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 中三級中國歷史上學期考試
51 Questions
1 Views

Choose a study mode

Play Quiz
Study Flashcards
Spaced Repetition
Chat to Lesson

Podcast

Play an AI-generated podcast conversation about this lesson

Questions and Answers

袁世凱於何時宣布接受帝位並改國號為「中華帝國」?

  • 1916年12月
  • 1915年12月 (correct)
  • 1914年11月
  • 1916年3月

「護國軍」出兵討袁的行動稱為什麼?

  • 護法之役
  • 南北戰爭
  • 北伐之役
  • 護國之役 (correct)

在袁世凱死後,北方的北洋軍閥主要分裂為哪三大派系?

  • 直系、滇系、皖系
  • 滇系、桂系、皖系
  • 皖系、直系、奉系 (correct)
  • 奉系、桂系、滇系

「府院之爭」主要是因為什麼問題在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間產生衝突?

<p>對德宣戰問題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中,學生們高喊的口號包括哪一項?

<p>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二十一條款」是由哪一國向中國提出的?

<p>日本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北洋政府因何事件陷入外交挫折?

<p>接受「二十一條款」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段祺瑞在1917年力主對德宣戰的原因是什麼?

<p>為了擴充軍力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後,北京各院校學生集體罷課的原因是什麼?

<p>反對外交失誤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哪位軍閥是「皖系」的領袖?

<p>段祺瑞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1920年代學校改用哪種文學形式教授科書?

<p>白話文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女權興起的背景中,哪一項思想對「男尊女卑」傳統觀念產生了衝擊?

<p>天賦人權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國母議會確立的政策中,不包括哪一項?

<p>反帝國主義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國共第一次合作中,共產黨是在哪一年成立的?

<p>1921年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哪一項是國民黨在1924年改組后的關鍵舉措?

<p>設立黃埔軍校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共產國際與國民黨的合作協議中,不包括哪一項?

<p>提供經濟援助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在黃埔軍校的建立中,誰擔任校長?

<p>蔣介石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孫中山在其革命事業中,削弱軍閥的必要之處在於?

<p>建立自己的革命軍隊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共產黨在成立初期主要的發展是依賴於哪一項因素?

<p>與國民黨合作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孫中山在香港的求學期間,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響?

<p>西方的改革和革命思想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晚清的香港為革命活動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

<p>受英國管治,清廷難以禁止反清文章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袁世凱在二次革命後做了哪些行動以維持其權力?

<p>向外國借款擴充軍隊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張勳復辟對中國政局的影響是什麼?

<p>引發了護法之役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袁世凱推行帝制的理由主要是什麼?

<p>認為共和制度不適合中國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次革命的發起原因是什麼?

<p>袁世凱的專制行為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中國日報》在革命中的角色有哪些?

<p>揭露清廷的腐敗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袁世凱如何處理國會與總統權力的關係?

<p>解散國會以增強總統權力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孫中山如何應對袁世凱的專制及其政權?

<p>與地方軍閥合作,組織護法軍政府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經費籌集中心對革命運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p>資助革命報刊及活動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p>抵制日貨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段祺瑞政府在《山東問題換文》中對日本的態度是什麼?

<p>表示欣然同意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後,哪一項行動是民眾積極參與的?

<p>打倒軍閥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後的文化革新運動主要是批判什麼?

<p>傳統文化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主要要求之一是什麼?

<p>廢除列強在華特權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期間,國人高呼的口號之一是什麼?

<p>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新的婚姻法於哪一年實施?

<p>1931年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後,女性的哪一方面得到了顯著改善?

<p>就業機會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哪位知識分子推廣白話文運動?

<p>胡適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新文化運動」主要提倡什麼思想?

<p>民主和科學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五四運動後,哪一國政府宣布放棄在華特權?

<p>蘇俄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哪一項是五四運動後社會文化改革的影響?

<p>促進女性就業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保路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p>反對清廷將鐵路權賣給列強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武昌起義后,哪位被推舉為都督,成立湖北軍政府?

<p>黎元洪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中華民國成立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p>1912年元旦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辛亥革命對中國政治的影響主要是什么?

<p>結束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孫中山于何時在南京就職為臨時大總統?

<p>1912年1月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同盟會的綱領不包括哪一項?

<p>創立君主制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辛亥革命后,哪個因素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p>民眾認識到發展實業的重要性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袁世凱在武昌起義后采取了什么樣的策略?

<p>與革命軍議和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辛亥革命后,革命對女性地位的影響如何?

<p>女性地位大為提升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在什麼時候迫使宣統帝溥儀退位?

<p>1912年2月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Flashcards

保路運動

1911 年,清廷頒布鐵路國有政策,將民間興建中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並將修築權賣給列強,引起廣東、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的民眾抗議。四川民眾更組織成立了「保路同志會」,發動罷工、罷市、罷課等行動。

武昌起義

1911 年 10 月,湖北革命黨人計劃發動起義,但因意外事件暴露,被迫提前起義。革命黨人成功攻佔武昌城,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

民國成立

武昌起義成功後,各地響應,紛紛宣布獨立。清廷僅能控制部分北方地區。各省代表在南京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 年 1 月 1 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同年 2 月,袁世凱迫使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權,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政體,推動了民族工業發展,並帶來了思想解放,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孫中山

孫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早年在海外學習和宣傳革命思想,創立興中會和同盟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為推翻滿清政權,建立民主共和國做出了傑出貢獻。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興中會

興中會是孫中山創立的革命組織,成立於 1894 年,目標是推翻清政府,恢復中華。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同盟會

同盟會是興中會、華興會和光復會的聯合組織,成立於 1905 年,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黃花崗之役

黃花崗之役是 1911 年 4 月發生的革命起義,由黃興率領革命志士進攻廣州,雖然最終事敗,但革命志士的犧牲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為武昌起義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袁世凱

袁世凱是清朝末年的北洋軍頭,在武昌起義後被清廷委任為內閣總理大臣,掌握軍權。他表面上鎮壓革命,實際上卻與革命軍議和,謀取個人利益,最終成為中華民國的首任總統。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孫中山在香港的影響

孫中山曾在香港留學,期間接觸西方政治學說,並因香港的政治、社會制度較內地優勝而萌生革命推翻滿清的想法。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香港為何成為革命基地?

晚清時期,香港受英國管治;華南地區的地理優勢,交通設施完善,有利物資、人員集合和轉移內地,成為理想的起義基地。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香港在革命中的作用

1895-1911 年間,興中會和同盟會籌劃的武裝起義有六次都以香港為指揮和策劃基地。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香港的宣傳作用

晚清時期,香港受英國管治,清廷難以禁止持反清立場的文章、刊物在香港出版和發行。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香港的革命報刊

清朝末年,至少有十多份革命報刊在香港刊行,其中以《中國日報》最為重要,對革命宣傳起重大作用:它們致力揭露清廷腐敗、介紹西方政治學説、介紹革命黨人的主張,並轉銷華南地區及南洋等地。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香港的資金來源

不少華人港商:提供軍餉供應、資助革命報館,並支持中國的革命運動。香港資金流通便利,海外華僑所捐贈的革命經費多先匯到香港,再分發各地或轉匯内地。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袁世凱如何促成清帝退位

孫中山與袁世凱協議,若袁世凱促成清帝退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並推薦袁為臨時大總統。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宋教仁被殺事件

1912 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由宋教仁領導,次年在國會選舉中得到近半數議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宋教仁積極籌組內閣,以約束總統權力。宋教仁後來被人暗殺,警方發現涉案人為袁世凱親信。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袁世凱借款事件

袁世凱在未經國會同意下向外國借款 2 500 萬英鎊,以擴充私人武備,以打擊國民黨。國會多省都督表明反對,袁世凱藉機罷免李烈鈞、柏文蔚、胡漢民三位國民黨籍都督。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二次革命

1913 月 6 月,江西都督李烈鈞:宣布江西獨立,並組織「討袁軍」,多個南方省份響應,史稱「二次革命」。各省「討袁軍」在兩個月間被支持袁世凱的軍隊擊敗;二次革命宣告失敗,孫中山、黃興流亡海外。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護國之役

袁世凱稱帝後,蔡鍔宣布雲南獨立,並組織「護國軍」出兵討袁,南方各省響應,史稱「護國之役」。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護國之役的結果

袁世凱被迫於 1916 年 3 月取消帝制,帝制僅維持 83 天。護國軍繼續討袁,要求袁世凱辭去總統之職;6 月,袁世凱病死,護國之役宣告結束。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軍閥派系

袁世凱死後,北方的北洋軍閥主要分裂為三大派系:「皖」系以段祺瑞為首;「直」系以馮國璋為首;「奉」系以張作霖為首,為爭奪中央的控制權和擴充實力,混戰不休。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南方軍閥

南方軍閥大多隨倒袁運動興起,其中:滇系唐繼堯,桂系陸榮廷勢力最強,盤據西南數省。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軍閥政治的特點

軍閥混戰:護法之役後,中國南北對峙局面持續近十年,南北軍閥割據一方,互相攻伐,全國四分五裂,戰亂不斷。政局不穩:皖、直、奉等派糸的軍閥相繼控制北京政府,政權起落更替,政局極不穩定。民生困苦:各派軍閥為擴充軍隊,常會強拉百姓當兵,為支付巨額軍費,常會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社會秩序混亂。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府院之爭

袁世凱死後,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出任國務院總理。1917 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段祺瑞為擴充自己軍力,力主對德宣戰,黎元洪反對。雙方就參戰問題發生衝突,史稱「府院之爭」。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府院之爭的結果

段祺瑞號召支持他的督軍進京,脅迫國會支持參戰案→黎元洪罷免段祺瑞職務→段祺瑞拒不離職,並組織「臨時政府」。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軍閥勾結列強

各派軍閥為加強實力,爭取列強的支持,甚至不惜出賣國家權益。列強為爭奪在華利益,扶植不同派糸的軍閥,助長軍閥紛爭。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北洋政府的外交挫折

部分知識分子認為中國長期積弱不振,全是受傳統的思想文化影響所致,故提出革新思想文化,促成「新文化運動」:批判舊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學,觸發五四運動。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白話文運動

1920年代,中國社會掀起了一場推廣白話文的運動,旨在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讓更多人能理解和使用,推動了社會文化和思想的發展。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白話文成為主流

白話文運動的成功,使白話文成為報刊、學校、文學作品和日常書寫的主要文體,標誌著中國語言文化的一次重大變革。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白話文運動推動因素

白話文運動受到西方思想和社會變革的影響,也與當時社會對文言文的不滿有關。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女權興起

由於西方天賦人權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受到衝擊,女權運動開始興起,爭取性別平等和女性權利。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4年,國民黨和共產黨在廣州合作,共同推行「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建立了黃埔軍校,旨在打擊軍閥,推動中國革命。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建立的軍事學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採用蘇聯模式進行軍事訓練,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力量。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國共合作目的

國民黨希望建立自己的革命軍隊來打擊軍閥,而共產黨則希望借此獲得發展的空間,他們都希望通過合作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共產國際推動

蘇聯共產國際積極協助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合作,並提供資金和軍事支持,為國共合作的成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孫文越飛宣言

1923年,孫中山和蘇聯代表越飛共同發表宣言,宣布國共兩黨合作,促進了兩黨合作的建立。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山東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要求中國承認日本在山東的駐軍權和鐵路權益,引發中國民眾強烈反對,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重要原因。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山東問題換文》

1918 年,段祺瑞政府為了獲得日本貸款,秘密與日本簽訂協議,同意日本在山東的權益,導致五四運動爆發。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巴黎和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代表在巴黎召集會議,討論戰後世界秩序。中國代表團要求廢除列強的特權,但因日本等國阻撓,中國在山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導致五四運動爆發。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五四運動的影響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愛國運動,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中國外交自主、民眾覺醒、文化革新以及中共建立。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五四運動的外交影響

五四運動後,中國人民對列強的欺壓感到憤怒,覺醒的中國人民開始追求外交自主,拒絕屈服於列強的壓力。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五四運動的社會影響

五四運動後,中國人民的政治意識和愛國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政治和社會事務,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五四運動的文化影響

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文化革新,知識分子批判傳統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學,為中國思想文化發展揭開了新篇章。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五四運動的影響

五四運動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國共產黨在五四運動後積極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結合中國國情,最終在1921 年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白話文運動的背景

白話文運動是中國近代社會運動的体现之一,其出現的背景是傳統文言文难以理解,不利于國人提高識字率,影響中國思想文化的发展。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白話文運動的影響

白話文運動推動了中國文學的發展,白話文小說、戏剧以及新聞報導蓬勃发展,為中國文學注入新的活力。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民國時期的女權發展 - 政治

民國時期,部分知識分子和女性積極爭取婦女參政權,成立婦女參政團體,並要求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規定。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民國時期的女權發展 - 社會

民國時期,部分知識分子和女性提倡男女平等,反對傳統社會的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爭取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離婚和再婚的自由。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民國時期的女權發展 - 經濟

民國時期,婦女的就業機會逐步增多,部分女性經濟獨立,有利她們爭取自身權益。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民國時期的女權發展 - 教育

民國時期,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加,部分女性甚至到海外留學,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Study Notes

2024-25 中三級中國歷史上學期考試溫習筆記

  • 第一節:清末革命與民國成立

    • 晚清革命運動發展
      • 孫中山生平:年輕時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求學,行醫期間結識同志,宣傳革命,曾上書李鴻章請求變法,但被拒後決心革命。
      • 興中會成立: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1894年在檀香山創立,次年在香港設立總部。
      • 同盟會成立: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05年由興中會、華興會和光復會部分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孫中山在同盟會刊物《民報》闡釋「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
      • 同盟會多次起事:曾發動十次武裝起義,均告失敗,黃花崗之役影響最大,1911年黃興率領革命志士進攻廣州兩廣總督衙門。
    • 辛亥革命
      • 保路運動:1911年清廷頒布鐵路國有政策,廣東、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民眾抗議,四川民眾成立「保路同志會」。
      • 武昌起義:湖北革命黨人1911年10月發動起義,成功控制武昌城,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湖北軍政府成立。
      • 民國成立:武昌起義成功,多個省份響應獨立,清廷只控制直隸等北方省份。各省代表前往南京,籌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推選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職,中華民國宣告成立;2月,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迫宣統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 辛亥革命歷史意義
      • 推翻滿清政權:結束滿清260多年的統治。
      • 結束君主專制:結束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體。
      • 推動民族工業:刺激了民族工商業發展。
      • 促進思想解放:推動新思潮出現,社會、文化變革。
  • 第二節:軍閥政治

    • 袁世凱成為總統
      • 袁世凱野心:清廷委任其為內閣總理大臣,統領北洋軍鎮壓革命,與革命軍議和,周旋於清廷與革命軍之間,謀取個人利益。
      • 孫中山讓位:為早日結束內戰,與袁世凱協議,若袁世凱促成清帝退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並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袁世凱迫清帝溥儀退位,3月就任臨時大總統。
    • 二次革命
      • 宋教仁被殺: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宋教仁領導,在國會選舉中得到近半數議席,宋教仁後來被人暗殺,警方發現涉案人為袁世凱親信。
      • 袁世凱借款:未經國會同意向外國借款,擴充私人武備,以打擊國民黨。
      • 二次革命經過:江西等省宣布獨立,組織「討袁軍」,南方各省響應,史稱「二次革命」,兩個月內被支持袁世凱的軍隊擊敗,孫中山、黃興流亡海外。
    • 袁世凱復辟帝制
      • 籌備帝制:袁世凱脅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承認俄、日在華利益。
      • 「洪憲」帝制:1915年,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改國號「中華帝國」。
      • 護國之役:袁世凱稱帝後,蔡鍔宣布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南方各省響應,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
    • 軍閥爭權
      • 府院之爭:袁世凱死後,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出任國務院總理,就參戰問題發生衝突。
      • 張勳復辟:段祺瑞組織「討逆軍」,進攻北京,張勳敗退,溥儀再次退位。
      • 護法之役:孫中山聯合西南省份軍閥,廣州組織「護法軍政政府」,對抗北京政府,史稱「護法之役」,宣告失敗。
      • 軍閥派系: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爭奪中央控制權;南方軍閥勢力興起。
  • 第三節:北洋政府的外交挫折與五四運動

    • 二十一條款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出兵山東,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款」: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
      • 袁世凱接受大部分內容。
    • 山東問題換文
      • 1918年,日本要求北洋政府承認其在山東駐軍、營辦鐵路等權益。
      • 段祺瑞與日本簽訂《山東問題換文》。
    • 巴黎和平會議
      • 中國代表提出:廢除列強在華一切特權,收回山東權益,但遭到否決。
    • 五四運動
      • 北京學生示威: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集會,高喊口號,要求釋放被捕學生,嚴懲賣國賊。
      • 全國民眾響應:學生被捕後,各城市學生罷課,商人、工人罷工、罷市;抵制日貨,提倡國貨。
      • 北洋政府妥協:釋放被捕學生,解職相關官員,中國代表團拒絕簽署對德和約。
      • 五四運動影響:外交走向自主;民眾覺醒;推動文化革新;促成中共建立。
  • 第四節:民國時期的社會文化發展

    • 白話文運動
      • 背景:知識分子認為傳統文言文不利於國人普及教育。
      • 運動概述:胡適、陳獨秀倡導,提倡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使用白話文出版新報刊,發展白話文學。
    • 女權興起
      • 背景:西方天賦人權、男女平等思想衝擊傳統觀念,女子教育及就業機會增加。
      • 民國時期發展:婦女參政運動、婚姻自由、經濟獨立,參與職業,及教育方面發展。
    • 消遣娛樂
      • 傳統娛樂:欣賞戲曲、茶館消遣。
      • 西式娛樂:看電影,社交舞,體育活動。
  • 第五節:國共第一次合作

    • 國民黨改組
      • 袁世凱解散國民黨後,孫中山另組中華革命黨,在五四運動後改組成中國國民黨,加入反帝和反軍閥等內容。
    • 共產黨成立
      • 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中國知識分子,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在上海召開會議;成立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當選。
    • 國共合作背景
      • 國共雙方謀求發展:孫中山尋求建立革命軍隊,改組國民黨,中共力量薄弱,希望合作發展。
      • 共產國際推動:共產國際協助孫中山,雙方制訂「聯俄、容共、扶助農工」方針,促使國共合作。
    • 國共合作概況
      • 政策確立:1924年,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政策。
      • 中共加入國民黨:中共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在黨內從事領導工作。
      • 黃埔軍校成立:1924年,在蘇聯協助下,國民黨在廣州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校。

Studying That Suits You

Use AI to generate personalized quizzes and flashcards to suit your learning preferences.

Quiz Team

Description

這份筆記將幫助學生準備中三級中國歷史的考試,重點涵蓋清末革命及民國成立的關鍵事件,包括辛亥革命和同盟會的成立。適合想要深入理解中國歷史變革的學生使用。

More Like This

Chinese History and Mythology Quiz
30 questions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