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必修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Choose a study mode

Play Quiz
Study Flashcards
Spaced Repetition
Chat to Lesson

Podcast

Play an AI-generated podcast conversation about this lesson
Download our mobile app to listen on the go
Get App

Questions and Answers

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使用什么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 水稻
  • 豌豆 (correct)
  • 玉米
  • 小麦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现象。

True (A)

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

<p>减数第一次分裂</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将下列过程与发生的时期进行匹配:

<p>同源染色体分离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下列哪项是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描述?

<p>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受精作用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

<p>False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解释完全连锁的含义。

<p>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一起遗传的现象</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在人类遗传中,红绿色盲属于 ______ 遗传。

<p>伴性</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将下列术语与其对应的描述进行匹配:

<p>等位基因 =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同源染色体 = 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 = 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下列哪项是减数分裂的意义?

<p>保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

<p>True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为什么说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具有进化潜力?

<p>有性生殖能产生更多的遗传变异</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会______。

<p>一同进入同一个配子</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将下列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匹配:

<p>试管婴儿的供精、供卵 = 生物学父母与法律父母不一致 胚胎基因检测 = 可能使有些父母选择“定制婴儿”</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某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其(外)祖父为正常,则控制该病的基因( )。

<p>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A)</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生互换,属于基因突变。

<p>False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什么?

<p>基因位于染色体上</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两个亲本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后代具有不同基因型,说明出现了 ______ 。

<p>基因重组</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将下列遗传概念与其现代解释相匹配:

<p>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分离定律 =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 =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哪个过程对于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最为重要?

<p>减数分裂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伴性遗传只发生在动物中,植物不存在伴性遗传。

<p>False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p>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的个体通常表现为男性。

<p>XY</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将下列人物与其在遗传学上的贡献相匹配:

<p>孟德尔 = 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 摩尔根 = 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萨顿 = 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能够帮助不孕夫妇生育后代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性状的表现完全由基因决定,不受环境影响。

<p>False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说明红绿色盲为何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p>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男性只有一个 X 染色体,更容易表现出来</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水稻的产量 ______ 。

<p>更高</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请将科学家与成果匹配起来

<p>袁隆平 = 杂交水稻之父 萨顿 = 发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朱正威 = 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 必修2》主编</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如图所示,一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其中标有阴影表示患者。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p>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p>False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请简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p>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构成染色体的成分之一</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最显著的区别是______。

<p>联会</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将生物学术语与其注释相匹配

<p>杂交 =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突变 = 遗传物质的改变 选择 = 对有利基因频率的提高</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关于减数分裂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减数分裂导致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D)</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所有的男性都比他们所有的女性亲属更容易患上伴性隐性疾病。

<p>False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人类如何利用我们对于遗传的认知? 提供三个例子

<p>产出高产量高质量高质量和抵抗病虫害的水稻,设计个性化医疗计划,和预测遗传疾病</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同源染色体携带了 ______ 、用于特定性状的基因

<p>等位基因</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以下是科学家以及对应的学术成就,用线连接起来

<p>道尔顿 = 原子理论 摩根 =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袁隆平 = 创造杂交水稻</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哪一个表述正确的描述了色盲的传递方式?

<p>色盲是一种性连锁疾病,大部分是隐性的 (B)</p>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answers

Flashcards

杂交水稻是什么?

将遗传上有差异、优良性状互补的两个水稻品种杂交,获得的新品种。

精子的形成过程

每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减数分裂I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减数分裂II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精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最终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分头部和尾部,尾长能够摆动。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卵细胞的形成

卵原细胞增大,染色体复制,卵原细胞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形成卵细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

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I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作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作极体。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受精作用

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果蝇眼色的决定基因

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一种基因测定方法

一种基因的测定方法,一种是测基因座位,另一种是测基因连锁度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孟德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X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

控制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特点是: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位于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伴性遗传中,位于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特点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Study Notes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内容,我将为您整理出详细的学习笔记,内容涵盖遗传因子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伴性遗传等关键知识点。

  • 这份总结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必修2的主要内容。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 探究实践包括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
  • 育种工作者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 减数分裂包括联会、四分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重要步骤。
  •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恢复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 探究实践包括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结合。
  •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和摩尔根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
  •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有力证据。
  • 孟德尔遗传规律可以用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来解释。

伴性遗传

  •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
  •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性遗传的典型例子。
  • 伴性遗传理论在医学和生产实践中都有重要应用。
  • 探究实践包括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了解遗传咨询师这一职业。

Studying That Suits You

Use AI to generate personalized quizzes and flashcards to suit your learning preferences.

Quiz Team

Related Documents

Use Quizgecko on...
Browse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