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PDF 中學課堂講義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KidFriendlyVerisimilitude5069
2022
Tags
Summary
這份簡報來自牛津大學出版社,內容是司馬遷所著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它專為中學中國語文課堂設計,探討了廉頗和藺相如的事蹟。 作者司馬遷也分析了各個事件。此文件於 2022 年出版。
Full Transcript
講讀 單元二 勇於承擔|理解要旨 《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遷 課文教學簡報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引入活動 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成語,你知道這些成語的出處嗎? 跟同學分享一下你對這些成語故事的了解或猜想。...
講讀 單元二 勇於承擔|理解要旨 《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遷 課文教學簡報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引入活動 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成語,你知道這些成語的出處嗎? 跟同學分享一下你對這些成語故事的了解或猜想。 刎頸之交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題解 本文節錄自《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前半 部分。 廉頗和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的重要人物。 廉頗是趙國名將,屢次立下戰功,官拜上卿。 藺相如出身低微,後因多次出使秦國,立下大功, 也獲趙王任命為上卿。 司馬遷把廉頗和藺相如合於一傳,藉哪些歷史事件 表現二人的哪些特質? 3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內容分析 ① 介紹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和地位 ② 記述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始末 《廉頗藺相如列 傳》 ③ 記「完璧歸趙」一事後,秦趙二國之間的戰事 ④ 記述秦趙「澠池之會」一事 ⑤ 記述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一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介紹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和地位 廉頗 藺相如 趙國的傑出將領 趙國人 領兵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 趙國宦官頭領繆賢的門客 獲委任為上卿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起因 趙惠文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 秦昭王派人送信給趙王, 想用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起因 趙王跟大臣商議…… 要是把這塊玉璧給秦國,恐怕秦國 的城邑得不到,白白被欺騙;要是 不給,就擔心秦國的軍隊到來。 計策還沒有定下來,想找個 可以出使去回覆秦國的人, 趙王 卻沒能找到……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起因 憑甚麼知道他可以呢? 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擔 當這個差使。 趙王 繆賢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起因 我曾經犯了罪,打算投奔燕國, 藺相如跟我權衡利害,勸我赤身 伏在具上求大王處罰,最終得到 大王赦免。 有智謀 有勇氣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起因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 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 秦王用城來換璧 趙國給了璧而秦 而趙國不答應 不給趙國城邑 趙國理虧 秦國理虧 寧可答應秦國的要求, 使秦國背上理虧的罪名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起因 藺相如分析 趙王如果沒有出使的人選, 他願意擔任此職 得到城池,則把璧留在秦 得不到城池,則完璧歸趙 趙王於是派藺相如帶和氏璧出使秦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經過 秦王傲慢無禮,其態度顯示他 不願償城給趙,藺相如因此以 計謀取回玉璧。 秦王坐章臺(一所供遊樂的宮殿, 不合外交禮節)接見相如 取得玉璧後,秦王大喜 把玉璧傳給大臣和妃嬪欣賞 大臣和妃嬪高呼萬歲 態度囂張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經過 相如假稱璧上有瑕,要指給 秦王看,藉此取回玉璧 怒斥秦王無禮和無意償城, 要脅與玉璧同歸於盡 秦王恐怕玉璧被毀,向相如 道歉,並叫人拿出地圖,說 要把城給予趙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經過 相如要求秦王齋戒五日,設九 賓之禮於廷,才肯獻上玉璧 採緩兵之計,爭取時間派隨從 攜玉璧回趙國 趙 國 回 趙 路帶 璧 從小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經過 秦王齋戒五日,設九賓之禮於廷 相如表明已把玉璧送回趙國,願 意接受烹刑,並建議秦先割城給 趙,才再送上玉璧 秦國君臣既驚且怒 秦王明白即使殺了相如也得不到 玉璧,而且不願斷絕秦趙友好, 因此下令送藺相如回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完璧歸趙」 事情經過 相如被封為上大夫 秦國得不到玉璧 趙國得不到城池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記「完璧歸趙」一事後,秦趙二國之間的戰事 秦國攻打趙國 趙 秦 奪取石城 殺了兩萬人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澠池之會」 事情起因 秦國邀約趙王於澠池會盟以 示友好,趙王害怕秦國,不 想去 大王不去,顯得趙國 弱小膽怯。 趙王於是赴會, 藺相如隨從同去 廉頗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澠池之會」 事情起因 廉頗送行到邊境上…… 大王這次前去,估計路上行程和 會見的禮節完畢回來,不會超過 30 天 三十天。如果三十天後不回來, 就請容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 絕秦國要脅的念頭。 趙王答應了。於是就 和秦王在澠池相會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澠池之會」 事情經過 令與 某 趙趙 年 王王 某 月 彈 一 瑟起 某 。飲 日 秦王喝酒喝得高興, 酒, 秦王請趙王奏瑟,並 ,秦 命令秦國御史記下秦 命王 王命令趙王奏瑟,意 欲羞辱趙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澠池之會」 事情經過 藺相如請秦王擊缻 秦王發怒,不肯答應 在五步之內,相如就 藺相如上前獻上盆缻,隨 要把頸上的鮮血濺到 即跪下請求秦王,說: 大王身上了! 秦王左右的人要殺相如, 相如瞪起兩眼大喝一聲, 他們嚇得後退。 於是秦王很不高興地敲了 一下盆缻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澠池之會」 事情經過 為 某 藺相如回頭 趙 年 召喚趙國的 王 某 御史寫道: 月 擊 某 缻 。 日 , 秦 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 「澠池之會」 事情經過 秦國羣臣說:「請獻出趙國 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 藺相如也說:「請獻出秦國 十五座城為趙王祝壽。」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澠池之會」 事情結果 酒宴完畢,秦國始終不能在外交上 勝過趙國 趙國也部署了很多軍隊防備秦國, 秦國不敢輕舉妄動 藺相如立下大功,獲任命為上卿, 地位在廉頗之上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負荊請罪」 事情起因 我是趙國的大將,有攻 要是給我碰見 城野戰的大功勞,而藺 藺相如,一定 相如只憑着言詞立下功 要羞辱他。 勞,地位卻在我之上。 況且藺相如是出身卑賤的 人,令我感到羞恥,我不 能忍受地位在他之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負荊請罪」 事情經過 藺相如聽到這話,不肯和廉頗見面 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說有病,不願和廉頗 爭位次的高低 後來,藺相如出門,遠遠望見廉頗,就叫自 己的車子繞道躲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負荊請罪」 事情經過 藺相如的舍人誤會他畏懼廉頗,因 而向他告辭 藺相如解釋自己處處讓着廉頗,是 以國事為重 秦國不敢發兵攻打趙國, 我避開廉頗的原因, 因為有頗廉和我兩人在。 是因為先顧國家的安 假如兩虎相鬥,勢必不 危,而後考慮個人的 能都生存。 恩怨啊。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負荊請罪」 事情結果 廉頗知悉藺相如的用心後, 負荊請罪 廉頗、藺相如成為生死與共 的朋友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技巧分析 肖像描寫 行動描寫 語言描寫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肖像描寫 描寫人物的各種外部特徵,包括 身材、容貌、服飾、表情、姿態 例子:描寫藺相如因秦王傲慢無 禮而憤怒,頭髮豎起頂着帽子, 突出相如勇敢、不畏強權的性格。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行動描寫 描寫人物的行為和動作,表現人物的 為人、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等。 例子:描寫相如斜視柱子,準備 與和氏璧一同撞向廷柱,突出他 愛國和視死如歸的形象。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語言描寫 描寫人物說的話語,及說話時的聲音和語氣, 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 例子:描寫相如當面斥責秦王無禮,沒有 誠意用十五座城交換和氏璧,據理力爭, 通過語言描寫突出其口才出眾、勇敢剛毅、 不畏強權的形象。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特訓 文言字詞 文言句譯 通假字 古今詞義 詞類活用 「因」 句子成分省略 33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字詞(通假字) 以下粗體字詞是通假字,試指出它的本字和在句中的意思。 1 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本字:熟,今義:仔細 2 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本字:歡,今義:歡心 題 1 的「孰」的本字是「熟」,屬音近兼形近的通假,在句中 的意思是「仔細」。 題 2 的「驩」的本字是「歡」,屬音近兼形近的通假,在句中 的意思是「歡心」。 34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字詞(古今詞義) 試指出下列粗體字詞在句中的意思和現今通行的意思。 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古義:從這裏到那裏,指地點, 今義: 從前,過去,指時間 「以往」一詞, 在現今的意思是「從前,過去」。 結合篇章研習所得,秦王召來管理版圖的官員查考地圖,「指 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指着從這裏到那裏的十五座城給趙國, 以城池換取和氏璧 。 「以往」 在句中的意思是「這裏到那裏」。 35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字詞(詞類活用)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 1 舍相如廣成傳。 住宿的地方 屋舍 捨棄 2 左右欲刃相如。 刀刃 殺 制服 3 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 齋戒 靜心 齋菜 題 (1) 的「舍」字, 通常用作名詞,指「住宿的地方」,這裏 用作動詞,表示「把藺相如的住處安置於廣成傳」。 題 (2) 的 「 刃 」 字 , 通 常 用 作 名 詞 , 這 裏 用 作 動 詞 , 表 示 「殺」。 題 (3) 的「齋」字, 通常用作名詞,這裏用作動詞,表示「齋 戒」。 36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字詞(詞類活用)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 1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平均 衡量 均衡 2 大王必欲急臣。 緊急 逼迫 着急 題 (1) 的「均」字, 通常用作形容詞,解作「平均」、「均 勻」,這裏用作動詞,表示「衡量」。 題 (2) 的「急」字, 通常用作形容詞,解作「緊急」、「着 急」,這裏用作動詞,表示「逼迫」。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字詞(文言虛詞:因) 試選出以下文句中「因」字的意思。 1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由於 然後 憑藉 「因」作介詞,表示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條 件,可譯為:「通過」、「趁着」、「憑藉」、 「依靠」。 2 於是相如前進,因跪請秦王。 因此 並 隨即 「因」作副詞,可譯為:「隨即」、「於是」、 「就」。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句譯(句子成分省略) 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秦王大喜,傳 ( 和氏璧 ) 以 ( 和氏璧 ) 示美人及左右。 省略了賓語「和氏璧」 語譯 秦王高興極了,把和氏璧遞給妃嬪和近臣看。 根據句子的特徵,辨析它所屬的文言句式(被動句、判斷句、 疑問句、否定句、省略句、倒裝句)。 按照原文語意譯寫為文句通順的白話文。 單元二 講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 節錄 ) 司馬 遷 文言句譯(句子成分省略) 遂與秦王會澠池。 遂與秦王會 ( 於 ) 澠池。 省略了介詞「於」 語譯 於是就和秦王在澠池相會。 根據句子的特徵,辨析它所屬的文言句式(被動句、 判斷句、疑問句、否定句、省略句、倒裝句)。 按照原文語意譯寫為文句通順的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