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烏夜啼》單元答案 (2) (1) PDF
Document Details
Uploaded by CredibleHolly
Tags
Summary
This document appears to be an answer key or a worksheet for a Chinese literature assignment,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poem "Ci Wu Ye Ti". It includes questions about the poem's themes of filial piety,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document also explores contrasting viewpoints through characters,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contrasting viewpoints through characters.
Full Transcript
甲. 試據〈慈烏夜啼〉一詩回答問題: 一、 慈烏喪母後,如何表達悲傷之情? 慈烏日夜啼叫,不忍離開原本居住的樹林。 二、 作者認為慈烏喪母後如此悲傷的原因是甚麼? 因為慈烏的母親十分愛護慈烏,所以慈烏覺得自己未能報答母親養育之恩, 以致悲痛得無法自已。 三、 作者在詩中引述吳起和曾參,試根據詩歌內容...
甲. 試據〈慈烏夜啼〉一詩回答問題: 一、 慈烏喪母後,如何表達悲傷之情? 慈烏日夜啼叫,不忍離開原本居住的樹林。 二、 作者認為慈烏喪母後如此悲傷的原因是甚麼? 因為慈烏的母親十分愛護慈烏,所以慈烏覺得自己未能報答母親養育之恩, 以致悲痛得無法自已。 三、 作者在詩中引述吳起和曾參,試根據詩歌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如何評價吳起和曾參? 吳起 曾參 作者認為吳起的心連禽鳥都不如,因 作者將慈烏比喻為曾參,可見他是一個 為他連母親去世都不去奔喪。 孝子。 (2) 作者提及吳起和曾參兩人,對表現主題有甚麼作用? 作者藉吳起的不孝和曾參的孝,從正反兩面突顯慈烏的孝,可以使作者勸勉人盡 孝的論述更具說服力,亦能加強勸喻的效果。 四、 中的慈烏和中的雛燕對待父母的方式有何不同? 慈烏母親去世,認為自己沒有機會奉養母親,所以日夜悲啼,感到十分内 疚和悲傷;雛燕則是在雙燕含辛茹苦養育長大後離棄雙燕。 五、 和的寫作手法有甚麼相同之處?你認為這種表現手 法有甚麼好處? (1) 寫作手法:兩首詩都是借禽鳥喻人。 (2) 好處: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惻隱之心,比直斥人的不孝行為或直接宣揚孝 道更容易讓人接受。 六、 現時人們建立家庭後,不少人會離開父母。雖不至於不理父母,但也難於 時刻照料。你認為可以怎樣盡孝?試以生活例子加以説明。(字數在 100-150 字之間,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舉隅參考: 多與父母聯繫,例如通過電話、視像通話等聯繫父母,關心父母的起居生活, 了解父母的需要。 每星期回家探望父母或與他們吃飯,或者定期出遊,讓彼此有更多時間相 聚。 傳統倫理 – 五倫 倫理指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中所應遵從的道理和準則。中國傳統社會中 的五種基本關係,就是孟子所説的「五倫」 ,即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君臣。 五倫是有親疏之分。父子的關係最親,接着是兄弟,然後是夫婦,因為有 血緣關係;至於君臣和朋友二倫都和血緣扯不上關係,所以在倫理關係中較次。 就是如此,中國人的人際關係以自己為中心,一圈一圈地向外推出去,好 像樹木的年輪一樣,越往外的關係越疏。 五倫也有等級的分別。儒家常説三綱五常,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把君、父、夫的地位分別置於臣、子、妻之上,前者是模範,後者 須依從。 親疏的關係定出了,上下的級別也劃分了,社會上所有人就按這些關係和 級別來盡自己的本分。 理想上,關係是相向的,例如君臣雖有上下之別,但也需要君待臣以禮, 臣才要對君盡忠,不能只向單方面要求;其他如子對父盡孝,父待子以慈;婦對 夫盡順,夫待婦以和;弟對兄盡悌,兄待弟以友;朋友間互待以信,都莫不如此。 (二) 字詞 血脈相連 樂聚天倫 由親及疏 (三) 格言 父子恩,夫婦從。 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 君則敬,臣則忠。 《三字經》 (四) 反思 1. 生活上有哪些細節能反映我們現今仍重視五倫關係 ? 2. 你認為有親疏上下之分的人際關係是否必要? 是否理想 ?