亚当带领他参观新装修的总部时,亚当说他们有自己的咖啡师了,于是亚历克斯点了 一杯卡布奇诺,而亚当点了一杯拿铁,但当亚历克斯伸手去拿他的卡布奇诺时,亚当说:“不, 不,这是我的。”亚历克斯很诧异,说:“等一下,等一下,我点了卡布奇诺,而这杯就是卡布 奇诺。”亚当这时候看上去非常困惑,其中一个员工赶紧过来说:“哎呀,真对不起,在我们这 儿,我们把这个(指着卡布奇诺)叫作拿铁,这个(指着拿铁)叫作卡布奇诺。” 亚历克斯继续说,在他看来,有一个奇怪的、毫无理由的现实扭曲时刻,就是在亚当点了拿 铁,但实际上想要卡布奇诺时,员工与其向老板解释他说错了,不如直接把词的意思改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大受震撼,同时觉得引人深思,这是一个当代版的指鹿为马—— 指“卡”为“拿”。因为没有人在第一时间戳破房间里的大象,大象就会越长越大,直到让房间里 的一切都变得扭曲,让这个世界变得扭曲。 说得深一点,戳破房间里的大象不只是为了幽默,更是在捍卫我们的生活。把大象赶出房间, 才有更多的空间留给理性,留给真诚,从而最终留给幽默。 15 幽默存在于“是”和“非”之间 在199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简称“温网”)的一场比赛中,网坛名将格拉芙遭遇了看台上球 迷的当众求婚。球迷大喊:“格拉芙,你愿意嫁给我吗?”在全场观众的笑声中,格拉芙战术性 地整理了一下衣服,拍了几下球,等到观众笑得差不多了之后,她抬头给出了自己的回应:“你 有多少钱?”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从幽默的视角来看,格拉芙的即时反应非常出色。抛开回答本身不谈,单就“等观众笑完”这件 事上的节奏拿捏,就非常巧妙,她没有打断观众的情绪输出,积累了观众对她回答的期待势 能,也给自己做出反应争取到了时间。而她所处的时刻,也是一个很好的幽默契机:当你不能 说“可以”,但又不太想冷漠地说“不可以”时,就该幽默登场了。 一个只有“可以”和“不可以”的世界是无趣的,幽默是介于“甜蜜谎言”和“残酷现实”之间、“可 以”和“不可以”之间、肯定和否定之间、褒和贬之间、爱和恨之间的东西。很多情况下,“有意 思”用来表达肯定和否定之间的态度。比如,你在一个艺术展上看到一个不知所云的作品,或者 在一次聚会中听到一个一言难尽的段子,从审美的角度不能欣赏,但从理智出发不能批评,这 时候你可能就得一边点头一边说一句:“有意思。” 一个可能的幽默感练习,就是在遇到一道是非题时,不轻易说“可以”或“不可以”,而是尝试用 一些其他的回答、反问或者其他反应来代替。如果大家找不到合适的问题来做练习,我推荐 《冰雪奇缘》最著名的插曲中安娜问艾莎的洗脑问题: 问题:你想不想堆个雪人? 回答1:你看我像不像个雪人? 回答2:天气太冷了,等暖和点再去吧。 大家也可以尝试给出一些自己的回应,不用刻意想着好笑,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开直接的 回答,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练习。不轻易给出绝对的判断,拥抱一切可能,是幽默大厦的基石之 一。 有条件的肯定,有时比直接否定更能制造语言的张力。同样是表达感情,“不会离开你”就不 如“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听上去更有张力。事实上,这句话的出处——《上邪 》 的完整版更具张力。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以“乃敢与君绝”为结尾,我们也可以做创造力的练习: 16 “世界杯,国足出线,乃敢与君绝!” “北上广,房价腰斩,乃敢与君绝!” ………… 问题不一定要用答案来回答,也可以用问题来回答;否定不一定要用否定来表达,也可以用有 条件的肯定来表达。当然,任何技巧都有它适用的情景,幽默也不例外,判断要不要幽默本身 也是幽默感的一部分。面对“你愿意嫁给我吗”这种问题,可能不是展示幽默的最佳时机。当 然,要展示也不是不可以,你也可以把钻戒接过来说:“那得看看这颗钻石有多大了。” 17 幽默:想象力的游戏 Paradoxically, the less one gives the imagination, the happier it is, because it is a muscle that enj ——T he O pen D oor: T houghts on A cting and T heatre Peter B rook 看上去很矛盾的是,你给的东西越少,想象力玩得越高兴,因为它是一块喜欢做游戏的肌肉。 ——《敞开的门:彼得·布鲁克谈表演和戏剧》 彼得·布鲁克 我和一些朋友探讨过一个问题:同样都可以让人笑,脱口秀和无厘头短视频有什么区别?看完 史炎的脱口秀笑出来,与看完王七叶的“躲闪摇”笑出来,我们大脑内部经历的化学反应有什么 不同? 可以解释的角度有很多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说法是,如果把我们的思维比作身体,那么 脱口秀带给我们的愉悦感更像是健身,而短视频给我们的更像是按摩。脱口秀制造愉悦感的机 制是通过思维肌肉的运动产生多巴胺,需要我们的思维动起来;而短视频制造愉悦感的机制更 简单,我们的思维只需要躺平,享受专业“技师”的专业服务就可以了。 这个区别造成脱口秀和短视频的受众群体和消费方式不同,越是平时有思维运动习惯的人,越 容易从脱口秀中获得快感,而短视频更老少咸宜,毕竟在忙了一天之后,谁不想被按摩一下 呢?脱口秀行业的很多从业者也可以从短视频中获得海量的快乐,至少能短暂地从观看其他优 秀脱口秀作品所产生的焦虑、胜负欲和创作冲动中摆脱出来。另外,脱口秀需要你有一个比较 完整的思维过程——用健身打比方就是至少练完一组动作——才能获得快感,所以需要更长的 时间;短视频则更碎片化——怕什么算法无穷,刷一条有一条的欢喜。 想象力的游戏能带给我们的愉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我们阅读金庸先生的作品时,一半的 愉悦来自精妙的文字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另一半则来自我们对打斗场面、武功招式以及角色容 貌的想象,用另一个词来表达,就是脑补。每个人心中的小龙女、杨过、黄蓉、郭靖,应该都 有一张有原型,同时杂糅了自己生命中遇到过的最美好的容貌的特征的脸。很多人看到后来某 些版本的电视剧会幻灭,除了有古天乐、李若彤等神仙颜值塑造的角色珠玉在前,更主要的 是,没有给我们留出脑补的空间。 想象力在幽默领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时候我们讲段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信息 太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情况,是因为我们给的信息太多了。就像一道应用题,条件给得不 够,解不出题很扫兴,但直接把答案给出来可能同样扫兴。幽默就像写意山水画,需要留白。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神灯的段子是这样说的: 一个男人在海滩散步,看到沙子里有一个神灯,他捡起来擦了擦,一个灯神从里面出来了。灯 神答应他,可以满足他一个愿望。 男人说:“我希望世界和平。” 灯神有点为难,说:“世界和平这个愿望实在太难了,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你还有别的愿望 吗?” 男人想了想,说:“那这样,你把我变成世界上最帅的男人吧。” 灯神想了想,说:“我们还是来聊聊世界和平的事吧。” 这个段子有意思的点在于,没有直接说“你太丑了”,而是给听段子的人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 听段子的人自己脑补上最后一块拼图。另一个我喜欢的经典笑话也很典型: 一位剧作家将自己的剧本送到剧院请有关人员审阅。编辑说:“对不起,我们是不允许在我们 18 的剧院听到骂娘一类的脏话的。” “我的剧本里一句脏话都没有呀!”剧作家反驳道。 “剧本里确实没有,可要是把它搬上舞台,剧场里就会听到不少。” 这个笑话成功的点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位剧作家的剧本写得怎么样,但通过笑话给 出的前提条件和预期结果,我们不难脑补出这位剧作家的创作水平如何,而正是这块拼图补完 了这个段子。我们平时在讲段子或者尝试创作段子时,也要注意给听段子的人留足想象空间, 留一层窗户纸,让想象力去捅破。 更基础的想象力练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做。想象力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艺 能。“星座”就是想象力的产物,因此也不乏幽默感。我们的祖先在仰望星空时,需要极大的想 象力才能把原本不相干的星星排列组合并且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事物。星座就是最早的“连连 看”,看看能连出点什么东西来。其中的猎户座在我看来就是想象力集大成之作。 接下来,我们利用一个经典的笑话做一个小练习(选出你认为填在横线上最有幽默效果的一句 话): 一个男人来看心理医生,说:“医生,我弟弟疯了,他觉得自己是一只鸡!” 医生说:“那你怎么没把他带来呢?” 男人说:“我本想把他带过来的,但是________。” 19 A.地铁上不让带动物 B.我们需要鸡蛋啊 C.鸡蛋最近涨价涨太多了 D.我爸说,这种情况得去看兽医 请花一点时间作答,但是不管选择哪个选项,我都要恭喜你,因为幽默与否是一个相对主观的 判断,所以无论选择哪个,都是属于你个人的正确答案。但从想象/脑补空间的角度,我还是给 出一个我的评判。 首先A、B、C、D都给出了一定的脑补空间,“这个家里疯的不仅是弟弟一个人”是不难被脑补 出来的一个信息。A选项给出的脑补空间是最基本的,我认为可以打70分;而B选项多隔了一 层,脑补空间更加充足,但也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个人会打80分;C选项隔的层数太多了,需 要脑补的东西太多,可能不利于观众一下子反应过来,所以我会给60分;D选项引入了一个新 的角色——爸爸,也是多隔了一层,和B选项创造的空间感相近,我也会给80分。 这项传统艺能不仅在看天时能使用,欣赏名山大川时也能使用——桂林的象鼻山,敦煌的月牙 泉,都是最佳例证。当然也有一些看起来不像,但导游硬说像的,这就让你不得不怀疑中国的 导游们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硬像派”。当然,从幽默的角度来看,如果山的形状能够 被想象成另一个事物,本身也是一个意外,是有可能产生一些幽默效果的。猫猫头山就是一个 不错的例子: 即便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纵情山水,在城市里也是可以做基础想象力练习的,在城市中有两个非 常好的素材,一个是建筑物,另一个是logo(标志)。看到一个建筑物的形状,想想它像什 么,这个形状还可以是什么。北京有被亲切地称为“大裤衩”的央视大楼,上海陆家嘴有著名的 三件套——“打蛋器”“注射器”“开瓶器”,而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花园饭店的侧墙,有一排窗户像 20 极了网线插口,我每次跟朋友介绍这家饭店时,都能收获一些额外的快乐。 logo能够成为好的想象力练习素材,是因为它们很多本来就是抽象以后的结果,同样的抽象结 果,可能会被倒推为不同的东西。这里我也举一个小小的例子,请大家先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想一想在你心中它是什么画面。 有相当一部分朋友会看到一个人上半身倒立,透过自己两腿之间的缝隙冲着你笑。自从我第一 次看到这个描述,就再也回不去了。但事实上,这是合肥轨道交通的logo。 21 如果这些也没有,那至少有一样东西应该是不管谁都能用来做想象力练习的,而且是源源不断 每天都有新素材的,那就是云。我们不妨在看云时想象一下它像什么,同时拍一张照片,之后 可以一边给朋友们看,一边进行描述,如果拍得不算太差,应该是很有可能制造一些笑点和话 题的。 想象力对幽默非常重要,大家可以日常勤加练习。看到一些东西,多想象一下它们长得像什 么,它们还可以是什么。从想象力的角度看,东北人更有幽默感,是可以找到一些依据的,因 为东北朋友从小就被爸妈带着做了大量的想象力练习,毕竟东北的父母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就是: 你看我长得像不像×××?! 22 好奇少年欢乐多 许多动物都喜欢玩耍:狗会互相追逐,或者捡回人扔出去的球;一群海豚会一起顶一只气鼓鼓 的河豚玩,像水下魁地奇……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似乎很难为玩耍找到辩护的理由——浪 费时间、精力和珍贵的卡路里,又不像觅食求偶一样有实际产出,更不用说还有可能将自己暴 露在大自然的风险之中。 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爱玩的基因一直被保留到了今天,这说明玩耍是有助于一个生命个体 活下去的。玩耍帮动物个体适应环境,锻炼生存必需的技能(如追逐打闹就是在练习狩猎和逃 跑),探索未知。如果生命是一场战役,那么玩耍就是演习。生活让我们接受当下,而玩耍帮 我们适应未来。 喜剧,就是人类心智的玩耍形式,尤其是对成年人而言。朋友之间的相互吐槽,本质上和两只 小猫打着玩没有任何区别。玩耍是一种不会产生实质性伤害的战斗,而正如玛丽·赫希所 说:“幽默是一把橡胶剑:它允许人们表明观点,但不会受伤流血。” 当我们从玩耍,以及玩耍能给生命带来的额外收益的角度去尝试理解幽默时,就更能理解为什 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幽默被保留了下来。打趣、逗乐、讲笑话以及更完整的喜剧表演是一 系列玩耍的形式,让我们更好地接触和适应新的事物、新的想法、新的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接 触和适应世界,帮助我们更好地活下来。幽默就是成年人的嬉戏打闹,能帮我们更好地适应精 神世界。 比起其他的剧场演出形式,喜剧也更以游戏性见长。喜剧的演员和观众更像是在一起下象棋的 两个好友,你来我往,一起完成一场精彩的棋局;像在聚会上玩“你画我猜”的一对搭档,一个 人比画一个人猜,一起探寻最终的答案。在《喜剧的隐藏工具》一书中,也有一段关于游戏性 的论述: 段子并不存在于你的对话里,而是存在于你和观众之间。观众必须完成这个段子。如果你给了 太多信息,他们会觉得“对”“好”“有道理”;但如果你没有给到足够的信息,他们会觉 得“什么鬼?”。所以你必须给到恰如其分的信息。就像是你创造了小的语言数独游戏,你留 下一部分不去完成,而需要观众自己去完成它。 幽默就是探索世界的游戏,我们观察到了一些现象,总会尝试去做出解释,如果相对客观,就 有可能被认为是科学的;如果相对主观,就更有可能成为幽默。但以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地位 来看,再客观,又能有多客观呢?所以幽默的一大来源,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用相对 的无知去解释世界,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解释版本。即便是曾经被认为科学或者主流的解释, 现在看来也不乏幽默属性。事实上,古印度的宇宙模型就比许多经典笑话更具幽默感: 宇宙是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大蛇 蛇的身上有一只巨大的乌龟 乌龟背上是四头大象 大象背上是我们的世界 能和这个宇宙模型的幽默程度相媲美的,恐怕只有“飞天面条神教”了。它宣称宇宙是由一个会 飞行的意大利面条怪物在“一次严重的酗酒后”创造的,而天堂有一座喷啤酒的火山和一个脱衣 舞俱乐部。 撇开“飞天面条神教”的宇宙模型是带有讽刺的故意调侃不谈,我想强调的是好奇心对幽默的意 义。诺兰的电影《信条》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Ignorance is our ammunition. 23 无知是我们的弹药。 在幽默领域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如果补充完整,我觉得应该是下面这样: 好奇心是我们的武器。 无知是我们的弹药。 幽默属于那些会问“是什么”“为什么”,并且愿意尝试找答案的人。当然,如果你能问出“凭什 么”,甚至都有可能尝试写那么一两段脱口秀了。我在微博上看到过刘高明导演2005年的纪录片 作品《排骨》的片段,请允许我引用影片开头的一段文字介绍一下主人公排骨: 排骨,江西人,初中毕业,在深圳和朋友合伙卖盗版DVD,而且卖的全是艺术片。排骨知道世界 上很多电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可是他说他从来没看过,因为看不懂,所以也不想看。他喜欢 看马大师和周星驰(的电影),他喜欢听《两只蝴蝶》,他说他还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同时他 也很坚决地告诉我,像他这种层次的人是没有爱情的。 在影片里,排骨的一段话在我看来充满幽默和智慧,在谈到什么是艺术片时,他说: 我们判断艺术……就是说得简单一点,以我卖碟,我自己来讲吧,就是我们看不懂,很闷,看 几分钟或者看十来分钟就想睡觉,然后呢,你坚强地看完一部电影,你也很难理解它演的是 啥,我就把它……我们就把它归结为艺术片。 这就是排骨怀着好奇心去探索艺术片这个未知领域的结果,虽然缺少必要的知识,但他还是给 出了自己的解释版本,可爱又幽默。“看不懂”和“闷”可能是很多人能总结出来的点,但“坚 强”二字绝对是神来之笔。在另一段,排骨也有可爱的表达: 对外国的一些什么历史啊,什么都不懂,什么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我估计他们肯定是两兄弟 啊什么的,但是我不懂。 幽默需要我们对世界怀抱好奇。如果你对世界充满愤怒,你仅仅是不理解、不接受、不想要, 那或许你更应该去尝试摇滚。愤怒多过好奇,人难免刻薄,用好奇来平衡愤怒,就离幽默更 近。一件事不想按别人的方式理解,那应该怎么理解?不接受这个说法,那能接受什么?如果 现在的东西不想要,那想要的是什么?找到你对世界的盲区——不理解、不接受的部分,去寻 求解释和解决方案,这是幽默和喜剧的起点。 有一段出自日本作家坂元裕二的作品《四重奏》的话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广: 告白是小孩子做的, 成年人请直接用勾引。 勾引的第一步,抛弃人性。 基本来说是三种套路: 变成猫,变成老虎,变成被雨淋湿的狗狗。 保持好奇和追求爱情一样,也要放弃一点什么。保持好奇的第一步,最好是战略性地放弃成年 人的身份。很多成年人变得无趣,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停止了好奇。那我们应该变成什么 呢?或许我的回答是: 变成孩子, 变成外星人, 24 变成手持长矛的堂吉诃德。 变成孩子,你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心态来认知事物,或寻找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好奇心,就 会有想象力。果麦出版的《孩子们的诗》收录了姜二嫚小朋友的一首诗——《光》: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把光柱想象成实体的柱子,这个想象是诗意的,也可以是喜剧的。熟悉相声的朋友或许可以联 想到侯宝林、郭全宝两位老先生在《醉酒》中演绎的两个醉酒人之间的精彩片段: 甲:从兜里头,把手电筒掏出来了。 乙:手电棒儿。 甲:往桌上一搁。 乙:干吗啊? 甲:一按电门,出来一个光柱。 乙:哎,那光出来了。 甲:“你看这个,你顺着我这柱子爬上去。” 乙:噢,那是柱子啊? 甲:“你……你爬!” 乙:那个怎么样? 甲:那个也不含糊:“这算得了什么呀?不就是爬这个柱子吗?你别来这套,我懂。我爬上 去?” 乙:啊。 甲:“我爬到半道儿,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了!” 乙:啊? 好奇心是一个奇点,它的大爆炸创造的是想象空间,有了想象空间,想象力就可以创造无限可 能。光可以有形状吗?光柱可以成为实体柱子吗?光柱子可以做什么用?《星球大战》给出的 答案是武器——光剑。我会专门用一小节来讲“What if ”作为一个技巧的使用方法,但在这 里,不用拘泥于任何预设,先从好奇开始就好。 如果说“变成孩子”还是在人类文明的框架内施展好奇,“变成外星人”则是希望我们能跳出人类 文明的束缚,以一个外部视角来审视人类的所作所为。想象自己是一个暗中观察地球的外星生 物,你会怎么理解什么是工作?什么是恋爱?为什么要给获取卡路里的行为增加这么多仪式 感?为什么无数文学作品要歌颂一种激素分泌产生的幻觉?为什么战争只是因为对造物主有不 同的理解(可能还都是错的)?如果让我来改造人类,我会创造什么新功能出来? 25 我一直在想,既然当代年轻人如此厌恶脂肪的同时如此喜欢喝酒,我希望外星的先进文明能帮 人类设计一个把脂肪代谢成酒精的功能(或许通过几百万年的漫长进化也可以达成),这样就 可以一边减肥一边喝酒,多余的酒精要是还能提取出来卖钱就更好了。似乎还可以开发明星同 款酒,喝着自家偶像脂肪酿的酒,似乎更容易上头。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是外星人,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也可以,以猫的视角、狗的视角来看人类, 都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也都能通向幽默。猫可能会想,为什么可怜的人类只有一条命?以 人类的作死程度,显然有点不够用。而狗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人的嗅觉和听力这么差,也可能会 质疑为什么人类会在家里大小便,难道这种事情不应该是出门之后再做的吗?至少在地铁口、 公交站和常去的酒吧应该做一下标记,所以从酒吧出来在树边小便的男人,可能在狗的眼里更 理智。 变成堂吉诃德,是希望大家去反思和挑战,去解构一些既有的说法、想法和做法,简单来说, 就是鲁迅先生的那句: 从来如此,便对吗?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事、听到一些话,不妨多问几个“凭什么”: 女生到了30岁不结婚就要被催婚,凭什么? 按时下班就是不努力工作,凭什么? 老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凭什么? 老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凭什么? 老话说得好,凭什么?凭什么老话说得好? 当然,只问“凭什么”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帮它找到一些解释,哪怕是用歪理来解释。在《脱 口秀大会》第1季里,有一期的主题是“逃离北上广”,我作为编剧为嘉宾写过一个小段子,核心 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逃离北上广”,听上去是不是像深圳市的人才引进政策? 这个小段子始于对“逃离北上广”这句话的质疑和解构,只要你不想当然,每一句话都可以有一 些解构的方向,逃离北上广,那深圳呢?逃离北上广,怎么走呢?逃离北上广,还能去哪儿 呢?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幽默的起点。 虽然大众在喜剧审美上褒贬不一,但我们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相声协会在喜剧创 作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个作品中的一个小片段,我印象还算比较深,原话我不记得了, 大概是解构了这么一句话: “一流人才立大志”,一流人,才立大志呢,我是二流人,不用立了。 在做喜剧的这些年里,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时常会响起小时候看过的科普动画片《海尔兄 弟》的主题曲《雷欧之歌》的旋律,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里面的歌词设定非常像相声的捧逗 哏。在写这一小节时,我突然有点顿悟,感觉这就是好奇心最好的主题歌: 打雷要下雨, 雷欧(什么), 下雨要打伞, 雷欧(这我也知道)。 26 天冷穿棉袄,雷欧雷欧,天热扇扇子 智慧就是 (说呀) 这么简单。 为什么会打雷下雨 (为什么), 为什么有冬天夏天 (是个难题), 不知道的奥秘万万千千, 智慧简单又不简单。 不知道的奥秘万万千千, 雷雷雷欧 雷雷雷欧, 智慧简单 (还有什么), 又不简单。 27 第二章 “好笑”是怎样炼成的 当你能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时,你仿佛在两者之间修建了一个传送门(或者虫 洞),在这个“瞬间传送”的过程中产生的意外和惊喜,成了幽默的基础。 28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在日常聚会时,经常会有“讲笑话”这个环节,想要将一个笑话讲成功不容易,可能需要节奏、 表情、动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将一个笑话讲失败很容易,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开头 说: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这句话是所有笑话的噩梦,尤其是对非专业人士而言。通常情况下,只要开头说了“我给你们讲 个笑话”,那么这个笑话就被判了“死缓”,如果说的是“我给你们讲个笑话,特别好笑”,那基本 就是“死刑立即执行”了。 幽默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意外,当你大张旗鼓地预告了要讲一个笑话时,对方思维中的防御机制 就已经开启了。就像给人惊喜时先说“我给你准备了一个惊喜”,这个惊喜的效果就会打折。相 比而言,惊喜的结果指向可能比较多,但笑话的指向只有一个,就是“笑点”。 “笑点”用英语来说是“punchline”,“line”是“台词”的意思,“punch”意为“用拳重击”,所以笑点就 是给你“来那么一下子”的一句词,是给你的思维一记重拳的一句词。既然是打拳,就不该预 告,像《圣斗士星矢》里放绝招之前要大喊一声“天马流星——拳”,这样的事情只会出现在艺 术创作中,而现实生活里,应该是抡起拳头直接上的。 如果大家去观察《脱口秀大会》里的表演者,近两年也有这个趋势。那种非常喜剧演员式的、 表演技巧性强的,上来就给人感觉“我要讲个段子逗笑你了”的表演者,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或者 更强的技巧,才能征服观众(一旦征服,就是彻彻底底征服);而那些草根到让人觉得走错片 场,可能连说话都有一点不利索,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把人逗笑的表演者,反而更容易让观众放 下戒备,更容易把观众逗笑。 不管是幽默还是人生,预期管理都非常重要。成长就是不断调整自己预期的过程,在过去的几 年间,我见证了身边很多朋友把对人生的预期从“活得好”调整到“活着就好”。幽默也是一样, 当你说出“特别好笑”这四个字时,对方(请想象一个坐在沙发上,身体略向后仰,双手抱在胸 前,下颌微抬,嘴唇微噘的人物形象)心里的潜台词肯定是“哼,我倒要看看有多好笑!”。想 把这样的人逗笑,难度肯定是地狱级的。 那大家可能会问,在聚会时,到底应该怎么讲好一个笑话呢?我的答案也很简单: 不讲。 当然,我说的不讲,仅仅是不讲笑话,而不是不讲有意思的事情。“笑话”有一个特点,就是它 往往是第三人称的,谁讲都行,不需要什么代入感。我读过一本叫作《人人都应该知道的笑 话》的书,选取两个经典笑话给大家感受一下: 两个猎人走在树林里,突然其中一个晕倒了,看上去没了呼吸,眼神也黯淡了下去。 另一个猎人拿出电话疯狂地拨了救援电话,焦急地说:“我朋友死了,我应该怎么办?” 接线员说:“冷静,我能帮你,首先确认一下他是真的死了。” 一阵沉默过后,传来了一声枪响,那个人说:“好了,然后呢?” 两个人正在一条漆黑的巷子里面走,突然一个抢劫犯冲到他们面前让他们把钱交出来。 他们只能很不情愿地把钱包掏出来开始拿现金。 这时候一个人突然转向另一个人,递给他一张钞票,说:“嘿,这是我欠你那二十块钱。” 29 大家可以看到,笑话都是以第三人称来讲述的,笑话里的角色甚至没有名字,有些笑话看文字 版,甚至比听口述版更好笑。当你看文字版笑话时,可以自行脑补讲笑话的最佳人选、最佳语 气,你可以想象是郭德纲、沈腾、伍迪·艾伦,或者其他艾伦在给你讲这个笑话,这个体验感可 能远远强过听一个朋友或者饭局上的陌生人给你讲。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分享一个笑话,大可以直接把文字或者视频发到群里,待大家看完之后, 再一起讨论。从调动气氛的角度来看,这样可能比你直接讲一个笑话要好得多。而且,就算你 真的讲得好,那更多的也是在证明写笑话的人真的幽默。 当众讲笑话,还会给听众造成一些额外的心理压力。在一个传播介质充分发达的时代,很多笑 话或者网络段子,在你讲之前,可能很多人就已经看过了。当你开始讲笑话时,没听过这个笑 话的,觉得自己有笑的义务;已经听过的,觉得自己有装没听过的责任。 既然不推荐讲笑话,那在聚会时应该讲什么呢?我的建议也很简单:讲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朋友间发生的事情,不管这件事情是不是好笑的,都可以尝试把它讲得好笑,或者至少先尝试 把它讲完整。讲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从幽默的角度来看是有优势的,因为所有的细节只有你 自己知道,你可以控制细节给出的时机、方式和次序,像一个电影导演一样,把语言叙述当作 自己的镜头,通过运镜来制造幽默效果。 而当你讲自己的事情时,你也可以做到最佳的预期管理——你不用说这件事情特别好笑,你完 全可以说:“这件事情太惨了。”“这件事情太奇葩了。”“这件事情太可怕了。”不给人好笑的预 期,让笑这个动作在其他人听你讲述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让笑成为一个大家去争取的结果,而 不是一个必然的目标。 所以,把“我给你们讲个笑话,特别好笑”这句话从你的脑子里删掉,换成下面这句: “我跟你说件事,太惨了/太可怕了/太奇葩了/太诡异了/太扯了!” 幽默从来不是要讲好笑的事情,而是要把事情讲好笑。把好笑的东西讲好笑,其实是更难的, 把一件本身不好笑的事情讲好笑,反而有更多可能性。所以,把你身上发生的事,哪怕是不开 心的,甚至最好是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吧。 30 如何优雅地听一个笑话 Comedy speaks, humor listens. —R ajiv Satyal 喜剧讲述,幽默倾听。 ——拉吉夫·萨蒂亚尔 纪伯伦曾说:“真理是需要我们两个人来发现的:一个人来讲说它,一个人来了解它。”幽默也 一样,一个笑话、一段脱口秀、一部情景喜剧的成功,不仅需要好的讲述者和表演者,也需要 好的倾听者和观众。从概率的角度来说,除了喜剧演员和培训机构的老师,绝大多数人使用“讲 述者”身份的概率,应该远低于使用“倾听者”身份的概率。做一个幽默的倾听者,可能比做一个 幽默的讲述者更重要。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如何优雅 地欣赏喜剧内容。 一个幽默的倾听者,其实最基本要做的就是两点: 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关注。 开放的心态,就是尽量从纯粹喜剧的视角来看待调侃。无论是喜剧演员还是微博的段子手,创 作的出发点都是制造笑点,“观点”即便存在,更多的也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段子比 作一条鱼,那么观点像鱼骨头,笑点像鱼肉。合理的吃法是去欣赏鱼肉的美味,至于骨头,吸 一吸吐出来就好。偶尔不小心被扎到,也大概率不是鱼的本意。如果老盯着鱼骨头啃,还抱怨 扎心,那就有点自虐了。所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鱼肉而不是啃鱼骨头,会收获更多快乐。 积极的关注,就是不仅认真听,而且让你的思维跟着讲述者的逻辑思考,就像一个在健身房买 了课的学员跟着教练认真做动作,而不只是在“划水”,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相反,对一 个讲述者(喜剧演员)最大的惩罚并不是破口大骂,甚至愤然离席,而是静静坐在他对面专心 地玩手机。 当然,不同的场景下,倾听者所要做的不尽相同。就整体而言,表达者越专业,倾听者所需要 注意的就越少。 如果大家买票去看脱口秀,那我觉得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消费者就好,既然花了钱,就好好享受 现场。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关注,这样就足够了。在看演出的过程中,非必要不说话——如果 演员没有主动跟你互动,那你大可不必多说太多话。没有什么项目是需要你在付钱的同时还需 要大量说话的,除了心理咨询。 但有一件事可以放开了做,那就是笑。如果演员说了一句话你想笑了,就可以笑出来,不需要 考虑这个地方该不该笑,是不是笑点。比起不敢笑,笑错地方造成的伤害不值一提。甚至如果 你在不是预设笑点的地方笑了出来,对演员或许是好事,因为其他观众可能会被你的笑声感 染,爆发一轮额外的笑声。我们不必过分担心打乱演员的节奏,一个专业的演员会让自己的节 奏不被笑打乱,或者即便被打乱,也能重新找回来。至于笑的原因,也随意就好,演员们段子 讲得好,可以笑他们的精妙构思;讲得不好,可以笑他们的拙劣表演。在喜剧现场,笑是天赋 人权,笑就对了。 如果演员跟你互动,那么真诚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演员问什么你答什么就好,千万不要自己带 着哏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消费者。就像你走进一家餐馆,你要相信厨师会为你准备好一 切。脱口秀的现场更像是喜剧的omakase(主厨自定菜单),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接下来的一 个半小时交给演员。带着哏去看脱口秀,就像带着自己准备好的鸡、鸭、鱼、肉等食材去 omakase,这可能会让演员非常无所适从。 当然,比起去现场看脱口秀,作为一个倾听者,可能更常发生的情景是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 31 ——朋友聚会、饭局、内部会议等,当一个朋友开始讲一个笑话、段子、哏或者别的什么时, 我们应该如何反应呢? 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关注依然很重要,当一个朋友已经开始讲笑话时,对他最好的支持就是认 真地把这个笑话听完,听完之后笑或者不笑并没有那么重要,但认真听完是很重要的。甚至如 果有其他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交头接耳开小会,已经影响了讲述者,我们可以帮忙维持一下秩 序。这不仅是对讲述者的保护,也是对整个现场气氛的保护。 如果只能给倾听者提一条额外的建议,那我的名额一定留给下面这条: 不要打断!不要打断!不要打断! 首先,讲笑话的人不是专业喜剧演员;其次,即便是专业演员,一个传统中式饭局也可能是他 最不想讲笑话的现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如果已经开始讲了,那就更需要倾听者们的呵 护。在讲笑话的过程中,其他人一句简简单单的“然后呢?”“所以呢?”可能就把节奏彻底打乱 了。而另一件千万不要做的事情是,当别人讲到一半时突然说“啊!我听过!”“我知道这个段 子!”。这就类似在朋友聚会唱歌的时候,不要在别人正唱到一半时随便切歌。 在徐浩峰导演执导的电影《师父》中,廖凡饰演的陈识对小宋佳饰演的赵国卉说过一句话: 有言在先,我在天津做的事,不要问;猜到了,不要说。 我觉得这句话作为给倾听者的建议,恰到好处: 别人讲段子时,不要问;猜到了,不要说。 只有一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提问,就是讲述者的段子本身包含一些互动问答,需要倾听者配 合,我们在各种脑筋急转弯和谐音哏的笑话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互动。我举几个例子: ——你知道为什么点沙拉上得最快吗? ——为什么? ——因为沙拉不来慢(莎拉·布莱曼)。 ——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敢和杜甫打官司吗? ——为什么? ——因为他的律师(律诗)天下第一。 ——从前有一只猪特别喜欢说没有,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没有。 ——嘿嘿! 作为倾听者,在听到讲述者的互动问题时,主动配合提问是一种礼貌。就算这个段子听过了, 也可以等讲述者讲完之后再评论“哎呀,太烂啦”“太破了”。当然,如果在一对一的场景中,自 由度会更高一点,假设你对对方实在没有什么好感,也可以直接喊停,不用浪费彼此的时间。 笑话本身固然重要,但倾听者听完笑话之后的反应也同样关键。尤其是在讲述者不是专业选手 的情况下,笑话本身往往乏善可陈,这时候更需要倾听者的反应来维系现场的氛围。关于倾听 者的反应,我在这里分几种情况给出一些相对应的建议: (1)如果笑话讲得还不错,那么最好的反应就是笑声,对一个讲述者来说,没有比爽朗的笑声 32 更好的褒奖。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如果不是真笑,是假笑,那要不要笑?会不会显得不 真诚?”作为脱口秀界最负盛名的职业假笑者之一,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是真诚地想 通过笑声来鼓励讲述者,来维护好的氛围,那你的笑,就体现了某种真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一个讲笑话听笑话的场景中,又有谁的笑是纯粹基于本能,不带任何表 演成分的呢?在电影《攻壳机动队》中荒卷课长说过这么一句话:“所谓戏剧,观众自己也是演 出的一部分。”笑话的倾听者,也是笑的表演者。既然都是演,那就不用五十步笑百步了。 (2)如果笑话讲得确实很尴尬,但笑话本身没有令人不适,只是不好笑,没有任何人愿意给出 一点笑声,那么这时冷场就成了所有人的敌人。因为没有什么比纯粹的沉默更可怕了,所以只 要能打破沉默,说任何东西都好,哪怕直接说出尴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尴尬。“唉,尴尬 了”“太破了”“太烂了”“什么鬼”“好好笑哟”“喝酒吧喝酒吧”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要笑,可以选择一种尴尬的笑,就是一定要让人看出来是笑不出来硬笑的那种哈哈哈。这 种情况下,笑得越尴尬,效果越好。 (3)如果笑话本身的内容和选题令人不适,我们可以考虑给讲述者一个小小的教训,直接掀桌 子的效果往往不一定好,我们可以选择做另一件事——让讲述者解释笑话。没有什么比解释笑 话更能摧毁一个笑话。你可以不断追问“好笑在哪儿?”“这个又好笑在哪儿?”。在解释的过程 中,讲述者收获的挫败感比冷场更强。 除了上述几种可能,还有一个思路的点评,就是给出一些过分夸张的赞美,比如: 你应该去说脱口秀! 你应该报名下一季《脱口秀大会》啊! 你就是下一个×××啊! 一般的人应该能听出来这就是个玩笑,客气一番就过去了。毕竟就算一个笑话讲得好,与真正 能去讲脱口秀也还有很大距离。如果有人当真了,真的准备尝试说脱口秀,我觉得也很好,因 为在他未来的舞台生涯中,这种近乎盲目的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33 上次这么好笑还是上次 我们这一代网友有幸见证了废话文学的兴衰。废话文学的幽默来源于意外感,我们默认一句话 应该有一定的信息量,就像我们默认一个笑话应该有哏,一个包子应该有馅,一份工作应该有 薪水,一个西瓜应该有瓤。但废话文学,通过完全不给任何信息量,制造了极大的意外,让读 者一边捶胸顿足“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一边又不得不感叹“上次这么好笑还是上次”。 从幽默的角度来看,我并不排斥为废话文学辩护——语言既然可以用来承载意义,也就可以用 来承载“无意义”。而对幽默而言,“无意义”本身就是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意义。喜剧演 员宋飞把自己主创的《宋飞正传》形容为“一部啥也不是的剧” ,但正是这个“啥也不是”成就 了一部伟大的情景喜剧。在《庆祝无意义》中,米兰·昆德拉更是直接说道: 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 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 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 无意义值得被爱,值得被庆祝,生命就是在无意义之上创造意义,幽默也不过是生命的浮云开 出的一朵小花。 要把如此形而上学的话题拉回到本文非常浅显易懂的正题,往往需要大智慧,显然这是我在写 这一小节的当下不具备的。非常幸运的是,我虽然没有大智慧,却有厚脸皮,而人生绝大多数 问题只要使用二者之一就可以解决。在这里我决定厚着脸皮,直接进入正题。 “上次这么好笑还是上次”这句话其实是用了“上次……还是……”这样一个句式,在幽默创作领 域,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范式——当我们在看似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时,就建立了一条 幽默的通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它如此简单,像一道填空题,哪怕是对初学者而言,也可以很 快上手,哪怕不是为了喜剧创作,对普通人而言,也可以作为一个幽默能力培养的基础练习。 这里先举几个我自己微博上的例子: 上次看到“每个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这个句式的句子,还是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 心疼《创造营3》的导师们,上次因为要从全国选出11个男生而这么纠结的,还是中国男足教 练组。 经常上网冲浪的朋友,应该不会对这种类型的段子感到陌生。如果我们去总结这个段子的结 构,基本上有3个要素,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NBA”结构: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当下发生的事件”,简称为N(now,现在);其次,我们需要一个“之前 发生/读到/看到的事件”,简称为B(before,之前);最后,我们需要一个“形容词/短语”,简称 为A(adjective,形容词),在前面两个事件之间建立联系。 在实际应用时,不一定那么刻板地要求三要素都齐全,有时会进行一定的省略,有时会进行一 定的拆分重组,尤其是“形容词/短语”和“当下发生的事件”,但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元素。仍 然用之前的几个段子举例,我们尝试做一下“NBA”的标注: 上次看到“每个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N)这个句式的句子,还是在“人人都是产品经 理”中(B)。 心疼《创造营3》的导师们(N),上次因为要从全国选出11个男生(N/B)而这么纠结(A) 的,还是中国男足教练组(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使用场景更多的是聚会、社交软件上的群聊,或者面向特定人群的公众 表达,基于我们的内部哏知识,其实这个“当下事件N”的寻找难度反而会降低,可能就是小圈 子内部的一个小新闻,或者当场发生的一个小事件。而至于B事件,尽量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 34 素材,其中保底的方案,是去四大名著、经典影视作品,甚至是游戏世界里面挖掘。我这里先 盲猜“当下事件N”,给出几个可能的方向: “我们组的人又能吃又不干活,上次见到这么能吃的队友,还是在《西游记》里。” “我们专业基本没有女生,上次见到这么悬殊的男女比例,还是在《水浒传》里。” “我们老大昨天在例会上骂市场部的领导,上次看到骂人骂得这么痛快,还是《三国演义》里 诸葛亮骂王朗。” “我们老板最近火气好大,上次见到这么能发火的boss(老板/大反派),还是在《超级玛丽》 里。” 说到底,“NBA”只是一个形式,这背后“建立联系”的思想更重要,同样的“NBA”元素,也可以 拥有其他的模板。 各大深夜秀节目上,主持人经常通过这样的联系来出哏。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威尔·史密 斯掌掴克里斯·洛克可以算是2022年年度大事件之一,吉米·坎摩尔在自己的节目上,就把这个 大事件和泰森咬霍利菲尔德的耳朵的名场面联系在了一起。在吉米·坎摩尔的演绎中,“N”是通 过直接重播打人镜头来实现的,在那之后,他完成了整个“NBA”结构: 【重播片段(N)】……这太令人震惊了(A),我觉得唯一能和这件事相比的,只 有当年泰森咬霍利菲尔德的耳朵(B)了。 因为元素相同,这个段子也可以被非常容易地修改成“上次……还是……”句式: 【重播片段(N)】……太震惊了,上次看到这么令人震惊(A)的场景,还 是泰森咬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B)。 这个段子还有一个比较级的变种,就是: “能比……更……的,就只有……” ……太震惊了,能比这件事(N)更令人震惊(A)的,就只 有泰森咬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B)那次了。 虽然花了很大篇幅讲形式,但“得其意而忘其形”才是真的融会贯通。在事件间建立联系——或 者从本质上说,更像是发现本就存在的联系——才是根本,至于是不是能套到“上次……还 是……”这个句式里,并没有那么重要。就算这次套不到“上次”,也还可以等下次。 35 难听的话,夸着说 If you want to tell people the truth, you'd better make them laugh or they'll kill you. —G eorge B ernard Shaw 如果你想要告诉别人真相,最好让他们笑出来,否则他们会弄死你。 ——萧伯纳 很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在一条语言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文字本身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10%, 更多的信息是通过语音语调、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递的。所以,纵使人工智能已经拥有了 深度学习能力,但人类“说反话”的传统艺能至今未被攻克。语音导航系统可能会跟你说“转 弯”“直行”,也可能会警告你“减速慢行”,但不会在你违反交通规则后跟你说“你可真行”。 回想我们从小到大听过最狠的一些话,往往是用字面意义上夸赞的文字说出来的。“你可真 行”想表达的是“这可真不行”,“你现在出息了”虽然不是说你没出息,但也一定是骂你有出息的 地方不对。很多人看到一个段子不开心了,经常会说“一点都不好笑”,但英语里更地道的说法 是: That's very funny. 这可太有趣了。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上面这些例子除了更加气人,并不能制造幽默效果,但通过这些例子我 们能明确的是,一个句子中“文字”“句式”的感情色彩和“思想”“逻辑”的感情色彩是可以分开的。 我们可以用夸人的文字说出骂人的逻辑,也可以用骂人的句式说出夸人的想法,可以鼓励着批 评(这个新人的进步空间非常大),可以亲切着疏远(您有事吗?),可以尊重着冒犯(我谢 谢你全家),可以优雅着刻薄(王尔德:一个人总是可以善待他毫不在意的人),也可以严肃 着搞笑(没人比我更懂……)。 把一句冒犯的话用不那么冒犯的方式说出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按萧伯纳的说法,甚至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用刻意冒犯,仅仅是陈述事实,就已经足 够冒犯了。 如果我们想说难听的话,一个可行的处理方式是把它包装成一句夸赞,当对方听到生气的部分 时,他已经没有了脾气,或者至少错过了生气的最好时机。就像包裹着糖衣的药片,当他尝到 苦头时,已经吐不出来了。 在各大颁奖典礼和《吐槽大会》中,这种明褒暗贬、明夸暗讽的“夸着骂”段子很多。吉米·坎摩 尔在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开场,用夸人的方式吐槽了相爱相杀的马特·达蒙: 马特做了一件非常无私的事情,我在这里得好好地表扬一下他。你们应该都知道,马特本来是 可以主演《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与最佳男主角奖)的—— 他本人是制片人,他6次被提名过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奥斯卡金像奖(包括获奖),他本来可 以自己演的,但他把这个角色让给了自己的发小——卡西·阿弗莱克,他把这个奥斯卡金像奖 级别的角色让给了好朋友,而他自己去演了一部中国电影《长城》,结果那部电影亏了8000多 万美元,干得漂亮…… 吉米的前辈囧司徒(即乔恩·斯图尔特)在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开场也没有客气,进 行了一个更短平快的夸着骂: 《我的老婆是巨无霸》也被提名了,这真的太棒了——电影学院已经很久没有重视过烂片了。 夸着骂要想成立,有两个比较基本的要素: 36 (1)基于部分事实; (2)选取特定角度。 大家可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数据是会骗人的”(甚至,数据就是用来骗人的)。事实或许是 客观的,但对事实的选择一定是主观的。基于部分事实和真相,才能让人相信,也才更有意 思。谎言是真相之树结出的果,而幽默是开出的花。我们选择了部分事实和真相之后,再选取 特定角度,就能形成很好的幽默素材。 我接触过的最有意思的案例之一,来自中国男足(这并不令人意外)。中国男足的水平大家都 有一个基本概念,战绩也都是公开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和事实,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夸的角度, 甚至可以把男足包装成世界强队。我在这里引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 在世界杯的历史上,仅有3支国家队战胜过中国国家队,分别是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没 有任何一个足球强国能够逼平中国队,即使是巴西这样的世界强队也仅战胜过中国队一次。中 国队从未在世界杯点球大战中失利过,从来没有一支球队能够在世界杯上击败中国队两次。而 且,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丢球数远少于巴西队和以防守见长的意大利队,在过去93年 里,中 国队只丢了9个球。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强国,93年间在世界杯赛场上未取得过与中 国队交战的资格! 单看这段话,中国男足简直是宇宙第一强队。整段话在事实层面毫无破绽,挑不出毛病来。这 就是事实和视角在幽默中的作用。就像拍照一样,同样的事物,选取不同的入镜细节量和合适 的角度,就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夸人的方式有很多,我在这里选取一些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句式。 (1)×××是我见过的最……的人/×××太……了。 这个句式的核心是一个模糊但正向的形容词。我们不难注意到,“夸赞”和“夸张”的“夸”是同一 个字。一定程度的夸张,是赞美的必要组成部分,否则赞美就不是赞美,而是陈述事实。用一 个形容词来“拔高”一个人,你就人为地制造了一个评价和事实之间的落差,这就为幽默积累了 势能。我们像西绪福斯一样把一个人推到山顶,再任由他落回到事实的地平线,幽默就在这个 过程中产生了。从幽默的角度来看,西绪福斯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徒劳的,从本质上说,喜剧演 员的工作就是西绪福斯式的——无法改变任何东西,但依然尝试在无意义中寻找一些意义。 37 所以,现在我们得到了我们需要的事项清单: 事实 角度 形容词 我们不妨用几个老套的事实来做练习,比如现在我们需要处理的事实是: 演员甲眼睛小。 接下来我们尝试寻找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从“眼小聚光”的角度来说,当然我们也可以跳出去 想,如果眼睛小,那么什么大?我的答案是脸的面积相对大。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角度: 演员甲的脸面积更大。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这个角度包装一下: 演员甲要脸。 按照我们的句式,这个段子的最终形式是这样的: 演员甲是我见过的最要脸的人,他甚至不想让眼睛占一丁点额外的面积。 这个段子是我在写这部分内容的几分钟内想出来的,如果给我更多时间,可能会有更成熟的例 子,但我依然想要给大家传递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逻辑,所以我决定保留现在的这个版本。 有时,形容词之后甚至不需要额外的解释,通过形容词本身就已经可以制造效果了。有时我们 会用一些在A领域是正向得体的,但在B领域却不一定是正向得体的形容词,比如形容一个人的 长相很励志,形容一个公司年报写得很有创意,形容一个需求提得很自信,等等。这种褒义形 容词的错配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38 另一种情况是属于实在没的夸了,但必须硬夸,就像有些失业的人可以领到低保,“赞美”这个 领域也有一些最低保障型的形容词。当我们说一个作品很真诚时,多半是技术粗糙;说一个员 工态度端正时,大概率他是能力不行;说一个“爱豆”很努力时,很可能是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作品。 (2)感谢×××,他…… 在日常生活中,“感谢”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很多场合中,“感谢”是一个必需的环节,尤其是 在聚会和一些公众表达时。但感谢只是一个形式,用感谢来表达负面的意思,相信大家也并不 陌生,“我谢谢你全家”“我真的会谢”都是生活和网络上的常见句式。这个句式的逻辑不难理 解,就是一件不那么好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强行去寻找一个往好处想、往好处看的角度,然 后用表示感谢的角度来调侃。 如果说上一个句式需要拔高,那么这个句式就要求我们低到尘埃里。一件坏事发生了,我们需 要去想,有什么更差的可能,有什么更坏的事情。从更差的立足点来看,这件事就不那么坏 了。 2022年的大年初一,中国男足以1:3输给了越南队,网络上的段子满天飞,我当时在微博上写了 这样一个段子: 感谢中国男足的努力,让大家迅速从对春晚的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 2020年欧洲冠军联赛(简称“欧冠”)八强赛,巴萨以2:8的比分略带耻辱地输给了拜仁,即便是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还是能找到感谢的角度,于是写了下面这个段子: 巴萨和拜仁的赛后采访到尾声时,记者问两位主帅有没有什么要感谢的。拜仁主帅说:“感谢 我们的对手,和我们一起贡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巴萨主帅说:“感谢比赛只有90分钟。” 当然,感谢也不一定非要用到“感谢”二字,想要感谢一个人,我们也经常用到“不能没有你”这 样的逻辑。相声捧逗哏搭档之间也经常会用到这样的逻辑,“我能有今天主要是因为你——没有 你我早就红了”。在一些场合我们也经常听到“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日子”这样的表达,但这句话 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反转开头: 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日子……我会有多开心。 (3)×××是很成功的,他成功地…… “成功”是一个很有趣的词语,它作为动词,以及作为形容词出现时,意义是正面的,但如果作 为一个状语“成功地”出现,它更多时候只是表明这件事完成了,成了一个中性词。像霸道总裁 题材作品里最经典的那句“女人,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就实在看不到这个“成功”的 成功之处。 所以,用“成功”这个词来过渡,把一个人描述为“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不那么“成功的”事情,就 可以制造一个很好的“夸着骂”。 我们依然用中国男足以1:3输给越南的那场比赛做例子,如果我们想用“成功”的这个句式评价时 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的李霄鹏,我们大概可以这么写: 李霄鹏作为一个主教练是很成功的,他成功地降低了我们对中国男足成绩的预期。 (4)我要向×××学习/×××是我的榜样/×××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 这个句式的好处有两点:首先,形容词可以有不止一个,可以用排比的方法来制造更有层次的 幽默;其次,从逻辑上说,“榜样”只是我想要像他一样,想学他,但是学好学坏可没说,这就 39 给后续的反转留下了更多可能性。甚至学坏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为了保持整个小节例证的延续性,我们依然用中国男足举一个例子,如果脱口秀行业想要向中 国男足学习,那这个段子可以这么写: 我觉得我们脱口秀演员还是要向中国男足队员学习,真的,他们在场上是怎么做到那么好笑 的。 这个句式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变种,就是在堆砌了一系列华丽的形容词和评价之后,揭晓夸的 人并不是一开始大家想的那个人。在2011年喜剧中心“川普”(即唐纳德·特朗普)吐槽大会上, 赛斯·麦克法兰作为主持人,两次使用了这个结构: 不开玩笑地说,我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吐槽一位光芒万丈、魅力四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并 且我坚信他有朝一日能执掌我们这个国家……结果马克·扎克伯格有事来不了了,我们只能找 这个胖子(川普)来替补一下…… 今晚,我们要致敬一位百万富翁,他白手起家,努力工作,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个人就是弗 雷德·特朗普——唐纳德·特朗普的爸爸…… 套用前文讲过的一个句式,赛斯·麦克法兰的表现无疑是成功的,他成功地让川普误认为自己配 得上这些评价。 40 谐音哏好笑在哪儿 谐音现象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谐音现象的存在基于两条基本原理: (1)一种语言能包含的语音是有限的; (2)因为文明的发展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一种语言要容纳的语义是不断增加的。 在探讨谐音哏(谐音现象)之前,我们需要对一些概念做区分和澄清,当然,事实上区分的目 的并不是区分,相反,我希望大家意识到概念区分在研究谐音哏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重要。 广义谐音哏与狭义谐音哏 广义谐音哏指所有的谐音现象,狭义谐音哏除了谐音现象之外,还需要有意识地通过谐音现象 制造笑点。简单地说,广义谐音哏,重点在“谐音”;而狭义谐音哏,重点在“哏”。 狭义谐音哏中,我非常喜欢的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 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