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Questions and Answers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orrect)
- 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场经济
- 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 中华民国建立
- 鸦片战争 (correct)
- 洋务运动
- 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根本原因是什么?
- 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 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orrect)
-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
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洋务运动中,有人说"柳成荫"指的是什么?
洋务运动中,有人说"柳成荫"指的是什么?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时指出,中国需要发展什么?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时指出,中国需要发展什么?
李鸿章认为必须兴办什么以富国强民?
李鸿章认为必须兴办什么以富国强民?
张之洞主张仿制外洋之物,表明他主张创办什么类型的工业?
张之洞主张仿制外洋之物,表明他主张创办什么类型的工业?
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一二一运动始发于哪里?
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一二一运动始发于哪里?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决战中最关键的战役是哪个?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决战中最关键的战役是哪个?
某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宣传口号是什么?
某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宣传口号是什么?
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更名为什么?
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更名为什么?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是哪个战役?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是哪个战役?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
Study Notes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
- 中国近代史开端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时刻包括:
- 太平天国运动 - 1851-1864年农民战争高潮
- 戊戌变法 - 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运动
- 辛亥革命 - 1911年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辛亥革命虽取得了政治革命的胜利,但并未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提出"民主""科学"口号,与封建专制和半殖民地状况作斗争
- 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是中国革命由旧到新的关键转折
-
中共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胜利
-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结束了"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局面,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遏制新生的中国,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承认、封锁禁运、军事威胁等一系列针对性政策
-
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培训干部的方式,让干部尽快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好准备
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 为了确保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恢复发展,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强调要注重和资本家的合作,避免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
- 这有利于当时接管城市后,尽快恢复生产秩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完成全国土地改革后,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这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
新中国干部队伍的建设
-
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
-
目的是让干部尽快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
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储备急需的人才力量,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好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ocialist Transformation
- 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 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Five-Year Plan
-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推进工业化、发展农业、加强国防建设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果:中国工业化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中国的国家性质、 政治制度
-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人民民主专政的结果: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确立
Industrialization
- 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工业化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轻工业发展
- 工业化结果:中国的工业化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External Relations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系:苏联、美国、欧洲、亚洲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National Defense
- 国防建设:加强国防建设、军队现代化建设
- 国防战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抵御外敌入侵
Economic Adjustment
- 经济调整:国民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调整
- 经济调整结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Studying That Suits You
Use AI to generate personalized quizzes and flashcards to suit your learning preferences.
Related Documents
Description
测试您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涵盖小农经济、鸦片战争、社会阶级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