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Questions and Answers
根據 Ernest W. Burgess 的觀點,以下哪一項最能描述現代家庭的特徵?
根據 Ernest W. Burgess 的觀點,以下哪一項最能描述現代家庭的特徵?
- 穩定且高度整合,家庭模式傳統且不易變動。
- 家庭制度受到如宗族、法律和習俗等外界力量的嚴格控制。
- 高度整合,家庭成員間有緊密的依賴關係。
- 不整合或鬆散地整合,家庭關係較為彈性。 (correct)
在 Ernest W. Burgess 的現代家庭概念中,哪種社會因素的轉變對家庭的穩定性產生了最大的影響?
在 Ernest W. Burgess 的現代家庭概念中,哪種社會因素的轉變對家庭的穩定性產生了最大的影響?
- 女性工作機會的增加。 (correct)
- 宗教信仰的普及
- 國家政策的干預
- 農業技術的進步
Talcott Parsons 社會體系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Talcott Parsons 社會體系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 社會變遷主要由個體行為的總和驅動。
- 社會的穩定性完全取決於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 社會是一個由多個相互連結且互相依賴的副體系組成的運作體系。 (correct)
- 社會發展的唯一動力來自於科技的進步
根據 Talcott Parsons 的功能主義觀點,以下哪一項描述最符合現代家庭的功能轉變?
根據 Talcott Parsons 的功能主義觀點,以下哪一項描述最符合現代家庭的功能轉變?
根據 Talcott Parsons 的理論,為何小家庭比大家庭更適合現代社會?
根據 Talcott Parsons 的理論,為何小家庭比大家庭更適合現代社會?
Young & Wilmott 在《對稱家庭》中提出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Young & Wilmott 在《對稱家庭》中提出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根據 Young & Wilmott 的觀點,現代化如何影響家庭生活品質?
根據 Young & Wilmott 的觀點,現代化如何影響家庭生活品質?
以下哪一項是對現代化家庭理論的常見批評?
以下哪一項是對現代化家庭理論的常見批評?
現代家庭理論普遍認為家庭是「無情世界的避難所」,但女性主義者對此觀點有何批評?
現代家庭理論普遍認為家庭是「無情世界的避難所」,但女性主義者對此觀點有何批評?
在傳統封建家庭中,家庭的主要經濟模式是什麼?
在傳統封建家庭中,家庭的主要經濟模式是什麼?
以下哪一項是傳統封建家庭的特徵?
以下哪一項是傳統封建家庭的特徵?
在傳統封建家庭中,哪種關係最為核心?
在傳統封建家庭中,哪種關係最為核心?
與傳統封建家庭相比,現代家庭的婚姻關係更加強調什麼?
與傳統封建家庭相比,現代家庭的婚姻關係更加強調什麼?
在現代家庭中,老年人的權威通常如何變化?
在現代家庭中,老年人的權威通常如何變化?
以下哪一項是現代家庭面臨的常見問題?
以下哪一項是現代家庭面臨的常見問題?
在西方社會,核心家庭的擴大如何影響老年人的境況?
在西方社會,核心家庭的擴大如何影響老年人的境況?
「雙向扶養」指的是什麼?
「雙向扶養」指的是什麼?
將贍養老年人的責任交給政府可能帶來什麼壞處?
將贍養老年人的責任交給政府可能帶來什麼壞處?
根據資料,香港有多少比例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供養至少一位家庭成員?
根據資料,香港有多少比例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供養至少一位家庭成員?
「下流老人」指的是什麼?
「下流老人」指的是什麼?
隨著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贍養老年人的問題主要由誰來面對?
隨著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贍養老年人的問題主要由誰來面對?
雖然中國政府可以在照顧老年人問題上提供幫助,但資料表明,政府不能完全取代什麼功能?
雖然中國政府可以在照顧老年人問題上提供幫助,但資料表明,政府不能完全取代什麼功能?
家庭破碎的三種情況包括以下哪一項?
家庭破碎的三種情況包括以下哪一項?
家庭破碎對個人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家庭破碎對個人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婚姻不愉快的夫婦是否一定要離婚?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婚姻不愉快的夫婦是否一定要離婚?
離婚對子女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離婚對子女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單親家庭成長的子女長大後,與在正常家庭成長的子女相比,通常會有什麼經濟狀況?
單親家庭成長的子女長大後,與在正常家庭成長的子女相比,通常會有什麼經濟狀況?
為什麼有些女性主義者反對家庭?
為什麼有些女性主義者反對家庭?
為什麼好的家庭生活和關係是使人感到滿足和幸福?
為什麼好的家庭生活和關係是使人感到滿足和幸福?
為什麼現代家庭沒有了封建社會的習俗和文化壓力去維繫?
為什麼現代家庭沒有了封建社會的習俗和文化壓力去維繫?
Flashcards
社會體系
社會體系
社會體系由彼此緊密連結的副體系組成,各自發揮貢獻,互相交替和增補,保持整體的均衡。
功能主義家庭觀
功能主義家庭觀
家庭作爲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功能和結構上的適應方式。
平權家庭
平權家庭
由于工業化帶來婦女新的就業機會,經濟獨立使得家庭內的權力關係產生轉變,家務分工由夫婦共同分擔。
傳統社會家庭
傳統社會家庭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現代家庭
現代家庭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現代家庭的特點
現代家庭的特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家庭破碎對子女的影響
家庭破碎對子女的影響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現代家庭的婚姻觀
現代家庭的婚姻觀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單向扶養
單向扶養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現代家庭與老人問題
現代家庭與老人問題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對現代家庭理論的批評
對現代家庭理論的批評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歷史上的家庭模式
歷史上的家庭模式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現代家庭關係
現代家庭關係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傳統家庭特點
傳統家庭特點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家庭破裂對子女的影響
家庭破裂對子女的影響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家庭破裂的影響
家庭破裂的影響
Signup and view all the flashcards
Study Notes
- SHDH2201 中國家庭與現代化,第 11 講。
現代化家庭理論
- Ernest W. Burgess:現代家庭
- Talcott Parsons:功能主義
- Young & Wilmott:平權家庭
Ernest W. Burgess:現代家庭
- 家庭是「互動成員的整體」(unity of interacting persons)。
- 傳統家庭:高度整合的家庭 (the highly integrated family)。
- 現代家庭:不整合或鬆弛地整合的家庭 (unintegrated or loosely integrated family)。
傳統社會
- 家庭制度受到外界力量如宗族、法律和習俗所控制。
- 這些社會力量在家庭中也因父親/丈夫權力而強化。
- 傳統社會的家庭模式是穩定而高度整合的。
現代社會
- 現代化帶來女性工作機會的增長。
- 年輕人教育程度提高。
- 個人個性解放。
- 社會民主化。
- 維繫家庭穩定性的外在因素逐漸失去作用,家庭整合關係逐漸鬆弛,小型伴侶式家庭隨之而來。
T. Parsons:社會體系理論的觀點
- 每個社會都可視為一個運作性的社會體系。
- 社會體系由若干副體系組成,彼此緊密連結、依附生存,各自發揮貢獻,互相交替和增補,保持整體均衡。
- 社會變遷由一些副體系引起,導致其他相關副體系產生相應變動,交替延續,直至形成體系的新均衡。
Talcott Parsons:功能主義
- 重點在家庭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功能和結構上的適應方式。
- 現代社會分工精細,家庭在傳統社會中扮演的經濟、政治、教育和宗教等功能逐漸被市場、政府、學校和教會取代。
- 大家庭的權力架構容易與現代社會中因個人成就而帶來的階級流動產生衝突,小家庭更能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最適應現代社會家庭組織方式。
- 小家庭的功能只剩下社教化和穩定成年人情緒。
Young & Wilmott:平權家庭
- 《The Symmetrical Family (1973)》指出,工業化為婦女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經濟獨立使家庭內的權力關係產生轉變。
- 現代化帶來新形式的、平等的、和睦的及生活質素更高的家庭。
- 家務分工不再是婦女的責任,而是由夫婦共同分擔。
- 科技進步家用娛樂設施相繼發明,隨著家庭收入增加,家庭生活越來越私人化和核心化,而且角色間距也會縮小。
- 伴隨著現代化進程,中產階級滲透到下層階級,後者會模仿中產家庭的生活方式最終會達致平權。
對現代化家庭理論的批評
- 伴侶式家庭並不是現代化過程中的「必然趨勢」,三代同堂式的擴充式家庭一直以來並非主流模式,小家庭一直佔大多數。
- 由於以前的人均壽命較短,夭折率也較高,單親家庭或寄養家庭十分普遍。
- 工業化初期,家居和工作坊的界線十分模糊,同一屋簷下居住的有婚姻或血緣關係的家庭成員,也有在工作坊中幫工的工人。
- 有人認為家庭是「無情世界的避難所」,婦權主義卻指出所謂「幸福家庭」背後是婦女對自己身份角色的不安。
- 家庭暴力問題可能比想像中更普遍和嚴重。
傳統封建家庭 v.s. 現代家庭
- 傳統封建家庭:
- 小農經濟,家庭是基本生產單位。
- 家產屬於家庭,由家長管理。
- 子女不許有私人財產,沒有獨立經濟能力。
- 反對分家,分家會削弱家庭的資產和社會地位。
- 關係緊密,但家庭越大,關係越複雜和尖銳。
- 現代家庭:
- 家庭不再是生產單位。
- 家庭成員經濟獨立,地位平等。
- 傾向小型家庭。
- 子女一旦結婚就應獨立。
- 關係較疏離,衝突較少。
- 傳統封建家庭:
- 以父子關係為核心。
- 年長父親俱有權威。
- 重男輕女。
- 重視多生和生子,越多兒子越多生產力、越多福氣。
- 婚姻關係建基於家族和社會責任,強調「從一而終」,關係比較穩定,但需要較多忍耐。
- 重視家庭整體的利益及責任。
- 現代家庭:
- 以夫妻為核心。
- 老年人不再有權威,甚至被視為負擔。
- 兩性平等。
- 生育的重要性大大減低,甚至傾向不生育,視照顧下一代視為負擔。
- 婚姻關係建基於愛情,關係較不穩定,離婚率偏高;沒有子女的婚姻更容易破裂。
- 重視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獨單和疏離感較強烈。
現代家庭問題
- 老人問題
- 家庭破碎
現代家庭與老人問題
- 在西方,核心家庭擴大導致老年人的境況每況愈下。
- 老年人處於孤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容易有情緒問題。
- 身體多病,但得不到適切照顧。
- 容易成為罪犯的對象:欺騙、搶劫、毆打或殺害。
- 雙向扶養:傳統中國家庭要同時扶養家中的老人和兒童。
- 出生時依賴家庭照顧,成人後照顧家人,年老時依賴家庭照顧。
- 單向扶養:西方現代化後,傳統家庭日漸瓦解,漸變為只撫育後代的單向扶養。
- 將擔養老年人的責任交給政府福利政策。
將贍養老年人的責任交給政府
- 好處:
- 減輕中年人的負擔,可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不論子女的能力,所有老人都可得相應的照顧。
- 壞處:
- 家庭關係較淡薄,老年人晚年較孤獨。
- 老年人日常生活很多方面亦需要有人照顧。
- 照顧老人的責任感減輕了。
- 對老年人比以往較少尊重。
- 個人利益看得高於家庭利益。
- 73%正供養父母,近三成家長供養逾30歲子女:
- 滙豐於2017年3月至7月在網上進行調查,對象為香港1,000名25歲或以上人士,平均顯示75%受訪者正供養至少一位家庭成員,其中73%正供養父母,高於亞洲及全球平均數字。
- 47%的香港家長有供養成年子女,其中每5個就有約1個助子女上車置業,18%支付子女的旅行費。
- 在退休儲蓄及供養家人之間,有三分二港人表示會優先考慮子女的教育,65%表示會優先考慮父母的健康。
- 「下流老人」是日本去年出現的新名詞,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新書《下流老人》近日在台灣引起關注。
- 即使年輕時身為年薪5萬台幣以上的中產階級,晚年也可能成為「又窮又老又孤獨」的「下流老人」。
- 藤田指出,隨啃老族、少子化的崛起,人們已慢慢失去「老後和子女一起生活」的選項;就算有孩子,子女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
- 藤田指出, 許多他協助過的「下流老人」, 年輕時都是年薪400萬日幣(約120萬台幣)以上的中產階級。換算成台灣薪資水準, 月薪5萬台幣以上。
- 隨著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贍養老年人的問題是全球現代化國家將要面對的問題。
- 政府只可擔當輔助角色,不可以完全取代家庭的功能,精神方面不能取代,起居飲食的照顧亦不能完全取代。
- 中國傳統比較重視孝道,對長者比較敬重,現代核心家庭很多仍與年老父母一起住,分而不離。
- 即使與父母一起住,年長父母亦越來越少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
家庭破碎
- 家庭破碎有三種情況:離婚、分居、遺棄。
- 家庭破碎對個人影響:
- 婚姻是人生大事,家庭破碎帶來極大的挫折感、抑鬱和沮喪。
- 對婚姻和自己都失去信心,在別人前感到自慚形穢。
- 有部份人會自暴自棄,甚至因而酗酒、流浪、消極、嫖賭等。
- 感覺到被離棄、獨單和失落。
- 對子女有愧疚。
- 2002年7月13日《蘋果日報》國際要聞:
- 美國芝加哥大學調查發現,婚姻不愉快的夫婦離婚不代表會快樂,反而努力維繫婚姻可望在五年後生活變得愉快。
- 這些夫婦比以前愉快的原因是以往摩擦的根源如金錢、心情沮喪、不忠等問題,已隨時間過去而消退了。
- 有的經親屬或輔導員幫助,甚至以離婚威脅伴侶從而令夫妻關係得以好轉;亦有些雖然婚姻生活平淡,但各自找到令自己生活愉快的方法。
- 研究發現,離婚未必是好事,因為會帶來叫人無法控制的事情,例如配偶和孩子的反應,以及如何發展一段新關係。
- 報告主要撰寫人社會學家韋特說,今次研究結果顯示離婚的好處往往被過份誇大。
- 家庭破碎對子女影響:
- 子女成為被父母拉攏的對象,左右為難。
- 在父母的爭執中感到巨大壓力、焦慮和恐懼。
- 子女要扮演起成人角色支援父母情緒。
- 過大的壓力使子女變得退縮。
- 父母離異使子女有強烈無助感。
- 造成子女自我方面缺乏安全感,不能接納自己,甚至會過分的自我防衛。
- 父母是最親密的關係,父母離異影響人際關係發展。
- 導致失眠、做惡夢、食欲不振、生理疼痛等身心失調現象。
- 影響學業和工作。
- 對婚姻沒有信心,亦不知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 Now新聞台2017/6/24:
-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華威大學研究發現單親家庭成長的子女,長大後收入比正常家庭子女少,同時會有較少朋友及較多機會單身。
- 研究比較641個從小在單親家庭成長子女和二萬多個在正常家庭成長,以及十五歲前雙親離婚的子女。
- 單親家庭成長的子女長大後收入比正常家庭的子女少27%,預計最多每月能夠給家庭約港幣2730元的家用,同時平均會有4.08個朋友,比正常家庭子女的4.62個少。
- 單親家庭成長的子女長大後有55%人有談戀愛,比正家庭子女少約11%,英國現時有四分一的小朋友在單親家庭中成長,而每五個單親家庭中就有四個屬單親媽媽。
現代家庭反思
- 有些女性主義者反對家庭,因為她們認為家庭會傷害人,限制個人自由。
- 家庭是個人自幼兒成長最親密和賦予安全感的地方,深深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身份、個性和價值觀,是其他團體難以完全取代的。
- 正由於家庭對個人如此重要,不好的家庭關係亦會帶來很深的傷害。
- 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群體歸屬和親密關係,疏離於人群會扭曲人性。
- 好的家庭生活和關係使人感到滿足和幸福。
- 與其否定家庭價值,倒不如積極學習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 社會結構已經轉變,無可能返回封建社會家庭。
- 封建社會家庭比較穩定,不少壞處仍然存在。
- 現代家庭沒有了封建社會的習俗和文化壓力,基於夫妻感情,但感情容易改變。
- 婚姻是兩位不同背景的人走在一起,要建立長遠關係,除了感情,亦需要學習人際相處、溝通技巧、相近的價值觀和品格,這些特質都是個人成長時需要學習培育的。
- 愛情應該包括激情、友情和委身,美滿的婚姻家庭需要雙方悉心栽培和建立。
- 好的婚姻關係不單對夫妻二人重要,對培養下一代、對社會穩定發展亦是重要。
Studying That Suits You
Use AI to generate personalized quizzes and flashcards to suit your learning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